- 相關推薦
《賣桔子者言》讀書筆記
今天,在一天的時間內讀完了賣桔者言,感覺就像是在讀故事書一樣,最大的感觸就是生活處處都是經濟學。也許,我們如果對生活能多一點點兒留心,能對生活多一點兒專研精神,什么現(xiàn)象都敢于去問為什么,我們都可以收獲很多,或許我們都能成為下一個經濟學家。總之,個人覺得,生活其實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當然,話說回來,這是一本經濟學書,重點探討的還是經濟學內容。本書是由張五常寫的,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親生實踐,運用淺顯的語言將深奧的經濟學理論講解的趣味橫生。本書分為五個部分:一、假設與實證;二、香港之謎;三、產權與交易費用;四、知識產權;五、讀書與思考。這本書涉及面是極廣的,介紹了很多經濟學理論,如價格理論,產權制度,期貨市場,交易費用等,還談了一些對法律方面的看法和研究。在作者看來,經濟研究是與法律分不開的,兩者合并是必然的,經濟學研究如果忽略了法律這一約束條件,往往不能解釋人類的行為。作者對法律的重視比一般經濟學者大,也是頗有成果的。同時作者還在書中寫了他對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的心得和建議,希望能對學生有所幫助,以使“知識”投資事半功倍。在這五部分中,首先讓我感受比較深的就是實證經濟學了。理論需要去聯(lián)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同樣適用于我們的經濟學。
我們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為我們作指導,但是我們更需要在實際中去檢驗這些理論的正確與否,否則,大的方向錯了,我們將只能錯的更遠。首篇的《賣桔者言》,內容正是張的強項,人家是價格理論專家。關于價格歧視,我的理解就是以不同的價錢賣給不同的買家,為什么如此,除了信息的不完全,買家的邊際收益也是影響因素。買家的收益,除了富人和窮人關于金錢買來的東西的不同價值觀外,還有買家的心理收益。例如同一階層的兩人在對同一商品分別砍價¥1和¥1.5,他們所得除了物質還有心理的愉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買到的是比別人便宜的,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信息的阻斷,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利益驅動會把自己的“低價”透露出去。談到信息,自己的實證經歷讓我得到了“買家的信息更完整交易更容易達成”的論調,這在后面會談及。其次,再就是張在此書后部為廣大學子寫出了自己關于讀書的方法,其中“以理解代替記憶”列于首位。也許很多人都深諳其理,但終于還是難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為考試而讀書。
張也許是有感于此,便運用其睿智,在書中把理論化為市井之言,讀者無需強記,讀時便知其言,也知其所言,讀后更可化為己言。這更值得我們去學習,記得初中高中的時候,我依舊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次上,那時候,記一首古詩,記一點兒歷史事實,一點兒政治性語言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尤其是我們的數(shù)學公式,根本不理解的情況下就去記憶,記住了有什么用,根本不會用,F(xiàn)如今也是如此,面對一個經濟學原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們卻去死記硬背,有的根本沒理解。我們更應該用理解去代替記憶。只有這樣,不僅記得牢,而且也能用的更熟練。通過賣桔者言,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通過讀這本書增添了我對經濟學的興趣,通過這一個個故事讓我看到了許多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對的,就像有一句話說的,美就在。
【《賣桔子者言》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賣柑者言》教案設計07-31
《做溫暖的教育者》讀書筆記10-17
《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三篇10-06
桔子的作文03-28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筆記11-09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精選6篇)10-15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精選22篇)09-30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精選12篇)10-13
讀莫言10-06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筆記范文(精選23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