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形容去旅游的成語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形容去旅游的成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高望遠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草行露宿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聯(lián)合式;作謂語;形容旅途的艱辛
斷梗飄蓬
梗:植物的枝莖;蓬:蓬蒿,遇風常吹折離根,飛轉不已。如同折斷的枝莖,飄飛的蓬蒿一般。形容人東奔西走,生活不固定。聯(lián)合式;作謂語;指生活不固定
登山涉水
〖解釋〗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長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大開眼界
開:擴展;眼界:眼睛看到的范圍。開闊視野;大長見識。一般作賓語。
跋履山川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鞍馬勞頓
騎馬趕路過久,勞累疲困。形容旅途勞累。主謂式;作謂語;形容旅途勞累
睹物思人
睹:看見。看到離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東西;就聯(lián)想或懷念起這個人。常用于對死者的追思。用于形容對死者或離別的人的懷念。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風餐露宿
餐:吃飯;露:露水;宿:住宿;過夜。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huán)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艱苦。多用書面。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辛。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東游西逛
同“東游西蕩”。
跋山涉川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登高一呼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fā)出倡議。
鞍馬勞神
見“鞍馬勞頓”。
餐風沐雨
餐:吃;沐:洗。以風充饑,用雨水洗頭。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艱辛。
別有天地
天地:風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chuàng)作等引人入勝。形容風景或藝術創(chuàng)作等引人進入一種新的境界。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翻山越嶺
越:過;嶺: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過很多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行進途中辛苦。也比喻歷盡千辛萬苦。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辛苦。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百舍重趼
〖解釋〗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亦作“百舍重繭”。
不遠萬里
不以萬里為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動賓式;作謂語;形容不計較路途遙遠
倍道兼行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進
不遠千里
不遠:不以為遠。不以千里為遠。指不怕長途跋涉的辛勞。形容不計較路途遙遠。一般作謂語。
風塵仆仆
風塵:指旅行。仆:走路勞累的樣子。旅行艱辛困頓;行路勞累疲乏。形容旅行的奔波勞累。一般作定語、狀語。
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嶺;涉:徒步過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也作“跋山涉川”。適用于翻山過海走長路時。一般作謂語、狀語。
鞭絲帽影
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比肩接跡
肩膀相靠,足跡相接。形容人多或接連不斷。
成千上萬
成:達到一定數(shù)量;上:達到一定程度或數(shù)量。累計成千;達到萬數(shù)。形容數(shù)量極多。也作“成千成萬”、“成千累萬”。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其它。一般作定語、狀語。
采風問俗
風:歌謠;俗:風俗。采集歌謠,訪問風俗
百舍重繭
形容走遠道的辛苦。緊縮式;作分句、定語;形容旅途勞累
東奔西走
到處奔跑。形容四處奔忙或為某個目的而四下活動。也形容到處逃竄。走:跑。一般作謂語、定語。
傍花隨柳
形容春游的快樂。
東游西蕩
指到處游蕩,不務正業(yè)
春暖花開
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形容美麗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順利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或機遇。用于良好的時機;美好的時光。一般作主語、分句。
耳聞目睹
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見親眼看到。用于親耳聽見親眼看見的一切。一般作謂語。
鞍馬勞倦
指長途跋涉或戰(zhàn)斗中備嘗困乏
【形容去旅游的成語】相關文章:
去旅游日記10-23
去旅游的作文02-09
去旅游作文02-09
形容山的成語01-18
形容時間的成語11-24
形容春天的成語12-21
形容古風的成語04-27
形容女生的成語08-10
形容相配的成語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