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著名景點導游詞 推薦度:
- 北京天壇景點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京景點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京景點導游詞1
各位朋友:
大家好!隨著車子的啟動呢,我們今天的旅游活動也就正式地開始了。非常高興今天能有機會陪同大家一道參觀十三陵。
舉世聞名的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區(qū)境內(nèi)的燕山山麓。在周圍4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埋葬著明代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以及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以及從葬宮女等。說到這里,有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心里面也許會產(chǎn)生疑問了: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為什么這里只埋葬了13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將都城建在了今日的南京,死后就葬在了南京鐘山的“明孝陵”。
因為太子朱標早死,所以就傳位給了長孫朱允炆。而永樂皇帝朱棣就是從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奪得帝位的。朱棣以入京除奸臣為名,發(fā)兵南下。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這次浩劫中下落不明了。有人說當時宮中起火被燒死了,也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這在明朝的歷史上還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鈺,是因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鎮(zhèn)在“土木堡之變”中當了俘虜,宮中不能一日無主的情況下才做了皇帝的。
后來英宗被放回來,在他的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鈺死了以后,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把朱祁鈺在十三陵區(qū)域內(nèi)修建的陵墓搗毀了,并把他以“親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口。這樣,明朝的16位皇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余的13位都葬在這里,所以統(tǒng)稱“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建在一個天造地設的優(yōu)美的山區(qū)里,距離京城大約50公里,整個陵區(qū)的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十三陵的陵區(qū)是依照風水的原理進行選址和營建的,因為我國古代的人們不論是在興建房屋或是修筑陵墓等,都十分地講究“風水”。而皇帝更是自命不凡,不僅生前要過豪華的生活,死后還想繼續(xù)享受,因此就把對陵地的選擇看得至關(guān)重要。在選擇陵址的時候,必須要選擇有山有水、自然環(huán)境良好和能夠“聚氣藏風”的好地方。
而十三陵正是這樣一處好地方:整個陵區(qū)的東、西、北三面群山環(huán)繞,南面還有龍山和虎山分列左右,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門戶,正符合風水中的“左青龍、右白虎”之說。中間就像一座巨大的庭院,陵區(qū)內(nèi)還有溫榆河水自西北向東南蜿蜒流過,形成了陵區(qū)內(nèi)的抱水。整個陵區(qū)以長陵為關(guān)鍵,以大宮門——長陵一線為中軸,北面則以天壽山為鎮(zhèn)山。背山面水,聚氣藏風,確實是一塊理想的陵地。
永樂皇帝之所以選中現(xiàn)在的天壽山,也是經(jīng)過不少周折的!熬鸽y之役”以后,朱棣在南京稱帝,當時他為了政權(quán)的鞏固,已經(jīng)決定遷都北京了。在永樂五年的'時候也就是1407年,朱棣的徐皇后去世,當時朱棣為了表示自己遷都北京的決心,就派禮部尚書和風水術(shù)士廖均卿等人前往北京選擇“吉壤”。據(jù)說曾選了好幾個地方。
首先選中的是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為皇帝姓朱,與“豬”同音,而“屠”是宰殺的意思,豬進了屠家肯定必死無疑,所以犯忌諱不能用。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豬和羊本能和睦相處,可是偏偏山后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旁有狼更危險,也不能用。后來又選過京西的燕家臺,可“燕家”與“晏駕”諧音,也不吉利。因為古代的皇帝死亡,除了叫“駕崩”以外,也叫“晏駕”。
潭柘寺的景觀雖好,但山間幽深狹窄,不利于子孫萬代的發(fā)展,也不宜采用。后來才來到了現(xiàn)在的天壽山。天壽山那時候叫做黃土山,永樂皇帝親自視察以后,覺得非常滿意,當時就下旨,定黃土山為他的“萬年吉壤”。這一年也正是他五十大壽之年,所以封黃土山為“天壽山”。從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建長陵,一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禎葬入思陵為止,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jīng)230余年都不曾間斷。
十三陵從建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300~500多年的歷史了,地面上的建筑也曾遭到過多次嚴重的破壞,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清兵入關(guān)時期。那么清兵為什么要大規(guī)模的破壞十三陵呢?因為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直接威脅著明朝的安全。結(jié)果有人就說什么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們祖墳的風水有關(guān)系,如果將他們的祖墳搗毀就可以消滅清兵。而滿族的祖先是金人,金代的祖墳就在北京的房山。
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竟然信以為真,果然就派人前往房山搗毀了金陵,并建了一座關(guān)帝廟在那鎮(zhèn)著。當然這種方法是不能把清兵鎮(zhèn)壓下去的。結(jié)果清兵入關(guān)以后,采取了同樣的報復手段,對明十三陵大加破壞。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為了籠絡漢人,乾隆曾經(jīng)下令修繕過明陵。可是到了民國時期1914年左右,當?shù)氐耐梁懒蛹潪榱藸帄Z產(chǎn)權(quán),又對十三陵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破壞。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經(jīng)過不斷地修整以及綠化美化,我們才得以在今天去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F(xiàn)在十三陵已經(jīng)成為我國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各位朋友,以上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十三陵的概況,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對十三陵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景區(qū)里面的情況我會在到達景點以后,再詳細地向大家介紹。
(石牌坊)
各位朋友,大家看公路旁邊那座高大的石牌坊,那兒就是進入陵區(qū)的標志。
牌坊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目前國內(nèi)保存最大、最早的石牌坊,它矗立在這里已經(jīng)有400多年了。牌坊的結(jié)構(gòu)為五門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高約14米,寬28.86米,看上去非常的雄偉壯觀。大家看,在夾桿石的四周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和十六條云龍的圖案。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定都還記得,皇家的建筑上一般都是采用陽數(shù)來表示皇家建筑的尊貴的,而這里的“八”和“十六”是陰數(shù),在這里是陰宅的標志。
(龍、虎二山)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穿過了石牌坊,我們可以看到在神道的左、右有兩座小山,這就是我剛才給大家介紹過的龍、虎山。它們是不是像兩個士兵在忠實地守衛(wèi)著陵區(qū)的大門呢?
北京景點導游詞2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今日就由我?guī)ьI(lǐng)大家到美麗的頤和園。我叫新月,大家能夠叫我“月導”。此刻,我們所在的地方是著名的長廊,請游客朋友們注意保護環(huán)境,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也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
大家看,這一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分別繪有人物、花草、風景……大家再仔細看看這些五彩的畫,注意到了嗎?幾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可見當時是花了多少的心血啊!長廊的'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大家感受一下:那徐徐地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的微風,是不是夾雜著花草的清香?有沒有感覺到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在樹木的掩映下,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呀。那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fā)光的琉璃瓦處就是有名的佛香閣,下頭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被蔥郁的樹叢掩映著。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眺望,能隱約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我們從萬壽山下來,就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岸的兩旁栽著數(shù)不清的垂柳,堤岸上還有好幾座樣式不一樣的石橋。大家朝湖中心望,島上頭是郁郁蔥蔥,一片蔥綠,樹叢中還露出了宮殿的一角。來!大家跟著,我們上這座長長的石橋,到小島上一探究竟吧!大家注意到了嗎?這座石橋共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就叫做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每一根石柱上頭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它們的姿態(tài)都各不相同。好了,我們上了小島了,那里有許多豪華的宮殿,景色宜人,到處都是各有千秋,等下大家都能夠去細細游賞了!
今日我的介紹到此結(jié)束了,祝大家玩得開心!
北京景點導游詞3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頤和園參觀游覽。我是此次頤和園之行的導游員小趙,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齊參觀游覽,下頭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頤和園。
我們此刻正在去往頤和園的路上,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此刻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jīng)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日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那里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并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歷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那里已經(jīng)具有必須的園林規(guī)模,享有“十里山行畫里,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那里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先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并且那里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shù)皇家建筑一樣,那里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那里被英法聯(lián)軍搶掠并且燒毀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jīng)費對那里進行了重建,并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那里改名為頤和園?墒窃1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lián)軍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后對那里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后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12年,依照清室的優(yōu)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那里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chǎn)一度開放,可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么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后北洋政府將那里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理解那里后,經(jīng)過綜合治理,仍然堅持著其皇家園林的風貌。并且那里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占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到達了四分之三。根據(jù)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qū)分為政治活動區(qū),帝后生活區(qū)和風景游覽區(qū)三個部分。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筑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guī)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游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那里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能夠長壽。此刻,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nèi)的地平床上有九龍寶座。它后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一樣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說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nèi)兩側(cè)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臺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能夠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jīng)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關(guān)于頤和園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那里,此刻大家能夠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那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景點導游詞4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qū)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我們來看看。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一
大家好!我是歡樂旅行社的實習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今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頤和園,請大家多多關(guān)照,希望大家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頤和園到了,大家請隨我下車。進了大門,繞過大殿,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長廊。你們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多米長,分為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風景、花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相同。長廊兩旁栽的花木,一種花還沒有謝,另一種花就已經(jīng)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大家感覺到了嗎?走完長廊,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F(xiàn)在,我們在萬壽山的佛香閣。大家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也都從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大家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大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島上去玩。大家看,我現(xiàn)在用手指著的`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著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好,現(xiàn)在大家可以去小島上玩兒,兩小時后在這兒集中,然后我們坐車回去。解散!
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通過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對故宮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們還來找我當你們的導游。再見。
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二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頤和園玩。我是導游:鄭秀珍,大家有事來找我。請大家注意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請不要亂冷垃圾,謝謝合作!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北京頤和園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里有山有水。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還有許多名勝古跡。進了大門,看到的是彩畫長廊,這長廊簡直就是一幅故事傳說的長卷,令人駐足留連。大家請看,長廊有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長廊很長很長,有七百多米呢!每一間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繽紛的畫,這些畫畫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幾千幅畫呢! 大家抬頭看一看。很美吧。好了,大家游完長廊,我們就去諧趣園。諧趣園最具有南方水鄉(xiāng)特色,園里柳蔭夾道,回廊曲折。那飄滿水面的荷葉連成一片,密密麻麻。在這茂盛的葉片中,點綴著像星星一樣的荷花。大家看,有的荷花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露出了嫩黃的小蓮蓬,還有的已全部綻放。從諧趣園過來,就來到了萬壽山。
從萬壽山下看,一座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閃爍著金子般的光芒,那就是佛香閣。我們到山頂去看看吧。從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部分都看到了。大家往左側(cè)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水很清、很靜。待會兒,就去昆明湖看一看。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我剛才說的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河兩岸還有許多柳樹。湖水波光粼粼,蜿蜒飄逸的十七孔橋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湖面上。大家可以做船去玩一玩,看一看風景。一小時后,到大門口集合。
今天,我們的旅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歡迎大家再來游賞。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景點導游詞5
西側(cè)一組院落在三間正門兩側(cè)開有兩座罩子門通向東、西兩路院落,門的前方縱列著四排房屋,每排房屋當中各有一座阿思門,東邊的阿思門外有一座影壁。
西側(cè)院落南邊沿圍墻有兩排倒座房,是王府的辦事機構(gòu)用房:前排東側(cè)為回事處、隨侍處,中間為管事處,西側(cè)為佐領(lǐng)處、檔子房、管領(lǐng)處、莊園處、置辦處等,后排為糧倉房;兩排倒座之間有東房一排,為裁房、廚房、水屋等。
東側(cè)一組院落中南邊沿圍墻也有一排倒座房,為王府的兵房,駐有護衛(wèi)王府的旗兵十余名;北邊有一組四合院落,據(jù)說載瀅回府時在此居住。
當時王府的總出入門就開在東側(cè)院落的東墻上。
好了,下面我們將按照由中路入東路,轉(zhuǎn)中路進西路最后到達后罩樓的順序帶領(lǐng)您轉(zhuǎn)轉(zhuǎn)這重新修繕的恭王府。
正門
中路有正門兩重,均朝南,F(xiàn)在您要走入的是恭王府府邸的正門,大門面闊三開間,外置石獅子一對,石獅頭上的卷毛疙瘩有12排,代表親王的爵位。
經(jīng)過這中路的第一個小院,接下來您還需走過這面闊5間的二門,才能進入王府的中心區(qū)域。二門內(nèi)是正殿及東西配殿,其后為后殿及東西配殿。
向里走您馬上會看到的是修復后的銀安殿。
銀安殿
銀安殿俗呼銀鑾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它作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節(jié)日時方打開,起到禮儀的作用。民國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連同東西配殿一并焚毀,F(xiàn)在經(jīng)過修復,雖不能與原來的完全一樣,但還是能讓您體會到它的宏偉與莊重,感受到它的神韻。
現(xiàn)在讓我們先去游覽一下東路的'主要建筑。下一個景點是多福軒。
多福軒
多福軒采用小五架梁式的明代建筑風格。這里是奕?的會客處,保存著一些漂亮的鳳凰彩繪,因其內(nèi)部懸掛許多“福壽匾”而得名。多福軒內(nèi)6個書架4個多寶格每個都是4米多高,全是用楠木復原的。
軒前院子內(nèi)有古藤蘿一架,被稱為“藤瑩架”,據(jù)考已生長200多年,在北京是不多見的。因此這個院子又被稱為“藤蘿院”。
繞過多福軒,您將進入東路的最后一個院子,看到后院的正廳樂道堂。
樂道堂及嘉樂堂
這里恭親王奕忻起居的地方。奕為皇子時,道光帝曾賜“樂道堂”匾額一方,此堂因此得名。
東路游覽完了,現(xiàn)在請您向西走,去參觀中路后院的嘉樂堂。
嘉樂堂五開間、硬山頂、前出廊,是和珅時期的建筑,懸掛“嘉樂堂”匾額一方。該匾疑是乾隆帝賜給和珅的,但匾額無署款,無鈐記,故無從證實。在恭親王時期,嘉樂堂主要作為王府的祭祀場所,內(nèi)供有祖先、諸神等的牌位,以薩滿教儀式為主。這就印證了民間對于王府內(nèi)有座神殿的傳說。
看過了銀安殿和嘉樂堂,想必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中軸線上建筑物的屋頂都用綠琉璃瓦、脊吻獸,而配殿屋皆用灰筒瓦。
北京景點導游詞6
水立方
國家游泳中心又稱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nèi),是北京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修建的主游泳館,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設計方案,是經(jīng)全球設計競賽產(chǎn)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其與國家體育場(俗稱鳥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兩側(cè),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國家游泳中心規(guī)劃建設用地629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積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長寬高分別為 177m 177m 30m。
國家游泳中心于2003年12月24開工,預計在2007年底竣工驗收。它是唯一一個接受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捐贈建設的奧運場館,預算資金為10.208億元人民幣,其中土地費用和設計費用是政府另行出資,所以實際需要的捐款資金不到9億元。
水立方首次采用的ETFE膜材料,可以最恰當?shù)乇憩F(xiàn)水立方,水立方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個藍色的水盒子,而墻面就像一團無規(guī)則的泡泡。這個泡泡所用的材料ETF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聚氟乙烯。這種材料耐腐蝕性、保溫性俱佳,自清潔能力強。國外的抗老化試驗證明,它可以使用15至20年。而這種材料也很結(jié)實,據(jù)稱,人在上面跳躍也不會損傷它。同時由于自身的絕水性,它可以利用自然雨水完成自身清潔,是一種新興的環(huán)保材料。猶如一個個水泡泡的 ETFE膜具有較好抗壓性,厚度僅如同一張紙的ETFE膜構(gòu)成的氣枕,甚至可以承受一輛汽車的重量。氣枕根據(jù)擺放位置的不同,外層膜上分布著密度不均的鍍點,這鍍點將有效的屏蔽直射入館內(nèi)的日光,起到遮光、降溫的作用。
2008年奧運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承擔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水球等比賽,可容納觀眾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觀眾坐席為6000座,奧運會期間增設臨時性座位11000個(賽后將拆除)。賽后將建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集游泳、運動、健身、休閑于一體的中心。
北京景點導游詞7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景區(qū)。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很開心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希望我的導游詞講解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長城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珍貴的歷史遺產(chǎn),是我們先人的智慧和汗血的結(jié)晶。今天我們來到這里,能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中華兒女的驕傲與自豪。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中保存得最完整和完好的`一段,是長城的建筑精華所在。很多導游詞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么今天我們大家都到過了長城,親身領(lǐng)略了偉大的奇跡,那么個個現(xiàn)在都是好漢!現(xiàn)在請隨我到這邊來。
您往遠處看!八達嶺長城主要分為南、北兩峰,威嚴壯觀地沿著山勢起伏。再朝下面看,是一個翁城。什么是翁城呢?您看,它的構(gòu)造像一個翁一樣,內(nèi)外兩面都有垛口和望孔,如果敵人攻進來了,就會受到四面八方的圍殲,如甕中之鱉。我們的老祖宗是不是很智慧呢?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常見的烽火臺了。烽火臺的主要作用是偵查敵情和傳遞信息,在歷史上它先于長城而出現(xiàn),在這里它與長城相輔相成,共同構(gòu)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我們看到的這個地方,以前就有一些守望和燃放煙火的設備,一旦發(fā)現(xiàn)敵人來犯,立即在臺上燃起烽火,鄰臺見煙依樣行動,連成一道信息墻,傳遞到軍情指揮中心,功能相當于現(xiàn)在的電話或者網(wǎng)絡。
大家再遠眺一下我們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吧!今天的導游詞講解到這里就要結(jié)束了,感謝大家一路同行,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次為你們服務!
北京景點導游詞8
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它位于天安門廣場北端,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代,當時它并不叫天安門,而叫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當年規(guī)模也很小,明末毀于戰(zhàn)火。清順治年間,即公元1651年重建后,才有了今天的規(guī)模,且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
在明清天安門是舉行“金鳳頒詔”的地方。所謂金鳳頒詔,即是皇帝下圣旨后,由專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把圣旨放在一只木制“金鳳”的口中,然后從城樓正中垛口用黃絲帶將“金鳳”放下,城樓下有人以用云朵裝飾的漆盤接旨,送到禮部抄寫后告示天下。
也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偉大領(lǐng)袖領(lǐng)導人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那是全中國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隨著國歌的奏響,隨著五星紅旗的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天安門城樓高33.7米,建筑等級很高,這從城樓的殿頂形式、彩繪等處都表現(xiàn)出來,處處顯示著當年皇家的威嚴,城樓開五個門洞,正中門洞上懸掛著領(lǐng)導人的巨幅油畫像。在天安門城樓前對著五個門洞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叫做金水橋。正中最寬廣的一座名為御路橋,供皇帝出入專用;其東西兩側(cè)的兩座橋為皇族橋,就是專供皇親國戚們通行的橋;再兩側(cè)的石橋為品級橋,凡三品以上大臣才可通過。小官、雜役怎么辦?對不起,那年代官大一級壓死人,官小一級跑斷腿,小官小吏只能跑跑腿,從當年東側(cè)太廟及西側(cè)社稷壇旁的兩座小石橋通過金水河再到大內(nèi)。除金水橋外,天安門前陳設二對石獅,它們像衛(wèi)士一樣威嚴守衛(wèi)著天安門,除此以外還有一對象石柱一樣的陳設物,大家知道它們叫什么名,是做什么用的'嗎?對了,它們的名叫華表,F(xiàn)在我們從地下通道過馬路,過一會兒我給大家講一講華表的歷史
(在華表旁)
各位請看,這就是華表。最早的華表出現(xiàn)在堯舜時期,是木制的,當時稱其為“誹謗木”。哎!各位別誤會,當時的“誹謗”不是誣陷別人的意思,而是“納諫”的意思,即為了征求民眾的意見而設于路邊的木樁,人們可以在木樁中寫下自己對當權(quán)者的意見及建議,以示“參政”。華表在當時又被稱“表木”,即我們今天的路標,用以給人們提示方向。到了秦漢,“誹謗木”還在,但再沒有人敢“誹謗”當權(quán)者了,它的質(zhì)地從木制變成石制,位置也從路旁搬到了帝王宮殿的門口。后來,“誹謗木”便成了當時帝王們顯示權(quán)利的特殊陳設品,用以標榜自己有堯舜之賢、廣納民意。又將“誹謗木”更名為華表,并用云龍紋裝飾柱身,上插云板,用以“華”飾宮殿之外“表”。在華表的頂端,坐著一個象龍一樣的小動物,名叫“吼”,生來就喜歡登高望遠,據(jù)說這小動物很靈異,能提醒帝王們勤政。大家也許要問,吼是怎么提醒帝王們勤政的呢?先別急!請大家記住天安門前這兩只“吼”面朝的方向,我們馬上去尋找答案。
(在天安門內(nèi)東側(cè)的一只華表旁)
好啦!各位,這便是答案了。請看,在天安門后也有兩只華表,可華表上的“吼”可不再往南(外)看,而是往北(里)看了,對吧?為什么呢?因為這里的吼名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迷于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要走出深宮,去體查民情,!巴眹熬弊摺俺觥比、看一看。天安門前的那一對吼叫“盼君歸”意思是指提醒皇帝不要在外面留戀青山秀水,不思國事,“盼”望國“君”早日“歸”政,F(xiàn)在大家知道吼是怎么提醒皇帝門勤政的了吧?但這只不過是人民美好的愿望,真的皇帝是怎么生活的呢?那就讓我們?nèi)セ实鄣募摇辖侨ゴ畟門兒吧!
北京景點導游詞9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于北京市區(qū)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京總?cè)丝诘?/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xiàn)在的國旗桿前至領(lǐng)導人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qū)域,在這一區(qū)域的兩側(cè)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當時政府機關(guān)。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cè)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現(xiàn)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cè)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cè),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quán)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xiàn)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領(lǐng)導人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cè)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領(lǐng)導人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領(lǐng)導人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lǐng)袖領(lǐng)導人而建,現(xiàn)在領(lǐng)導人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領(lǐng)導人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fā)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xiàn)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nèi)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里照幾張相吧?現(xiàn)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后我們在北面國旗桿處集合,謝謝大家!
北京景點導游詞10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今天的天氣非常好,晴空朗朗,相信大家在這么舒服的天氣和我的導游詞解釋下,一定會對故宮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大家對故宮有多少了解呢?請大家一邊聽我講解一邊看手里的導游詞。故宮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總面積72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大約相當于100個標準足球場這么大。我們今天即使走馬觀花,最少也要兩三個小時,F(xiàn)在請各位朋友跟隨我來。
現(xiàn)在大家看到是故宮的正門——午門。這可不是電視劇里常說的“處斬”的地方呵,在明朝這里只是執(zhí)行廷杖的場所。抬頭看一下翹起的五個飛檐,像不像展翅的鳳凰?所以午門又叫五鳳樓。我們看正面有三個門,中間供皇帝出入,東西兩邊供皇族和大臣通行。我們往里面進去,就是故宮內(nèi)部了。
首先迎接我們的五座漢白玉石橋,它象征著仁、義、禮、智、信。接著我們看到的.就是太和殿了,是故宮級別最高的建筑,俗稱金鑾殿,處處體現(xiàn)出皇權(quán)的威嚴和神圣。大家可以在這里留個影。
現(xiàn)在我們參觀的是中和殿。顧名思義,就是凡是不偏不倚。請大家看一下中和殿里面的裝飾,接著參觀三大殿的最后一座——保和殿。
“保和”意思是保持協(xié)調(diào),這個大殿也被稱為清朝的國宴廳和科舉考場。大家感受到故宮三大殿的雄壯了嗎?我們下面繼續(xù)參觀乾清宮、坤寧宮等景點。
一天的行程就要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這么耐心聆聽我的導游詞,希望今天的故宮之游可以給您留下最難忘的記憶。
北京景點導游詞11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作用于祭天的圣壇,占地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壇有外壇墻和內(nèi)壇墻,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在一開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壇,用于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專門用于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jīng)是三重檐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有將大享殿改為現(xiàn)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片都改成了藍色的琉璃瓦。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圣地,卻也曾經(jīng)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洗劫,繼而在1900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lián)軍的蹂躪。在1916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jīng)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后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為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
現(xiàn)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游覽。
現(xiàn)在我們正沿著天壇建筑的中軸線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有兩道圍護墻,使外方內(nèi)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每道墻都有四組欞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廣利、成貞,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云門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欞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cè)的門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而門外的一座平臺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換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臺。來到了圜丘壇下,我們馬上要開始登壇了,不過我請您留心每層壇面都要有多少臺階。到了最高層,大家也就都發(fā)現(xiàn)了,壇上所有的臺階數(shù),護板數(shù)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shù)。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臺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而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圍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而中層的圍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這些難道都是巧合么?當然不是,因為根據(jù)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shù),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shù)字來賦予圜丘臺意念上的崇高。
說完了神壇的奇妙,我在給您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里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里進行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的齋宮進行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現(xiàn)在的凌晨四點多,奏報時辰,皇帝起駕,齋宮東北角的鐘樓開始鳴鐘。到具服臺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臺面相應的位置,也就是七組神位,稱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爐上放一只牛犢,用松枝燔燒,西南的望燈桿望燈高懸,點燃蟠龍通宵寶蠟,臺南廣場上排列著奏樂隊,配合著中和韶樂,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開始了,皇帝由南欞星左門登壇,這時鐘聲停止,到了第二層南側(cè)拜位站好后,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jié)束以后,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從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燒,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視,稱為望燎)和燎爐(圜丘壇共有12座燎爐,在瘞坎北側(cè),從東向西排列著8個;內(nèi)圍護墻東西欞星門外各有一對。從配位幄次車下的祭品分別送到8個燎爐內(nèi)焚燒,而四個從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欞星門處)焚燒,煙霧騰空,象征著送到天庭。而后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剛才所說的臺面中心天心石。他是天壇三大聲學現(xiàn)象之一。在這里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而且現(xiàn)在這里也是一樣的,各位游客不妨體會一下這奇特的效果,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好的愿望。
現(xiàn)在咱們繼續(xù)沿著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蜀酚罱ㄓ诿骷尉妇拍辏鸪踅凶鎏┥竦,到了十七年,改名為現(xiàn)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里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nèi)正面的圓形石臺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cè)的四個方形石臺上安放的則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筑藝術(shù)價值非常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為青白石筑成,有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出陛,也就是臺階,而在南向出陛還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上邊是藍色筒瓦單檐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nèi)還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梁承托,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圓頂。這里邊還運用了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這組建筑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回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才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xiàn)象;匾舯诰褪腔蜀酚畹耐鈮Γ瑖鷫ㄔ斓哪ゴu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墻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回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回音,所以稱為三音石。在后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許您剛才就已經(jīng)注意到了,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不錯,它就好像北京一個天然的氧吧。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余歲的檜柏,就是回音壁西墻外的這棵九龍柏。它的樹干紋理非常的奇特,布滿了溝壑,而且旋轉(zhuǎn)扭曲,好像9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叫它九龍柏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游覽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后,我們就即將走進祈谷壇了,而現(xiàn)在我們腳下連接兩個祭壇的就是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壇的唯一通道,長360米,橋面上分為三條道,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的就是王道。而它作為通道為什么又要稱為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好像與天相連接的橋;而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門,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說到進牲門,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過橋下的一個券門被趕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殺,制成供品,所以這個通道也被叫做鬼門關(guān),因為一進去就有死無生了。
好,回到正題,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的完整建筑群。前面的這個石臺是具服臺,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還是要來到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這里還有小金殿之稱。
到此,祈谷壇的主體建筑祈年殿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層的圓形石臺,而在正面三層石臺階中,分別裝飾著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從下之上內(nèi)容分別是:瑞云山海,雙鳳山海,雙龍山海。各層排水孔的圖案和浮雕的內(nèi)容也是對應的。東西兩旁的配殿個有九間,原來是安放從祀牌位的地方,不過在家靖年間,把它們挪到了先農(nóng)壇,所以現(xiàn)在這里也就沒有什么實際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獨特建筑。圓形三重檐攢尖屋頂向上層層收縮,都是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以此來象征天。頂部是鎏金寶頂,抬頭仰視,便是龍鳳藻井,中心是龍鳳成祥的圖案。而巨大的三層殿頂就是靠殿內(nèi)的28根落地柱支撐的,中間的四柱名叫龍井柱,東南西北方向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龍井柱外圍的12個紅漆金柱所分割出來的12個開間,則分別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外面兩環(huán)的24個開間有分別代表了一年的24個節(jié)氣;同時,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個星宿。據(jù)說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在感嘆殿內(nèi)建筑的同時,也讓我們把注意力逐漸轉(zhuǎn)移到殿內(nèi)的陳設上來。這里的陳設是按照清朝咸豐年間原狀恢復的,正面的雕龍寶座上供奉著的是滿漢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兩側(cè)的石臺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和每年的祭天一樣,這里是用來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當天,有樂隊在殿外月臺上奏樂,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誠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禮,祈禱上蒼,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門外東邊的燔柴爐和燎爐焚燒,送上天宮。祈谷禮節(jié)和祭天的差不多。
到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講完了,而它還有一個附屬建筑,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壇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側(cè)的皇乾殿。
現(xiàn)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連檐通脊的長廊,共有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不僅用來連接神廚神庫,而且也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頭,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說過了鬼門關(guān)的牲畜要道這里來屠宰。而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為七星石,都是風水鎮(zhèn)石?墒沁@里命名有八塊石頭為什么叫七星呢?原來明代在這里放的的確是七塊石頭,而最小的那一塊則是清代增添上的。關(guān)于七星石的說法每個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國家,所以就在這里放了象征著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而在清代,康熙皇帝為了給滿族愛新覺羅氏尋找從東北如主中原的理論依據(jù),就派人考察山脈,發(fā)現(xiàn)泰山是長白山的余脈,所以就在原來七塊石頭的東北方有放了一小塊兒青石,象征東北長白山,如果按這種說法,那八塊石頭就應該叫做七峰東岳。
暫且不管他們怎么定論了。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jié)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記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北京景點導游詞12
游客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風景優(yōu)美的頤和園,我是導游小慧。此刻請大家隨我一齊去暢游頤和園吧!
“一徑竹陰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說的便是頤和園中的月波樓。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和行宮,主要是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占地約2點9平方千米,其中,水面積約占四分之三,園內(nèi)殿堂樓閣、亭臺水榭三千余間。1998年頤和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并被譽為“世界幾大禮貌之一”的有力象征。
了解完頤和園,我們就去頤和園里一齊游覽觀賞吧!
首先我們進入了有名的長廊,大家是不是很奇怪,這條長廊怎樣望不到頭呢其實,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并且,還分了273個小房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幾乎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在長廊的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大家是否覺得神清氣爽呢
從長廊出來,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登上萬壽山在半山腰的地方,是否看到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那兒,那就是佛香閣下頭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從萬壽山下來,大家就能看見昆明湖了,湖邊圍著長長的堤岸,好像給昆明湖圍上了一條圍巾。大家請看,岸上有好幾座式樣不一樣的石橋,兩岸栽著數(shù)不清的垂柳,在湖中心有一個小島,從我們那里望去,島上一片蔥郁,樹叢中只露出宮殿的'一角,大家走過長長的大石橋,就能夠去小島上玩。在眾多石橋中,最出名的要數(shù)十七孔橋了,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每根橋欄桿上都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這便是十七孔橋的絕妙之處。
游客朋友們,我的介紹就到那里。大家此刻能夠自由活動,我想提醒大家,請不要亂丟垃圾,禮貌旅游從您做起,游玩時還請大家注意安全,兩小時后我們在那里集合,多謝大家的配合!
北京景點導游詞13
各位游客:
上午好!
很高興,今天由我?guī)Т蠹胰ラL城游玩。我姓朱,大家可以叫我朱導。
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筑成的,大家可以看看這城墻頂上的方磚,鋪得非常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這方磚,一塊就有兩三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關(guān)于長城,還有一段凄美的傳說。從前,有益對金童玉女下凡。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在他們成親的當晚,官兵把范喜良抓去,去修筑長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孟姜女在家苦苦等候,卻不見夫君回來。她幫夫君整理好寒衣,就奔向長城。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終于,她來到了長城腳下。卻被告知自己的丈夫早在3天前去世了。她悲痛欲絕,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就把長城哭倒了。這就是有名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我的介紹已經(jīng)完了,大家現(xiàn)在可以自由參觀。在參觀時請大家不要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注意保持衛(wèi)生。
“不到長城非好漢!弊屛覀円黄饋硪娮C長城的雄偉壯觀吧!
北京景點導游詞14
各位游客:
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座用于祭天的圣壇,占地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主要有五組建筑群,分別是圜丘壇建筑群、祈谷壇建筑群、齋宮建筑群、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筑群。天壇有外壇墻和內(nèi)壇墻,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在一開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壇,用于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專門用于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jīng)是三重檐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將大享殿改為現(xiàn)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片都改成了藍色的琉璃瓦。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圣地,卻也曾經(jīng)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洗劫,繼而在1900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lián)軍的蹂躪。在1916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jīng)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元旦那天,天壇正式對外開放。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天壇為北京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天壇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天壇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今日的天壇是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古都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壇內(nèi)的祈年殿已經(jīng)成為古都北京的象征。
下面就由我?guī)ьI(lǐng)大家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游覽,F(xiàn)在我們正沿著天壇建筑的中軸線向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外圍有兩道壇墻,外方內(nèi)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兩道壇墻的四個正位設欞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云門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欞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皇天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cè)的門進入,這是因為古代以左為尊;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這四門的名稱出自《易經(jīng)·乾卦》的卦辭“元亨利貞”!霸睘樵急驹,“亨”為無不亨通,“利”為和諧有利,“貞”為正固持久。這四個字本用來贊美天的本質(zhì),也稱為天之“四德”。而門外的一座平臺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換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臺。
來到圜丘壇上,發(fā)現(xiàn)了,壇上所有的臺階數(shù),護板數(shù)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shù)。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臺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塊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而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圍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而中層的圍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因為根據(jù)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shù),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shù)字來賦予圜丘臺意念上的崇高。
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里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里進行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的齋宮進行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現(xiàn)在的凌晨四點多,奏報時辰,皇帝起駕,齋宮東北角的鐘樓開始鳴鐘。到具服臺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臺面相應的位置,也就是七組神位,稱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爐上放一只牛犢,用松枝燔燒,西南的望燈桿望燈高懸,點燃蟠龍通宵寶蠟,臺南廣場上排列著奏樂隊,配合著中和韶樂,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開始了,皇帝由南欞星左門登壇,這時鐘聲停止,到了第二層南側(cè)拜位站好后,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jié)束以后,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和燎爐焚燒,煙霧騰空,象征著送到天庭。而后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皇帝站在臺面中心的天心石上恭讀祝文。天心石又叫億兆景從石,人間偶語,天聞若雷,說的就是站在天心石上說話,皇天上帝就能清楚的聽到,所以皇帝會站在天心石上恭讀祝文。天心石是天壇三大聲學現(xiàn)象之一。
中國封建統(tǒng)治延續(xù)了兩千多年,天壇的規(guī)劃、設計思想,體現(xiàn)了它的合理性。祭天已成為歷史的過去,但凝結(jié)了古代匠師智慧和血汗的神壇將作為世界遺產(chǎn)永久保護傳世。它將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永遠發(fā)揮著史料、借鑒和教育三大作用。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解這么多了,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的去公園里看看,請大家注意安全,半個小時后我們在東門集合。
北京景點導游詞15
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們的導游。我姓郭,大家能夠叫我小郭或郭導。今日,由我?guī)ьI(lǐng)大家游覽這座舉世聞名的頤和園。期望各位能在這座“皇家園林博物館”里,度過一段完美的時光。
游客們,此刻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以其精美的建筑、豐富的彩畫和曲折多變而負盛名,是我國古建筑和園林中最長的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全長728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抬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許多色彩鮮明、富麗堂皇的圖畫,山林、花鳥、景物、人物均有入畫,共14000余幅,畫師們將中華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這條長廊,因為它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被稱為“世界第一廊”。
咱們穿過長廊,前面就是萬壽山了。站在山腳,大家順著我的手指往上看,半山腰上的那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就是佛香閣;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叫做排云殿。“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闭埜魑悔s快跟我一齊登上萬壽山吧。好,此刻我們已經(jīng)到了山頂。大家往下看,頤和園的大半美景能夠盡收眼底了。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大家是不是覺得異常的賞心悅目?各位再向東遠眺,還隱約可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白色的寶塔哦!各位欣賞了萬壽山的美景后,就隨我往下走,去看昆明湖。
此刻,呈此刻我們面前的就是昆明湖了。大家站在這個角度看,昆明湖像不像一位窈窕淑女?瞧,這位“窈窕淑女”正靜靜地躺著,在微風的.撫摸下睡著了呢。哈哈,大家能夠自由地發(fā)揮想象。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湖的中心還有一座小島哦!經(jīng)過那座長長的石橋,就能夠去島上游玩了。因為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被稱為“十七孔橋”。橋的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著姿態(tài)不一的小獅子。稍后各位能夠去仔細看一看,有沒有哪兩個石獅子是一樣的?
怎樣樣?大家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心動了?那就請各位去細細游賞吧,頤和園里到處有美麗的景色,接下來的時間大家能夠自由活動,可是要注意:1、不能隨地亂扔垃圾;2、不能亂涂亂畫;3、要注意安全。咱們一個小時后還是在那里集合,最終我祝大家玩得開心!
【北京景點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07-30
北京天壇景點導游詞02-04
北京頤和園景點導游詞02-18
北京著名景點導游詞11-16
北京天壇景點導游詞6篇08-14
景點導游詞11-15
德陽景點導游詞12-25
桂林景點導游詞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