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導游詞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旅游從業(yè)人員,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岳麓書院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岳麓書院導游詞1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風景優(yōu)美的岳麓山參觀舉世聞名的岳麓書院。今天,由我“客串”書院導游,引領大家踏上這一非凡的文化書香之旅!我們眼前的這塊“風水寶地”便是古城長沙學術氣息最濃郁的地方——岳麓書院。它是一座寧靜優(yōu)雅的庭院,有著千年波斕壯闊的歷史,它的背后所蘊含的是一種大氣、睿智,是一代又一代學子千年傳承相繼的文化夢想。庭前廊下、翹壁飛檐,那夢,是從唐代就一直延續(xù)下來的。怎么樣,大家閉上眼,盡情地感受一下這里清冷的風的味道,是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吧——那是有著千年不變濃濃的書香氣息呢!
岳麓書院是一片古樸典雅的明清風格古建筑群,它坐落在風景名勝岳麓山清風峽口,靜靜地屹立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下。它的每一進院落、每一方石碑、每一片磚瓦、每一扇雕窗,都暗藏著雋永的文化品味,是享譽中外的“千年學府”。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fā)源地,F(xiàn)在,就讓我們循著古圣先賢們的足跡走進書院這亙古不變的文化氛圍中去吧!
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在布局上采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于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于兩旁。在書院的園林中,無論是小橋流水、假山回廊,都與講堂構成了一副渾然天成的畫面。儒道互補,莊重典雅,這正是岳麓書院傳承千載的精神佳境。
經(jīng)過懸掛“千年學府”匾的頭門就是赫曦臺,內壁兩側墻上各有一個金色大字——“!迸c“壽”如龍騰虎躍,遙相呼應。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書院的'大門。正上方懸掛宋真宗“岳麓書院”御匾,“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一千古名聯(lián)很霸氣地掛在大門上,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材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大門兩旁安放的一對漢白玉抱鼓石雙面浮雕,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現(xiàn)在,請大家移步,擺放著兩把紅木雕花座椅的地方便是“講堂”了。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講堂正中設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為古代老師授課的地方,上面擺兩把紅木雕花座椅,是為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講臺之后有木質屏風,上面嵌刻山長張栻撰寫的《岳麓書院記》,該文內容實為古代岳麓書院培養(yǎng)人才的指導思想。
講堂兩璧嵌“忠、孝、廉、節(jié)”四字石刻,據(jù)傳系朱熹手書。這四字實際上正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整、齊、嚴、肅”,與“忠、孝、廉、杰”碑相映襯,書院靈魂的脈絡始終清晰明了。
岳麓書院不僅有讀書講學之所,還有一處三層建筑,那便是“御書樓”。御書樓“藏”在講堂屏壁之后,現(xiàn)藏書已達6萬多冊,現(xiàn)在是湖南大學的古籍圖書館。
岳麓書院的樓閣磚瓦閃耀著千年凝聚的智慧,帶給我們的遠不止視覺與心靈上的震撼,這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傳奇更會影響指引我們的一生!
欣賞完這幾進深深的庭院,今天我們的游覽也接近尾聲。感謝同學們的配合,期待下一次的交流!謝謝!
岳麓書院導游詞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古城長沙的岳麓書院參觀游覽。
岳麓書院坐落在風景勝地岳麓山清風峽口,在岳麓書院的前門上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是根據(jù)唐代大書法家歐陽洵的字鐫刻而成的。為什么說岳麓書院是“千年學府”呢?因為岳麓書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創(chuàng)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歷經(jīng)千載,辦學不已,所以有“千年學府”的美稱。岳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經(jīng)世濟民的人才,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fā)源地。它在歷史上幾度輝煌,受到皇室重視,成為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從前門走進來,可以看到赫曦臺,這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岳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拭就在這里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大家來看一看這臺中屏風上繪著的岳麓書院平面圖。岳麓書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排列著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在中軸線的西邊建筑有供讀書之用的教書齋和供休息賞玩的'園林碑廊;在中軸線的東面建有供學子食宿的半學齋和奉祀古圣先賢的文廟祠堂。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講堂。在公元976年書院初創(chuàng)之時即有“講堂五間”,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節(jié)”四個大字石刻,所以又稱“忠孝廉節(jié)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遺留下來的建筑。
通過參觀這兩塊御賜匾額,進一步了解了岳麓書院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其實在晚唐以后,雖然書院日益成為有別于官學的一種教育機構,但其辦學的規(guī)模、層次不盡一致,同樣都叫書院,有的僅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小學甚至學前班,而岳麓書院是高層次的書院,它的講學者多為全國名流大師,而學生也要經(jīng)過考試和推薦才能選拔入學,像“千年學府”、“四大書院”之類美譽,對于岳麓書院來說實在是當之無愧的。要知道,岳麓書院比法國的巴黎大學早280多年,比英國的牛津大學也要早300年呢。
好,這里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在講堂中間,老師授課的講壇上會擺設兩張椅子,而不是今天的一張椅子?請大家動動腦筋,猜猜看。
參觀完御書樓之后,沿回廊右轉,發(fā)現(xiàn)在草木掩映之中有一片青墻黑瓦的小院落,這里是奉祀理學大師及岳麓書院培養(yǎng)的部分高足生徒的祠堂,大家看見的船山祠是紀念著名的學術大師、思想家王夫之老先生的,他與黃宗羲、顧炎武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家。王夫之不到20歲就進岳麓書院讀書,深受當時山長吳道行經(jīng)世致用的傳統(tǒng)學風影響,他后來結社著書,評議朝政,又在衡陽揭竿起義,舉兵抗清,直至晚年以筆桿為武器,潛心著述,無一不是岳麓書院“經(jīng)世致用”的傳統(tǒng)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
岳麓書院導游詞3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觀游覽,很高興能夠作為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地方就是岳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抬頭看,有一塊千年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起來到岳麓山上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轟轟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拭就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沿著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請大家抬頭看一下,大門上“岳麓書院”這塊匾,這就是宋真宗御賜的,請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lián),“唯楚有才,于斯為盛”。上聯(lián)為楚有才是出自左傳,下聯(lián)于斯為盛是出自論語,那么這一幅對聯(lián)也就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第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史實。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節(jié)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jié)堂”。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公專校長賓步誠所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入居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fā)展了實事求是的,使實事求是成為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大家再過來看一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就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指的是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yǎng),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章“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的正統(tǒng),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那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fā)展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fā)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了二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拭和朱熹這來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二位匯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shù)達數(shù)千,可見當時朱張倆人當時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書院作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游覽也要結束了,經(jīng)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致了解,謝謝大家!
【岳麓書院導游詞】相關文章:
岳麓書院的英文導游詞范文04-02
岳麓書院英文導游詞范文04-02
書院的導游詞范文(精選5篇)03-14
白鹿洞書院導游詞08-08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游詞12-02
杭州岳王廟導游詞04-27
白鹿洞書院導游詞3篇04-11
麓字組詞10-14
金庸書院散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