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通用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1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歷史在浩蕩的長河中一點一點沉淀,當我們回首去聆聽和撫摸這塵封記憶時,卻總有那么一個名字,在浩瀚的歷史天空中,響徹回蕩……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蓖氯鐭,逝水流年,唐朝宋代,騷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蘇辛,正如“光焰萬丈長。”唐詩宋詞對中華文化影響巨大。深邃如江海,高妙如山川。李太白的云帆點綴了滄海之水;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陸游的夢鄉(xiāng)回蕩著鐵騎錚錚;蘇東坡的華發(fā)張揚著少年意氣。
林語堂,一代國學大師,是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于一身的知名學者。由他所著的《蘇東坡傳》,顧名思義,講述的是東坡傳奇的一生。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縱觀蘇軾一生,可謂造化弄人,屢遭波折。年少成名,曾經廟堂之高,也曾游放嶺南,一身才華,卻起伏坎坷。盡管人生盡是不如意,可蘇軾沒有自怨自艾,他苦中作樂,興趣廣泛,親近自然。擅長詩詞、文賦、書法、作畫,甚至是烹飪,以至于后來的“東坡肉”聲名遠揚,流傳至今。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蹦吧匣ㄩ_,蝶霞飛遲,昔人已改,江山猶是。是時,摯愛的元配夫人已與他生死兩隔數(shù)年,悼念亡妻凄婉哀傷。流光退卻,華發(fā)漸升,涼月墮江。子瞻至情至信,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更是遍布天下,兄弟情深意厚,妻子關愛有加,他的一生,似一陣清風。
林語堂稱東坡為樂天派。似乎是沒有什么可以使東坡真正止步不前,有所畏懼的。他敢于說:“我坐華堂上,不該麋鹿姿!备矣谙虻弁踔毖躁愂觯骸翱琳陀诨。”林語堂評價說:“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闭且驗闁|坡的性格樂觀豁達,豪放不羈,他的詩詞奔放靈動。“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詩詞的背后是詩人廣袤千里的闊達胸襟。在面對人生中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一個個大雨磅礴的日子時,該如何度過低潮期,我想東坡給了我最好的答案。
蘇軾的光芒,大概只有朔望之月最適合,將滿不滿,昭質未損,既曄然而明朗,又淡然而溫柔。繁華邊際,清輝蔓延。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2
他是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zhèn)涞娜,他是一個雖屢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的人,他就是豁達樂觀的蘇東坡。
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下了中外聞名的《蘇東坡傳》。在林語堂筆下,千年前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蘇東坡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一位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著林語堂的精彩筆觸,一位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所有的困難挫折在蘇東坡眼里都是云淡風輕,一飄而過。在蘇東坡晚年,他不幸被人控告,后受到牽連苦難,被貶謫不毛之地——黃州。當?shù)貧夂蜃兓療o常,環(huán)境十分惡劣。但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蘇東坡仍興致極高地給老朋友章諄寫了一封信,信中大致寫了黃州的環(huán)境氣候很差,供餐簡便,衣物樸素等。而幾天后,蘇東坡又興致勃勃地寫信給章諄表達自己對黃州的喜愛之情以及風景之美。
如此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下,蘇東坡仍保持著樂觀的`性格,這豁達樂觀的天性真值得發(fā)揚光大!
當我們學習時遇到挫折;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的事情時;當我們被人譏笑時,我們都要學習蘇東坡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性格,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笑對人生!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3
我是懷著與兩位天才對話的欣喜之情,來閱讀《蘇東坡傳》的。
蘇的才華,自不必淺學評價了,至于“腳踏東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語堂其名也早已貫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給古人做的傳記,我以前也讀過幾本,然而大都工于學術,讀起來如同面對戴著瓶底厚眼鏡的老學究,壓抑之余,興味寡然。比如有梁啟超先生著,叫做《王荊公傳》的,叫淺學很是自愧于學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與字典同歸于盡的沖動。
和理解最遙遠的距離是仰慕,想必林語堂先生是深曉此理的。所以他才會用一種介紹朋友的語氣,以有那么點英雄惜英雄的心情為子瞻作傳吧。托了老外的福,這書里是見不到“之乎者也”一類了。我們也應此得見一個有血有肉的東坡居士形象。這一點,怕是前無古人的吧。
在靜寂的夜晚,我聆聽著蘇子的腳步聲,和他一起走遍中國大半個中國,與他一道為這片土地上的農民疾呼。在蘇看來,貶謫實在只是換個地方,他的責任實在一分未減。他見不得大宋農民在豐收的日子也必須舉家逃荒,流離失所,所以只能大聲疾呼。后人談蘇軾,多敬佩他的曠達,卻不知這份曠達只用以面對他自己的苦難,對他人的苦難,蘇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淚水。
蘇的'名聲是伴著他的貶謫越傳越遠,越傳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幾月就能傳到京師,成為得勢者喉中鯁住的魚骨。于是一貶再貶、越貶越遠,便成了蘇人生的常態(tài)。“你啊,滿肚子不合時宜!笔替凭故沁@樣聰慧,一語道破蘇的宿命。
但我想,這句玩笑話必是含淚說的吧。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4
論自古以來,有哪個多愁善感之人在被屢遭貶嫡之后,仍能豁達樂觀?蘇東坡做到了。而誰又能將這樣一個具有豐富情感的人躍然紙上?林語堂做到了。而誰又能從一本書中真正讀懂一個人?這便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做到的。
蘇東坡的一生可謂輾轉波折,這書若是由我來寫,必將索然無味。雖有史冊可供參考,可在細節(jié)的把握之上,林語堂先生可要比我好上一萬倍。就拿蘇東坡晚年在惠州蓋房子的事來說,書中有:“他種了桔子樹、柚子樹、荔枝樹、楊梅樹、枇杷樹、幾株檜樹和梔子數(shù)。”我讀至此,心中不由得感到欽佩。這等細節(jié),史料焉能記載如此詳細。由此看,林語堂先生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適當?shù)奶砑恿似涮祚R行空的`想象力,如此,這本書便骨肉俱全了。
書中一句甚好“人生如夢,一出戲演的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時才可以下斷語!碧K東坡如同陶淵明那樣,早年胸懷大志,想要兼濟天下。只可惜陶淵明未曾有蘇東坡那樣寬廣的胸襟,因而罷官隱居。蘇東坡不然,他一面感嘆世事無常,一面重新振作精神,因此從他身上,我們幾乎看不到一點消極的情緒,反而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在激勵著后人,這便是蘇東坡不同于其他詩人的地方。也是他被世人廣為稱贊的地方。
蘇東坡的一生,波折之處就在于他屢遭貶官。他因不滿于新政,而遭小人陷害。在他少有大志時,朝堂上皆為賢臣,而到了他被貶之時,忠良之臣大多不復存在了,于是讀此書作文就形同于讀北宋的興亡史。這也在他的詩文上體現(xiàn)了出來
蘇東坡比其他文人更樂觀。在他最初的流放歲月,他謫居惠州,只是一個普通的國民,不僅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去想著如何讓別人過得更好。甚至他在之后被流放到更遠的地方時,自己最后的錢也化作了別人的幸福。
蘇東坡的詩詞其微妙之境,難以捉摸,就如下面這句,“旅枕夢殘,漸月華收斂”,其意境極其微妙。此詩是他由杭州到密州途中,懷念其弟子由時作的。如若譯為現(xiàn)代文,大約如此:途中,枕席殘夢,如水月光漸漸收斂。殘夢,月華,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卷。
最后我想用此書后記中的一段話來結尾,因為他評判的十分到位:歲月失于道路,命運困于黨爭,生活寄于風雨,襟懷奉于蒼生,正是他大江東去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5
讀完《蘇東坡傳》,在看到結尾處的“萬古不朽”時,心中覺得悵然若失,竟真的有些舍不得,明明知道他早已作古,奇怪的是我到現(xiàn)在才真正認識他,并努力透過書去了解他,但故事就這樣戛然而止。
一本書講述一個生命,這個生命其實又活了,并隨著每一個讀者的`閱讀一次一次上演他的人生舞臺劇,我們也隨著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每個人的年少都懷著雄心壯志,可世事無情,夢想總被“雨打風吹去”。蘇軾說“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但“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不如“身長健,但優(yōu)游卒歲,且斗樽前”。
當豪情經過磨練,漸漸轉為平實,一顆心安靜下來,開始著細小處為民造福,蘇軾處處為民請命,囤積糧食,以抵災荒。久旱降雨,他比誰都高興,一州一民是他不可割舍的責任。
宦海沉浮,幾近顛沛流離,最讓我為之欽佩的是蘇軾他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兒都是家鄉(xiāng),一副鄉(xiāng)土派頭,融于山水之間。
我想,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抱怨這抱怨那,不如抬起頭多看看身邊的美好事物。人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磨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
一杯茶,一幅遠山的畫,一個美好的夢想,就不難感受到蘇軾為之推崇,并躬行實踐的清歡了。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東坡傳作文04-28
讀書蘇東坡傳心得04-27
蘇東坡傳讀后感優(yōu)秀09-20
品蘇東坡傳_1200字08-19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范文03-07
蘇東坡傳優(yōu)秀讀后感(精選5篇)05-11
讀《蘇東坡傳》有感優(yōu)秀范文05-06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精選11篇)03-08
讀《蘇東坡傳》心得體會05-06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精選10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