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當(dāng)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后感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在三國中,我最崇拜的是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空城計、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dǎo)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zhèn),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所以我們不可能不犯錯誤,不應(yīng)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zé),也不應(yīng)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誤而灰心氣餒。
我最佩服的人是趙云,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劉備丟失全部兵馬,兩個女兒被曹純活捉。劉備的甘夫人及子劉禪,要不是在趙云不惜性命地保護(hù)下才脫險,恐怕早已喪命。他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劉備在離開荊州,前往益州之時,把他調(diào)回城內(nèi),當(dāng)“留營司馬”,對孫夫人及她的'男女衛(wèi)隊監(jiān)視。孫夫人回江東企圖把阿斗抱走,他會同張飛,用武力強迫孫夫人留下了阿斗,,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讀《三國演義》我都有不同的感受,《三s國演義》真是一本伴我成長的好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2
這個暑假,我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這本書描寫了歷時半個世紀(jì)的魏、蜀、吳三國的興衰的過程。把人物的形象、特點、性格表達(dá)得非常清楚。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jǐn)慎,周瑜的心胸狹窄等,一個個栩栩如生。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故事如:三顧茅廬,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書中還有很多的人物,像劉備,趙云,諸葛亮……其中,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因為他料事如神,足智多謀。
其中,我喜歡《火燒赤壁》: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lián)合抗曹。因魏軍不善水戰(zhàn),孔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tǒng)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只用鐵索連在一起抵御風(fēng)浪;周瑜假打黃蓋,后者假裝降魏;孔明推測出東風(fēng)將至。黃蓋帶數(shù)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斓轿很姇r,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fēng)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shù),魏軍逃跑。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讓人反復(fù)去看的一本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三顧茅廬”的故事,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以后,劉備就非常想去把諸葛亮請來。于是挑了一個好日子,劉、關(guān)、張三人一起去請諸葛亮。他們來到諸葛亮家的時候,正巧諸葛亮出門了,他們只好無奈地返回。過了幾天,劉備得知諸葛亮回來了,又要去拜見他,這時關(guān)羽和張飛都來阻止,說派個下人去就行了,犯不著我們一塊去,結(jié)果叫劉備斥責(zé)了一頓。他們又去了一趟,可是這一次諸葛亮又去朋友家了,劉備無奈又回。轉(zhuǎn)眼到了冬季,下著大雪,劉備三人又去了諸葛亮家,可是諸葛亮在睡覺,劉備就耐心地等他醒來。后來,諸葛亮終于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答應(yīng)出山輔佐劉備平定天下
每當(dāng)我讀了這個故事,都會非常敬佩劉備的人品。他為了請到諸葛亮,三次堅持去拜見他,不顧天氣嚴(yán)寒,不顧路途遙遠(yuǎn),最終把諸葛亮請來了。他這種真誠、耐心、謙虛的優(yōu)秀品質(zhì),多么值得學(xué)習(xí)呀!對待朋友以誠相待,做任何事情持之以恒,不居高自傲,這樣的`人才是能成就大事的人這個故事中使我很受影響,因為劉備為了天下大事,不把自己當(dāng)做一個大人物,放低自己的位置,值得學(xué)習(xí)。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25
三國演義讀后感06-12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18
三國演義讀后感05-24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3-18
《三國演義》讀后感【經(jīng)典】07-27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7-16
《三國演義》讀后感06-25
三國演義讀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