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史記——趙氏孤兒有感 推薦度:
- 讀趙氏孤兒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趙氏孤兒》讀后感(通用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趙氏孤兒》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趙氏孤兒》讀后感 1
《趙氏孤兒》由史料的記載到話劇的演繹,經(jīng)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史學(xué)家的認真考據(jù),也有作家的情感演繹……
第一次讀《趙氏孤兒》是在初三的時候,那時候不懂得其中所蘊含的東西,只知道講述了趙朔遺孤復(fù)仇的故事,那時候就只是故事。后來隨著的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大,再讀的時候卻別有一番風(fēng)味,文中的趙氏孤兒,顧侯,屠岸賈,程嬰,屠岸冶姮等人的形象更加的鮮明。兩代人的仇,一次次血腥的.殺戮,他們都是被仇恨扭曲的俗人,對趙氏充滿仇恨的顧侯,扭曲到每天訓(xùn)練“西域靈獒”,以待有朝一日用它來咬斷趙氏一門的喉嚨,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殺戮。屠岸賈也是被仇恨扭曲了的,他甚至為了搜捕趙氏孤兒,將全城的嬰兒都給抓來,進行屠戮,真可謂“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边@樣扭曲的人還有很多……全書唯有的一絲溫暖人心的東西就只有趙氏孤兒和屠岸冶姮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超越了一切世俗的東西,真真正正的驗證了一句話,那就是“愛,是一切毒藥的解藥!痹诓煌姹局,趙氏孤兒的故事有不同的結(jié)局,有的說是趙氏孤兒報了滿門的血海深仇,有的是趙氏孤兒放棄了報仇,不同的結(jié)局顯示了不同人的心理態(tài)度。在愛情的的深海里,趙氏孤兒和屠岸冶姮的愛情是一出悲劇,他們的愛超越了世俗人的狹隘情愛觀。
生活在那個動亂的,權(quán)利交織的年代,欲望和金錢腐蝕了人們的內(nèi)心。趙氏孤兒的故事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了一個時代的悲劇。無論是心狠手辣的屠岸賈,亦或是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的顧侯、程嬰,更有甚者是無辜深陷仇恨的趙氏孤兒……動亂的年代成全了晉靈公的權(quán)利欲望,他運籌帷幄,步步為營,完成了權(quán)利的過渡。
生活的現(xiàn)實就是這樣,放不下仇恨,就將被仇恨腐蝕。佛家最大的思想除了空就是放下了,所以,放下一起怨懟,才會有更好的生活。
《趙氏孤兒》讀后感 2
周末讀了一個故事叫《趙氏孤兒》可能有些同學(xué)讀過我還是分享下吧,也好讓大家理解我的意思。
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大忠臣叫趙盾,有權(quán)有勢;另外有一個奸臣叫屠岸賈,圖謀作亂以控制晉國政權(quán),決計首先消滅趙氏勢力。于是就借口趙穿(趙盾的族弟)曾刺殺晉靈公,當(dāng)時晉景公聽信了屠岸賈的話要將趙家滿門抄斬侍衛(wèi)拼死保護趙盾,但最終沒能逃脫厄運還是被滿門抄斬了,只剩趙盾的兒子趙武一人活了下來,屠岸賈也知道趙武活了下來,便開始全程搜捕。
趙盾生前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公孫杵臼,另一個叫程嬰,屠岸賈知道一定是他們倆中的`一個。而那兩人商量了一個對策,一個人去告發(fā)另一個人,并把程嬰的兒子掉包。最后抽簽決定讓程嬰去告發(fā)公孫杵臼。正如他們所料,屠岸賈殺掉了公孫杵臼,并當(dāng)場摔死了假趙武。
后來程嬰一天一天把趙武撫養(yǎng)成人,并告訴了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最后,趙武起兵殺死了屠岸賈,大仇得報,但程嬰去了趙盾的墓前自殺了。
這是一個很中國的故事,中國人認為士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為君亡。表面上公孫杵臼是先死了,但程嬰會活的比他痛苦的多,這個故事并不是很對,但咱們要知道中國有這樣的一種傳統(tǒng)。
《趙氏孤兒》讀后感 3
在國內(nèi)的幾位大腕級導(dǎo)演中,陳凱歌原屬于我不太喜歡的導(dǎo)演之列,而且是越來越不喜歡的那種。陳大導(dǎo)演的早期作品有幾部還是不錯的,尤其喜歡那部《霸王別姬》,整部電影充斥著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織,戲里戲外不分情境的糾纏掙扎令觀眾揪心。而這部電影也可能是主演張國榮悲劇的引子之一。但從《無極》開始,陳大導(dǎo)演的電影除了恢弘的場面和炫目的色彩,找不到多少思想與內(nèi)涵。但2008年拍的《梅蘭芳》改變了我的看法,陳導(dǎo)的電影又列入我的觀看計劃中。
近期的賀歲片一部接著一部上演,導(dǎo)演、主演的牌子一個比一個大,前期炒作的熱浪更是一個蓋過一個。老謀子的“山楂”炒的最兇,但其中味道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馮導(dǎo)的“地震”震動了觀眾的心,可說是催人淚下,但“非2”卻成了“戲不夠、噱頭湊”的大雜燴;而姜大明星的“子彈”則飛的讓人眼暈……。那么,陳導(dǎo)的《趙氏孤兒》又會是什么樣的效果呢?說實話,這部電影比同檔期的那幾部賀歲片要好些,不再那么“無極”。當(dāng)然,電影好看與否,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這部電影對《史記—趙世家》中的記載動了較大的“手術(shù)”,說是“篡改”可能有點過,但若說是“改編”又有點不夠。雖然改動很多,但故事的主線和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那是絕不能變滴,畢竟還有“尊重歷史”的原則在限定著。電影與歷史記載相比,改動之處有很多,但差別最大的、最值得評說的應(yīng)該是兩處:一是程嬰換孤的起因與過程,一是程嬰撫養(yǎng)、教育趙氏孤兒的方式與過程。本人認為:這兩處較大的改動,正是影片“得”、“失”之所在。
《史記》中記載的“程嬰換孤”這一情節(jié)是程嬰與公孫忤臼商議的計策,是程嬰忠義氣節(jié)的體現(xiàn)。而在電影中,這一情節(jié)被做了較大的修改,“換孤”的起因不再是程嬰的仗義,而純屬陰差陽錯和被逼無奈。這樣的改動令程嬰少了些“假、大、空”的英雄主義氣概,多了一份兒溫情,添了一份兒人性。這多少可算是電影改變中的“亮點”,應(yīng)該屬于“得”的部分。只是在整個換孤過程中,程嬰顯得過分懦弱,過分被動,有悖于歷史上這個人的本性。
而救下趙氏孤兒后的程嬰,原本該隱居深山,獨自撫養(yǎng)教育趙氏遺孤,直至?xí)x王幡然悔悟招其回宮。但電影里卻讓他不甘于深山的寂寞,反而帶著年幼的趙氏孤兒投奔到死敵屠岸賈的門下,且讓趙氏遺孤認賊作父。這一情節(jié)的設(shè)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電影中,趙氏遺孤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屠岸賈諸多的恩惠,而他的養(yǎng)父從未給他哪怕一點點復(fù)仇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怎么可能一下子聚集起滿腔仇恨而手刃仇敵呢?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試想在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人若沒有君主的首肯而隨便刺殺重臣,焉能不受到制裁?不受到追殺?因此,這處改動該算是影片中最大的敗筆,最大的“失”了。
另外,電影里韓厥的角色設(shè)計也令人感到詫異。歷史記載中,韓厥將軍并沒有參與程嬰救孤的過程,但他同情受到屠岸賈陷害的趙氏忠良,也多少知道一點關(guān)于程嬰與趙氏遺孤的事情。是他最后讓程嬰和趙氏孤兒重新回到了“人間”,光明正大地走進了社稷。但在影片中,韓厥基本上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角色,除了在深受震動而放走救孤的程嬰外,看不出他有任何存在的價值。
說到底,陳大導(dǎo)演又犯了他一貫的老毛病——虎頭蛇尾。陳導(dǎo)又一次開了個轟轟烈烈、頗為引人的好頭,接續(xù)上一段平鋪直敘的過程,最后卻毀在了讓人莫名其妙的結(jié)尾上。
《趙氏孤兒》讀后感 4
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活的,包括代表忠正的程嬰和代表奸佞的屠岸賈。作為影片的《趙孤》經(jīng)過一番改編,屏除了作為元雜劇的傳奇色彩和好人至好壞人至壞的元素,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較生活、較貼近的《趙氏孤兒》。
元雜劇《趙孤》作為中國古代十大悲劇之一,講述的是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慘遭滅門,幸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后為家族報仇的故事。
看完陳導(dǎo)的片子,我感覺改動頗大。甚至說是把一切都設(shè)計在人的情理之中。例如,改動最大的不是韓厥未死和公孫大人撞階變被殺,而是程嬰救孤的`出發(fā)點,以及其子之死的出發(fā)點。元雜劇中的程嬰似乎是一個無畏的大英雄,為救趙孤,親眼看見自己的兒子被剁為三段……陳導(dǎo)所塑造的程嬰,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父親。他可以救別人,但他作為一個父親怎能放棄自己的孩子?
劇中還 有三個人:莊姬、韓厥、公孫杵臼。
原文中此三人的死法分別都被改換,莊姬并非拔劍而是自縊,韓厥乃是自刎,公孫大人則是撞階而死。無論何種死法,他們都是忠正善義、悲壯的靈魂!
其中,葛優(yōu)扮演的程嬰讓我久久不能釋懷,他的面容上刻著兩個字“父親”。他不是什么大英雄,他只是一個父親。抱著兒子會開懷大笑的父親……當(dāng)他親眼看見萬惡的屠岸賈將自己的兒子摔在地上,只一聲,沒了聲響……他,他崩潰了!那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我沒法體會?僧(dāng)我看到嚴肅的父親在一旁潸然淚下時,我想我明白了。
陳導(dǎo)的程嬰有一個鮮明的特點,他很膽小。他只是個普通的郎中。當(dāng)莊姬夫人叫他力保趙孤時,他不知所措,他推辭,他猶豫,他覺得這不是他這種人該承受的。就在這時,莊姬夫人說出了那一段作為一個母親的話:
等他長大了,不要告訴他仇家是誰,就讓他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他明白了!因為他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
劇中描寫程嬰喪妻兒后的悲痛,陳導(dǎo)所給的行為是:釘門。在寂靜的空房子里,只有趙孤的哭聲和那令人心疼的釘門聲……
二十年中,程嬰忍辱負重,帶趙孤一并投奔仇家,為報血海深仇……
在拍攝片場,還 沒開拍,葛優(yōu)這個大老爺們哭了。我想,這是父親的力量!
二十年后,趙孤面對程老爹對事實的解釋,毫不相信。是!任誰也不回相信吧?他對程嬰大吼:“你有兒子嗎?你有兒子嗎?”他深埋心底的將近二十年的委屈和苦楚通通爆發(fā)了!他滿眼血絲道:“我怎么就沒有兒子?我怎么就沒有兒子?“當(dāng)那扇釘門打開的時候,那里,一個嬰兒籃……
結(jié)尾,程嬰死了,他身著白衣,白發(fā)飄飛。那一片紅霞掩映處,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妻兒……趙氏大仇得報,兒子的仇也報了,于是他安然睡去……
程嬰,以父之名,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程勃,一個叫趙氏孤兒。
而他們的父親,名字叫程嬰!
《趙氏孤兒》讀后感 5
在 《趙氏孤兒》這本書,我看了之后,十分的感動。這個故事。講的是:春秋中期,晉襄公死后,晉靈公繼位。晉靈公荒淫無道,趙盾多次勸諫,招晉靈公追殺。后來趙朔殺了晉靈公,晉景公登基。奸臣屠岸賈與趙朔不和,向晉景公讒言。陰謀得逞。殺害趙氏滿門,趙朔的妻子是公主,得以逃到宮中。趙朔的妻子生下男嬰后,被屠岸賈知道,程嬰用自己的親骨肉被屠岸賈亂刀砍死,公孫杵臼也被亂刀砍死了。后來趙武成人,才知原來當(dāng)年屠岸賈亂刀砍死的竟是程嬰的親生骨肉。后來,趙武和程嬰帶兵攻打屠岸賈,誅滅了他的家族。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程嬰,他很忠實趙家,是忠實的門客,是一個很有心機的人。雖然他為了報仇有點瘋的地步,結(jié)果卻也沒有復(fù)仇成功,飲恨自殺。正所謂“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成大事者確實應(yīng)該有他的那種謀略,要有所犧牲,犧牲自己的妻子,兒子,在仇人屋檐下臥薪嘗膽十六年,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并且在屠岸賈大肆搜捕趙氏孤兒時能果斷的作出決策,聯(lián)合公孫仵臼,救趙家的唯一血脈。
我很難想像出人為了報仇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智慧、忍辱負重的精神。在仇恨面前,親情,骨肉也變得不堪一擊。
程嬰和公孫杵臼為幫助忠義的趙氏不惜犧牲生命,這種俠義之風(fēng)著實讓人欽佩。尤其是程嬰,為了保護趙氏孤兒竟用自己的親生骨肉為餌,來騙取屠岸賈的信任,而且甘心背負罵名十五載。報仇成功后,程嬰不圖回報,不慕榮華,以死明志,追尋故友,這種情義深深感動了世代們。
這部影片記敘的是晉國時期趙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誅,只剩下一個孤兒,被大夫程嬰收養(yǎng),將他撫養(yǎng)成人并報其殺父之仇的事。
這部影片,刻畫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程嬰,另一個是屠岸賈。
程嬰,晉國大夫。他是一個能以大局為重,以他人利益為重的人。當(dāng)年,趙氏遭誅,莊姬夫人走投無路時,將其子托付于程嬰,并以身殉夫。程嬰將其子帶回家,卻在去公孫大人家時,趙氏孤兒被奉屠岸賈之命的官兵帶走。但他卻銘記著莊姬夫人臨死前說的話,于是他便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救回了趙氏孤兒,卻犧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著要將孩子撫養(yǎng)大,為他報仇。于是,他將趙氏孤兒取名為“程勃”,并將他帶到了屠岸賈的門下,做他的一位門客。試問,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屠岸賈的門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將程勃撫養(yǎng)成人。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屠岸賈終于遭到報應(yīng),終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趙氏孤兒的刀下。但他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程嬰的以大局為重的精神感動著千千萬萬的觀者,也給人以深深的啟迪。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如果說程嬰最后的.下場是重于泰山,那么若是他未能將趙氏孤兒撫養(yǎng)成才的話,那他的死就是輕于鴻毛,微不足道了。
程嬰的精神讓我們敬佩,屠岸賈的嘴臉卻讓我們厭惡。屠岸賈,晉國大臣。卻實在“奸”得可以,相對于三國時的曹操而言,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影片中,他在趙相國向皇帝進酒時,乘機誣陷他,并要滅趙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膽顫!即使滅了趙氏三百人,他卻連趙氏孤兒也不肯放過,定要斬草除根。但再以大局為重,舍小家而保大國的程嬰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話說得好:“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后,他終于遭到了報應(yīng),死在了趙氏孤兒的劍下。真叫人怡然稱快。像屠岸賈這種人,在當(dāng)時,就是一個社會的敗類。從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國時期劉備的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今,我們做為一個公民,做為社會上的一員,更應(yīng)該多為社會做貢獻,為社會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應(yīng)該,一味的去干壞事,沒有一顆善良之心,沒有一顆關(guān)愛之心,沒有一顆互助之心,沒有一顆感恩之心。那只會像屠岸賈一樣,遭到人們的排斥,成為社會的敗類。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發(fā)人深省。從《趙氏孤兒》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觀看了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此還猶如洶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或許這就是影片的獨特魅力所在吧!
《趙氏孤兒》讀后感 6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電影《趙氏孤兒》,我也在圖書館找來了金海曙寫的《趙氏孤兒》。在看過這本書后我又看了司馬遷寫的《史記·趙世家第十三》和紀君祥寫的元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赐赀@些書后我對《趙氏孤兒》的感覺總結(jié)為四個字“心靈悲劇”。
“《趙氏孤兒》這一悲愴的歷史故事,被稱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哈姆雷特》,從《史記》到元人雜劇到話劇再到眼前這本長篇小說,《趙氏孤兒》終于發(fā)展成一部巨大的心靈悲劇。作者金海曙,用一個古老的故事抒寫了全人類的人性之荒蕪,沒有比這更為悲涼的了,當(dāng)陰謀與愛情,復(fù)仇與殺戮,全部都變得毫無意義,站在人性的荒原上,四面一片空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孤兒,趙氏孤兒的命運,正是都市人流離失所的心靈悲劇。從這一意義上說,《趙氏孤兒》堪稱21世紀以來中國文學(xué)中最杰出的悲劇作品!边@是小說后的一段話,我反反復(fù)復(fù)的讀了很多遍,覺得很有道理!囤w氏孤兒》在一開頭就為我們簡單的介紹了晉靈公的一生:一個孤獨的國王。愿為老國君晉襄公的次子,在生母太后滹的庇佑下成為晉國國君。上臺后,鴆殺母后,逼死妹子,通過政治手腕,滅了丞相趙盾一族,掃清一切障礙,完成了他獨攬大權(quán)的帝王夢。作為一個國王,他最主要的特征是孤獨,其次是殘暴,他的智慧令人難以索解,有時候看起來是個白癡,有時候又聰明過人,偶爾才會有一點點可憐的同情心,最終他活到三百多斤,最信任的大臣是一只猴子和一只鸚鵡。
趙盾,也就是趙氏孤兒的祖父,官拜丞相,趙盾有一個小妾——吳姬。傳說中晉國的第一美人。然而這位美人卻是趙盾和晉國一代名將屠岸賈生死仇殺的起點。她的紅杏出墻(也許是愛情吧)就像是一只美麗的蝴蝶。正如所謂大西洋彼岸一只蝴蝶搧動了翅膀,該動作通過空氣傳遞而逐級放大,最終引起了大西洋此岸的一場風(fēng)暴,吳姬就是那只美妙神奇的蝴蝶。屠岸賈因愛情原因被趙盾遠逐大漠,渡過了十二年的艱辛歲月,晉靈公即位后奉調(diào)回京,成為晉靈公堅定的支持者。在太后和晉靈公的斗爭中,順勢打垮了趙盾勢力,報了當(dāng)年大仇。不料中了趙盾門客程嬰的陰謀詭計,收下趙氏的唯一后裔為義子。當(dāng)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不禁萬念俱灰,深感人生的無常和虛妄。
作為趙盾的門客的程嬰是一個極度偏執(zhí)的理想主義者,為延續(xù)趙氏一脈以圖將來復(fù)仇賦予了他人生的意義,向屠岸賈復(fù)仇成為他唯一的人生目標(biāo)。程嬰狠心將自己的親生兒子程勃替換了趙氏孤兒,但其妻子程王氏不從,程嬰殺妻。在經(jīng)過程嬰是十六年的培養(yǎng)下的趙氏孤兒卻拒絕報仇,使他的人生價值發(fā)生崩潰,飲恨自盡。(電影最后的結(jié)局和書上寫的不同)
趙氏孤兒在程嬰的陰謀下成功的成為了屠岸賈的義子,屠岸賈對此毫不知情。同時屠岸賈對趙氏孤兒也是疼愛有加,記得電影中“程嬰”說過“我要讓他們相親相愛”“等他長大后,我要將他帶到屠岸賈的面前告訴他,我是誰,程勃是誰!币苍S有人會覺得程嬰是一個真正的忠于主人的門客,他用自己的親骨肉換來趙氏孤兒的生;也許你也會認為程嬰的做法太沒人性了,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他卻連自己的孩子都放棄了那么還談得上別的事嗎!其實在程嬰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是痛苦的,自己苦心培養(yǎng)的“程勃”到了最后卻放棄了復(fù)仇,這就意味著程嬰十六年來的陰謀付諸東流,自己的'親骨肉和妻子的死都是毫無價值的。但是又有誰真正的關(guān)心過趙氏孤兒呢?趙氏孤兒的真實想法又是什么呢?當(dāng)他知道自己活下來是許多人的生命換來的時候他是否又想過這些生命的犧牲是值得的呢?自始至終趙氏孤兒都是程嬰、趙氏家族復(fù)仇的工。
這些都是小說中寫到的但是小說終究是有虛構(gòu)的。和司馬遷的《史記·趙世家》中所寫的有所不同。史書記載中趙氏孤兒趙武最后還是在晉景公的幫助下滅掉了屠岸賈!
最后還想說的就是所有人性之惡暴露無遺的巨大心靈悲!要想真實的了解歷史離不開的還是史書的記載和資料的收集!
《趙氏孤兒》讀后感 7
作為元四大悲劇之一,《趙氏孤兒》是一出交織著忠義與誠信,復(fù)仇與殺戮的驚心動魄的悲劇,極具感染力,被稱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哈姆雷特》。程英的忠貞不渝、忍辱負重,不禁令人動容。其精彩之處,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以及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
春秋年間,晉國大夫趙盾一家遭到陷害,而晉靈公聽信讒言,下令抄殺趙氏滿門,惟有趙朔之妻莊姬躲入宮中,產(chǎn)下一子。趙家門客程嬰冒死救出嬰兒,為了保全這趙家唯一的血脈,許多忠義之士不惜性命,忍辱負重,只盼孤兒長大成人,為趙家復(fù)仇……
《趙氏孤兒》最后的結(jié)局,便是趙氏孤兒知道了真相后,手刃仇人,報仇雪恨。當(dāng)程嬰告訴他,他的義父就是當(dāng)年的殺父仇人時,趙氏孤兒在激烈的內(nèi)心沖突后,選擇了殺掉養(yǎng)育他16年的義父,終于報仇雪恨。在中國人的筆下,血緣是至高無上的力量,為此,可以拋棄16年的感情,而選擇選擇報仇的。這集中反映了中國的悲劇文化精神,也突出體現(xiàn)了中國人一向看重的道、忠、義等情懷。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程嬰,他很忠實趙家,是忠實的門客,正所謂“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成大事者確實應(yīng)該有他的那種謀略,要有所犧牲,犧牲自己的妻子,兒子,在仇人屋檐下臥薪嘗膽十六年,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并且在屠岸賈大肆搜捕趙氏孤兒時能果斷的作出決策,聯(lián)合公孫仵臼,救趙家的唯一血脈。很難想像出人為了報仇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智慧、忍辱負重的精神。在仇恨面前,親情,骨肉也變得不堪一擊。程嬰和公孫杵臼為幫助忠義的.趙氏不惜犧牲生命,這種俠義之風(fēng)著實讓人欽佩。尤其是程嬰,為了保護趙氏孤兒竟用自己的親生骨肉為餌,來騙取屠岸賈的信任,而且甘心背負罵名十五載。報仇成功后,程嬰不圖回報,不慕榮華,以死明志,追尋故友,這種情義深深感動了世代們。
許多人不能夠理解《趙氏孤兒》中體現(xiàn)的忠義精神,不能理解為什么那么多義士能為了一個孩子而輕易地去死。其實,眾義士為了保存滿門忠烈的趙氏孤兒而舍生取義 ,此處的孤兒已不僅僅是一個小生命,而是一種正義的象征,他是為趙家報仇的唯一火種。所以與其說這五位義士為存孤而死,倒不如說為忠義而亡。
《趙氏孤兒》中所體現(xiàn)的善與義,仁與忠,也是我們當(dāng)今時代所需要的英雄氣概、英雄精神。它能激發(fā)我們民族氣節(jié)的情愫,這種忍辱負重、這種忠義精神,堪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之瑰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后世們。
《趙氏孤兒》讀后感 8
都說《趙氏孤兒》是一出悲劇,我曾想那結(jié)局“壞人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又好像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大團圓式的結(jié)尾。卻不想今日翻書讀來,也幾欲落淚,原來這樣一出“喜劇”中間沉淀了二十年來好多滾燙的眼淚和熱血,張揚著千年來下層人民的控訴。
正所謂“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在這一出劇里,好人和壞人是那么涇渭分明,不可相容。元雜劇里的感情都是山洪爆發(fā)一般的激烈暴露,撕心裂肺的吶喊不公,所以讀來心懷激蕩,久久不能平靜。
劇情一開始便是劍拔弩張的:晉國大將屠岸賈因為與宰輔趙盾不和,想法設(shè)法要置趙盾于死地,卻不想派出的殺手鉏麑觸樹而死也不愿迫害忠良、殿前太尉提彌明與神獒搏殺放走趙盾、餓夫靈輒為報贈食之恩于是扶輪策馬,救出趙盾。而屠岸賈并不就此罷休,緊接著要將趙盾三百口滿門良賤,誅盡殺絕。于是詐傳靈公的命,差一使臣將弓弦、藥酒、短刀三般朝典賜給趙盾的兒子駙馬趙朔自己了斷,而公主則囚禁在府,斷絕親疏,不許往來。趙朔臨死前囑咐懷孕的妻子:“待他長立成人,與俺父母雪冤報仇也。”趙氏孤兒尚未出生,世道便已然腥風(fēng)血雨、虎狼盤踞。
而趙氏孤兒出生一月后,屠岸賈秉著斬草除根的念頭派軍守住府門并下令:“不搜進去的,只搜出來的。若有盜出趙氏孤兒者,全家處斬,九族不留。”于是公主喚來程嬰臨危托孤求他救出趙家唯一血脈,隨后自縊而死。至此,“趙氏孤兒”只獨獨一人存活于世。接下來如何藏住這孩子又是驚險無比。守軍頭領(lǐng)韓厥為掩護程嬰出去自刎而死,屠岸賈聞此消息又發(fā)出追殺令:“晉國內(nèi)但是半歲之下,一月之上,新添的小廝,都拘刷到我?guī)浉衼砺犃。違者全家處斬,九族不留!贝藭r情況陷入危局,不僅僅是趙氏孤兒,全國小嬰孩都面臨著性命之憂。面對燙手山芋“趙氏孤兒”,程嬰又找到舊時忠臣公孫杵臼商議以自家孩兒換得趙氏孤兒性命,公孫杵臼又以年老為由甘愿代替程嬰赴死。讀到此處,內(nèi)心為之一蕩!是怎樣的動力驅(qū)使著他們拼命護住這孩子?是趙盾一家所受命運太過慘烈,是只手遮天的屠岸賈慘無人道,是這世道太黑暗,是這良心難以忍受的煎熬。
韓厥自刎前對程嬰道:“將孤兒好去深山深處隱,那其間教訓(xùn)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軍,拿住賊臣;碎首分身,報答亡魂,也不負了我和你硬踹著是非門,擔(dān)危困”;公孫杵臼嘆道:“老夫一死,何足道哉”;屠岸賈拿著那假的趙氏孤兒“拔出這劍來。一劍,兩劍,三劍。”而程嬰就在一旁眼看著自己的親生孩兒臥在血泊之中,只能心里悲痛偷掩垂淚。也許真要讀一讀這些原文里的話才能體會得到這個故事的悲痛。
后來屠岸賈覺得程嬰舉報有功,將程嬰的兒子認為義子,共同教養(yǎng)長大,趙盾一家的冤案被歷史的灰塵緊緊蒙著。
劇里人物再一出場,唱的是“自從殺了趙氏孤兒,可早二十年光景也!倍赀^去了,當(dāng)年的刀光劍影猶在,屠岸賈這個惡人卻仍是又逍遙了二十年也。程嬰終于擦著淚水向當(dāng)年的趙氏孤兒,如今的二十歲少年程勃,吐露了當(dāng)年的故事:“程勃,你聽者,這樁故事好長哩!敝钢悄吧煜さ漠嬀,向眼前少年翻出那樁藏了二十年的舊事,程嬰娓娓道來間終于讓人忍不住淚落而下,那一個個前仆后繼的身影那么偉大,無形中彰顯著一股強大的信念,沉重得讓人肅然起敬。前塵舊夢,程勃幡然領(lǐng)悟:“長了我這二十年的歲月,生了我這七尺的身軀。元來自刎的是父親,自縊的'咱老母。說到凄涼傷心處,便是那鐵石人也放聲啼哭。我拚著生擒那個老匹夫,只要他償還俺一朝的臣宰。更和那合宅的家屬!蓖腊顿Z最終得到懲罰,王上也終于為這樁案子平反昭雪:“可復(fù)姓賜名趙武,襲父祖列爵卿行。韓厥后仍為上將,給程嬰十頃田莊。老公孫立碑造墓,彌明輩概與褒揚。普國內(nèi)從今更始,同瞻仰主德無疆!
故事到此便結(jié)束了,這彌漫的哀傷卻久久在心里纏繞。我不能忘懷,每次一想起程嬰向程勃講述那段過往時,便有一陣悲痛向心里襲來。就好像《竇娥冤》里十六年后,暗暗燭光里竇娥冤魂向父親開口講述自己冤情時一樣地讓人心痛到極致。想起結(jié)尾程嬰三次抹淚,第一次是獨自一人翻看舊事畫卷時獨自傷心:“單為這趙氏孤兒,送了多少賢臣烈士,連我的孩兒也在這里面身死了也”。第二次是終于告知程勃身世,他痛哭道:“今日成就了你趙家枝葉,送的俺一家兒剪草除根了也!钡谌问怯H眼看見屠岸賈被正法,他心愿已了后想起自己:“小主人,你今日報了冤仇,復(fù)了本性,則可憐老漢一家兒皆無所靠也!”這樣的哭訴,怎能不叫人斷腸!
此故事雖只為一元雜劇,卻也是深深植根于社會現(xiàn)實,也正因如此,才能有這樣悲的力量。把這故事放到那個時代中,拿到這個時代來,和幾千年歷史長河一對照,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再只是他們。屠岸賈是那些弄權(quán)當(dāng)政的奸臣惡臣,迫害忠良、殘害無辜、無惡不作;程嬰、公孫杵臼是那些無數(shù)以生命捍衛(wèi)正道和忠義的仁人志士;此外,還有不識奸賢的暴君昏君,不分是非的朝堂廟宇。作者對于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的控訴和批判皆通過人物之口吶喊而出。程嬰臨危受孤,氣急而怒:“忠孝的在市曹中斬首,奸佞的在帥府內(nèi)安身,F(xiàn)如今全作威來全作福,還說甚半由君也半由臣! “有一日怒了亡蒼,惱了下民,怎不怕沸騰騰萬口爭談淪”,親眼目睹親生孩兒慘死的他暗暗詛咒:“屠岸賈那賊,你試覷者。上有天哩,怎肯饒過的你,你死打甚么不緊”;公孫杵臼斜倚柴門仍在哀哀對這世道發(fā)嘆:“正遇著不道的靈公,偏賊子加恩寵,著賢人受困窮! “古來多被奸臣弄,便是圣世何嘗沒四兇!
正所謂“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無論詩詞文章還是戲曲雜劇,文字總是實實在在地反映著時代激流中每個文人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作者身處元朝,卻改造寫就了這樣一出控訴時代的血淚悲劇,元代的社會矛盾之尖銳、人民生活之困苦和憤怒可見一斑。
作者熱烈歌頌正道的精神,也顯現(xiàn)了萬般無法之下對于正道人物的渴望。他們同情弱小、嫉惡如仇。他們贊美一切美好的品質(zhì),諸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有恩不報怎相逢,見義不為非為勇”這樣的話讀起來真叫人熱血翻涌、熱淚盈眶呵!
末了,還記得那一句“老宰輔,你若存的趙氏孤兒,當(dāng)名標(biāo)青史,萬古留芳……”
《趙氏孤兒》讀后感 9
古來圣賢多寂寞,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他們?yōu)榱藝遗d亡,民族大義,必然會犧牲自身的一些利益。但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才會為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精神財富。
蒲劇《趙氏孤兒》中的程嬰就是如此!囤w氏孤兒》是元人紀君祥根據(jù)《左傳》及一些歷史資料所創(chuàng)造的雜劇。作為中國典型悲劇的代表,蒲劇《趙氏孤兒》以主人公程嬰救孤為主線,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出大氣磅礴,感人至深的精彩大戲。
本人也十分有幸能在現(xiàn)場觀看到由蒲縣蒲劇團帶來的表演,程嬰的扮演者劉飛飛,一位優(yōu)秀的青年戲曲演員,他對角色的理解十分深刻,從中年得子時的欣喜,到忍痛舍子的悲痛及無奈,都被他詮釋的淋漓盡致,雖然坐在觀眾席較后的位置,不能清楚的看到演員的面部表情,但通過演員的唱腔變化和豐富的肢體動作,也讓觀眾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事后才得知,這樣優(yōu)秀的戲劇演員,居然和我一樣是一位90后 ,這也打破了我對戲劇表演的刻板印象,本以為戲曲演員年齡越大,生活閱歷愈豐富,才能更傳神的體現(xiàn)人物形象,但其實不然,有時年輕人所迸發(fā)的熱情往往會創(chuàng)造別樣的燦爛。
但就這出戲而言,相信許多人看到程嬰換子,假意投靠屠岸賈,老友公孫兄慘死戟下,妻子自縊這些情節(jié)時,觀眾的心也會隨著情節(jié)的起伏而顫動,雖然演員表演十分精彩,但過多的抒情和唱詞部分有些喧賓奪主,中國戲曲講究的是一種意境,在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歷史中,它含蓄內(nèi)斂,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蘊,在公孫兄和自己的親生兒子被屠岸賈殘忍殺害時,程嬰在他們的'尸體前,有一段長達3.4分鐘的唱白,他飽滿悲痛的情緒在那一刻得到釋放,讓聽者無不動容,甚至我看到有幾位老者悄悄擦去眼角的淚,可是當(dāng)我以為這段抒情即將結(jié)束時,程嬰還是在講述自己的痛苦及無奈,過多的情緒渲染會很快打破那種營造的悲痛氛圍,讓觀眾出戲。
雖然在劇情安排會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但整出戲舞臺布景真實,唱腔高亢洪亮,演員動作表演十分賣力,足以看出演員在臺下是下了實打?qū)嵉墓Ψ,為觀眾帶來一場將近3個小時的精彩表演,著實不易,反觀現(xiàn)在某些影視片,靠著所謂的“流量小花小鮮肉”,就可以粗制濫造,賺的盆滿缽盈,那些毫無演技可言的“流量明星”,片酬驚人,而這些默默在戲曲舞臺上奉獻自己才華的優(yōu)秀戲曲演員卻鮮有人關(guān)注他們的現(xiàn)狀,雖然演出結(jié)束,全場近千人觀眾全體起立鼓掌喝彩,但這樣的掌聲對于蒲劇,對于中國戲曲來說還是太少……古來圣賢多寂寞,不希望傳承幾百年的戲曲藝術(shù)變得越來越寂寞,作為當(dāng)代大學(xué)生,我們可以不了解,但絕不能先入為主的去排斥他,戲曲藝術(shù)就像一個孤獨的老者,屹立在中國藝術(shù)之林,散發(fā)著他特有的光芒,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年輕人的力量能為他的發(fā)展帶來更多的希望,讓他更加璀璨奪目!
《趙氏孤兒》讀后感 10
在 《趙氏孤兒》這本書,我看了之后,十分的感動。這個故事。接著看完這本書后,我又去看了《趙氏孤兒》這部電影。
電影一開始就有中國特色,大夫程嬰和他的鄰人吃面條,剛做的活面掛在橫在湯鍋上面的木棍上,鍋周圍放了各種調(diào)料和蔬菜,邊吃邊聊天,很有四川人吃“火鍋”的親近的調(diào)調(diào)。鄰人走時送程嬰一塊臘肉,這也是中國的“禮尚往來”的表現(xiàn)。
趙氏孤兒是程嬰收養(yǎng)的孩子,這個孤兒大有來頭。晉靈公時,奸臣屠岸賈專權(quán),用藥酒毒死晉靈公,嫁禍于忠臣趙盾。放西域靈獒將趙盾咬死,暗殺趙盾之子趙朔,并將趙氏滿門抄斬。后公主莊姬,生下遺腹子,即趙氏孤兒,在機緣巧合下,公主托付程嬰將趙氏孤兒送到好友公孫杵那里,希望孩子像一個平凡人一樣長大。然而屠岸賈為了斬草除根,屠岸賈下令在全城搜尋趙氏孤兒,并將全城嬰兒抓回府中,勢要永絕后患。公孫杵力保趙氏孤兒,使屠岸賈相信真的趙氏孤兒已死。
事實上,程嬰的孩子代替了趙氏孤兒,而程嬰心中因自己孩子的死憤恨無比,他帶上程勃(趙氏孤兒)做了屠岸賈的門客,屠岸賈將趙氏孤兒認作義子。程嬰希望屠岸賈與趙氏孤兒相親相愛,到程勃長大那天再殺了屠岸賈,讓他嘗嘗心膽俱裂、被自己最信任、最深愛的人背板的滋味。
如程嬰所愿,屠岸賈和趙氏孤兒的感情無比深厚,深到屠岸賈知道自己的義子是自己對手的兒子之后沒有痛下殺手,反而救了趙氏孤兒。趙氏孤兒在沒有知道自己的血海深仇的前提下,屠岸賈被助程嬰救出趙氏孤兒的韓厥所傷,替屠岸賈求得程嬰的最后一枚救命藥。程嬰的原則是,償還屠岸賈給趙氏孤兒父子情。趙氏孤兒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殺了屠岸賈,程嬰也受了重傷。在屠岸賈臨死之前,屠岸賈說:“其實,我當(dāng)年并不相信公孫杵家的就是趙氏孤兒,正是由于你親手將他交到了我的手里,我才認定了他。你才是殺死你兒子的`兇手!
程嬰和趙氏孤兒走出屠府,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程嬰看到了自己臆想的妻兒,空手一抓,卻是虛無,屠岸賈已死,他的心愿已了,他的生命也到了盡頭……“你才是殺死你兒子的兇手!”是的,回想當(dāng)初,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如今這樣的局面,大仇得報,兒子卻再也回不來了。
命運是一張網(wǎng),任憑人在里面掙扎。像俄狄浦斯王一樣,從小被神諭他將來會“殺父娶母”,為了擺脫這個命運,他的生父將他拋棄。被另一個國家的國王收養(yǎng),俄狄浦斯王不想殺死自己親愛的父親,離家出走,殺死了一個傲慢無禮的人,猜中斯芬克斯之謎,娶了美麗的王后。然而這個美麗的女人正是他的母親,他還是落入了“殺父娶母”的宿命之中。命運神秘莫測,不可抗拒。人越是逃離命運,越是落入命運的羅網(wǎng)!若程嬰沒有卷入趙屠兩家的斗爭中,他的妻兒和他都會好好的在一起,各種巧合使他最終孤寡一人,凄凄地死去。
然而并不能因為命運的不可捉摸,我們就原地等待,什么也不做。人有主體性,人要自我解放。生命中最美的不是最后那個讓人抑郁、空洞的結(jié)果,而是在于生命過程中的奮斗與拼搏。人要敢于抗?fàn)幟\,勇于自我認知,充分發(fā)揮人本精神,用自身的有限性創(chuàng)造出絢爛奪目的無限性!
《趙氏孤兒》讀后感 11
《趙氏孤兒》是《史記》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故事,他的大體內(nèi)容是:景公的大夫屠岸賈曾受到靈公宏信,非常嫉妒趙家的權(quán)勢。就想借懲治殺害靈公的兇手之機,誅殺趙氏家族。他沒有請示國君,擅自帶兵在下宮襲擊趙氐,殺死趙朔,并誅滅了他的整個家族。趙朔的妻子是晉成公的姐姐,此時已懷有身孕,他逃到景公宮里躲了起來。趙朔的一個門客公孫杵臼與程嬰商量,若是生下的是個男孩,程嬰就奉養(yǎng)他。如果生下來的.女孩,那他們就等死。后來生下的是個男孩。程嬰就開始撫養(yǎng)了他。后來趙武20歲成年時,程嬰辭別了各位大夫,對趙武說自己要去九泉之下,向趙盾和公孫杵臼報告后,就自殺了。趙武為他守孝三年,給他設(shè)置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兩次祭祀,世代不絕。
文中的程嬰讓我記憶深刻,他奉養(yǎng)了自己朋友的孩子20年,但不求回報,一心一意的照顧他,培養(yǎng)他,然后他又扶立了他,當(dāng)趙武已經(jīng)承襲趙氏祖業(yè),長大成人,恢復(fù)過去的爵位后,并沒有要把他當(dāng)成靠山,然后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是說要去九泉之下向趙盾和公孫杵臼報告。
像他這樣的人,這天下只怕找不到第二個了。
《趙氏孤兒》讀后感 12
看一本書,或多或少都會有那么一點感觸,看元雜劇本《趙氏孤兒》,故事的背景是在春秋晉靈公、悼公時期,故事講的是奸臣屠岸賈因與文宰輔趙盾不和,利用西戎送來的神獒在晉靈公面前告狀,并假傳靈公懿旨陷害趙盾一家三百口人,
讓趙盾身死荒郊、趙朔用短刀自刎而死,就連當(dāng)時趙盾兒媳也就是公主腹中的孩兒也不放過,公主將剛滿月的趙氏孤兒托與自家門下的`草澤醫(yī)士程嬰后便用裙帶纟益死。那屠岸賈陰狠毒辣,在得知趙氏孤兒已被人帶走后,為了免于日后趙氏孤兒找他報仇,竟下令將整個晉國一個月以上、半歲以下的孩兒帶到他府中親自斬刀!
程嬰為了掩護趙氏孤兒,與呂呂太平莊上的因不滿朝中奸臣政權(quán)局面而辭官的老宰輔公孫杵臼商議,讓自己的孩兒代替趙氏孤兒去送死。二十年后趙氏孤兒(程勃、屠成、后晉悼公賜名趙武)長大成人后得知自己的干爹竟是害死自己全家的奸臣,將當(dāng)年事告知悼公,才得以報仇雪恨。
在趙氏孤兒被程嬰帶著逃走的過程中,將軍韓厥、老宰輔公孫杵臼、程嬰那還未滿月的孩子都沒有逃過劫難,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的大義固然讓人感動,但同時,我也不由得想,在那孩子日后品行如何,資質(zhì)好不好,有沒有能力去為趙氏一家三百多口人報仇都還是個未知數(shù)情況下,犧牲這么多人去救一個剛滿月的孩子,到底值不值得?
《趙氏孤兒》讀后感 13
讀完《趙氏孤兒》,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性刻畫、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和強烈的悲劇色彩,給我?guī)砹藰O大的震撼。
故事圍繞著趙氏家族的興衰展開。趙氏一家遭奸臣屠岸賈陷害,滿門抄斬,只留下了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孤兒。為了保護這個無辜的孩子,許多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程嬰、公孫杵臼等義士,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保護趙氏孤兒的行動中。他們的勇氣和忠誠令人敬佩。
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善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屠岸賈的殘忍與狡詐,讓人咬牙切齒;而程嬰等人的善良、勇敢和無私,則讓人感動不已。尤其是程嬰,他為了保護趙氏孤兒,不僅獻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還忍辱負重,在屠岸賈身邊潛伏多年。他的犧牲精神和堅定信念,讓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這部作品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正義的力量。盡管趙氏一家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正義最終還是得到了伸張。趙氏孤兒在程嬰等人的精心呵護下長大成人,最終為家族報仇雪恨。這讓我相信,無論在多么黑暗的時刻,正義永遠不會缺席。
《趙氏孤兒》是一部不朽的經(jīng)典之作,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復(fù)雜和美好,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正義的力量。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堅守信念,勇敢前行。
《趙氏孤兒》讀后感 14
《趙氏孤兒》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悲劇,它以其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和深刻的主題,深深地打動了我。
故事中,趙氏家族的命運令人唏噓。他們曾經(jīng)榮耀一時,卻因為奸臣的陷害而陷入絕境。在這個過程中,趙氏孤兒成為了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他的.命運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弱點和光輝。
一方面,屠岸賈的殘忍和貪婪讓人不寒而栗。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地殺害了趙氏一家,甚至連一個嬰兒都不放過。他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了權(quán)力的腐敗和人性的丑惡。另一方面,程嬰、公孫杵臼等義士的勇敢和忠誠則讓人感動不已。他們?yōu)榱吮Wo趙氏孤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展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大。
此外,這部作品還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命運的無常。趙氏家族的興衰,趙氏孤兒的命運,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們在命運的漩渦中掙扎,卻始終無法擺脫命運的束縛。這讓我明白,人生充滿了變數(shù),我們無法預(yù)測未來,只能珍惜當(dāng)下,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總的來說,《趙氏孤兒》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復(fù)雜和美好,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命運的無常。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堅定的信念,勇敢地前行。
《趙氏孤兒》讀后感 15
《趙氏孤兒》這部作品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它以其深刻的歷史內(nèi)涵、動人的情感和強烈的戲劇沖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中的趙氏孤兒,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物。他在出生之際就遭遇了家族的滅頂之災(zāi),被程嬰等人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又不得不面對各種艱難險阻,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然而,他并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在程嬰等人的教導(dǎo)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強、有正義感的人。
趙氏孤兒的'成長歷程,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逆境對于人的磨礪作用。在逆境中,我們能夠?qū)W會堅強、勇敢和擔(dān)當(dāng),不斷地超越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同時,趙氏孤兒的故事也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力量。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程嬰、公孫杵臼等義士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他。他們的行為讓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善良和正義永遠不會消失。
此外,《趙氏孤兒》還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部作品以歷史事件為背景,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風(fēng)貌。通過閱讀這部作品,我了解到了古代社會的黑暗和殘酷,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氣。這讓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努力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趙氏孤兒》是一部值得反復(fù)品味的經(jīng)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精彩的情節(jié)和動人的情感,給讀者帶來了無盡的思考和感悟。
【《趙氏孤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趙氏孤兒是誰10-06
讀趙氏孤兒有感09-30
讀史記——趙氏孤兒有感06-30
觀《趙氏孤兒》有感10-03
《趙氏孤兒》觀后感10-07
《趙氏孤兒》觀后感12-21
《趙氏孤兒》觀后感11-16
趙氏孤兒觀后感10-06
趙氏孤兒觀后感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