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渡人讀書心得 推薦度:
- 擺渡人讀書心得 推薦度:
- 《擺渡人》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擺渡人》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擺渡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擺渡人》讀后感1
《擺渡人》是由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所著。講述關(guān)于愛與救贖的故事。迪倫是一位單親女孩,在第一次看望父親的路上,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等她蘇醒時,發(fā)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荒原。在這里她遇見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的保護與指引下,她成功穿過危險重重的荒野,來到天堂的彼岸!扒榈缴钐庪y自禁,又豈會九死一生去尋他。”迪倫在沒有崔斯坦的“家”中決定,再次進入荒野,成為崔斯坦的擺渡人,逆行返回起點,引導(dǎo)崔斯坦打破荒野的禁錮,最終他們在人世相遇,完成救贖。
崔斯坦擺渡過無數(shù)的靈魂,從剛開始的熱情,到后來的麻木。這可能是一種懲罰,在無數(shù)的靈魂中,沉淪在那片荒原中,封閉所有感情,成為一個沒有救贖的孤獨靈魂。迪倫的出現(xiàn),就像甘霖濕潤著崔斯坦心中的荒原。她的天真、浪漫,以及堅強,讓崔斯坦戀愛了。崔斯坦擺渡迪倫逃離荒原,進入彼岸。迪倫擺渡崔斯坦脫離心中的苦海,進入人世!拔业拇嬖,是因為你的需要!边@不就是他們的愛情,互為擺渡人。
《擺渡人》是一部讓人明白何為擺渡人的故事,它沒有那種大氣磅礴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精致優(yōu)美的文字,很平淡地講述關(guān)于愛的故事。感覺每一次閱讀都會有一種新的感悟,小說所展現(xiàn)的人性之美,愛情、勇敢、信念無不洗滌著讀者的靈魂,也讓讀者明白在面對生死存亡、靈魂的灰飛煙滅的艱難時刻,該如何踏出自己的腳步才不會讓自己抱憾終身。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我們的一生中有許多擺渡我們的人,如父母、家人、朋友等,甚至還有我們自己。在人生的荒野中,每一個游走的人都是一位擺渡人,相遇時,便互為擺渡,安全地前往下一個“小木屋”。當一人行走在荒野之上時,陰影帶來的.“惡魔”會傷害你,將你拉入地下,泥土會遮蔽你五感。而你的勇氣就是火把,驅(qū)散陰影。所以我們不應(yīng)幻想著在未來會有一位更加優(yōu)秀的擺渡人,帶領(lǐng)著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擁有一個完美的“家”。擺渡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陪伴在我們身旁,在深陷泥潭時,被拉一把,那是我們的幸運,更多的是我們奮力蹬著雙腿,努力掙脫泥潭。我們終將會孤獨,靠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去感受著生活的喜悅和苦難,去做該做的,經(jīng)歷該經(jīng)歷的。這便是一個擺渡人該經(jīng)歷的“荒野”。
天真的幻想與孤獨的等候只有徒勞,正如你想要的是一條一輩子都可以抱著的大腿,還是獨自在那個所謂的世界上最美的“家”過著沒有愛人和家人陪伴的生活。那么“家”不過是座散發(fā)著虛幻光芒的荒涼古堡。我們不如為了愛,重新踏入這滾滾紅塵,尋找著陪伴一生的人。我們擺渡人,不僅擺渡他人前往彼岸,也是在這苦海中尋一位擺渡人,能擺渡己身早日脫離這“荒原”。
《擺渡人》讀后感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英國作家所著。內(nèi)容講述的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內(nèi)向的小女孩兒獨自一人坐火車去見自己素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火車卻出了事故,當小女孩醒來時他發(fā)現(xiàn)他是這場事故的唯一幸存者。小女孩是火車失事的唯一遇難者。他走出了隧道,由靈魂的引導(dǎo)者崔斯坦帶著小女孩兒,應(yīng)該說是小女孩的靈魂行走在荒原相依為命十幾天去了天堂,最終又返回生界故事。
克萊爾的文筆細膩唯美,讀起來不忍釋卷。故事心驚動魄,情感真摯讓一個虛構(gòu)的愛情飽含真實人生的況味和隱喻。
故事中的人物,迪倫和崔斯坦,這一段時幾天的荒原之路上只有他們兩個人于是產(chǎn)生了愛情。男孩兒把女孩兒的靈魂擺渡到另一個世界時。女孩兒因為留戀男孩兒,于是找到回荒原的辦法,與其再次相見。這個故事頗有一點驚心動魄,一絲靈異的感覺,但是這本書里的字里行間透出了我們對人生態(tài)度的思考。
初走光荒原,崔斯坦是他的擺渡人,而再次返回時,沒有了擺渡人的小女孩兒靠的是自己強大的信念和信心使她充滿了力量。前途是一帆風順還是處處是狼豺虎豹?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惡魔的吞噬?不知道!只有自己對男孩的一片癡心。有了勇氣,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可以了。
但是就按年齡來說,崔斯坦也是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人,而小女孩只是她擺渡過靈魂中極其普通的一個但是沒有了小女孩,他只有重復(fù)著毫無意義的百擺渡生涯。他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命運,是誰托付了這個宿命給他。他不敢想象,不敢嘗試,恐懼,以至見到了小女孩除了驚喜就只有遺憾。表面上他依然是那個溫和,單純,忠誠,盡職的,靈魂擺渡人,可他的心卻早已隨小女孩而去。愛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令他充滿了矛盾。盡管這份感情讓他心動不已,但他沒有勇氣走出荒原,更不敢踏入天堂一步,他只能將對愛的渴望強壓在心底,他把所有與他她有關(guān)的美好往事封存于記憶中,繼續(xù)自己的漫長余生。
小女孩兒也是一樣,她因為受盡了同學、媽媽、姐姐們的嘲諷她才開始幻想父親的美好,于是開始以后的故事。兩個同樣命運的人相遇,并且產(chǎn)生了愛情是多大的巧合?
迪倫用自己的靈魂真切地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和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和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與心靈的自我成長于非凡勇氣。
讀完時,這本書就像還有續(xù)集似的,讓人回味不已……
《擺渡人》讀后感3
茫茫沆瀣,隨微涼的空氣搖曳著虛無的姿態(tài),熹微晨光纏綿于雕花窗欞,葉語依稀如常;ㄎ绰,靜謐的思緒起伏在書閣的每一個角落,杯中,雪菊浮沉,呼吸著平仄的音韻,讓一襲心事攜一抹素雅的色澤,淡若瀟湘,婉兮清揚。
月迷津渡,不知月的清輝可曾在那個斑駁的渡口,朦朧起一個絕美的夢。當最后一頁墨香于指尖輕輕劃過,心兒卻仿佛已停留在遙遠的彼方,留戀著無盡的美好與蕭索!稊[渡人》,這的確是一本讓人不能輕易放下的書。
夜凜澄廓,黯兮蒼茫,恍然間,思緒不知已穿過幾度輪回,只覺置身于無垠的荒原,崎嶇路徑,頹圮小屋,陰晦的河流,以及閃光的分界線——迪倫的心境。高低不一的兩對跫音,彼此相隔的心靈,竟是在此完美地契合,俯身諦聽,那漫漫的擺渡之路上,還有依稀殘存的華美樂章。
或許是生存與死亡在寂寥中演繹出綺麗絕代的五彩虹霓,純真的愛戀從素潔的心中衍生,創(chuàng)造出超越規(guī)則的希冀。命運無常,于此世彼方的界限中,迪倫怎會知道,崔斯坦的承諾只是一個為她帶來勇氣的苦澀的安慰;新的任務(wù)已至,悵觸難言的'崔斯坦,又怎會料想他會與迪倫重聚;他們又何以知曉,有一種高絕千古的力量,讓擺渡者崔斯坦注定于此生此世化身為人,在漫漫塵世,奏一闋離合悲歡的愛情之曲?音符點點,恰似曠古的悠然芬芳,伴幾多美好,靜謐地洗滌讀者心靈的一頁蒼黃。
細細地讀著,讀著,任絲縷墨跡曳著思緒于菊茶中上下浮沉,淡色徐然拂過,心田微暖;殘香如縷飄飖,思緒鵬摶。
倘若兩世之間,真的有那么一個渡口,一方荒原,那我的擺渡者又會是何人?不知為何,心中竟升起了如此念頭。知交難覓的時日里,嘆于月華之如練,羅幕之輕寒,悲風之如水,又苦于霜天之寥廓,鵜鴂之先鳴。每一個擺渡者,都會是欲渡之靈魂所信任的,并與之心意相投者,我不奢求能擁有改變世間規(guī)則的能力,或許亦沒有迪倫般的執(zhí)念與勇氣,卻渴望,在一段風塵小陌上,佳友相隨,共我尋覓美好,流浪彼方。
隨你流浪,縱然要面對那陰晦綿長,危機四伏的山谷,水色如鐵,邪惡暗藏的水澤,以及兇殘暴戾的魔鬼,居于簡陋不堪的小屋,日復(fù)一日綿長的跋涉,哪怕萬般的兇險與苦澀,亦只愿隨你流浪在這絕美的荒原,不言寂寞,不話離殤,你峨冠博帶,白衣勝雪,我風流吟詠,談笑疏狂。
命運無常,我亦只如春天的一葉飛羽,隨風而逐,甚至不知下一刻會飛往何方。唯有一縷執(zhí)念,欲遵從一心,踏浪而往,縱千山萬水,亦要到達。我沒有選擇命運的理由,但我會倚欄遠眺,默默堅守。
《擺渡人》,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恰似小閣中猶存的淡然晨嵐,輕撫在我被微風洗滌的心頭上。
在命運的紋路里,尋覓最純真的美好。
《擺渡人》讀后感4
想看《擺渡人》很久了,暑假里完成了大部分作業(yè)后,終于拿到這兩本書。每天晚上入睡前看一看,從一開始的“初嘗”到被故事主人公鍥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動。
15歲的迪倫在學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zhuǎn)學,加上和母親關(guān)系太過一般,她才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脫離這種生活現(xiàn)狀。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但是很不幸,途中發(fā)生了意外。當?shù)蟼悘某鍪碌幕疖嚺莱,想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者時,她看到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有著一頭淡茶色的卷發(fā),鉆石般藍色的眼睛,鼻子上還有一排可愛的小雀斑。當?shù)蟼愐詾樽约哼活著的時候,是崔斯坦帶著她走過山峰,也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fā)出惡臭的湖水,躲過無數(shù)惡魔。崔斯坦具有非凡的智慧,也有過人的膽識。
于是,善良的姑娘和英勇的擺渡人相愛了。
但畢竟崔斯坦是一個屬于千萬靈魂的擺渡人,而因為事故已經(jīng)去世的迪倫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原本就要因此分開的兩個年輕人,卻用彼此純潔的`愛情向?qū)Ψ阶呷ァ?/p>
雖然小說只是虛構(gòu)的情節(jié)和故事,但是主人公面對困難不退縮,遇到事情不急躁,敢于嘗試的積極樂觀心態(tài)感染了我。正是因為迪倫的堅持,崔斯坦最終才能和她來到同一個世界,完成自己的夢想。
就像我,就是通過了整整三個暑假讓自己從一個怕水的“旱鴨子”變成了“小魚兒”。其實最初決定學游泳時,我的內(nèi)心是抗拒的,因為我看到水就會恐懼,甚至擔心自己會溺水。從最初80厘米小池到120厘米的淺水區(qū),再到160厘米的深水區(qū),我一次次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有時候真的不想下水,爸爸、妹妹和教練就在邊上不停地鼓勵我,讓我拿著浮板,然后慢慢地拿掉了浮板。
我發(fā)現(xiàn),我居然真的可以游起來了,再也不怕水了。盡管現(xiàn)在我還是會有一點點懼怕,但我還是不停地告訴自己,學習游泳是為了學會一項技能,假如某一天遇到困難,至少我可以自救,甚至可以救助別人。
又比如在平時在學習中,我也經(jīng)常遇到題目不會解答,但是我從不抱怨,而是想一想:這種方法不行,那換一種呢?結(jié)果就出來了,這真是“山窮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在往后的人生里,我不會像崔斯坦那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生活著。我要堅持我的夢想,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難和挫折,我也會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漫畫家。
《擺渡人》讀后感5
擺渡人,兩部全看完了。擺渡人:引領(lǐng)各自負責的靈魂穿越荒原走向靈魂最終的歸屬地。
第一部中,擺渡人崔斯坦與其負責指引的靈魂迪倫在穿越荒原的途中歷經(jīng)種種磨難,并互生好感。最終崔斯坦選擇放棄了擺渡人的職責,跟隨自己負責的靈魂迪倫穿越回了人世,做了回凡人。并因此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一條隱形的紐帶,彼此無法分離。
第二部中,擺渡人蘇珊娜見認識已久的擺渡人崔斯坦與其靈魂迪倫成功的離開荒原,穿越回人世后,也有了要跟隨崔斯坦一起做回凡人的念頭。因此決定利用其負責指引的靈魂杰克,并跟隨杰克一起成功穿越回了人世。兩人之間同樣產(chǎn)生了一條隱形的紐帶。
擺渡人崔斯坦與擺渡人蘇珊娜跟隨各自的靈魂穿越回了人世后,荒原與人世之間留下了一個破洞,給荒原中的惡魔穿越到人世大開殺戮留下了機會。
審判官降臨,先數(shù)落擺渡人崔斯坦的種種罪行,崔斯坦與審判官約定,給三天的期限消滅來到人世的惡魔,并修補好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在與迪倫一起踏上消滅來到人世的惡魔與修補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途中,遇上了另一擺渡人(相識已久)的蘇珊娜與杰克。
起初蘇珊娜對崔斯坦謊稱是跟著崔斯坦與迪倫的那個留下的破洞一起穿越過來,之后不得不坦白,自己利用靈魂杰克穿越回來并留下了另一個破洞。最終在四人的努力下,把所有穿越來到人世的惡魔消滅并修補好了兩個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在此過程中,蘇珊娜意識到自己只是崔斯坦相識已久的朋友,而迪倫才是崔斯坦真正的靈魂伴侶。
三天期限到,審判官再度降臨,同樣的數(shù)落擺渡人蘇珊娜的種種罪行,蘇珊娜無可辯駁,而杰克選擇離開蘇珊娜(離開的結(jié)果意味著選擇死亡)。
審判官最終判決,讓蘇珊娜回到荒原,重返自己的崗位(相當于死刑判決)。并說:蘇珊娜與杰克之間的紐帶是黑色邪惡的,全由貪婪和自私結(jié)成。而崔斯坦與迪倫之間的紐帶明亮、凈朗,閃著光芒,不愿將這光熄滅。假如今后還有任何惡鬼出現(xiàn)在此地,并要崔斯坦與迪倫來善后。
讀到最后,筆者想起了兩只狼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爺爺與孫子們圍爐夜話,老爺爺說:“孩子們,在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住著兩只狼。這兩只狼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一只是惡狼,它代表著畏懼、虛偽和謊言;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著勇敢、誠實和愛。”在這部小說里也訴說著相同的觀點。最終擺渡人蘇珊娜因自己的私欲,把自己引領(lǐng)的靈魂一并帶入了歧途。在慶幸著崔斯坦與迪倫美好的結(jié)局時,對蘇珊娜與杰克的結(jié)局感到惋惜…
《擺渡人》讀后感6
《擺渡人》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彪m然這是一句深情的告白,卻也十分真實地道出了當下“被需要”心態(tài)的普遍存在。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guān)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正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言,當我們完成了物質(zhì)上對于生理和安全上的自我需求,那么自然而然便上升至他人所給予我們的社交需求與尊重需求,及所謂的“被需要”的心態(tài)。從需要到被需要的角色轉(zhuǎn)換中,我們有了付出者的快樂和成就感,有了人生價值的標尺,以此來丈量生命的長度。這源于一種中國傳統(tǒng)奉獻精神的延續(xù)演變。
因為被四海的百姓需要,范仲淹執(zhí)筆揮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重整岳陽樓,與民同歡樂;因為被沉淪的舊中國需要,魯迅棄醫(yī)從文,以祥林嫂、孔乙己的故事影射千家萬戶的心酸苦辣,以冀喚醒當時那個風雨飄搖的祖國。先輩大家,正是因為“被需要”的契機,才得以綻放出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人類歷史的蒼穹上留下一道獨屬的閃光痕跡。與此同時,“人是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馬克思這句話道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在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你我都是社會生態(tài)鏈的一環(huán),是休戚相息的命運共同體。涓涓細流,匯入大海,無限個“被需要”最終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
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越來越多的人卻在這種“被需要”的思想浪潮下,禁錮了自己的天性,違背了自己的初心,在他人的目光與議論中,成為了雨果筆下的笑面人。更有甚者,癡迷于“被需要”而走向極端的道路,網(wǎng)絡(luò)上那些為嘩眾取寵而弄虛作假和違法犯法的人不勝枚舉,這難道不是內(nèi)心空虛,極度渴望他人認可的體現(xiàn)嗎?
因此,“被需要”應(yīng)源于自身的價值,它不會有損我們一絲一毫的`價值,相反會讓我們的人生有所增益。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者屠呦呦,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科學領(lǐng)域孜孜不倦,沒有用點贊數(shù)來衡量她的貢獻,但她卻被患者所需要,被醫(yī)學界所需要,被中國所需要。與此同時,她也步步實現(xiàn)了最高層次的自我需求。
由此看來,“需要”與“被需要”并不是對立矛盾的,而是和諧統(tǒng)一的。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誠然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但我們一定是一個獨立而有思想的個體。唯有恒守本心,才能在逐夢的路上贏得他人的贊許。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薄氨恍枰辈皇谴嗳醯捏w現(xiàn),但也絕不是證明自己的唯一維度,將需要與被需要交織,人類就這樣互相扶持,穿梭,抵達成功的彼岸。
《擺渡人》讀后感7
這個假期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時,遭遇了火車事故,她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當她的靈魂跑出來時,世界已變成了一片荒原,而山坡上坐著的,是他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lǐng)她穿過荒原,到另一個世界去。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他們互生情愫,難舍難分。最終迪倫違反規(guī)則,歷經(jīng)艱辛和她的擺渡人成功回到了她原的世界。
“他聳聳肩,聲音聽起來很不安:‘我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xiàn)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么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為你們的需要。’”這是崔斯坦說的.話。我讀到這里真的想為他打抱不平。沒有自己的身份,甚至連自己的相貌都不清楚,是為了別人而活,只能重復(fù)一件無聊的事。引導(dǎo),引導(dǎo),還是引導(dǎo),上天對他如此不公。我們應(yīng)該慶幸,自己還是自己,不為誰而存在,可以隨心所欲。
“她轉(zhuǎn)身就開始朝門沖去,她渾身熱血沸騰,決心壓過了恐懼感,只要分散惡魔幾秒鐘,他們就得救了。她可以辦到。”“她”是迪倫。迪倫為了素不相識的小孩兒不被惡魔所抓到,竟然以身試險,小孩兒成功得救。迪倫的這種精神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的話,“舍己為人”實在恰當不過了,這點令我十分敬佩。
“一天,他的長官命令他槍殺一個老人。那個老人沒有做什么,只是在摔倒時不小心蹭了這位長官一下。這個士兵不愿意殺人,于是跟他的長官爭吵了起來,他對長官說自己不能那樣做。所以長官先槍殺了老人,然后在同一天把他也槍斃了!边@是一位德國士兵。據(jù)書中說,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他負責看管猶太人。我非常同情這位士兵,不管他是不是一位德國士兵,我認為他是最可敬,最高貴的人。
這本書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jié),跌宕起伏,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自己的命運應(yīng)該由自己做主,別人沒有干涉的權(quán)利,我們應(yīng)該要為自己所愛的而努力拼搏,為自己想要的而挑戰(zhàn)權(quán)威,不要害怕前方等待著你的是什么,一定要去試一試,不要怕,不要悔。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見解,只是膚淺的,或許還擁有更高深的說法。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這是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讀后感8
幾年前,我還在上高中的時候,曾有這樣一部小說《擺渡人》,由于學習的壓力和氛圍,也沒有機會讀過這個曾經(jīng)奪得五項文學大獎的治愈小說。如今有機會,在讀過之后,確實感受頗深,受到震撼。
本書的女主角——迪倫,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女孩,在學校受夠了同學的嬉笑,但性格本應(yīng)懦弱,不反抗的迪倫卻第一次的選擇了逃課去坐火車去找自己的親生父親,但是卻在乘坐火車的時候遭遇了車禍。孩子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叛逆,迪倫也突破自我,做出了自己的抗爭!稊[渡人》營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觀念,在我們的女主角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并沒有感到死亡或是生存,在她面前的是一片無盡的荒原,身后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事故的火車,在這她遇見了屬于她的擺渡人——崔斯特,擺渡人的職責是保護這些飄蕩的靈魂,免受惡魔的傷害,最后讓他們成功到達彼岸的邊界,那是也是他們飄蕩的靈魂正式迎接死亡。在旅途中,迪倫和崔斯特產(chǎn)生了不應(yīng)該產(chǎn)生的情感,他們也做了不應(yīng)該做的事情,在到達分界處分時候,卻又返回要回到自己的身體,在路上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先要救助那些弱小的靈魂,不讓他們遭受惡魔的傷害而墮落于其中,擺渡人不應(yīng)該接近人類的世界,而迪倫卻帶著崔斯特一同穿越。他們做了許多許多不可思議卻又情理之中的事,最終成功的返回了人類世界。
《擺渡人》構(gòu)造了荒原上的規(guī)則。但是主人公卻根本沒有按照這個規(guī)則去做,他們打破了規(guī)則,只是因為至真的情感,一切看似破壞,卻又那么有意義。
迪倫沒有面對即將死亡的恐懼,在無邊無際的荒原上,飄蕩著許多其他擺渡人和他們所保護的靈魂。白天是安全的,可夜晚卻恐怖無比,他們只有在天黑之前盡早的趕到下一個安全屋,待到天亮才可以繼續(xù)趕路。如果趕不到安全屋,他們只能面對惡魔的攻擊,最后被拽下地獄。在如此殘酷的環(huán)境下,迪倫卻愛上了她的擺渡人。他們欣賞日出日落,欣賞著荒原的`美景,他們相互依偎,成為彼此的依靠。在即將達到最后終點時,迪倫敢于再次返回那危險的荒原,帶著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去找尋人生的意義,曾經(jīng)軟弱的小女孩,慢慢變得堅強起來,或許在作者所塑造的這個世界之中,被束縛的只有我們自己。而崔斯特作為靈魂的擺渡人,與其說是擺渡別人,不如說是擺渡自己。他曾經(jīng)擺渡過成千上萬的靈魂,但是對于他來說,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復(fù),或許其中有一些小插曲,這卻也只是他的職責。就在迪倫要求他去幫助其他的擺渡人的時候,他也在猶豫,因為他從來沒有如此做過,他被束縛了太多太多,卻始終沒有勇氣去突破。直到遇見了迪倫,他才明白人生的意義,不僅是實現(xiàn)自己的意義,更是對生命的成全!
《擺渡人》讀后感9
“我存在因為你需要我!遍喿x完整本書,腦海里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句話。因為被擺渡的人需要他,所以他幻化出對方信任的模樣。因為迪倫需要他,所以他真的存在了。
故事的開端并不美好。擺渡人“霍斯坦”負責帶領(lǐng)死去的靈魂穿過荒原帶到安全地帶,在擺渡每一個人的靈魂之前,會根據(jù)對方喜好來變化外貌。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是分別的時候,因為他不能進入安全地帶,而是繼續(xù)去擺渡下一人。久而久之,他也麻木了。這只是一份工作,他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而已。
而迪倫,也僅僅是想逃離原來的生活,狼狽的.、令人厭倦的生活。這位15歲的單親女孩,和母親卻常常無話可說。在學校里又經(jīng)常被同學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轉(zhuǎn)學離開了。她在去看望父親的路上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后,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其實迪倫已經(jīng)死了。靈魂的擺渡人“霍斯坦”為她變成了一副帥氣的模樣。擺渡人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xiàn)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他將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么模樣,而且也不需要知道,他們只需要將漂泊的靈魂引到他們該去的地方。
于是,迪倫的靈魂和他相遇之時,就對他頓生好感。和多數(shù)的愛情故事一樣,他們相遇,相知,相愛,同甘苦共患難。
由于迪倫從小缺愛,而且她的心情影響天氣,性格影響地貌,所以他們這一路十分辛苦。但只要和對方在一起,他們就很幸福。他們經(jīng)歷了許多困難,比如和魔鬼作斗爭,在殘破的安全屋里互相取暖,互相依靠。種種磨難讓他們的愛越釀越深,如同醇香的美酒一般。這時,他們打開了對方禁閉的心門,真正走進對方內(nèi)心!澳悴挥煤ε拢視Wo你的,我保證。”他對她許下了承諾,也用行動證明了。擺渡人的這句話,最初是出于職責,后來就不同了,因為那是他想保護的女孩,因為愛。
在一次意外,擺渡人受了傷,他能感受到疼痛,感受到這種未曾感受過的感覺。擺渡人原本是不會受傷的啊。他竟然變成了人,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愛,是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的。因為愛,迪倫重新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因為愛,霍斯坦不再是擺渡人,他回到了人間。
那將是最令人動容的對話——
“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
《擺渡人》讀后感10
靈魂深處,有一座城,有一顆心,住著一個人。
——題記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需要我!边@是崔斯坦對迪倫說過的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人——擺渡人;對一個人——死去的人;產(chǎn)生了情——愛情。
他們之間有著一種偉大的力量像一根紅線,牽引著他們走向旅途,他們相親相愛,共同進退,難分難舍。
當靈魂的神降臨的時候,他們遇見了。誰說沒有一見鐘情?一見傾心?崔斯坦就是一個,一個沒有生命的光一般的人物,卻愛著一個現(xiàn)實上的死去的人。他說,“為了你,我愿意犧牲我自己而送你進入靈的另一邊!边@是怎樣的一份責任!或許這并不是盡的擺渡人的責任,而是盡上一棵大樹的責任。當他被魔鬼抓去,卻意外流血不能復(fù)原時,他就知道,眼前這個人注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最終他們相互傾訴,相互融入,他們都誰也離不開誰了。
他們都擁有奮進的人生,他們都給予了我巨大感動:
責任:人生在世,為了什么?為了一份責任與擔當。那么,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的責任是什么呢?就是為了中華,為了崛起。故事中的崔斯坦盡職盡責,他擺渡了成千上萬的魂靈。他擺渡靈魂,得不到絲毫回報,卻依然堅持著;蛟S,有人會認為他的人生沒有意義吧!可是錯了,他跨越荒原,迎接新生,他體會其中的樂趣與感動,他從不孤單,從不絕望。因為一切都是他心靈的映射。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生活就像挖井,挖得越深則越純凈,我們絕不允許讓自己的生活像掘土一般只注重表面!贝匏固拐嵌昧诉@種道理,所以他固守職業(yè),越來越凈。
信任:記得有一個關(guān)于黑奴的故事。一個小黑奴在三角貿(mào)易中落水了,他掙扎著,船上卻無人知曉。他告誡自己,船長一定會來救他的。正是這種信念,支撐了他在水中的呼救,最后船長真的'來救他了。故事中的迪倫也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將自己托付給擺渡人,選擇去信任他。當崔斯坦不再出現(xiàn)時,迪倫告誡自己,“崔斯坦會來的,我相信他!彼驹诎踩堇锏却,呼喊,熬過了無依無靠的漫長日夜。正是她這種信任救回了崔斯坦的命(或許不是救吧),也救回了自己的命。她毫不懷疑的選擇去信任擺渡人,最終贏回了屬于自己的幸運。
愛情:愛情是兩個人情投意合,愛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chǔ)上的,兩個人相識相知那是一種最美好的境界。故事中的迪倫失去了崔斯坦,她感覺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價值,她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他。她打破命運的瓶子,穿越去新的世界。
她跨過魔鬼出沒的荒原,她趟過污水漫天的魔湖。她奔跑,她失去知覺的奔跑,為的只是去見他一面。崔斯坦離開了她,也不自在,也心不在焉。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遠隔千里的愛戀。
像迪倫一樣,像崔斯坦一樣為了生活而奮斗吧!
《擺渡人》讀后感11
我的存在源于你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題記
在驕陽似火的炎夏中,窗外不斷地蟬聲讓人煩躁,撲面而來的熱浪讓空氣灼熱,人們的耐心和定力在其中消失殆盡。可當我們捧起克萊兒的《擺渡人》時,當我們看見迪倫被陰險瘋狂的黑煙惡魔拖入地獄時,我們身上的寒意早已湮沒了燥熱。
迪倫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敏感又有點自卑的十五歲少女。她與母親無法正常溝通,在學校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和嘲笑,唯一的好友又因轉(zhuǎn)學而離開。當她只身坐火車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時卻遭遇車禍,她一醒來便看見了崔斯坦,她的擺渡人,就此開始了一段驚險的旅程,只為平安到達另一個世界。
初讀這本書并沒有多大感慨,資料無非是少年少女一齊經(jīng)歷了一段魔幻的奇遇,它并不是一個多么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杉氉x時才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別具一格的魅力。它雖然情節(jié)并不跌沓起伏但錯落有致,雖然辭藻并不華麗多姿但樸實細膩,娓娓道來了對友情、親情和感情的完美勾勒。
當?shù)蟼惖弥晕也皇鞘鹿手械奈ㄒ恍掖嬲,而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時,她沒有哭哭啼啼、悲嘆抱怨,只是默默思考著所經(jīng)歷過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最終懷著沉重又寧靜的心淡然理解了事實。她能勇敢地應(yīng)對殘酷無比的真相,能樂觀地應(yīng)對瘋狂魔鬼的追擊,正是源于她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氣和信心應(yīng)對未知的前方。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是寫作”的史鐵生正是如此,青年時便遭受病魔纏身,但他卻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為健全的思想,這正是源于他對寫作的熱愛。這種充滿了活力的斗志或許正是我們所缺少的,若我們能擁有它,也許能換個角度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職責!倍匏固沟穆氊焺t是在這條曲折道路上引導(dǎo)和守護要穿越的靈魂們。為了引導(dǎo)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平安到達另一個世界,他會變成那些靈魂想要的容貌,而這都源于他對自我使命的職責感。他因靈魂們的需要而存在,又因?qū)κ姑穆氊煾卸赋袚鷲耗Ыo予的一切傷痛。他告訴迪倫身體只是心像的投射,眼前困難重重的荒原只是幻覺,鼓勵她堅持樂觀心態(tài),在那時他的職責感便轉(zhuǎn)化成了迪倫擁有堅定信念和正能量的來源。
列夫·托爾斯泰說:“有生活的時候就有幸福!碑?shù)蟼惪缭椒纸缇時,崔斯坦卻因本質(zhì)只是一束光而消失,但迪倫的生活卻不能沒有他,她決定重回荒原,在千千萬萬個擺渡人中尋找崔斯坦,尋找她的幸福。
如今七月流火已過,蟬聲也已無,那誰又是我們靈魂的擺渡人呢?
《擺渡人》讀后感12
據(jù)說,人死后靈魂要穿越很遠的荒原才能到達自己的家園,而荒原上險象環(huán)生,更有成千上萬的魔鬼阻攔靈魂的去路,如果你不小心落入它們的魔爪,你的靈魂便沒有機會到達天國的家園,你就會死第二次,永遠也不會見到你親愛的人,然后變成魔鬼中的一份子繼續(xù)殘害去往天國的其他靈魂。擺渡人,正是護送靈魂到達家園的冥界守護者。
小說從15歲的女孩迪倫乘車去看望自己的父親寫起,列車在隧道發(fā)生了車禍,于是她的靈魂出竅,游離到荒原,在那里遇到了她的擺渡人催斯坦,一個和她年齡相仿的男孩,(擺渡人可以根據(jù)亡靈的身份變換自己的角色),在護送途中,崔斯坦尋機向迪倫說出了她已死的真相,并協(xié)助她穿過沼澤、翻過高山、劃過湖泊,舍命抵擋魔鬼的一次次進攻,終于把迪倫送到靈魂的家園,患難中彼此產(chǎn)生了深切的愛戀,以至于迪倫希望催斯坦可以和她一起去往天國,而崔斯坦不屬于那個世界,他是過不去的。
當?shù)蟼惏l(fā)現(xiàn)她跨越過來的天國沒有崔斯坦的時候,她為了愛,毅然打定主意回到荒原。回程,沒有擺渡人的保護,旅途兇險異常,靠著對崔斯坦深深的愛支撐,迪倫不斷戰(zhàn)勝艱難險阻。
另一方面,崔斯坦離開迪倫后,開始了下一個亡靈的擺渡,他卻奇怪,自己本該變身和名字,卻沒有發(fā)生改變,他深愛著迪倫,明知已不屬于同一界,卻難以從那段感情中自拔。
終于在途中他們再一次重逢,代價卻是被崔斯坦擺渡的瑪麗落入魔掌,萬劫不復(fù)了。懷著愧疚迪倫和崔斯坦更加珍惜彼此,但是他們不能待在荒原,也不能同歸天國,迪倫請求崔斯坦和她回到人間。而崔斯坦,他從未想過自己要離開荒原,仿佛命運這樣安排他無休止的擺渡亡靈,當?shù)蟼惖膼酆椭С肿屗龀鰶Q定時,他竟然慢慢覺得開始有了“人”的一系列變化,他嘴里答應(yīng)著迪倫,內(nèi)心還是擔心和迪倫有無法跨越的鴻溝,于是,在迪倫打算回到那列出事的'列車上,回到自己身體里之前,崔斯坦緊緊擁抱深吻了她,象是訣別。
小說的結(jié)局是溫暖的,當醫(yī)護人員把重傷的迪倫救下來時,迪倫并不愿意回到現(xiàn)實中,她發(fā)瘋似的想尋找崔斯坦,可她動不了,當她懷疑一切是個夢境時,牛仔褲兜里,崔斯坦送給她的花瓣還在,證實了曾經(jīng)發(fā)生事情的真實性,她被醫(yī)護人員抬出隧道時,在銹跡斑斑的鐵軌上,坐著那個淺茶色頭發(fā)、古藍色眼睛的男孩,他們握著手笑了。
小說情節(jié)起伏跌宕,童話色彩讓未知世界充滿魔幻,引人入勝,最終告訴人們:
愛是靈魂的最終歸宿,讓人成長的不是時間,而是磨礪。
小說中描寫少男少女獨處的場景非常值得一看,嬌羞、隱忍、純粹,原來西方文化并不是某些人傳播那種性解放的。
《擺渡人》是英國著名實力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著作,憑借此著作,她一舉獲得了五項世界文學大獎。
《擺渡人》讀后感13
撲面而來的暖風帶著春天的氣息,山腳的斜坡的綠色草坪上點綴著紅紅黃黃的花。陽光鋪滿這廣袤的荒原,在這美景下,有一種散漫的氣息。背風坡的陰影處,矮小的灌木叢中藏著黑色的影子,那是惡魔。躲在暗處,尋找機會偷襲每一個由擺渡人帶路的靈魂。
“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在這片荒原,由靈魂心里深處的世界勾勒的荒原,有的靈魂在擺渡人的指引下,在不停的奔走逃亡中,逃離惡魔的襲擊,成功到達進入天堂的入口。而也有一些靈魂,沒能經(jīng)過這次考驗,被惡魔拖拽入地下,成為貪婪而可怕的惡魔,永遠的死去了。
中間有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名二戰(zhàn)中的`德國士兵,他才19歲,被迫當兵。厭惡戰(zhàn)爭的他不僅不能遠離戰(zhàn)爭,而被安置在喪失人性,充斥著絕望的地方,納粹集中營,他被安排分管猶太人。有一天,一個長官強迫他開槍殺掉一位中老年男性,那位猶太人跪在地上,恐懼的發(fā)抖。而他下不了手,沒有開槍。最后長官開槍打死了那位猶太人,隨后當天晚上,也殺了這名19歲的士兵。
我和主人公崔斯坦一樣,深深的敬佩這名19歲的德國士兵。這名士兵最終在崔斯坦的帶領(lǐng)下,越過荒原,成功抵達天堂。書中的天堂,是一個家人團聚的地方。在這里,你能和跨過荒原的家人團聚,在另一個地方,和家人永久的生活。
這里的天堂是非常美好的存在,盡管通往天堂的路是危機四伏的。崔斯坦,主人公,他不是人類,也不是靈魂。每一位他要引導(dǎo)的靈魂,他會變成那位靈魂心里可以信賴的形象,和相應(yīng)的給自己取名。千萬次的擺渡,擺渡成功的靈魂名字,寫滿了大半本厚厚的書。而他不停的工作著,忙碌著。從剛開始的報以同情心和熱情,去幫助每一個人,到后來的見多了人性的自私和負面,轉(zhuǎn)而改變了態(tài)度,不再輕易投入感情。
而迪倫,真實的話語和美好的心靈打動了崔斯坦。正是因為,到達天堂的靈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將和擺渡人分離,再也不能相見。而迪倫,和她的擺渡人深深相愛,永遠的分離刺痛了雙方,是迪倫一人生活在天堂等待家人,還是冒著生命危險很可能有去無回的去尋找崔斯坦,在選擇中,迪倫走了一條常人沒走過的路。在沒有擺渡人保護下,獨自從天堂重新沖向荒原,如海底探針般尋找她的擺渡人。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喝酒,誰會是你的擺渡人?”
最后的結(jié)局,簡單的筆墨治愈了整篇的驚心動魄。
“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
一本好書,如同春風般溫暖。
《擺渡人》讀后感14
一切在轟轟烈烈之后,都將趨于平淡
在我這個年紀,很多人都是看偶像劇長大的,相信大多數(shù)人也曾幻想過能來一段轟轟烈烈的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的戲碼,沒有太多世俗的束縛,只因為愛,愛得炙熱,你儂我儂,無怨無悔。
可歲月匆匆,等我們過了愛做夢的年紀之后,會發(fā)現(xiàn),想追求的更多的是平淡的生活,因為現(xiàn)實都是明碼標價的,再也經(jīng)不起我們的任何幻想。
前幾天的熱搜話題,阿里P8程序員的擇偶標準。該男士86年出生,身高170cm,體重65kg,皖北人士,自己是高學歷,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有北京戶口,目前在阿里巴巴做到了P8,收入股權(quán)加起來一百七十多萬。有房有車,父母雖然是務(wù)農(nóng)打工的,但很快就要退休了。自己的擇偶標準是想找90后的南方姑娘,身高160cm以上,要會打扮,要畢業(yè)于211本科院線,月收入要一萬以上。性格溫柔賢惠,知書達理懂得人情世故,外表可人。
看到這則擇偶標準,不禁感慨,任何一段婚姻如果都是按照這種方式組合在一起,那么生活還有意義嗎?
我們之所以想結(jié)婚,是希望能夠擺脫一個人時的孤獨,兩個人一起分擔往后要面對的風雨,攜手打造未來,而不是像這樣,為了結(jié)婚而結(jié)合在一起。如果真的現(xiàn)實在這份上,很多人都寧愿孤獨終老吧。
就像《孤島酒館》里的另外一個主人公C小姐,她的感情之路也被現(xiàn)實打敗。
C小姐本以為自己遇到的`是真命天子,沒想到自己卻成為別人家庭的第三者。
她懊惱,可這男人太過優(yōu)秀,還是她的初戀,在二十歲的尾巴遇到了如此出色的男人,起點高了,往后再遇到其他男人,卻不會輕易愛上了。
家里人催她趕緊結(jié)婚,但她卻心如止水,折騰不動了。她不是沒有想過做傻事,她曾經(jīng)也想過跟這個優(yōu)秀的男人同歸于盡,想毀了他的事業(yè),將自己跟他這段難堪的過往公開,后來發(fā)現(xiàn),兩敗俱傷的結(jié)局并不是她想要的,這場愛情戰(zhàn)役,她自己愿意投身進去,怨不得任何人。
如今,已經(jīng)三十二歲的C小姐,準備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在愛情這座孤島里,她接受自己重新開始,孤獨前往,不問西東。愛情來或者不來,都可以從容面對。
曾經(jīng)擁有的記憶,不管糟糕的還是美好的,至少是走過的人生痕跡。
C小姐也成長了,在愛里真正成長起來的人,即使再孤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遇到對的人,她也能做好自己孤獨的擺渡人。
而不是像這位征婚的男士那樣,生活沒有愛情故事的參與,一上來就是現(xiàn)實的開場,注定是不會被愛情光顧的。
《擺渡人》讀后感15
世間最美的在遇見,莫過于歷經(jīng)生死一線,然后你就在那里跟我說了句“我在這里”。
崔斯理準確來說這不是他的名字,他沒有名字,不知自己何時開始存在,也不知自己何時消失,他的存在只是因為靈魂需要,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然后護他們周全,送他們到達彼岸,周而復(fù)始。從開始的充滿熱情的參與到后面麻木冷漠,感情對于他而言似乎成了一種累贅,他的存在似乎只是靈魂旅途的配角。每個靈魂都是自己曾經(jīng)生命中的主人公,他沒有,他只是一個擺渡人。
直達這個少女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他世界里的規(guī)則。崔斯理變成迪倫想要的樣子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一個16歲的翩翩少年。當少女一人從列車中走了出來,茫茫的世界中只有這個少年的存在,面對無數(shù)的疑問,她選擇的是相信,畢竟前途之路,只有這位“共患難”的少年相伴。當?shù)弥约核劳龅南,她是平靜的,冥冥之中似乎知道了。他對這位少女的反應(yīng)感到吃驚,他以為她會其他靈魂一樣哭泣或不安,她沒有;蛟S現(xiàn)在的世界已讓她的心千穿百孔,從小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和母親無話可說,唯一的朋友轉(zhuǎn)學了,在學校老師的嘲笑同學的戲弄,還有未能遇見的父親。突然離世這個結(jié)果還是能接受吧,唯一想到痛苦的母親和未曾見面的父親,但事已如此別無他法。
或許兩顆無依的心在數(shù)次的遇險中靠近了彼此,當遇到危險迪倫總是為崔斯理著想,會為他感到愧疚。當崔斯理為救她身處惡魔之地,是她將崔斯理喚回她的.世界,迪倫與所有的靈魂不同,她會關(guān)心崔斯理的一切,會聽著崔斯理的故事安然入眠,崔斯理他在改變,變溫柔,變感性。
崔斯理告訴自己不能愛上她,不能給她希望。但是他的心替他做了決定,他吻了她,給了她承諾:不是護她這一路平安,而是護她一世周全,和她一起走向未知的終點。然而我只是你的擺渡之人,我只能望著你離開,將你送向荒原與地獄的交界,我只不過是這荒原的向?qū)c保護者。為何要我愛上你然后送你離開,于是我給了你承諾,讓你心安,我在結(jié)界看著你痛徹心扉,卻無能無力,然后轉(zhuǎn)身離開,引渡下一個靈魂。
當來到這個目的地,迪倫可以這里安逸生活,等待著親人的到來,但是如若這個世界這個沒有你,我活著不過只有軀殼,我知道你是我的擺渡人,只能送我一程,但我想越過規(guī)則之門來找你,回去的路充滿艱險,縱然惡魔可以隨時將我吞噬,因為你讓我變得無懼,我不知道我們的明天會是如何,但我想不顧一切的來到你身邊,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
迪倫回來了,將來時艱險的路又經(jīng)歷了一遍,只不過這一次是獨自一人。因為愛,讓她有勇氣戰(zhàn)勝恐懼。在相逢時刻崔斯理是驚訝,但更多的應(yīng)該是歡喜吧,未曾改變模樣還是原來的樣子,或許冥冥有感應(yīng)會再次相見。
“我回來了,為了你!
【《擺渡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擺渡人作文09-19
擺渡人作文04-03
《擺渡人》讀后感06-16
擺渡人讀后感03-07
擺渡人讀后感09-20
擺渡人經(jīng)典語錄11-11
讀擺渡人讀后感09-20
《擺渡人》讀后感(精選43篇)03-13
《擺渡人》讀后感 15篇03-14
《擺渡人》讀后感(14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