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 推薦度:
-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 推薦度:
-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名人傳貝多芬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人傳貝多芬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人傳貝多芬的讀后感1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dāng)時是在后世都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于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chuàng)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lǐng)域的藝術(shù)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yōu)樽非笳嫔泼蓝L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yōu)椤坝⑿邸,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fàn)幍某绺哂職夂蛽?dān)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jīng)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fēng)云激蕩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zhàn)斗的勇氣。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qū)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dān)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那么,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nèi)烁竦膫ゴ。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jié)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yīng)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xùn):古今之成大事業(yè)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斗。我們的時代千變?nèi)f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nèi)〉脮一ㄒ滑F(xiàn)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譯林出版社新出版的《名人傳》在尊重傅雷先生原譯的基礎(chǔ)上,校訂了舊版本的排印錯誤,對一些常見的人名和地名采用了現(xiàn)行譯法,原來夾在文中未譯的一些外文人名和地名也盡可能地補譯成了中文,這是為今天的讀者做了一件好事,使他們能夠更方便、更好地閱讀這部作品。
名人傳貝多芬的讀后感2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的作品。
《名人傳》包括三大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其中的主人公分別是音樂家、雕塑家、小說家。他們所處的領(lǐng)域各不相同,但在他們坎坷的人生中,他們用自己追求真理和正義的心靈以及永不泯滅的信念,為世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
貝多芬,一個響亮的名字,提到他,人們便會想到他的成功。但是他的成功背后卻有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作為一個音樂家,“失聰”是一種莫大的痛苦,貝多芬始終沒有擺脫掉命運對他的不公。他也曾經(jīng)消沉過,但他依然用筆在樂譜上表達自己的情感,讓思想在音樂的世界中自由地飛翔。他萌發(fā)了想要用音樂表現(xiàn)歡樂的想法。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后,他于1824年在維也納舉行了演奏會,場面異常熱烈,觀眾5次長時間為他鼓掌。也許這個世界沒有為他帶來歡樂,但是他卻用音樂為世界帶來了歡樂!正如貝多芬自己所說的:“這是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有無數(shù)敵人。他多次在敵人的迫使下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在毅力的鼓舞下,他經(jīng)常可以出乎別人意料地完成任務(wù)。他是個追求完美并且固執(zhí)的人,所以每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最終都會屈服于他。晚年的他,多了一份平靜和誠懇。他堅信自己去世后一定能登上天堂。這位偉大的雕塑家在1564年2月18日下午日落時分,終于結(jié)朿了他一生奮斗的生活,如愿以償?shù)仫w向了天堂。
托爾斯泰一生有很多的著作。他熱愛和平,厭倦戰(zhàn)爭,在他筆下誕生了許多偉大的作品。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他退出名人界,來到鄉(xiāng)下幫人們耕地,并為上不起學(xué)的孩子們編寫教材。期間許多文壇的朋友寫信勸他回去,可他仍然一如既往。他痛恨富貴,他在作品中不斷地表達著這種思想。他所著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至今仍廣為流傳。
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總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它會經(jīng)歷風(fēng)吹雨打;船在遠航時不可能總是一帆風(fēng)順,它要在疾風(fēng)驟雨中行進;每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總是平坦寬敞的大道,有時候也可能會面臨泥濘不堪的小路,或是陡峭的山坡。但是,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就一定能越過人生路上的一條條河、跨過一座座山、穿過一片片荊棘。人的一生必定要有磨難,有了這些磨難,我們才能更加明白如何去克服困難,正如詩中所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薄睹藗鳌防锏娜蝗宋锒际瞧匠H,也都經(jīng)歷過許許多多的坎坷和磨難。他們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心中的信念和不斷追求的精神。
磨難和坎坷不一定會帶給我們壞處。它們會令我們明白如何使自己的信念永遠不泯滅,會令我們明白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相信他們偉大的思想與精神,會在這個世界上永遠發(fā)光、永遠閃爍!
點評:主題明確+論證充分。文章對《名人傳》中的三大傳作了全景式的評論,但卻又不是毫無章程、毫無目的地亂評一氣,而是以“磨練和坎坷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追求理想”為中心,對三位名人各自經(jīng)歷的磨難,最終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各自取得了哪些成就都作了介紹和恰如其分的評論,主題明確,論證精彩。
【名人傳貝多芬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10-05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04-29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04-29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10-06
讀《名人傳·貝多芬》有感09-30
讀《名人傳——貝多芬》有感10-07
名著《名人傳貝多芬篇》的讀后感10-05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3篇10-07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15篇10-04
名人傳貝多芬讀后感(20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