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讀《孩子把你手給我》后感

    時間:2022-08-04 11:22:00 專題讀后感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讀《孩子把你手給我》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是美國心理學博士、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寫給老師和家長的書。讀了這本書,讓我真正明白了只擁有愛是不夠的,掌握大量的教育經驗也是不夠的,自以為有了愛和教育經驗就可以教育孩子,其實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長,甚至不足以與孩子切實地交流。愛是需要技巧的。這本書寫的就是如何實現與孩子真正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家長、教師和孩子該怎么相處。

    讀《孩子把你手給我》后感

      老師如何與學生通,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老師需要具體的技巧,以便有效而人性化的處理教育中隨時出現的令人煩惱的小事,在處理這些事情時,理論是沒有用的,用的只是技巧,如何獲得這些技巧是本書的主要內容。在生活中,教師怎么和孩子相處,大家都意識到應該是:尊重、平等、民主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一旦到實際生活中,我們的語言就會出現一些偏執(zhí),出現的偏執(zhí),并不是老師不愛這些學生,主要應該是缺乏對孩子的理解,理解溝通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我們要針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反應,而不是針對其行為。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九歲的男孩,怒氣沖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級本來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的父親總是說一些讓事情變得更遭的話:“天氣不好,哭是沒有用的。以后會有玩的時候。又不是我讓它下雨的,你為什么要沖我發(fā)火?”然而這次這位父親打算用一種新的方法,他想:我的兒子對錯過野餐反應很強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氣向我表現他的失望,我可以幫助他,只要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對兒子說:“你看上去很失望!薄拔耶斎缓苁!薄澳阋呀洔蕚浜昧艘磺,該死的卻下雨了。”“是呀!”當孩子處于強烈的情感中,他們不會接受任何安慰,也無法接受任何批評。他們希望我們能理解他們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因而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反應,而不是針對其行為做出不恰當的評價。

      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和尊重孩子,我想作為老師,我們就更應該如此。平時對犯了錯誤的學生,調皮的學生,有犟脾氣的學生,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冷處理,把他放一邊,或是馬上強制他不準發(fā)火,F在,我們也不仿換一種方式,說一些理解他的話,如:“這件事的確讓你受委屈了,你的心情很難受吧!”我想這些理解的話,立即能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心和他在一起,我們理解他,這樣學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緒也會緩和,師生的情感關系自然會提升很多。給孩子一定地理解,他們的孤獨和傷痛就會減少,誠懇地承認孩子的困境,承認他們的情緒和抱怨,說出他們的失望。說教和批評是毫無效果的,不能起到一點好作用,并且會產生距離和怨恨,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用關心的方式和孩子交談,做到尊重和理解孩子。

      第二:鼓勵與指導孩子:一個孩子表現好,我們通?倳滟澱f:你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很棒等評價性的贊揚。但在這本書中說到:在心理療法中,從不會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學生,你真棒!這些判斷和評價性的贊揚都是要避免的。為什么呢?他們需要免受評價性贊揚的壓力,這樣孩子才不會總是向其他人尋求認可。夸獎最重要的一條規(guī)則就是:夸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獎他們的品性與人格。贊美的話語應該讓孩子看到他成績的真實情況,稱贊的時候要做到明確、詳盡的描述,孩子能從這些信息和贊賞中受益,遠比哪些對品格的評價要有效得多。這一點上我覺得我自己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交流時做得還不錯。

      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批評和評定性的稱贊是雙刃劍,兩者都是在給孩子下判斷。為了避免下判斷,心理學家建議我們不要發(fā)表批評意見影響孩子,而是指導孩子。在批評孩子時,我們會不經意間攻擊了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導孩子時,我們應該陳述問題以及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好不要針對孩子本人發(fā)表任何觀點。

      書中還有許多話我覺得非常經典:

      “禁止并不能使強烈的情緒平息!

      “知道他怎么想,遠比知道他為什么會這么想要重要!

      “只能夸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獎他們的品德和人格!

      “只要我們不攻擊孩子的人品或性格,我們可以表達我們的憤怒!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不能有難堪的挖苦和嚴厲的陳詞濫調!

      “一句幽默常常抵得上千言百語。”

      ……

      溝通,就像健康一樣,取決于未然,要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被尊重被關愛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當學生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就能拉近、縮小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安全的、放松的、沒有疑慮的情況下,孩子們在學習時就會更主動、更積極。

      在教育的路上,我覺得語言太重要了,它既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野蠻的,既可以用來療傷,也可以是傷人的利器。所以,我們要利用好語言,在語言中浸透著尊重和理解,多與孩子做有效溝通,那么,孩子們就會幸福的學習,我們也會快樂的工作,我們都能身心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讀《孩子把你手給我》后感】相關文章: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后感04-29

    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有感(精選20篇)05-25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書筆記(通用19篇)05-25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范文通用09-30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精選24篇)04-27

    是你給我力量作文02-17

    讀培根隨筆后感09-01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12-26

    給我力量的手600字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