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走向海洋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走向海洋讀后感1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叫《走向海洋》。顧名思義,這本書是關于海洋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崔京生,這個人肯定很喜歡海洋。
你知道嗎?海洋是個大“藥房”,海帶可以治療高血壓;珊瑚可以修復人骨;沙丁魚可以降低膽固醇、血壓、血液粘度,防治動脈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生理作用……
海底分布著富饒的`油氣田。大家都知道石油有“工業(yè)血液”之稱。到目前為止,探明的海洋石油可開采儲量約3000億噸,是不是很驚訝?要不是看了這本書我也不知道呢!
海洋對于我們多么重要!我們人類要保護海洋,可實際上人們保護海洋了嗎?沒有!有些人殺害海洋生物,不僅如此,還有人喜歡向海里扔垃圾,排臟水……如果有一天,海洋變臟了,還會有海帶、珊瑚、沙丁魚……這些海洋生物嗎?大藥房還有嗎?海洋的資源是無限的嗎?當然不是!知道這個,為什么還在掠奪海洋資源呢?
我們要保護她,讓她不被污染!
走向海洋讀后感2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走向海洋》,這本書介紹了關于地球知識的事,它告訴我們許多重要信息。
楊利偉是第一位中國人離開地球的人,從遠遠的.宇宙俯目敢家園。他看到的地球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土黃色、渾濁的星球,恰恰相反,那是一顆湛藍色、晶瑩剔透的球體,它不應該叫“地球”,叫“水球”更合適。我們的國土越來越少,地球上的部分都是海水,我們現(xiàn)在應該得保護地球,讓環(huán)境變得更好,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
書中還介紹了喜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會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可以說,覆蓋的球表面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土地,而是一望無際的海水。叫“地球”,也許是個錯誤。地球的海溝可真厲害,都能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給淹沒,地面的海水可真多!真是出人意料?磥怼暗厍颉备拿小八颉备线m。
《走向海洋》真是一本好書,能讓我們足不出戶就了解許多地理的知識。
走向海洋讀后感3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后,我們知道了海洋的神秘性和重要性。
在《走向海洋》第一章我知道了,在幾億年前,地球上的大陸原本是連在一塊的。后來,大陸經(jīng)過長期的飄逸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局面。
在《走向海洋》第四章中,我了解到1894年11月7日日軍不費一槍一炮就占領了大連灣。我在看這一行字的時候,大吃一驚日軍怎么會不費一槍一炮就占領了大連灣呢,原來是因為早在8月,一些主戰(zhàn)的大臣就已經(jīng)紛紛上訴要求停辦“點景”移作軍費?墒谴褥蟛豢蠈⑺谱鬈娰M。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海防軍隊的兵船大多數(shù)是用木頭做的,而且也沒有先進的戰(zhàn)斗武器,這才造成了日軍不費一槍一炮就占領大連灣。我看著這些字,越看心里就越來氣。當時的海防軍隊怎么這么弱,更可惡的是前方軍情似火,而慈禧太后卻和大宴群臣賞戲三天。
可就在看到第六章的時候,我就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在三十多年前,中國的'海防軍隊的戰(zhàn)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有了先進的武器。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儀式。中國人用了5年的時間走完了美國人10年的路程等,這些事例都證明了中國海防軍隊的實力和國家的實力。
走向海洋讀后感4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生命誕生在海洋,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所以,如果地球上沒有海洋,也就不會有人類,當然也不會有任何生命。
海洋同時也是個神秘的世界,曾有一些人冒著生命危險,穿越蔚藍,投向深藍……比如:鄭和、鄭成功、魏源、等。他們冒險也是有很大收獲,為國家做出了很大貢獻。如果我是一只蝦米,我將會潛入深海,探索人類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海洋秘密。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使我了解了中國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戰(zhàn),同時又加深了對中國歷史的了解。比戰(zhàn)爭,英國讓中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還有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也很著名,中國又戰(zhàn)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程度進一步深化。
地球上的陸地資源逐漸枯竭,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xiàn)有的資源,合理利用和節(jié)約資源。人類已經(jīng)開始把目光投向海洋,因為海洋里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等待著人類去發(fā)現(xiàn)、去利用。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類的利益是共同的,當海洋世紀的鐘聲敲響之時,讓我們團結起來,一起高歌,與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讀后感5
寒假前,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科普書《走向海洋》。一拿到手,我就看得津津有味,越看越有勁。因為,《走向海洋》這本書把我?guī)нM了廣闊無垠的海洋知識。
比如說,我國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藍色國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29平方千米。我還知道,地球最早的'生物是什么,那就是海洋里一種叫藍藻的生物。
我國海洋資源非常豐富,有魚、蝦、蟹等等。源源不斷地被人們給打撈上來。我國還有四大海,分別是南海、東海、黃海、渤海,遠近聞名。
說到四大海,我還忘了四大洋呢,有哪四大洋呢?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這可是世界聞名的四個大海洋。
你們知道高點是什么國家嗎?我來告訴你吧,是我們中國。我再告訴你一些別的,比如:磁點是美國,極點是法國,冰點是俄羅斯。你們懂美國第一艘核潛艇叫什么嗎?我告訴你,叫鸚鵡螺號。你們還懂中國什么時候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下水嗎?還是我來說吧,是1970年12月26日。
現(xiàn)在你聽了我的介紹,一定知道《走向海洋》有多么好看,有多么奇妙。大家都來讀《走向海洋》吧!
走向海洋讀后感6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在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的地球上,海洋面積約占3.6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70.8%!海洋給了我們豐富的物產由于海水污染和海洋開發(fā)再加上人類肆無忌憚的獵殺,地球生病了!
大海雀,一種不大會飛的水鳥,曾廣泛的生活在大西洋的.各個島嶼上。由于人類任意捕殺和對其棲息地大面積的開發(fā),大海雀最終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
紐芬蘭漁場曾經(jīng)為歐洲的漁民提供取之不竭的鱈魚,但是如今鱈魚的數(shù)量只有3.3萬噸了。
當餐桌上出現(xiàn)了山珍海味,我們可曾想過,這些魚蝦全是從大海中捕回來的呢?當我們正在品嘗著魚翅時,可曾想過那些漁家是從鯊魚身上割下來的,每條鯊魚只有幾個魚翅,不是要捕殺很多條鯊魚呀!當魚翅從鯊魚身上割下來,鯊魚是不會當即死亡的,而是向吃的慢性毒藥慢慢死去的。
保護海洋,人人有責。我們不應該大量捕殺海洋動物,應該保護海洋動物,讓他們永遠生存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游耍。難道海嘯只是自然災害嗎?正是我們不停的破壞海洋,海嘯是對我們的警告啊!
我們應該知道,海洋不僅僅是一種資源,更應該是人類的家園,保護海洋人人有責。
走向海洋讀后感7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走向海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章《海洋與人類》。
這一章主要講述了人類是如何誕生的故事。剛開始我們還是無機物的.胚胎,經(jīng)過在海洋中的孕育演變,終于誕生了原始生命,再次經(jīng)過長期變化,漸漸演變成原始生物,通過長期進化,劃分成了原始植物和原始動物。原始動物再進化到多細胞動物,最后人類就誕生了。
看,生命是多么寶貴,原始生命是經(jīng)過多么漫長的變化才誕生的。我們現(xiàn)在擁有了生命,但可曾想過生命有多么來之不易?有可曾想過自己能擁有幾次生命?那你又有沒有想過要珍惜它?如果沒有,那你要開始行動,增強注意安全的意識,一定要保護生命這個無價之寶。世上哪里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沒有生命,你失去了一切的一切,失去了財富、朋友、親人……
現(xiàn)在,有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困難,有的因為一次考試的失誤,竟選擇了自殺!有的人在生活中失利出丑,也選擇了輕生!無論你遇到了什么挫折都應選擇生而不是死。
珍惜生命吧!就是珍惜這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走向海洋讀后感8
《走向海洋》是一本讓我們長知識的書。
同學們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中國的領土有多大?你們一定說有960萬平方千米。你們錯了,你們忘了計算海洋的.面積了!在這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里,就有許多秘密。
你們知道嗎?海洋是人類母親,她為人類提供了生物資源,和最大的淡水庫。當宇航員楊利偉告訴我:他看到的地球并不是一個土黃色、混沌的星球,而恰恰相反,那是一個碧藍色、晶瑩剔透的球體。人們才開始去了解海洋。人類先是對海洋是崇拜,是敬畏,慢慢的人們開始去探索,去了解海洋了。
書上還為我們講述了好幾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他們分別是鄭和、鄭成功、魏源、等人。鄭和七下西洋率船遠航,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大西洋和非洲東岸,途徑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廢除了荷蘭殖民者的剝削制度,開辟田園從事生產,設立學校,發(fā)展文化,發(fā)展生產,促使臺灣社會迅速發(fā)展。主席對人民海軍的成長壯大傾注了大量心血。
海洋,文明的起源;海洋,藍色的寶庫;海洋是未來巨大的財富!我們一定要保護海洋,讓海洋永遠碧藍!
走向海洋讀后感9
地球上生物來自何方?新的生物物種在哪里最多?最大動物又是什么呢?通過閱讀《走向海洋》,我們都可以找到答案,海底世界揭開了一個角。
最早生物出現(xiàn)在海底,真讓人有點令人費解?噢,原來最初陸地上不適合生物生長,有許多紫外線、溫度高等等。通過海洋吸收大量紫外線,在海底形成一個適合生物生長的環(huán)境。生物漸漸地向海洋淺處,逐漸到了陸地上來發(fā)展壯大。
海洋中有許多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種類相當豐富。你若想發(fā)現(xiàn)一種新物種?到海底找一找,成功的機會還相當大的。特別在火山口有許多耐高溫的生物物種。海洋中生物也還是比較脆弱,也需要人類的呵護。大量捕殺鯨魚,導致海底生物數(shù)量大起大落變化。人類將大量有毒的`物質排入海底,導致動物大量滅絕死亡。人類發(fā)明先進的捕撈工具,連小魚兒都捕撈。海洋漁業(yè)資源大大減少。
上海海底世界讓我們看到海底生物濱紛的世界,這么美的情境讓大家多么羨慕啊!要自然界的海底也有這樣美麗的景象,那我們要立即行動起來,保護水資源,減少向海洋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合理捕撈禁止過度捕撈海洋魚類。
走向海洋讀后感10
海洋,一個蔚藍的名字。海洋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是個大藥房,而我國就有300萬平方千米海洋!多廣呀!我們怎么不引以為豪?
海洋的礦產資源,石油就能供人類使用大約1000年!不過我們要小心,不要在海上把石油弄翻了,不然不僅浪費石油,還威脅著海洋生物,不能因為礦產多而疏忽大意。
其實我沒看多少,我就知道近來菲律賓搶我國的黃巖島是為什么了。菲律賓這小國家冒著滅國危險搶我們的黃巖島,黃巖島一共就150平方公里,我國當然不全在意那么丁點兒面積,江蘇省都有122600平方公里了!但黃巖島包括多少海洋面積啊!菲律賓和我們搶,不就是為了豐富的.水產品嗎?帶卑鄙了!我國早該把那個菲律賓給干掉了!不過我國太有人性了,向往和平,對菲律賓這種小人無視!
書中說海洋是未來的財富。是啊!礦產資源,可食用物品遠遠超過了陸地,我們以后就靠海洋了!但是,不可浪費。我們人類吃魚翅,日本捕殺鯨魚等都不好,不允許的。海洋藥品極多,這些藥品救了多少人呀!
最后,我向海洋鞠躬,謝謝你,海洋!
走向海洋讀后感11
乘風破浪,任重道遠。
在蔚藍的大海中,兩只海豚追逐嬉戲,濺起朵朵浪花;遠處,一艘帆船迎風起航;空中,海鷗勇敢地飛翔。這是《走向海洋》一書的封面畫,它激起了我對海洋的無限遐想與向往。
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海洋文化”,鑒真東渡徐福出海、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這些由華夏兒女創(chuàng)造的航海奇跡為人類航海史豎起了一座座里程碑。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國的海洋探索之路更是越走越遠。
人們之所以要開發(fā)海洋,是因為海洋里蘊藏著寶藏。據(jù)估計,海洋中的石油蘊藏量約為900億噸,僅北冰洋的`石油儲量就可供全世界用上50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同等面積中,海洋養(yǎng)殖的產量要比陸地種植高出100倍。如今,在海底建造牧場和莊園已不是幻想。人類將在海底大量種植海藻和海草等“海洋作物”,制成喂養(yǎng)牛豬羊等家畜的飼料。
“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于來海上”。人類開發(fā)利用海洋的同時也要注重保護海洋環(huán)境,這樣才不會導致海洋資源枯竭和環(huán)境污染,海洋才不會變成人類生存的殺手。
乘風破浪,任重道遠!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類的利益也是共同的,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高歌,與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讀后感12
有人喜歡金黃的沙漠,有人喜歡火紅的晚霞,也有人喜歡湛藍的天空而我卻喜歡那一望無際的大海,更喜歡讀關于海洋的書。
其中,我讀過走向海洋這本書。它是一本把海洋知識。就算不去海邊,也能比去過海邊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識。
讀過這本書后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馬爾馬拉海。它位于亞洲小亞細半島和歐洲巴爾干半島之間,是歐亞大陸之間斷層下陷而成的內海,東西長約250千米,南北寬約70千米。面積為1。1萬平方米,只相當于我國太湖的4.5倍。海雖然小,卻露出島嶼,盛產大理石,希臘語中‘馬爾馬拉’意思就是大理石,島也因此得名。
除了這些,我還知道了很多知識,例如:世界上最淺的海叫做亞速海、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積是最小的、最淺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的一大島。
我猜你們一定很想像我這樣了解海洋吧。告訴你們哦,只要讀一讀走向海洋這本書。
走向海洋讀后感13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我知道了中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領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領土呢! 我還知道了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大約在50億-55億年前,從太陽星云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團塊。一邊漂浮與太空,以便有繞著太陽轉,一邊又在自傳,在運動過程中,不斷碰撞,逐步形成了原始的地球,而海洋圓,而海洋原來是沒有的,那它是怎么來的呢?是因為在引力作用下,地球內部溫度不斷升高,地內物質溶解。而氣洋則上升下降后,形成了海洋。
地球上的海和洋風姿百態(tài),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流動的"啞鈴"因為他的輪廓呈"S"形,恰似啞鈴等等有趣的`海和洋。海的居民有很多,因為還是生命的搖籃。 海同樣是寶庫,又有取之不盡的海洋礦產與用之不竭的能源,它也是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而海洋也不是一個平靜的主,它帶來的災難十分可怕。 但是,我們依舊要保護它。因為人類的原因,海洋的環(huán)境在不斷惡化,海水的污染也越加嚴重。 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要開始好好保護海洋。因為保護海洋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走向海洋讀后感14
我閱讀了《走向海洋》后深深的感覺海洋是地球的心臟,正因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植物,動物。地球離不開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他為生命的'進化與繁衍提供了條件;海洋是風雨的故鄉(xiāng),他在控制和調節(jié)全球氣候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資源的寶庫,他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無窮盡的資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他為人類從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經(jīng)濟便捷的運輸途徑;海洋是現(xiàn)代高科技研究與開發(fā)的基地他為人們探索自然的奧秘,發(fā)展高科技產業(yè)提供了空間。
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人類將無法存活;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人類將永遠欣賞不了海洋那美麗的風景了;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航海事業(yè)也將會作廢;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這個地球將不會在擁有寶石藍色;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這個地球將不再美麗。
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現(xiàn)在我們要調整目光,重新來看待我們腳下的地球,保護海洋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走向海洋讀后感15
海洋是地球的“眼睛”,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是藍色的寶庫,海洋是魚兒溫暖的家。老師這學期給我們發(fā)了一本叫《走向海洋》的`書,這本書分為三章:“海洋與人類”、“海洋與中華民族”。“海洋與未來”。讀完《走向海洋》這本書,我對浩瀚的海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海洋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不光是魚兒天堂更是一個大藥房。
海洋里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古代通商的大船經(jīng)常沉入海底,給人類留下來巨額的寶藏。海分為領海、毗連區(qū)、海區(qū)、海岸線和島嶼。所以海洋是“藍色寶庫“。人類過度開采石油,過度捕魚,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業(yè),大量的廢水和固體廢物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換不暢,使得海水的溫度、pH、含鹽量、透明度、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等性狀發(fā)生改變,對海洋的生態(tài)平衡構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現(xiàn)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質累積、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幾個方面;污染最嚴重的海域有波羅的海、地中海、東京灣、紐約灣、墨西哥灣等。每年的7月18日是海洋日,其實每天都是海洋日。保護海洋從你我做起!讓魚兒快樂生活、讓海洋更加清澈、讓地球的“眼睛“更加明亮!
【走向海洋讀后感】相關文章:
走向海洋作文05-01
走向海洋作文900字05-20
寫海的作文500字 走向海洋10-07
《走向海洋》讀后感04-08
《走向海洋》讀后感10-06
走向海洋讀后感10-05
走向海洋讀后感04-30
走向海洋讀后感范文04-06
讀《走向海洋》有感06-12
讀《走向海洋》有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