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手兩代之三歲看大》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牽手兩代》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牽手兩代》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牽手兩代》讀后感1
今天有幸受班主任老師邀請來參加海高一年十班的家長讀書交流活動。感謝學校、老師為我們創(chuàng)建了這個平臺讓我們能走進校園來近距離學習、了解自己的孩子。
讀了《牽手兩代》之后我感觸很大。我懂得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了解了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可以在怎樣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的更好,發(fā)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潛能。
無條件的接納是愛的核心,當家長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我流淚了,這回不是因為我的孩子不優(yōu)秀,也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因為我太不知道如何去“愛”他。家長在讀我在反思,這些年我一直認為自己很愛孩子,覺得為他負出了一切代價,物質、精神上都給了無微不至的關照,但是孩子卻感受不到。那時的我充當?shù)氖墙逃慕巧⑻籼蕖⑴u、抓住缺點不放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他改好了,但是今天看來我錯了。文中的媽媽太有智慧了,她的鼓勵、認可都是孩子將來成功的動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祝福。
多蘿西·若特在其詩句中貼切地詮釋了生活在不被接納的環(huán)境中的孩子是如何在生活中學習的。生活在批評、指責中的孩子,吹毛求疵,尖酸刻薄;生活在敵意、憤怒中的孩子,性格暴躁、爭斗不合;生活在嘲笑、奚落中的孩子,縮頭縮腦、自卑怯懦;生活在恥辱、羞愧中的孩子,沒有自尊,深感罪惡。
無條件的接納不是接納孩子的一切,而是對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品格和習慣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在不斷吸取和豐富的積累這一過程中不斷升華。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多些時間和孩子談心溝通,選擇適當?shù)姆绞浇獯鸷⒆拥囊蓡枺浑S便扼殺孩子的`求知心。慎重適時說不,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這些都是我們家長應學會和采取的良好教育方法。
正如今天班任教師跟我們講的,時代變了家長也要跟隨著改變,一天的學習不能改變太多,但是我們學到的是方法。在今后這兩年多的日子里,讓我們也一同培著孩子學習,共同進步。學校、老師對孩子們都永不放棄,我們做家長的沒有理由不去努力。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讓我們做個學習型的家長。
《牽手兩代》讀后感2
讀了孔教授的《牽手兩代》叢書,深受啟發(fā)。此書以素質教育為主要導向,從孩子、家長、及專家三個層面,解疑答惑,語音深入淺出,適合不同層面閱讀!不光教導家長如何面對孩子、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關注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技巧,而是教導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做法與手段。家長要學會與孩子相處之道,轉變觀念,拋棄“急功近利”重新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自我反思了一下,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要以身作則,才能對孩子產(chǎn)生正激勵,好的引導。在這方面,我們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爸爸很少做家務,經(jīng)常抱著電腦玩;媽媽家務活多,還要輔導作業(yè),經(jīng)常發(fā)發(fā)脾氣、吼兩句。孩子變得與父母交流變少,()沒事玩游戲、上QQ,喜歡與朋友外出等等。以前我們沒少為此教育孩子,說教很多,但收效甚微。只想著讓孩子去改變,按家長的意志行事。
殊不知問題出在我們家長身上。我們的抱怨,對孩子是負面影響。孩子逐漸學會反抗家長、抱怨老師等等。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們對待孩子消極負面、不得章法,孩子必然深受其害。家長心理知識貧乏,從未走進孩子內(nèi)心,只是機械的去鼓勵孩子。今后我們要學習穩(wěn)定情緒,學會冷靜,不再口不擇言,尊重孩子人格,平等交流,減少指責。
1992年有個中日草原夏令營,中日孩子的差距,曾令國人震驚。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我們中國家長的差距!我的孩子初次參加夏令營,從在家依賴性很強,上學車接車送,到獨立夜行20公里!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自己洗衣疊被、料理生活起居……在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改變,作為父母,從擔驚受怕不放心到看到孩子改變后的驚喜,我們感到:對孩子的教育,有些地方太失敗了!行知的教育,真是太好了!我們了解的太晚了!感謝孔教授及其教育團隊的付出。
《牽手兩代》讀后感3
有一次我買菜的時候,聽到一位父親在這樣對兒子說;“同學欺負你了,別怕,明天放學我去接你,看我怎么修理那小子,學會換位思考《牽手兩代-親子課程》小學5版讀后感!彪S后看到他的兒子高興的蹦了起來說:“爸爸,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呀!边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領著上幼兒園的小孫女往家走,她們邊走邊說,只聽見這位老奶奶問她的小孫女:“孫女,你今天吃幾個包子。俊毙∨⒄f;“我吃了一個小包子。幼兒班的那小壯壯可能吃了,他竟吃了5個包子。”“你真傻呀,一樣交錢,多吃多得!蹦棠檀舐暢庳熕。還有的家長也曾這樣說,孩子,幼兒園的小朋友如果打你,撓你,你就去打他,撓他、、、、、、。類似這樣的話題我們常常都能聽到。這樣的家長都是以孩子為出發(fā)點,關注自已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教會孩子時刻關注個人的切身利益,讀后感《學會換位思考《牽手兩代-親子課程》小學5版讀后感》。但長期下去,孩子就變得比較自私,不會感受別人,不會換位思考。最后也很難有好的發(fā)展。什么是換位思考呢?這是《牽手兩代-親子課程》小學5版所講的一個故事。這件事情發(fā)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度假村,那時我在那里擔任翻譯。有一天,我看見一個滿臉歉意的工作人員,正在安慰一個大約4歲的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jīng)哭得精疲力盡。問明原因我才知道,原來那天小孩特別多,這個工作人員一時疏忽,在兒童的網(wǎng)球課結束后,少算了一個,將這個小孩留在了網(wǎng)球場。 等她發(fā)現(xiàn)人數(shù)不對時,她才趕快跑到網(wǎng)球場,將那個小孩帶回來。小孩的媽媽來了,看見了哭泣的小孩。如果你是這個媽媽,你會怎么做?是痛罵那個工作人員,還是直接向她的.主管提出抗議?我看見那個媽媽蹲下來安慰小孩,并且告訴他“已經(jīng)沒事了,那個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緊張,并且十分難過。她不是故意的,F(xiàn)在你必須親親她,安慰她一下。” 當時我看見那個小孩踮起腳,親了親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員的臉頰,并且輕輕地說:“不要害怕,已經(jīng)沒事了!敝挥羞@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寬容、體貼的孩子。而這位媽媽就是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理解他人愿望的需要。而這就是換位思考。教孩子換位思考,等于給了孩子一把避免和解決矛盾,與人成功交往的金鑰匙。給人的心靈開啟了一扇窗,可以很好的與人合作。一個人只有心量擴大了,才會有修養(yǎng),才會豁達,才會把事業(yè)做大。
《牽手兩代》讀后感4
至于孩子的心理準備,我們家長應該這樣做:用平靜、隨意地語言跟寶寶談論幼兒園,告訴寶寶幼兒園有什么樣的老師,老師是怎么說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們怎么吃飯,怎么睡覺,怎么上廁所……而且家長講這些事的時候,就像講一個童話故事,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發(fā)笑,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然后家長還可以拿出幼兒園的圖片或宣傳冊,指著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兒園的故事。還可以找一些關于寶寶上幼兒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會通過語言對幼兒園的生活有一個基本了解,心中對幼兒園有了基本的.印象,對老師和小朋友不再完全陌生。
第二步:帶孩子初步體驗。
家長已經(jīng)刺激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注意,接下來,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了。媽媽可以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小朋友,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將幼兒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序中。玩多了還可以讓孩子扮演老師,媽媽扮演小朋友呢!然后,可以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也就是帶孩子去幼兒園啦,使孩子將和媽媽玩游戲的經(jīng)驗與真實的幼兒園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深化對幼兒園的認識,排除陌生感。
有一點要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床呀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兒園是一個游樂園一樣的場所。結果,當孩子入園后發(fā)現(xiàn)幼兒園并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造成失望情緒。
做好這些準備需要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孩子入園后就不會感覺到過于恐懼和焦慮。當然這并不是代表孩子入園后就萬事
除此之外,書中還向我們講述了三歲孩子是發(fā)現(xiàn)自我的年齡;是喜歡說“不”的年齡;是苛求完美的年齡;是對性別感興趣的年齡。這些對我們作為三歲孩子的媽媽來說真的很有幫助,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育兒難題也許就在書中迎刃而解。
這段時間,我家的寶貝對說“不”字就像上癮了似的?磥,我還得拿起書認真仔細得再看幾遍,我想,它會幫上忙的。
《牽手兩代》讀后感5
讀了孔老師贈的書《牽手兩代》,我的心情豁然開朗,我糾結了好幾年的問題找到了:孩子的問題是感覺統(tǒng)合失調。感覺統(tǒng)合失調就是指外部的感覺剌激信息不能在孩子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行有效的組合,從而使整個機體不能和諧地運作,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和疾病。我對照書上介紹的造成孩子失調的原因,幾乎每一條我們都占了:孩子是剖腹產(chǎn)加早產(chǎn),從小全家人希罕的要命,整天抱在懷里,不舍得放下,不和小朋友玩,怕小朋友傷著他,天天和爺爺奶奶在家里,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大腦沒有獲得充足的感覺信息刺激而發(fā)育不良,結果導致注意缺陷、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癥狀。我真是在瞬間改變了自已,不再焦慮、迷茫、憔悴不堪,我找到了方向、目標,如孔老師說的,現(xiàn)在孩子別的能力上不去,抓孩子學習是本末倒置了。我每天和孩子的戶外活動成了雷打不動的規(guī)矩,陪孩子戶外和小朋友一塊玩,學跳繩、拍球,走路邊的路崖石。和孩子一塊玩拼圖,下跳棋,夾豆子等。通過一年多的鍛煉,孩子協(xié)調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孩子也變得活潑起來。孩子的問題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但我每天看著孩子的進步倍感欣慰!
我忠心的感謝孔老師及孔老師的團隊,沒有孔老師我現(xiàn)在的家庭還處在混沌狀態(tài),孔老師給我的家庭注入了新的力量,使我的家庭變的溫馨幸福!
讀完此書最大的感悟就是真的該好好檢討檢討自己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跟孩子的有效溝通,在孩子犯錯了、成績下降了的時候,剛開始還能忍著性子講道理,但是往往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大發(fā)雷霆,最后導致的結果是孩子雖然不頂嘴,但是一點兒都沒聽進心里去,仍然沒有任何改變,F(xiàn)在想想挺后悔自己當時的做法,總是揪著孩子的不足和缺點不放,很少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其實孩子的優(yōu)點有很多,我兒子是個非常有愛心的孩子,有件事現(xiàn)在想起來至今讓我感動,記得在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我感冒發(fā)燒了,下班后看到孩子自己在家寫作業(yè),跟他說了聲,媽媽不舒服先躺一會兒再做飯,因發(fā)燒的緣故吧不知不覺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兒子在床邊喊:媽媽,媽媽起來吃飯了,我醒來后看到床頭柜上放著一大碗土豆片雞蛋面,當時我感動的不知說什么了,但是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是無法言表的,真的無法想象小小的孩子是怎樣做出這頓飯的!平時都是怕燙著,飯菜給他盛好,廚房都很少讓他進的。由此看來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有時往往是家長限制、包辦過多,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自我發(fā)展的機會和能力。
【《牽手兩代》讀后感】相關文章:
《牽手兩代之三歲看大》讀后感10-07
牽手作文10-07
牽手的作文10-05
《牽手》歌詞12-02
兩代人的童年回憶作文10-07
牽手而眠美文10-06
與你牽手散文10-06
牽手春天美文10-06
牽手_500字10-22
與挫敗牽手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