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寫讀后感作文錦集10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讀后感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讀后感作文 篇1
《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抄文件。小敘利奧眼看著爸爸早生白發(fā),就想幫爸爸抄寫文件,多賺點錢?捎忠驗榘职植煌,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的幫爸爸抄。就這樣,家里的`情況改善了許多,而小敘利奧卻因為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導(dǎo)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氣,還屢屢責(zé)罵他。小敘利奧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愧疚萬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感動,感動于小敘利奧的堅強。他雖然出身貧苦,但他不但努力學(xué)習(xí),而且還默默為家庭分憂,即使是受到了責(zé)罵也默默地忍著,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強!他也曾想過停止抄寫,他深知這樣的下去絕對不行?墒且坏绞c,就有一種力量促使著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里幾塊錢似的。這股力量是什么?是一種責(zé)任感。
我也要向敘利奧學(xué)習(xí),培養(yǎng)自己的責(zé)任感。
寫讀后感作文 篇2
童年對于我來說是美且充滿無限樂趣的。每當(dāng)記憶的閘門打開,一個又一個場景跳躍顯現(xiàn)出來,我總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但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難忘的。
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痛苦。正是這些艱難的經(jīng)歷磨練了他超與常人的`毅力,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xué)家,成為一個使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以高超的技藝,反映了當(dāng)時俄國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的黑暗與罪惡。
小說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心地善良,刻苦耐勞的孩子。他三歲時喪父,無奈母親帶他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開了一家染坊。他脾氣暴躁,貪婪,自私。他經(jīng)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與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生了一場大病。他愛財如命,暗地里放高利貨,秘密接受典當(dāng),甚至慫恿工人們到市場上偷竊。
阿廖沙的兩個舅舅自私,陰險,總會因為爭奪家產(chǎn)而爭吵不休,以至于毒打,折磨死了舅媽。
阿廖沙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環(huán)境里艱難地生活。母親的再婚,使他孤單又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
生活總會有光明的,而給與阿廖沙陽光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位善良,樂觀,心里充滿了愛的慈祥老人,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在外祖母愛的哺育下,變的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生活的苦難并沒有使阿廖沙退縮,他相信所有苦難終將過去,迎來的將會是一片光明。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豐富的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享受祖輩與父輩綿綿不斷的愛,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我們終將長大,這種溺愛會使我們似溫室的花兒,無法經(jīng)歷暴風(fēng)雨的洗禮。
《童年》給了我深深的啟示,生活不會是一帆風(fēng)順的,有磨礪的人生才會使人堅強、勇敢與自信。成長的路上我會帶這些金玉良言,披風(fēng)斬棘,似海燕一樣在暴風(fēng)雨中飛翔,永不言棄。
寫讀后感作文 篇3
唐僧師徒三人,真是辛苦!一步一步的走完了十萬八千里。路上是多么辛苦,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受盡了艱熬!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可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被白骨精陷害,使師傅“唐僧”對悟空有了誤解,把悟空徹底否決了,悟空悲痛到極點。豬八戒和沙僧一路上也是為師傅拼命打妖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但最終“工夫不負有心人”,唐僧師徒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 我覺得唐僧這個人物書中描繪的有聲有色,當(dāng)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氣餒,而是一定要取得真經(jīng)! 我們學(xué)習(xí)的.成果,就是我們要取得真經(jīng),有些人像西游記中的豬八戒,懶惰,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耐心。 有的人像沙河尚,誠懇老實!對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總是一點一滴的學(xué)佛法的精深和奧妙! 有的人像孫悟空,活靈活現(xiàn),足智多謀,特別聰明,對學(xué)習(xí)有很好的興趣,回到家,老是把當(dāng)天所學(xué)的復(fù)習(xí)一遍,沒有學(xué)的預(yù)習(xí)一遍,鞏固一下知識。 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孫悟空和沙河尚一樣,有對學(xué)習(xí)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jīng)”! 我自己覺得我的成績不如我想象中的好,我沒有趙亞超那樣好,但我決不會氣餒,我要像趙亞超那樣勤奮學(xué)習(xí),取得更好的成績!
寫讀后感作文 篇4
《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佛羅倫薩男孩敘利奧,默默受著父親長達四個月的誤解和責(zé)備,偷偷幫父親抄寫信封掙錢養(yǎng)家的故事,打動了多少天真的心,又使多少人讀完之后淚流滿面,羞愧不已!
敘利奧的舉動讓多少人去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的性格。
也的.確如此,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社會,現(xiàn)在的生活也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生活了,F(xiàn)在的孩子向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依賴性太強,自理能力太差,而且還不懂得體諒大人的辛勞,不知道錢是怎么賺來的,不懂得節(jié)省……總之,有許多的不知道,不懂得!而敘利奧卻和我們完全相反。
的確,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敘利奧的這種精神,雖然他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我們也應(yīng)該以他為榜樣。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小事都做不好,那怎們能做大事呢?長大之后怎么自理呢?
所以,我們應(yīng)該以敘利奧為榜樣,以身邊比自己做得好的人為榜樣——取長補短——學(xué)會放手,學(xué)會體諒大人,學(xué)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寫讀后感作文 篇5
狐貍告訴他,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馴服與被馴服。他說:“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和其他千千萬萬個小男孩沒什么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一只狐貍。但,倘若你馴服了我,我們就會互相需要。對我來說,你是世界上唯一的,對你來說,我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我的生活很單調(diào),我已經(jīng)厭倦。但倘若你馴服了我,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我就會識別一種與眾不同的'腳步聲。其他人的腳步聲會讓我躲到地上去,而你的腳步聲會讓我從地下走出來,像音樂的召喚!庇谑牵⊥踝又,那朵花兒已經(jīng)把他馴服。他再去玫瑰園,看到大片的花兒,雖然覺得那些花兒很美,但覺得他們是空洞的。他依然覺得自己的那朵玫瑰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在別人眼里,那朵玫瑰只是千萬朵玫瑰當(dāng)中普通的一朵。因為他知道,那朵玫瑰是他馴服過的,他給她澆水,給她捉毛蟲,給她擋風(fēng),聽她傾訴,他在那朵花兒身上花的時間讓他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他那顆溫柔的心深深地理解著他愛的那朵玫瑰,雖然那朵玫瑰帶著刺,別人以為那是花的惡意,而他卻知道,花兒只是盡自己的能力在保護自己,它們自以為有了刺就能嚇唬住人。就好象有些人滿身帶刺,其實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與世界相處,懷揣著一顆處處防范的心,很累,很痛苦,但又有誰能象小王子一樣地了解他們?
他也知道了,對自己馴服過的一切要負責(zé)到底,這也是很多大人們忘記的事情。他們總是一次一次地馴服讓他們感到新鮮的東西,然后丟到一邊,任其自生自滅。
這是一本童話書,但又不僅僅是童話書,每個大人都應(yīng)該看看!缎⊥踝印犯嬖V我們,要用心靈去尋找美好,尋找愛。
寫讀后感作文 篇6
看完一篇《愛的教育》中的選文《小抄寫員》這文章,讓我感觸非常深,講述一個上五年級的小男孩竟然可以如此懂事。
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敘利奧的五年級小孩為了幫助爸爸減輕負擔(dān),他在晚上等他爸爸熟睡后幫爸爸那永遠完成不了的工作__寫簽條,第二天爸爸并沒有發(fā)現(xiàn)。所以敘利奧決定繼續(xù)幫爸爸?蓵ra>長了,敘利奧因為睡眠不足,每天覺得很疲倦。漸漸地,敘利奧的成績下降了,爸爸認為敘利奧沒有認真讀書,便責(zé)罵起孩子來?啥碌臄⒗麏W忍受責(zé)罵也沒有說出真相,還是繼續(xù)幫助爸爸。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敘利奧還是夜夜工作。父親對兒子越來越冷淡。終于有一天晚上,敘利奧正在"工作"的時候,給起夜的父親發(fā)現(xiàn)了,爸爸站在他身后激動的把兒子擁抱在懷里,父親感動的熱淚橫流,指導(dǎo)錯怪了兒子非常慚愧。
好感動。⌒㈨樀臄⒗麏W,你任意爸爸對你的責(zé)罵與冷淡也不吭聲,因為你怕爸爸一旦知道就不會讓你繼續(xù)?晌覀兲焯旃忸欀贸缘',好玩的,沒有想過爸爸媽媽為了工作養(yǎng)家多么的辛苦。我從此以后一定要好好想你學(xué)習(xí),要盡自己的能力為家里分擔(dān)一些自己可以做到事,還要好好學(xué)習(xí)讓父母欣慰。
寫讀后感作文 篇7
我有個晚上看了一篇孩子寫的讀后感,發(fā)覺他寫得很籠統(tǒng),根本沒有寫出真情實感,我就關(guān)于寫讀后感給他講了幾點看法。 一是不要急于寫讀后感,也不要為了寫讀后感而急于找書讀,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對某篇文章寫讀后感,就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來閱讀,只有喜歡其中的內(nèi)容或故事情節(jié),才可能有興趣比較認真地讀完,而不是應(yīng)付過去。 二是不要急于動筆寫,而是要先把內(nèi)容讀懂,總結(jié)出內(nèi)容梗概,回想一下總體的感受,然后再把自己的直觀感受從主到次依次羅列出來,把提綱寫出來。 三是按照自己列的提綱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四是在申明自己觀點的同時列舉幾個文章中的片段來說明自己的感想是有根據(jù)的。 五是對照自己原來的思想觀念,將讀文章之后發(fā)生的轉(zhuǎn)變或變化寫出來,最好能寫出通過閱讀受到的啟發(fā)和感悟。 讀后感切忌空洞、應(yīng)付,要寫出真情實感,尤其是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閱讀文章前后的思想變化寫出來,能夠通過閱讀有所啟發(fā),有所感悟,這應(yīng)該就是比較完美的讀后感了。
寫讀后感作文 篇8
1簡述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
讀后感可以簡述的內(nèi)容有很多,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nèi)容概要,等等,都可以簡述。引述這部分內(nèi)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不過,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內(nèi)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直接相關(guān)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guān)的東西。
2亮明自己的觀點
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地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觀點!坝^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靈活多變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xué)寫讀后感的同學(xué),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中心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這部分是對觀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觀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yīng)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中心,為中心服務(wù)。
4圍繞觀點聯(lián)系實際
一篇好的讀后感應(yīng)當(dāng)富有時代氣息。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lián)系實際進行闡述。這個“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jīng)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xiàn)象。另外,聯(lián)系實際時也應(yīng)當(dāng)注意緊緊圍繞觀點,而不能盲目寫作,致使前后脫節(jié)。
范文
愛的圓舞曲
——讀《愛的教育》有感
李馨雨
愛,一個神圣又熟悉的字眼,讓我感悟到了很多,而《愛的教育》這本書,更是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從愛自然過渡到《愛的教育》一書,用語簡潔。)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書的主人公是一個讀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全書以安利柯的名義,通過日記的形式,寫出了友愛、師生間的愛、父愛、母愛……《愛的教育》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回響著愛的旋律。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就是“掃煙囪的小男孩”。( 一個“最”字,突出了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之深。)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學(xué)校對面,有一個小男孩在哭泣,幾個女生跑過去問他怎么了。他說,他今天給人掃煙囪,掙了三十個小錢,可是口袋破了,錢全都丟了。他說,他不敢回家,主人會罵他的。女孩們聽了,紛紛把自己身上的錢全給了小男孩。最小的女生沒有錢,就把花給了小男孩。小男孩看著滿滿一袋錢和花,破涕為笑。(簡單介紹故事,便于下文進行闡發(fā)。)
這些小女孩都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當(dāng)別人需要幫助時,她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愛心奉獻出來。
其實,世界上處處都盛開著愛的花朵。就拿四川發(fā)生的大地震來說,從人們知道這個噩耗的那一刻起,援助之手就源源不斷地伸向災(zāi)區(qū),甚至俄羅斯、日本等國也向四川派去了救援隊、醫(yī)療隊。人們紛紛向地震災(zāi)區(qū)捐款捐物,希望他們能夠早日重建家園。學(xué)生們也把買玩具、吃零食的錢省下來,捐給災(zāi)區(qū)的小朋友們,希望他們能夠早日住上樓房,早日重返教室。這就是愛,毫不吝嗇金錢,毫無保留地奉獻的愛。(汶川地震的事例,十分典型。)
讀了《愛的教育》后,我知道了愛是無私的,是毫不吝嗇的,這使我對我以前的行為感到慚愧和內(nèi)疚——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散步時,看到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向我討錢。當(dāng)時我認為這種人是不值得我?guī)椭模瑪[擺手就走開了。讀完《愛的教育》后,我深深地自責(zé)。如果我當(dāng)時幫助了她,哪怕只有一枚硬幣,她也許會因此感受到愛的溫暖。(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進一步突出這本書對“我”的影響。)
愛是無私的,是實在的,是博大的。朋友們,獻出你的愛,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結(jié)尾點題,并發(fā)出呼吁,強化了文章的主旨。)
點評
1. 開門見山。小作者開篇就點出《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這不但緊扣題目,使全文行文緊湊,而且突出主旨,使讀者一目了然,讓讀者禁不住往下讀。
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一篇好的讀后感應(yīng)當(dāng)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所以聯(lián)系實際思考是讀后感的重要內(nèi)容。文章把《愛的教育》中掃煙囪的小男孩的故事與現(xiàn)實生活的大事件——汶川大地震中世人表現(xiàn)出的大愛無國界之舉相類比,以及與自己對他人的請求不屑一顧的無情的行為進行對比,從而反思總結(jié)出自己的錯誤,并且對愛的偉大有更深認識,體現(xiàn)出了小作者的感悟之深,并不是泛泛而談。
寫讀后感作文 篇9
在生活中,在網(wǎng)絡(luò)上,喜歡讀書、“煮書”的朋友真不少,他們對書的理解和感悟,會因為“不吐不快”而樂于與人交流,而這樣的交流大多數(shù)會以讀后感的形式表達出來——如此,彌漫在一個人心中的一縷書香便會飄散到很多引起共鳴的朋友心中,激發(fā)起他們讀書的熱情和沖動,讓書香飄散地更遠更遠……
尤其是在校訊通博客中,在書香班級的激勵下,喜歡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讀后感越寫越好,讓我們更多的人從這飄散的書香中汲取營養(yǎng)和智慧,受益匪淺!言言老師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并且會讀書的人。她的這個“會讀”就表現(xiàn)在她不僅自己讀了,收獲了,而且還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感知這本書的內(nèi)容!
古人說:“好書不厭百回讀!闭媸亲x書人的心聲,因為生活經(jīng)歷和學(xué)識的增加,這一次不但沒有感覺前半部分艱澀難懂,所而覺得魯濱孫父親的那番話真是閱盡滄桑的老人的生活財富。不是嗎?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于是,言言老師不僅和我們分享了自己對書中精彩的語句理解,還細心認真的整理了魯賓遜航海的次數(sh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向魯賓遜學(xué)樂觀,這樣的讀書方法受益的難道僅僅是她一個人嗎?不,是所有看過她文章的人!
我知道,至今仍有一部分孩子和家長不太喜歡寫讀后感,究其原因,或是因為感想太多,無處下筆;或是因為覺得再回頭整理讀書的過程,感覺太累;其實,那是他沒有把書“煮透”的原因。當(dāng)你讀書讀到精彩處,你會情不自禁地與人交流想法,你會不由自主地為書中的主人公叫好,你會和書本對話,你會融入其中,不吐不快。那又怎會寫不出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記得前段時間小年在讀《說岳全傳》的時候,讀到精彩的篇章,他會連比劃帶說地講給我聽,我在廚房做飯時,他講過;我在洗衣服時,他講過;我在吃飯時,他也講過;最后他覺得這些交流也無法表達他內(nèi)心的感覺的時候,于是他自覺地寫了一篇讀后感《人心勝于一切》的博文。
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把厚厚的一本書讀薄。那么這個“薄”字表現(xiàn)在哪兒呢?就表現(xiàn)在你能把一本厚厚的書讀成一篇讀后感那么薄,而且還能內(nèi)化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這才是讀書!而當(dāng)你把從書中“內(nèi)化”來的智慧集中在讀后感中時,你不僅僅是在愉悅自己,你還把智慧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書香飄散地更遠更遠——或許因為你讀后感悟的深刻,讓別人也捧起這本書用心地讀起來;或許因為你對書中精彩語句的摘錄和理解激起更多人的共鳴,以此也用來勉勵自己。傳遞書香,其實你就是在傳遞智慧,你就是在傳遞精神食糧,你就是做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這個假期,我捧讀了四本書,但對自己感觸最深的還是《故事里有你的夢想》這本書,給了我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動力。于是,我把自己的感悟敲打成文字發(fā)表在博客中。于是,我便在下面的“評論”中找到了知己:子非魚老師看了我的讀后感《做個完美的女人——品讀吳正憲》之后,這樣寫到:“讀你的'文章促使我想抓緊時間讀讀這本書。說來慚愧,這本書在書柜中已放了很久了。我不敢奢想完美,我只想努力向完美靠近一點。你同樣是我學(xué)習(xí)的榜樣!”看到這樣的評論,我是快樂的,因為我以我的感悟影響了我的朋友;“曾經(jīng)有夢”博友看了我的讀書感《名師這樣告訴我》之后,這樣評論道:“先謝謝朋友的精彩分享!這些名師的金玉良言太富有哲理了!作為老師,太需要這些話語來激勵和指導(dǎo)了!”我想,這就是寫讀后感才具有的獨特魅力吧:讓更多的人真正愛上讀書!
如果你喜歡讀書,如果你真正在用心讀書,那么,就把自己讀書的收獲和大家共享吧,你會發(fā)現(xiàn),你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你的心靈世界會變得更加開闊!
寫讀后感作文 篇10
水是時間吧?時間無情,正如流水之無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感慨中有多少“時不我待”的無奈?“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睙o論是誰——圣人或凡人,英雄或平民,都阻止不了時間的腳步,脫不了黑發(fā)變白首最終化為一抔黃土的“宿命”。時間無限而生命有涯,于是有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感悟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警戒。
水是德吧?德之高下,正如水之深淺。
“深水不響,響水不深!睔g呼叫囂的必是淺溪,低吼沉吟的才是江海!笆ト隧w光,賢人遁世。”德高之人甘于平淡,耐得住寂寞。追名逐利、吵新聞爆丑聞的必是寡德淺薄之輩。一塊石頭就能讓小溪開一朵炫耀之花,一座大山也改變不了江海的沉穩(wěn)。小人為自己唱贊歌,君子讓別人去評說。
水是心靈吧?心靈之明晦,正如水之清濁。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彼某纬簛碜杂诨钏粩嗟乃,心靈的澄明來自于善于納新的心胸。水之澄澈能映出天光云影,心靈之澄明能包容世間萬象。
水就是人吧?
水結(jié)而為冰,冰是人棱角鮮明的性格;冰融而為水,水是人或激揚澎湃或纏纏綿綿的情感;水化而為氣,氣是什么呢?氣是陶淵明籬下長開不敗的菊花,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心憂天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抱負,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概。是充沛于天地之間,亙貫于歷史古今的浩然正氣,是多少人窮其一生追求的人生真諦。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世界獨一無二,墨色與宣紙的幻化中千山萬壑一筆呼出。蔣勛對這一門黑白的藝術(shù)說過這樣的話:“全世界都在用顏色畫畫,我想中國人有一天一定要解答,為什么我們大膽到不用顏色只用水墨來畫。我想其原因在于:彩色的東西比如彩色的照片常常是當(dāng)下的,黑白的照片給人的感覺是回憶的。因為繁華去盡之后,在回憶中,生命有一個安靜下來的.力量來看山、看水、看自己……”這種安靜的力量只有智者與仁者才能擁有,他們懂得:萬物靜觀皆自得,他們懂得在萬籟俱寂之中修煉儒雅、修煉智慧、修煉仁德,因而他們才能在一動一靜中擁有樂于壽。
對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我們既可以分開來解釋,也可以理解為“智者”與“仁者”是同愛山水的。我更認同第二種理解。為什么中國人有如此深重濃厚的山水情懷呢?我想,最直白的原因是華夏大地山河壯麗,山川秀美,大河滔滔,峰巒迤邐,無論古人走到哪里,俯仰之間盡是碧水黛山,詩意的情懷便噴薄而出。再者,山水附著著中國人太多敏感的心靈和微妙的哲學(xué):深山中的寺廟滿院禪意芬芳;竹篁中的陋室主人彈琴長嘯;仁人智者“于土山營墅,樓館竹林甚盛”。山水與仁人智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仁人智者也在山水之間悠然閑適地享受生活,釋放著生命最沉靜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