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動物長大了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動物長大了,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喜歡小動物,樂意探究動物的成長變化。
2、比較說出動物小時候和長大后的異同。
3、初步了解動物成長的變化。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小時候的照片。
2、幼兒用書。
3、圖片:小雞、小狗、小奶牛,大公雞、大狗、大奶牛。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師:家里養(yǎng)過小動物嗎?小動物小的時候和長大之后有什么不同?
——請家里有養(yǎng)小動物的幼兒交流分享經驗。
二、開闊視野。
——(呈現一張小雞圖片)師:你們還記得小雞是怎么生出來的嗎?
——(呈現幼兒用書第8頁)師:雞媽媽生下雞蛋,然后孵蛋,過幾天小雞從蛋殼里出來,雞媽媽會捉蟲子給小雞吃,小雞慢慢地長大了。
——教師出示大公雞和小雞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它們之間的不同。
——小結:小雞身體小小的,羽毛黃黃的,長大后的小雞有的變成了大公雞,長出了美麗的羽毛,還有一頂紅紅的雞冠。
——教師出示小狗、大狗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它們的變化。
——小結:小狗有著胖嘟嘟的身體,短短的四肢,特別可愛,長大后,它的身體變大變壯了,腿也變長了。
——教師出示幼年企鵝和大企鵝圖片。
——小結:小企鵝小的時候非常弱小,還沒有能力自己去尋找食物;小企鵝長大了,變得又高又壯,可以自己尋找食物了。
——教師出示幼年熊貓和大熊貓圖片。
——小結:小熊貓小的時候,身體很;小熊貓長大后,變得又圓又大。
三、游戲活動:記憶游戲。
——教師請幾個幼兒拿著大動物的圖片面對幼兒,然后再轉過去背對著幼兒。教師將其中一張動物寶寶的圖片給臺下的一個幼兒,請他找出相應的大動物圖片。
四、談成長。
——請幼兒說一說照片中小時候的自己,并說說現在的自己與小時候的不同,體會成長的喜悅。
活動應變
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可以適當地討論幼兒長大以后會是什么樣子或者想干什么,這樣能為開展“我長大了想當什么”活動做鋪墊。
活動延伸
教師請幼兒說說身邊有什么動物小的時候和長大的樣子不一樣的,幼兒自由討論。
區(qū)角活動
益智區(qū):投放動物生長過程圖,讓幼兒按小動物的生長過程進行排列,如蛋、小雞、公雞或母雞等。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粘貼在展示墻上。
家園同步
親子活動:請家長幫幼兒找出小時候的照片,回憶幼兒有趣的事情。
有條件的可以和幼兒飼養(yǎng)一只寵物,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和責任感。
隨機教育
小朋友長大之后就有了更多的能力,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要做一個對家庭和社會負責任的人。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動物長大了】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教案我長大了02-14
小班語言教案長大的秘密10-12
小班語言教案動物03-24
小班教案:我長大了03-15
小班我長大了教案03-14
小班語言小動物唱歌教案04-24
小班語言教案:動物吃什么08-12
小班語言動物聯歡會教案06-10
小班語言什么動物吃什么教案03-19
小班語言快樂的小動物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