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3-31 08:20:18 教案 投訴 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shù)學教案(15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 認識并理解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2. 學習用符號表示兩個集合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用符號表示10以內數(shù)量變化的關系。

      3. 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活動準備:

      1. ppt農耕園(6顆花生、5個玉米、7個芋艿、8個番薯的圖片)。

      2. 數(shù)字卡片及“>”、“<”卡片。

      3. 數(shù)字卡片若干。

      4.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茄子、西紅柿、青菜、青椒、土豆等多種不同數(shù)量的蔬菜)。

      活動過程:

     。ㄒ唬┎シ舙pt農耕園參觀,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動物園,好不好?”

      教師播放ppt,認識農耕園的農作物。

     。ǘ┱J識“>”和“<”。

      1.認識“>”。

      教師:“剛才我們在農耕園里看到了這么多農作物,出示花生圖片:“看到有幾顆花生呢?”出示玉米的圖片:“看到有幾個玉米呢?”。

      幼兒逐一說出數(shù)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花生和玉米比,誰多?誰少?” “怎樣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用等號表示嗎?”

      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shù)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shù)比后邊的數(shù)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6”大于“5”。

      2.認識“<”。

      教師:“還有什么農作物呢?”教師出示7個芋艿、8個番薯的圖片,“芋艿和番薯比,誰多?誰少呢?” “怎樣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用等號表示嗎?”

      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shù)比后邊的數(shù)小,初步理解小于號的含義,說出“7”小于“8”。

      (三)啟發(fā)幼兒找出“>”和“<”的內在規(guī)律。

      1. 教師:“>”和“<”都有一個開口,長的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辦法呢?小朋友們可以看一下,無論是“>”還是“<”,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shù),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shù)?

      2.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shù)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shù)瞧。

     。ㄋ模┯螒颍簩W做“>”和“<”。

      1.教師出示兩個數(shù)字,請兩名幼兒做數(shù)字,一名幼兒站在兩個數(shù)字中間,運用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用身體姿勢表演“>”或“<”,并請全體幼兒讀出來。

      2.全體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幼兒三人一組合作),教師出示數(shù)字,請扮演數(shù)字的幼兒取好相應的數(shù)字,一名幼兒扮演大于號(小于號),表現(xiàn)數(shù)量關系,并一起念出聲來。

     。ㄎ澹╈柟叹毩。

      1.交代操作要求

      教師:農耕園里還有好多農作物呢,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他們,并用請你們先比較兩組物體哪組多,哪組少。想一想,在中間空格里填一個什么符號?”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3.集體講評幼兒的操作進行小結。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園培養(yǎng)目標、幼兒園教育內容和幼兒身體發(fā)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時間、空間、物質條件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精心設計與組織有利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各種活動,激發(fā)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通過活動使幼兒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數(shù)學學科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知識內容單調枯燥,思維訓練比較嚴格,農耕園的一些農作物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也容易讓幼兒接受,能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帶領幼兒去農耕園參觀引入課題,然后再并結合ppt圖片觀察、比較、交流,讓幼兒初步感受小于號的方向性和外形特征。以比較的方式,運用語言,引導幼兒進一步發(fā)現(xiàn)、感受大于號小于號的方向性與外形特征。用兒歌引導幼兒用身體去感知大于號和小于號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表演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感受的過程中記住大于號和小于號的開口方向,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最后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使幼兒理解了符號的含義,并在數(shù)的比較中學習兩個符號的運用,從中培養(yǎng)幼兒比較、判斷的能力。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靈活運用新知識;顒雍笪腋杏X如果能用實物放入到我的這個教學中來的話,可能會讓幼兒獲得直接具體的感知,能促進幼兒對事物有較全面深刻的印象,效果可能會更加好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幼兒按大小,多少,序數(shù)等進行1—5排序。

      2、訓練幼兒排序能力,體驗排序游戲帶來的快樂。

      3、感知序數(shù)的方向性,初步使用序數(shù)詞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卡片,5個瓶子(裝有不同顏色并有刻度)、頭飾、帶序號的5個小椅子、帶序號(1—5)的可掛脖子的紙牌、套卡(5套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形狀的卡紙組成)。

      活動過程:

      一、激情引入

      昨天我們班來了一名新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卻不知道站在隊伍的什么位置?

      二、排隊排序

      1、先請三名小朋友上前面來,請一名“老師”幫他們排隊

      師:我先請一名小朋友當老師,這名小“老師”要幫助這三名小朋友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好隊

      四名小朋友排隊

      師:剛才那名小“老師”排得不錯,我們都覺得很好,現(xiàn)在我再請兩名小朋友到前面來,一名繼續(xù)當小老師,幫助后上面的小朋友排到隊伍里。

      當排好后,老師再請另一名小朋友上來幫助四名小朋友重新排隊,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下面的小朋友當評委,看他排得對不對?

      五名小朋友排隊(同樣的方法,讓幼兒為五名小朋友排隊)

     。ㄟ@部分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目測高矮,能夠要據(jù)老師的要求從高到矮,或者從矮到高進行縱隊排列)

      2、過渡: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真的不錯,可以當老師了。遇到了一個麻煩,想讓小朋友幫這五個瓶寶寶排排隊

      教師出示5個不同的顏色,不同容量的瓶子,事先打亂順序。請小朋友按照不同的順序排列,可以從多到少,也可以從少到多,排列后請幼兒說出排列的理由。

      (注:幼兒可根據(jù)多少,也可以根據(jù)刻度的大小,還可以目測高低。)

      過渡:小朋友最愛吃哪種水果呢?

      3、教師這有5盤蘋果,請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

      教師出示5盤蘋果,每盤蘋果的個數(shù)由1—5個,可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可以從多到少,也可以從少到多,只要說出理由即可。

      4、過渡:小朋友有些累了。排了半天隊,先幫小朋友然后是瓶子和蘋果現(xiàn)在我想請表現(xiàn)不錯的小朋友玩一個“找椅子”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5名小朋友帶著5個不同的'序號的紙牌,有5個按順序排序的椅子,每個椅子背上貼上序號(1—5),當老師說:“預備,坐”!小朋友可根據(jù)自己紙牌上數(shù)字去找椅子?茨膫小朋友又快又好!

     。ㄟm當增加難度)將椅背上的數(shù)字去掉,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按1—5坐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快。

      (讓幼兒學會按序數(shù)排序)

      三、區(qū)域活動

      過渡:游戲結束了,下面到了自己動手的環(huán)節(jié)了

      過程:教師給每一組小朋友發(fā)一套卡片,套卡是由5種形狀5個大小5種顏色組成的25張卡紙圖形

      教師讓幼兒自己想象排序,其中發(fā)揚小朋友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可按圖形、顏色、排出隊來。但按大小排列出來有些困難,教師可給予提示,因為按大小排列顏色和圖形就不同,思維跨度較大!

    大班數(shù)學教案3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田鼠太太的項鏈》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習過7以內數(shù)的分合。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運用減法算式題表示糧食遞減的過程。

      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換購物品,從而體驗到換購物品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列算式

      1、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項鏈》。

      2、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講述故事的開頭部分:

      師: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田鼠太太就開始為過冬準備糧食了,F(xiàn)在,先來數(shù)數(shù)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點提問:

     、倌闶窃趺磾(shù)出來的'?(兩個兩個數(shù)、目測接數(shù)等等。)

      ②那誰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袋稻子?(6+1=7)

     、壅l能根據(jù)這道加法題編出另一道加法題?(1+6=7)

      小結:原來一道加法算式,當?shù)忍柷暗膬蓚數(shù)字互相交換位置,兩個數(shù)的和不變。

      師: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點提問:

      ①誰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根玉米嗎?(2+5=7)

     、谀闶歉鶕(jù)什么來列式的?(根據(jù)玉米的大小不一樣,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塾眉臃ń粨Q律來列另一道算式。(5+2=7)

      師:花生仁有幾瓶?

      重點提問:

     、倌銈儊砹幸坏朗筋}告訴田鼠太太它的倉庫里現(xiàn)在有幾瓶花生仁了?(4+3=7)

     、谟眉臃ń粨Q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題。(3+4=7)

     。2)講述故事中間部分,嘗試用減法來解決問題:

      第一次交換:

      重點提問:

     、僬l能幫田鼠寶寶算一算還剩多少糧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還剩幾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還剩幾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還剩幾瓶?(7-3=4)

      小結:原來,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還剩多少,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第二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你們能幫田鼠媽媽算一算嗎?

      第三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你們說田鼠太太會不會再用糧食去換新鞋子呢?

     、谠鯓恿兴闶剑 (4-4=0、2-2=0)

      (3)講述故事結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著北風,天氣冷極了,田鼠寶寶餓得直哭,田鼠太太沒辦法,只好戴著高貴的項鏈,穿著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尋找吃的東西,她又累又餓,什么東西都找不到,暈倒在雪地里。

      3、想想說說:

      重點提問:我們怎樣改編一下故事,既能讓田鼠太太變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餓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討論改編故事:

      重點提問:根據(jù)我改編的故事,你們怎樣列算式來表示呢?

      2、幼兒嘗試操作練習列減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語言表達列式的過程。

      三、延伸活動

      其實這樣一些物品連續(xù)減兩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還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列式。(列連減的算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數(shù)字或點、線等符號標記記錄活動,能較清楚地表示活動結果。

      2、能較積極地參與討論,分析多種記錄方法的優(yōu)缺點。

      3、有一定的記錄與表達的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學寫過1-10的數(shù)字,并會制作點、線等標記。

      物質準備:

      1、《幼兒用書》P21、22頁,雙色魚操作材料。

      2、《幼兒用書》P10頁,雙色魚記錄表,小簍子、黑、紅、黃三色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班級飼養(yǎng)的魚,請幼兒介紹魚的名稱,并引導幼兒說說家里養(yǎng)的魚。

      教師:這兒還有一些奇怪的魚。教師出示雙色魚,引導幼兒觀察,知道引門叫雙色魚,有兩種顏色,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黃色,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條魚,想一想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好玩的雙色魚。

      教師:今天我們大家來玩撤小魚的游戲。把5條小魚抓在手里,輕輕地撤在小簍子里,看看幾條是紅色的?幾條是黃色的?請個別幼兒示范,大家來說一說。教師出示三色筆:這兒有一些筆,怎樣才能把撒小魚的結果記錄清楚呢?引導幼兒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二、小組操作活動:好玩的雙色魚。

      1、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自己簍子里的小魚,先記錄總數(shù)。

      2、引導幼兒撒小魚,每撒一次記錄一次,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將結果記錄清楚。

      3、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如:用數(shù)字或點、線等標記進行記錄。展示、交流操作結果。

      4、展示幼兒的記錄單,請幼兒看看自己和同伴的操作結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師幼共同分析,討論各種記錄方法的優(yōu)缺點,引導幼兒把多種優(yōu)點結合起來,概括出一種比較好的記錄方法。

    大班數(shù)學教案5

      中班數(shù)學綜合活動《水果豐收》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7以內數(shù)量,鞏固對7以內數(shù)字的認識。

      2、將相應的數(shù)量與數(shù)字相匹配。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1、果園(果樹上貼有若干背面有1—7的圓點的不同水果)。

      2、貼有1—7數(shù)字的立體汽車。

      3、花片若干籃。

      活動過程:

      一、復習1—7:

      1、(出示小猴指偶)今天老師為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看,誰來了?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你們想不想去?

      2、對號入座:每個小朋友身上都有一個數(shù)字,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今天的門票,悄悄地告訴你的好朋友,你的門票上是數(shù)字幾。果園里的每個座位上也有數(shù)字,請小朋友輕輕地走進果園,找到和你身上一親數(shù)字的位置坐下來。

      3、看,果園里還有好幾輛小貨車呢,我們來幫它數(shù)數(shù)。這七輛小貨車的顏色都不一樣,小朋友來說說看,你最喜歡哪個顏色的車?車上還有個數(shù)字寶寶,你認識嗎?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說。

      二、摘水果:

      1、秋天到了,小猴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樹上有些什么水果?

      2、呀,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得把它們收下來,可樹上這么多水果,小猴可忙不過來,我們一起來幫助小猴把這些水果摘下來,好嗎?請小朋友摘一個你最喜歡的水果。

      3、小猴可細心啦,它在每個水果娃娃上面作了記號,你發(fā)現(xiàn)了嗎?數(shù)一數(shù)你摘的水果是幾個圓點的?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三、送水果。

      1、小朋友摘了這么多水果,我們把它們送到車上去吧!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你的水果是幾個圓點,應該乘幾號車呢?

     。ㄓ變河懻摚

      2、送水果:請小朋友把水果送到和圓點一樣多的數(shù)字的汽車上。(老師巡查,輔導)

      四、:摘水果、送水果繼續(xù)進行一次。

      1、呀!樹上還有那么多的水果,我們把它們都摘下來運出去,好嗎?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個水果,也可以摘兩個水果

      2、提問:你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幾個圓點?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它應該到哪輛車上去呢?

      3、請小朋友將水果送到相應的汽車上去,并說一句好聽的話:幾個圓點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幾號車。(請小朋友檢查)

      五、吃餅干:

      1、小朋友們真能干,幫助小猴送了那么多水果,小猴要謝謝你們呢!看,它給我們小朋友送來了好吃的餅干,五顏六色的餅干真漂亮,你們想吃嗎?

      2、我們每次到和自己數(shù)字一樣的餅干箱里數(shù)餅干,你想吃幾塊就數(shù)幾塊,數(shù)好后放在自己位置上。要求:數(shù)的時候要一塊塊認真地點數(shù),放的時候也要一塊塊地點數(shù)著放,可不能糊里糊涂的數(shù)錯了。

      六、活動延伸:運水果。

      1、吃飽了,我們也該把汽車上的水果運回去了,誰愿意來做1(2、3、4、5、6、7)號車上的司機?

      2、我們也該乘車回家了,你想乘幾號車,就和司機對暗號?梢杂门氖、拍肩或是跺跺腳等,比如乘五號車的小朋友就拍五下手。小朋友趕快上車吧。z查是否乘錯車)

      3、“嘀嘀嘀,汽車出發(fā)了“(幼兒開著汽車出活動室)

    大班數(shù)學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玩玩中學習將物體以2和5為單位分群,并能按群計數(shù)。

      2、發(fā)展幼兒目測數(shù)群的能力以及學習計數(shù)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及軟件。

      2、幼兒操作材料:各種圖形、底版、膠水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復習20以內的數(shù)數(shù)。

      教師導語:“看,這里有這么多數(shù)字,哪個小朋友愿意來數(shù)數(shù)看!”

     。1)請幼兒用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方法練習數(shù)數(shù)。(1個1個數(shù))

     。2)用雙數(shù)的方法練習數(shù)數(shù)。(2個2個數(shù))

     。3)以2為單位進行計數(shù)。

      教師導語:

      魚兒正在進行隊列表演,請小朋友一個仔細看,它們是幾條在一起的?(劃圈,說明這是群) 有幾群?一共有幾條魚?

      小結:這樣兩種數(shù)數(shù)的方法,2個2個數(shù)比1個1個數(shù)快。

      2、學習按5分群計數(shù)

      (1)幼兒操作活動,練習按5分群。

      教師導語: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袋幾何圖形,請小朋友按照5個5個分好,并貼在紙板上。

     。2)學習5個5個唱數(shù)到20。

      教師導語:請小朋友把含有5的數(shù)字找出來。(同時用雙手幫助幼兒理解10與5的關系。)

      運用多媒體讓幼兒練習5個5個唱數(shù)到20。

      (3)學習按5分群計數(shù)。

      將魚按5分群,并有規(guī)則地排列;

      將魚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動;

      將魚按5分群,不規(guī)則排列。

      小結:5個5個數(shù)比2個2個數(shù)更快。

      出現(xiàn)錯誤的分群,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錯誤。

      小結:每一群的.數(shù)量一定要一樣多,這樣才能數(shù)得準確。

      3、游戲“快速搶答”

      玩法: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搶答。答對一道題加上相應的分值。最后評出優(yōu)勝隊。

      規(guī)則:搶答中出現(xiàn)錯誤的一隊要暫停一次比賽。

      最后評出優(yōu)勝隊。

    大班數(shù)學教案7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出序列,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

      活動準備:

      種子發(fā)芽、早晚的變化、洗手、脫衣服睡覺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課題,講一講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臉、刷牙,后吃早餐。

      2、師: 去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里我們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師問好,去區(qū)角玩游戲、收玩具、最后跟老師去做早操。

      3、師:吃點心了我們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點心。

      小結:小朋友剛剛我們說了很多平時做事情的先后順序,知道我們做事都有先后順序。今天我們來學習認識先后。

      二、幼兒分組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對時間與事件先后的理解。

      1、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師:植物的生長過程也是有先后順序。

      種子發(fā)芽長出兩片葉子長出許多葉子。

      2、幼兒分組操作,根據(jù)圖片內容的先后排序。

      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準備了一些生活及自然變化的圖片,請小朋友給圖片排序。

      3、分享交流,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為故事圖片排好了序列,來看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給洗手的順序排序的?

      幼:我們是根據(jù)老師教我們的洗手方法來排序的。

      師:這組的是從早到晚的變化排序,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看從太陽到月亮來排序。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師小結。

      在這次活動中都學會了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會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序。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見的先后順序,請你說說還有那些?

      媽媽炒菜的時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8

      數(shù)學活動:

      單雙數(shù)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shù)數(shù)等活動區(qū)分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秘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shù)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shù)字寶寶3、5、9…。。7),噢有這么多數(shù)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眮韼瓦@些數(shù)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xù)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shù),數(shù)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shù)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shù)字?

      (4)引導幼兒回答后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shù),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shù)。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shù),全部都能數(shù)完的數(shù)叫雙數(shù)。

      b、10以內有5個單數(shù),有5個雙數(shù)。

      c、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shù)、偶數(shù)。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fā)幼兒說出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媽媽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艷,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shù)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shù)也叫奇數(shù),雙數(shù)也叫偶數(shù)。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3、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如:一個頭是單數(shù),兩只手是雙數(shù),一張嘴是單數(shù),兩只耳朵是雙數(shù)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游戲: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在家里的東西什么是單數(shù),什么是雙數(shù),并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交給老師。

    大班數(shù)學教案9

      大班數(shù)學活動《趣味排序》

      內容分析:

      本次教學內容是排序活動,排序是將由兩個以上組成一組的物體排出序列。幼兒可根據(jù)大小、形狀、顏色、數(shù)量、名稱等排列物體,探索和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數(shù)學認知目標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shù)學的有用和有趣,在5-6歲具體表現(xiàn)為:能發(fā)現(xiàn)事物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并嘗試創(chuàng)造新的排列規(guī)律。根據(jù)大班幼兒思維特點,我在設計中突出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以故事“綠毛龜”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幼兒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模仿規(guī)律——創(chuàng)新規(guī)律——生活運用,層層遞進。

      活動重點為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嘗試用有規(guī)律的方法進行操作;活動難點是創(chuàng)新的排列規(guī)律。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個體與小組、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我將采取語言引導、動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進行指導,使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和體會事物間的排列規(guī)律。

      2.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按某種規(guī)律進行拼擺活動,發(fā)展思維能力。

      3.感受規(guī)律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教具:PPT課件、青蛙、烏龜圖片各四張

      2.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學過程:

      一、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ㄒ唬┞牴适,找規(guī)律。

      1.在《綠毛龜》這個故事中,當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坐下。

      介紹玩法:綠毛龜有個最大的愛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聽到我的故事里出

      現(xiàn)了“綠毛龜”三個字就馬上坐下,不然它會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烏龜?shù)膱D片: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3.小結:像綠青蛙和綠毛龜這樣一個接著一個重復的排列,我們就叫它有規(guī)律的

      排列。

     。ǘ┯^察PPT,討論,分析,推理,發(fā)現(xiàn)按物體名稱、數(shù)量、方位的差異進行排序的規(guī)律,并想象續(xù)排。

      師:綠青蛙和綠毛龜已經想好要去找誰玩了,你們覺得它們來到了誰的家里?

      1.介紹小兔——小兔是只特別喜歡有規(guī)律生活的動物,它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有規(guī)律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

      2.孩子們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并續(xù)排。

      (1)可愛的小動物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如果繼續(xù)的話你知道后面會是誰嗎?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樣的?

     。3)小魚,它是什么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繼續(xù)排列的話后面會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飄來了氣球,氣球后面會有白云,它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氣球的數(shù)量不變,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復的排列,我們叫它遞增規(guī)律。)

      3.小結:小兔家里這么多有規(guī)律的東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稱,如:小雞、小狗、小猴這樣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來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這樣排的。還有的是按照數(shù)量的變化:遞增、遞減。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規(guī)律的東西。

      二、模仿規(guī)律

      根據(jù)PPT中的規(guī)律讓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續(xù)排,體驗按順序排列隊伍的有趣。

     。ㄒ唬┯變河蒙眢w動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1.師:高的`大的向日葵,我們給它設計一個好看的動作,你會設計什么動作?矮的小的向日葵你又會設計什么動作呢?

      2.幼兒體驗:我們來試一試和向日葵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3.小結:有規(guī)律的排列不但能讓我們猜出下一個是什么動作,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ǘ┯變河蒙眢w動作模仿和小魚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1.師:我們也來給小魚設計一下動作,頭向上的小魚你會設計什么動作?頭向下的小魚你設計的動作又是什么呢?

      2.幼兒體驗:我們也和小魚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3.小結:和小魚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我們的隊列有規(guī)律又好看!

      三、創(chuàng)新規(guī)律

      (一)幫助綠毛龜和綠青蛙鋪小路。集體討論,如何創(chuàng)新規(guī)律。

      師:綠毛龜和綠青蛙遇到一個問題,需要小朋友幫它們解決。

      1.介紹操作材料。

      2.啟發(fā)幼兒討論:用只有一種顏色的吸管要怎樣擺成有規(guī)律的、與眾不同的小路?

     。ǘ┑谝淮尾僮,要求:有規(guī)律、與眾不同。

      1.幼兒操作,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新排列規(guī)律。

      2.作品展示,師幼總結創(chuàng)新之處——從物體數(shù)量、方位等方面的變化。

      (三)第二次操作,運用總結的經驗再次創(chuàng)新排序。師:小朋友鋪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我們知道別人是怎么擺的就學習到了又一個方法,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設計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擺出更有創(chuàng)意的小路。

      1.幼兒再次操作,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創(chuàng)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結:小朋友的第二次創(chuàng)新更大膽,在數(shù)量、方向上都做了一個更大的變化。我們?yōu)榫G青蛙和綠毛龜鋪設的小路就更豐富多彩了。

      四、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感受規(guī)律的美。

      1.師:今天我們做了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用各種各樣的規(guī)律幫助綠青蛙和綠毛龜鋪路,綠青蛙和綠毛龜都特別的高興。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規(guī)律的排序,請小朋友欣賞欣賞(PPT)。

      2.小結:像這樣四季的輪回,還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規(guī)律的排序,排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多姿。

      延伸活動: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一起在幼兒園里找一找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shù)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shù)數(shù)。

      注意:

      在數(shù)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shù)數(shù)。

      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 、15個梨 、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shù)個。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幼兒;喜歡。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蘋果、香蕉、杏、還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

      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 (拿出水果勛

      章)你們看好看嗎?

      幼:好看。

      教:想要嗎?

      幼:想。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蘋果.....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shù)好嗎?

      幼:好。

     。1、2、3、4、5、6、...)

      教;哦 蘋果有20個,小朋友蘋果有多少個呀?誰來回答。舉手回答,不舉手我不讓回答,如果不舉手,

      你也說我也說,那 水果圖案小勛章給誰呢?所以回答問題要把手舉好老師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

      朋友 不喜歡你們了,不給你們圖案小勛章了喲(好,XX你來吧)

      XX幼:20個。

      教:恩對了,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ㄒ粯拥囊来蔚暮陀變涸贁(shù)一數(shù)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shù)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shù)的數(shù)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么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ㄔ僖来握f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

      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shù)一數(shù)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shù)量大)

    大班數(shù)學教案11

      設計意圖:

      由于孩子們對于枯燥的數(shù)學一直不感興趣,所以學得也不是很好,通過看電視搶答題目,使我不由的想到何不利用這一形式來上數(shù)學課,孩子們在這么輕松地環(huán)境下學習,肯定會學得輕松,并能增加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土口述并懂得運算。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shù)學的魅力。

      活動準備:

      1、6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3張。

      2、搶答器三個,統(tǒng)計牌,山羊、小熊、小猴圖片各一張。

      3、水果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小朋友歡迎你來到歡樂大本營,我是快樂數(shù)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的口號是:快樂數(shù)學,快樂無限!

      讓幼兒大聲的喊出口號。

     。2)教師介紹三個方隊:山羊隊、小貓隊、小猴隊。

      (3)介紹游戲的獎品(三種水果)。

      2、快樂數(shù)學第一關必答題:

     。1)教師講解比賽規(guī)則:三個方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個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水果,答錯不獎勵也不懲罰。但要自己獨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選手要拿到水果貼到自己的英雄榜上,看哪一隊的碩果個數(shù)最多,請各隊的一號選手作好準備。

     。2)答題開始,請聽題2+3=?幼兒:2+3=5(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得一個水果。

     。3)請各隊的二號選手答題。(依次進行)

     。4)觀察英雄榜,數(shù)數(shù)哪隊的水果個數(shù)最多。

      3、進入快樂數(shù)學第二關“我說你算”。

      師:今天我?guī)砹艘粡垐D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只小動物?小朋友請你算一算。

     。1)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片,誰能像我一樣給它編段話,讓我來算一算。

      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教師完整講述,并板書:2+3=5

     。2)我這里還有三張圖片,每個方隊各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放在心底。

     。3)挑戰(zhàn)開始,山羊隊可以選擇小熊和小猴隊隊當中的一隊接受挑戰(zhàn),答對了,就得到一個水果。

     。4)關注英雄榜上各隊的水果個數(shù),表揚第一名,鼓勵其他隊。

      4、進入快樂數(shù)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說題目,你們用數(shù)字算出來。

      (2)各隊推選一名幼兒為隊長,請隊長拿好搶答器,教師講述搶答規(guī)則:我說題目,然后說搶答開始,隊長必須在我說開始之后才能敲響搶答器。

      (3)搶答開始。

     。4)各隊關注英雄榜,統(tǒng)計各隊總得水果總數(shù)。

     。5)給優(yōu)勝的一隊發(fā)獎。

      5、“快樂數(shù)學,快樂無限!”今天的節(jié)目到此結束。

    大班數(shù)學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探索數(shù)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嘗試的優(yōu)良品質。

      二、活動準備:

      小動物卡片若干;

      畫有汽車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兒記錄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背景圖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再過幾天就要過圣誕節(jié)了,森林里準備搞一場大型的圣誕舞會,許多小動物都要去參加?,長長的車隊開來了,數(shù)數(shù)來了幾輛小汽車?(6)—出示汽車操作卡。喲,每輛汽車上都有一個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兒自由表述)對了,每輛汽車上只能坐6個小動物。

     。ǘ、基本活動

      1、來,看看你身邊的動物卡片,他們一樣嗎?(數(shù)量不一樣)

      2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幫你身邊的小動物們,把他們一起送上汽車。記。好枯v小汽車上的小動物的數(shù)量合起來一定要剛好是6。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請幼兒說說,你的車上都坐了哪些小動物。(例:我的第一輛車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貓;第二輛車上……)小組交流,個別回答。

      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把送小動物的'結果記錄下來。

      看,這是一張記錄紙,紙上畫的是6輛小汽車,和我們的小汽車排一樣的隊,(你的第一輛車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貓,你就在第一輛車里寫上數(shù)字1和5)。

      幼兒對照自己操作結果進行記錄。

      你能將你的記錄結果告訴老師嗎?(幼兒表述,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結束部分,送糖果。

      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幫小動物乘上了汽車,還學會了記錄,現(xiàn)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動物們一起去參加圣誕晚會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晚會現(xiàn)場到了,看看圣誕老人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

      圣誕老人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個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個紅色的糖果、幾個蘭色的糖果、幾個黃色的糖果,一共是6個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客人老師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它送給圣誕老人。

      四、注意事項

      幼兒在送小動物乘汽車時,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活動時間;

      給幼兒充分表述的時間與機會,讓幼兒在說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的分合;

      記錄活動要根據(jù)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在表述記錄結果時,讓幼兒感受到數(shù)的分合不光是兩個數(shù)字,還可能是3個或者是4個數(shù)。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大班數(shù)學教案13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區(qū)別上下

      活動目標

      1、區(qū)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確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前后位置關系。

      3、發(fā)展方位知覺,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上下(1-47)

      2.毛絨玩具7-8件,分別放與教室內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顒舆^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你們愿意做嗎?游戲的規(guī)則是你自己的身體為中心,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例如:上面拍拍手(在頭頂上面拍手)下面拍拍手(在膝蓋處拍手)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適當增加難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開

      1、教師講解:上、下

      教師:剛才我們在玩游戲時,你是怎么理解上下的?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上就是仰頭,下就是低頭,前是我們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上面是什么?

      (有燈、風扇、屋頂)

      我們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磚)

      2、游戲:變變變

      (1)請三個幼兒來前面站成一縱隊,請大家看看并說一說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的又是誰?

      (2)再請這三個小朋友往有圖有真相后轉身,再讓大家看看現(xiàn)在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是誰?

      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玩此游戲,相互說說方位關系的變化。

      3、找一找

      教師:今天我們教室里有許多的毛絨玩具,你們去找一找,它們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請若干個幼兒尋找,并說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師指導幼兒將話說完整,例如:小貓在櫥子的上面。小狗在鋼琴的下面。

    大班數(shù)學教案14

      大班數(shù)學教案:掛燈籠

      活動目標:

      1、認讀加法算式題,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個數(shù)字的實際意義。

      2、比較、分辨燈籠的特征,學習將燈籠與算式題配對,體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幼兒剪紙燈籠、5以內加法算式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在中國的許多節(jié)日里,大家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剪了許多不一樣的紅燈籠,把它們串成一串燈籠。今天,我們將這些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

      1、認讀加法題:1+4=5,4+1=5,2+3 2 5,3+2 2 5

      這些算式題上有什么?有數(shù)字、有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

      認讀數(shù)字:每個數(shù)字和符號都有名字的。幼兒認讀算式題中的數(shù)字。

      符號:“+”名字叫“加號”,“=”名字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2”讀“等于”。

      認讀每一道算式題: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選擇一串燈籠,請幼兒找一道算式題,說說算式題的意思。例如“一盞紅燈籠加上4盞綠燈籠,等于5盞燈籠”,“4盞小燈籠加上1盞大燈籠等于五盞燈籠”等。

      三、看燈籠找算式題

      1、我們剪了許多燈籠,每一串是幾盞燈籠?找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能不能用這些加法算式題和燈籠做朋友?

      3、幼兒操作:觀察各串燈籠,分辨它們不同的特征。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認讀交流:

      1、認讀每一串燈籠下面的算式題。

      2、找一找一串燈籠下不同的算式題,說說它們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兩串燈籠下相同的算式題,說說它們不同的意思。

      4、尋找不同燈籠下掛著的相同算式題,體會相同算式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盞大燈籠加上2盞小燈籠,也可表示3盞圓燈籠加上2盞方燈籠等。

      延伸:

      生活中的算式題。

      思考:3+2=5還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我們平時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大班數(shù)學教案15

     。ㄒ唬┗顒幽繕:

      1、初步感知長度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在嘗試與比較中鼓勵幼兒積極思考,發(fā)展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

      3、培養(yǎng)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ǘ┙涷灉蕚:會使用自然測量

     。ㄈ┗顒舆^程:

      1、教師演示,它們一樣長嗎?(初步感知長度的守恒)

     、俪鍪2條長度相等的毛線,這兩條線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根據(jù)幼兒講述進行演示、比較)

     、趯⑵渲幸粭l線擺放成S形,現(xiàn)在這兩條線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據(jù)幼兒講述進行演示、比較),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長度的'守恒。

     、鄢鍪纠龍D,這兩條線一樣長嗎 (排除箭頭干擾) ? 你是怎么知道的?如幼兒意見出現(xiàn)分歧,借助測量工具(火柴或小棍)來驗證。(培養(yǎng)幼兒驗證的習慣) 原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并不準確,我們還是要認真仔細地比較、檢查一下。

      2、幼兒操作,進一步感知長度的守恒(工具:毛線火柴)

     、俳處熤v解要求:任選一張圖,比較圖中2條線的長度是否相同。(可借助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根據(jù)線條不同,選擇合適的工具)

      ②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壅垈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測量過程。

      3、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測量過程。

      A B C D

     、苄〗Y,幫助幼兒理解長度守恒。

      4、拼搭火柴(毛線),鞏固長度守恒

     、僦v解要求:利用相同數(shù)量的火柴棍(相同長度的毛線),拼搭出不同線形。

     、谟變鹤杂善创,利用雙面膠將火柴(毛線)粘在白紙。

     、塾變鹤杂山涣。

      5、延伸活動:利用不同材料,組合拼搭出長度相等的不同線形(如毛線的曲線和火柴的折線)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動物叫聲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管子變形的秘密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10-2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8-08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5

    關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4

    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類》02-08

    大班《認識球體》數(shù)學教案05-04

    《圖形》大班數(shù)學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