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城里的大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城里的大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學習成語“力大無比”,理解成語的意思。
初步了解故事開頭設置懸念的作用。
培養(yǎng)思維的變通性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
大象和吊車的圖片。
知識經驗準備:
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猜測,導入活動。
教師:有一種動物,它的鼻子長長的,力大無比,能用鼻子卷起很多東西,你知道它是誰嗎?
2教師講故事到“吊到了半空”。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力大無比的“家伙”是不是大象?
3繼續(xù)講故事到結束,并出示吊車的圖片。
討論:為什么球球和淘淘會覺得吊車是大象呢?
教師出示大象和吊車的圖片,引導幼兒用對照的方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
活動滲透
藝術領域的美術活動:
泥工——大象玩偶。
音樂活動:
歌曲欣賞《兩只小象》。
手工滲透:
收集吊車等工程車玩具,擺放在活動室一角。
環(huán)境滲透:
引導幼兒觀察事物的特征,并用語言說出來。
家庭滲透:
建議家長在家鼓勵幼兒找找事物間的共同特征。
兒童故事:
城里的大象
聽說,城里的工地上有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它的鼻子長長的,一下能卷起很多東西,力大無比!笆遣皇谴笙?”球球和淘淘從沒見過大象,心里癢癢的,他們想去看看,和大象交個朋友。于是他們偷偷地搭上了汽車,來到了城里。
球球和淘淘鉆進路旁的工地。嘿!里面站著個力大無比的大家伙,它正把一堆堆的木板舉起來。“這是不是大象呢?”球球和淘淘撓撓頭疑惑地問道。他們仔仔細細地看了看這個大家伙,它的腿粗粗的、硬硬的,鼻子也是長長的,和傳說中的大象一模一樣。“沒錯,這就是大象!”就在這時,“長鼻子”又垂了下來,落在一堆木板上,球球和淘淘爬上木板,抬起頭大聲喊:“大象,大象,我們和你做朋友好嗎?”他們沒有聽到回答,只聽“咔嚓”一聲,球球和淘淘覺著身子一晃,和木板一起被“長鼻子”吊到了半空。
這時,馬路上一個孩子大聲喊道:“看!大吊車!鼻蚯蚝吞蕴悦靼琢耍@個力大無比的家伙不是大象,是大吊車。在半空中,他們看見了一排排的高樓,還有許多像小甲蟲一樣的汽車……
回去告訴朋友們,讓他們也來看看這城里的大象。
活動分析
本活動選取的教材是一個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童話故事。故事巧妙地將幼兒喜愛的兩種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大象和大吊車置于故事情節(jié)中,讓它們之間產生有趣的聯系,在吸引幼兒欣賞故事的同時也開拓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顒釉O計通過提問、設疑等方式激發(fā)了幼兒渴望表達的愿望,并有效運用談論、對比講述等多種途徑,強化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幼兒的講述能力,有效促進了幼兒全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實施指導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活動難點:
了解吊車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并能用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拓展
教師帶幼兒到附近的工地觀察吊車的工作情況,讓幼兒說說吊車是什么樣子的,它們是怎樣工作的。
教師可以錄制一輯吊車的錄像給幼兒觀看。
教師可以給幼兒講故事《盲人摸象》,增進幼兒對大象外形特征的了解。
注意事項
1教師在講故事的時候注意不要過早地告訴幼兒這個“大家伙”是什么,以強化幼兒想知道答案的好奇心。
2在開展本活動前,要幫助幼兒積累有關大象和吊車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城里的大象》】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象救兔子教案03-19
大班語言城里來了大恐龍教案03-19
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03-04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01-26
大班語言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02-05
《城里來了大恐龍》大班語言教案03-09
大班語言教案:《城里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03-14
大班語言花格子大象艾瑪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