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熔化和凝固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熔化和凝固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熔化和凝固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道熔化現(xiàn)象和凝固現(xiàn)象;
2.知道熔化過程中吸熱,凝固過程中放熱;
3.知道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能用來解釋簡單現(xiàn)象;
4.會查熔點表.
5.通過晶體熔化實驗,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1.引入新課: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節(jié)教材開頭提出的:黑龍江省漠河鎮(zhèn)的最低氣溫達到過-52.3,在這樣冷的地區(qū)測氣溫應該用水銀溫度計還是酒精溫度計。這個問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聯(lián)系了上節(jié)講過的溫度計,又可用來導入 新課,而且具有實際意義。
方法2:從生活事例引入。熱天,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變成了水,再過一段時間水干了,變成看不見的水蒸氣,跑得無影無蹤。由此導入 新課。
2.學習新課:
學習新課的過程應當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據(jù)本節(jié)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可采用兩種方法:
方法1:啟發(fā)講解式。教師邊做演示實驗、邊提出問題、邊講解。在講臺上,組織部分學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實驗,組織另一部分學生做松香(或蜂蠟)的熔化實驗。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納出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沒有固、液共存狀態(tài)。
方法2:科學探究式。在教師的組織下,提出問題,學生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和進行試驗,寫出實驗報告。得出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沒有固、液共存狀態(tài)。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難點分析】晶體的實驗,在熔點(或凝固點)不斷地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現(xiàn)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確結論,對實驗要求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對于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分,學生知道從熔化過程表現(xiàn)出的特點區(qū)分就可以了。
【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
方法1:承上啟下引入。
提出問題:黑龍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氣溫在-30℃以下,漠河鎮(zhèn)的最低氣溫達到過-52.3℃.在這樣冷的地區(qū)測氣溫應該用水銀溫度計還是用酒精溫度計呢?根據(jù)什么來選擇呢?
我們學習。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水的三態(tài)變化學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問題:熱天,從冰柜中拿出的病,一會兒變成了水,再過一段時間水干了。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物質在固、液、氣之間變化有什么特點呢?
我們學習熔化與凝固。
2.學習新課
由于萘對人體有危害,課本已將晶體熔化的實驗換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買到。假如買不到海波而手邊又有萘,則務必只由教師來演示,不要讓學生接觸萘,而教師也要注意實驗室通風好些,盡量少吸入萘蒸氣。
本節(jié)課的實驗比較難做,根據(jù)學校條件不同可以提供兩種方案供參考。
如果學校實驗儀器較多,可在實驗室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事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實驗小組(2~3人為一組)。把儀器按教材50頁圖4-7觀察熔化現(xiàn)象的實驗裝置組裝好。
提出問題:不同物質在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熔過程中,溫度的變化的規(guī)律相同嗎?
猜想和假設:熔化過程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
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研究蠟和海波(硫代硫酸鈉)的熔化過程。
參照如圖選擇需要的實驗器材。
注意:實驗時,嚴禁用酒精燈點燃另一只酒精當;用完酒精燈必須用燈冒蓋滅(不能用嘴吹);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不要驚慌,立即用濕布鋪蓋。
教師要講解實驗的做法和注意事項。除了要將實驗目的、如何分組、如何分工、觀察什么、記錄什么、如何畫圖像等之外,由于學生沒有用過酒精燈,還要特別注意向學生講清如何點燃、熄滅酒精燈,萬一酒精灑在桌上并燃燒起來,如何撲滅。教師要準備幾塊濕布備用。
【熔化和凝固教案】相關文章:
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03-12
凝固的淚珠作文09-08
比和比例的教案02-09
《狼和鹿》教案06-20
狗和猴教案06-20
小羊和狼教案06-26
《松鼠和松果》教案07-06
太陽和影子教案06-17
《駱駝和羊》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