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語言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愛聽美妙的故事是兒童的天性,孩子們總喜歡纏著大人給他們講好聽的故事,還喜歡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動作,惟妙惟肖地進行故事表演。根據(jù)孩子們的這些特點,我設計了《會爆炸的蘋果》這一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促進了孩子們的思維、語言、想象等多種能力的發(fā)展;激發(fā)了幼兒熱愛勞動、誠實善良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童話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特點,掌握詞語“好奇、“搖頭晃腦、“珍貴。
2、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誠實善良的思想感情。
3、啟發(fā)幼兒開動腦筋,大膽地想象故事的發(fā)展與結局,編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準備:
1、童話故事課件《會爆炸的蘋果》,多媒體電教設備,音樂CD。
2、紅蘋果一個、紅氣球一個,狐貍、小豬、小鳥、氣球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引起聽故事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聽一聽有什么聲音?(播放氣球爆炸聲)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在爆炸呢?(幼兒回答)有的說是鞭炮,有的說是氣球,到底是什么呢?接下來,老師請小朋友們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稱叫《會爆炸的蘋果》,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二、猜一猜,大膽想象故事的發(fā)展。
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①②。提問:小朋友,狐貍想吃小豬的蘋果,小豬不給它,那它會想什么壞主意來得到小豬的蘋果呢?
1、幼兒自由討論。
2、請部分幼兒把自己想的內(nèi)容講給大家聽。
三、說一說,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新詞語。
幼兒繼續(xù)觀看多媒體課件③④⑤⑥,提問:
1、故事的名稱是什么?故事里有誰?
2、小狐貍用什么做了假蘋果?(出示狐貍頭飾)小狐貍為什么要弄假蘋果?
3、它跟小豬怎么說?(學習詞:好奇)
4、假蘋果和真蘋果看上去有什么相同?(出示紅氣球和紅蘋果)
5、小豬看到狐貍的蘋果特別大,小豬就說:“請你換給我一個蘋果吧,我想用它做種子。狐貍很神氣,搖頭晃腦地說:“那是可以的。(學習詞:搖頭晃腦)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6、狐貍說:那是可以的,不過我的蘋果特別大,所以就特別珍貴。(學習詞:珍貴)狐貍就說:“你要用好多才能換我一個。
7、小豬用多少蘋果來換狐貍的一個蘋果?
8、小鳥知道了這一切,怎樣揭穿狐貍的詭計?
四、編一編,創(chuàng)編故事的結局。
請小朋友們再欣賞一遍故事,注意聽小動物的對話。(播放多媒體課件)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這個故事的結局。
2、小朋友們故事里的小豬、狐貍、小鳥,你們喜歡誰呢?為什么?你們不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小朋友們,小狐貍不愛勞動,還騙別人,它這樣做很不好,我們要做一個熱愛勞動、誠實、善良的人。
五、演一演,表現(xiàn)故事的情節(jié)。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小豬、狐貍、小鳥的動作。
2、幼兒自選頭飾,在老師的引導下聽音樂自由表演游戲《會爆炸的蘋果》,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利用頭飾進行故事表演,學習小動物的對話。
2、將自己編的故事結尾畫出來。(提示幼兒編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結局)
活動反思:
在傳統(tǒng)的.故事教學中,一般都認為教師應給幼兒一次又一次地完整講述,才能使孩子們了解故事情節(jié),學會講故事,特別是對年齡小的幼兒來說,這無疑有其一定的意義,本活動是把故事的前小半部份呈現(xiàn)給幼兒,讓他們對狐貍的意圖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從各種角度進行分析、想象、推理、討論狐貍可能會想到的壞主意,這對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想象是一個很好的啟發(fā)。這種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自主性。當孩子們各有各的想法時才把故事的后大半部份呈現(xiàn)給幼兒,讓他們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與故事中狐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使幼兒能在自己想象——聽故事對比——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向中得到較好的鍛煉,思維能力不斷地向高一級的層次發(fā)展。
本活動的故事課件色彩鮮明、形象生動、聲情并茂,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整個活動進行得比較順利,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附故事:會爆炸的蘋果
小豬種了一棵蘋果樹,秋天到了,蘋果樹上結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小豬心理真高興,一天,小豬正在樹下休息,一只小鳥飛來了,小鳥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蘋果,嘰嘰喳喳地叫起來:“太好了,太好了,小豬的蘋果樹上結出這么多的蘋果了。小鳥的叫聲引來了一只狐貍,狐貍抬頭看著那些紅通通的蘋果,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它跟小豬說:“這蘋果一定很甜,給我一個嘗嘗怎么樣啊?小豬看著狐貍的饞相,說:“要想吃,還是你自己種吧。可狐貍不愛勞動,也沒有耐心種蘋果樹。有一天,狐貍想出一個壞主意,它把幾只大紅氣球栓到一棵樹上,然后跑去對小豬說:“我種了一棵最新品種的蘋果樹,幾天就結蘋果,結的蘋果又紅又大,比起我的蘋果,你的大蘋果就要算是小蘋果了。小豬聽了很好奇,就去看狐貍的蘋果樹。它站在樹下一看,高高的樹梢上掛著幾個特大的紅紅的蘋果。小豬也想種出這么大的蘋果,它對狐貍說:“請你換給我一個蘋果吧,我想用它做種子。狐貍這下可神氣了,搖頭晃腦地說:“那是可以的,但是這些蘋果特別大,就特別珍貴,所以你要拿好多才能換我一個大紅蘋果。小豬答應用三筐小蘋果來換一只狐貍的大紅蘋果。小豬哼哼哼哼地拖來了三筐蘋果,狐貍也準備上樹去采它的蘋果了。遠處的小鳥知道了一切,心理著急地想:小豬,你可不能上狐貍的當啊!小鳥急忙飛到狐貍的蘋果樹上,用尖尖的嘴啄破了狐貍的假蘋果……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理解畫面,能根據(jù)畫面提供的信息猜想故事的發(fā)展。
2.了解不同(地區(qū))國家掉牙的習俗,知道換牙是成長的必經(jīng)過程。
3.體驗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喜歡閱讀活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對不同國家(地區(qū))掉牙習俗有初步的了解。
2.物質準備:PPT課件、繪本一本以及牙齒生長順序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交流經(jīng)驗。
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換牙經(jīng)歷和感受。
二、介紹封面,激發(fā)興趣。
1.利用PPT出示書的封面,介紹封面內(nèi)容。
2.幫助幼兒初步理解詞語“超級頑固”。
3.介紹扉頁,讓幼兒知道這是個不可錯過的畫面。
三、觀察想象,大膽表達。
1.了解各國掉牙習俗。
①幼兒講述自己所知道的掉牙習俗。
②教師利用PPT幫助幼兒梳理各種掉牙習俗。
2.分段講述,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主意1——跳舞
、俨聹y這個辦法,會不會讓牙齒掉下來?并請牙齒松動的幼兒來體驗。
、谛〗Y:塔比莎折騰了半天,結果牙齒還是沒有掉,真是一顆頑固的牙。
主意2——烏龜拉
、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嘗試講述畫面的內(nèi)容。
、 小結:牙齒依然沒有掉,真是一顆頑固的牙。
主意3——跳蹦床
、 請牙齒松動的幼兒體驗蹦跳的方法是否能讓牙齒掉下來。
、 小結:可是,牙齒連動都沒有動!真是一顆頑固的牙!
主意4——捕蠅草
、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這是個什么辦法?
② 小結:捕蠅草捕住了蒼蠅,沒捕住塔比莎的牙齒。
主意5——粘泡泡糖
① 引導幼兒講述畫面的內(nèi)容。
② 小結:牙齒還是沒有掉, 真是一顆頑固的牙。
3.發(fā)揮想象,猜測結局。
①利用PPT課件,幫助幼兒回憶塔比莎用過的.五個辦法。
、诠膭钣變捍竽懖聹y故事的結尾部分。
③教師念“給牙齒小精靈的一封信”結束故事。
(四)結合經(jīng)歷,表達感受。
鼓勵幼兒說說聽完故事后,心里的想法和對換牙的新看法。
活動延伸:
——記錄自己的換牙情況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完整地聽講故事,細致觀察畫面中兔奶奶家的家庭成員,進行判斷、推理,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從故事中,體會對長輩的愛和溫暖幸福的感覺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fā)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ppt:《幸福的大桌子》。
2.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班得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邵老師帶來很多圖片,要考考大家的眼力,
1.觀察畫面,猜想兔奶奶家有幾口,看圖一提問。
(1)“這是家里的哪個地方?你從哪里可以知道呢?”
(2)“廚房里坐著誰?在干什么呢?”
(3)“兔奶奶家里的廚房里有一樣很大的東西,那是什么?”(是一張很大很大的桌子)
(4)“那么大的一張大桌子可以坐幾個人呢?兔奶奶一個人坐在這么大的桌子前會感到怎么樣?”
小結:這是兔奶奶家,有一張大大的桌子,兔奶奶在餐桌旁坐著。兔奶奶家有8名家庭成員,有兔爺爺、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這是3個兒子;還有三個女兒:兔姐姐、雙胞胎兔妹妹,他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二、講述故事內(nèi)容。
——故事第一部分。
(1)“就在一年前,兔奶奶的對面坐著兔爺爺,可是兔爺爺年紀大了,他去世了!”
(2)理解“去世”的含義:“什么叫去世么?除了說去世還可以怎么說?”(上天堂)
(3)“去世”這件令人難過的事情,用“死了”和“上天堂”哪一句話能讓人心情更好一點
小結:當我們遇到有人去世這種讓人難過的事情,要用好聽一點的詞來說,心情會更好一點。所以,兔爺爺去哪里了?兔爺爺去了天堂,所以他們家的大桌子前兔爺爺不在了。
——故事第二部分。(了解兔兒女們的職業(yè),分析“很少回家”的原因)
(1)“日子久了,兔老大做了海員。(理解什么是海員)因為老大要去世界各地航行,所以晚上不能在大桌子上吃飯!
(2)兔老二長大了,他做了一位廚師。哪里有廚師?你知道哪些飯店?你們家的廚師是誰?
小結: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真很高超,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jīng)常回家。家里很多廚師是老人。
(3)兔老三長大做了什么?你們都知道那些音樂家?他是干什么的?
小結:兔老三做了一名了不起的音樂家。就像周杰倫在世界各地開音樂會一樣,晚上經(jīng)常開音樂會,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兔老三也不在家。
(4)兔姐姐長大了,生了兩個小寶寶。寶寶年齡小,兔姐姐又忙著照顧和撫養(yǎng)兩個寶寶,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兔姐姐也經(jīng)常不在家。
(5)兩個兔妹妹又長大了,上了大學。上了大學以后要住在學校,所以大桌子前她倆也經(jīng)常不在家。
——故事第三部分。
(1)“這時,兔奶奶一個人面對這大桌子,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孤獨)
(2)“可兔奶奶想到過去的事情,咯咯的笑出聲來,一點也不覺得孤獨了?為什么呢?”
——故事第四部分。(觀察圖片,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1)現(xiàn)在大桌子前只有兔奶奶一個人,她看上去怎么樣啊?
(2)看圖片,她為什么又笑了?想到了什么呢?
(3)看圖片,討論兔奶奶家前后人口的變化,一家共有9口人。(日子越過越久,人就會越來越多)
小結:兔奶奶想著自己的孩子們都這么的有出息,想著想著就咯咯咯的笑出聲來了,也就不覺得那么的難過和孤單了。
兔奶奶的孩子們回家的.場景。
老師:“老三是音樂家,所以他準備唱一首關于媽媽的歌給兔奶奶聽。那是一首什么歌?就在這個時候,大家一起舉起了酒杯,對他們的媽媽說了兩個字。當孩子們對兔奶奶說謝謝的時候,她覺得怎么樣?”(兔奶奶覺得溫暖和幸福。)
理解“幸!钡暮x!凹依镞有一樣東西也感到很幸福,你猜一猜那是什么呢?”(大桌子)
告訴幼兒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小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位父母都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付出很多的辛苦。所以要對自己的父母經(jīng)常說謝謝。謝謝他們辛苦的將自己養(yǎng)大。大桌子被圍得滿滿的,兔奶奶覺得自己幸福極了。
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讓家里的老人幸福?
小結:你們家的老人看到你就幸福是嗎?其實,讓老人幸福很簡單的,擁抱一下,親一下,都會讓老人幸福。孩子們最容易讓老人們幸福。今天每個小朋友都是幸福小天使,想辦法讓家里的老人幸福一下吧!
三、結束。
1.欣賞幸福拍手歌。
2.邊唱邊跳,向朋友傳遞幸福。
活動反思:
作為年輕的老師和孩子的互動還不是太多,語言組織不是太嚴謹,層次不是太清楚。以后在這些方面會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