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中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3-27 18:17:23 教案 投訴 投稿

    【熱門】中班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中班數(shù)學教案

    中班數(shù)學教案1

      設計意圖:

      新《綱要》提出“數(shù)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币虼,在今天的活動中,我為幼兒設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抽象的數(shù)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在探索中尋找數(shù)字的相鄰數(shù),理解相鄰數(shù)的.關系。

      活動目標:

      1、知道5的相鄰數(shù),理解數(shù)群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嘗試總結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并能遷移運用。

      活動準備:

      1、1-6數(shù)字卡、1-6數(shù)量不同的動物卡片、彩筆。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32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分別出示動物卡片,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以及各自相鄰的好朋友。

      “小動物們最近搬新家了,它們聽說你們最聰明了,想請你們幫它們認識認識它們的左鄰右舍,你們說可以嗎?那我們一起幫助它們吧!”

     。1)分別出示5種不同的小動物卡片,利用1-6數(shù)字卡,引導幼兒說出他們的名稱、數(shù)量。

     。2)找出它們的相鄰好朋友,并說出里有(它們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2、學習5的相鄰數(shù),進一步理解相鄰數(shù)的含義。

     。1)出示6種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按順序給它們排排隊。

     。2)“小花貓說呀我還是沒弄清楚我的左鄰右舍是誰,想請你們再來幫幫它,可以嗎?”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它的相鄰好朋友是誰和誰?找出5只小貓左邊的鄰居是誰,有幾只,5只小貓的右邊是誰,有幾只,比較小狗比小貓少多少,小羊比小貓多多少。并說出5比4多1比6少1的關系。

      3、引導幼兒尋找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每個數(shù)都有兩個相鄰好朋友,一個比他多一是他的相鄰大朋友,一個比他少一是他的相鄰小朋友,三個數(shù)之間中間的數(shù)比前面一個數(shù)大,比后面一個數(shù)小

     。2)引導幼兒根據(jù)相鄰數(shù)規(guī)律進行推理。找出6的相鄰好朋友是幾和幾?7的相鄰好朋友是幾和幾?

     。3)組織幼兒完成操作練習:《找朋友》。通過操作練習,鞏固5的相鄰數(shù)。

     。4)評價幼兒操作練習情況。

     。5)教師利用幼兒用書第3冊第32頁,引導幼兒根據(jù)相鄰數(shù)的關系,完成數(shù)學活動。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玩數(shù)字娃娃的游戲,鞏固對5以內相鄰數(shù)的認識。

    中班數(shù)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樂意用上下、前后、中間等方位詞描述位置。

      2、進一步積累識別空間方位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一輛雙層巴士。

      【活動過程】

      一、雙層巴士開來了

      ——說說雙層巴士和普通巴士有什么不同?

      ——數(shù)數(shù)雙層巴士的上下兩層各有幾扇窗戶?

      ——介紹乘坐雙層巴士的經(jīng)驗。

      二、大家上車啦

      ●請5名幼兒上車,用已有經(jīng)驗描述好朋友的位置,但不能說出名字

      關鍵提問:

      ——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里?

      ——誰是他的好朋友?打打招呼

      ——除了用第幾層的第幾個來介紹,還有其他介紹方法嗎?

      ●5名幼兒下車,拉上窗簾后再請4名幼兒上車

      ●游戲“猜猜我是誰”,規(guī)則:

      ——巴士里面的幼兒說出自己的位置,請同伴猜猜他是誰?

      ——同伴先說出名字,再根據(jù)方位打開窗簾

      ——如果猜對了,可以上車但不能打開窗簾

      ●游戲“找空位”,規(guī)則:

      ——說出空位的位置,如果沒人坐就可以上車,如果有人就不能上車

      ——每個幼兒都上車

      小結:同一個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位詞介紹,可以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還可以說在誰和誰的`中間。

      ●雙層巴士開啦

      “雙層巴士”這個活動主要是通過“乘坐巴士”的游戲情境來進行如上、下、前、后等一定方位語言的表征。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分辨“上下前后”等方位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怎樣運用一定的方位詞來描述“上下前后”等方位則是中班幼兒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此次活動,你有哪些收獲呢?請大家圍繞下面的問題一起來探討吧!期待老師們的積極參與!

      拋問:

      1、在空間方位的認知中,啟發(fā)幼兒用方位詞來表述上下、前后等不同方位有何意義?

      2、在游戲情況中,教師如何調控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與數(shù)學目標任務達成之間的關系?

    中班數(shù)學教案3

      中班數(shù)學教案:找圖形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對幾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2、活動中能積極地與同伴合作,聽到信號能迅速地行動。

      二、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畫上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和圓。

      2、圖形卡片、短繩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找圖形

     。1)教師出示圖形卡片,幼兒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圖形,向場地上相應的圖形跑去并站在圖形中。

     。2)教師說出不同圖形的名稱,幼兒根據(jù)教師說出的圖形場地上尋找該圖形,在跑去站在圖形中。

     。3)用信號代替圖形名稱,讓幼兒根據(jù)信號尋找圖形并向圖形跑去。如打一次鈴表示正方形,打兩次鈴表示三角形,打三次鈴表示圓形等。

      2、拼圖形

      (1)幼兒自由結伴,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圖形卡手拉手圍成相應的圖形

     。2)鼓勵幼兒用短繩在地面上拼成各種圖形后,玩跑圖形的游戲。

      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數(shù)多少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繼續(xù)學習用目測方法正確判斷8以內的數(shù)量。

      2、幼兒認識8以內自然數(shù)列中,相鄰兩數(shù)間的數(shù)量關系。

      二、活動準備:

      1、點卡6張(3---8),數(shù)字3---8,幼兒畫冊人手一本

      三、活動過程:

      1、目測數(shù)群

      出示點卡,引導幼兒觀察,“黑板上每張卡片上的圓點一樣多嗎?各有幾個點子?

      2、按序排列點卡并匹配數(shù)字

      誰會給這些點卡排隊?想想哪張卡片排在最前面,接下來又排哪一張??”(幼兒操作)點子卡片想找數(shù)字朋友,誰來幫忙找一找?”(幼兒操作)。請大家一起說說他們是怎么排隊的'。

      3、幼兒觀察理解相鄰兩數(shù)間的關系

      “3的后面是數(shù)字幾?”“4比3怎么樣?”(多1個)“3比4呢?”(少1個)以此類推比較相鄰兩數(shù)之間的關系!安还苁鞘裁磾(shù),排在它后面的一個數(shù)都要比它怎么樣?”(多1個)那排在它前面的一個數(shù)呢?(少1個)

      4、小組操作

      填空格:“先看看空格前有幾個點子,再看空格后又有幾個點子,想想空格里應該畫幾個點子呢?”

      中班數(shù)學教案:給花寶寶排隊

      一、活動目標:

      1、復習認識數(shù)字8、9,正確感知8和9的數(shù)量。

      2、學會將9以內的物體按序排列。

      二、活動準備:

      1、數(shù)字5—9的大數(shù)卡各一張;8和9的大實物卡各3張

      2、《幼兒畫冊》第3冊第11頁。

      三、活動過程:

      1、目測數(shù)群。

      出示大實物卡8或9,請幼兒說說卡片上畫著什么,每種物體有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

      2、按數(shù)量歸類,感知8和9的數(shù)量,并匹配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1)以一張8的實物卡和一張9的實物卡為標記,請幼兒將自己粘貼的花寶寶按8或9的數(shù)量歸類。歸類時,引導幼兒說一說,如:9個花寶寶和9放在一起。

      (2)出示8和9的數(shù)卡,請幼兒幫助數(shù)卡找家。

     。3)請幼兒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些物體是8個,哪些物體是9個。

      3、完成《幼兒畫冊》“花寶寶”的練習。

      中班數(shù)學教案:圖形變變變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圖形折疊、分割、拼擺,感知圖形的變化。

      2、進一步鞏固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圓形的認識,發(fā)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圖畫若干張,事先張貼于活動室內供幼兒觀賞。

      2、圖形操作卡片(各種幾何圖形)。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圖形寶寶們來到了我們班,可是他們很調皮,和小朋友們玩躲貓貓的游戲,請你們來把它們找出來吧!(出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的)

      2、借形想象,拓展幼兒想象空間。

     。1)圖形變變變。

      教師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將長方形的圖形紙用折的方法變成新的圖形,鼓勵幼兒嘗試多種變法。

      (2)請你們一起來想想,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梯形我們還可以折成什么圖形?

     。3)數(shù)圖形。

      沿著折線剪一剪,并數(shù)數(shù)變成了幾個新的圖形。

     。4)拼圖形。

      鼓勵幼兒用各種新圖形拼搭成物體造型。

      3、幼兒操作。

      游戲:圖形變變變

      提供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紙若干,鼓勵幼兒大膽操作,通過折、剪、拼的方法探索圖形的變化,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學會介紹自己的操作成果。

      4、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教師請幼兒共同欣賞、點評幼兒操作結果。點評后,請“找圖形”活動區(qū)記錄得不正確的幼兒加以糾正自己的操作結果。

    中班數(shù)學教案4

      活動目標:

      通過數(shù)數(shù)感知7以內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并感知數(shù)字的實際意義,提高分析能力。

      初步了解車輛人數(shù)限定的規(guī)則,形成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準備:PPT、模型車、紙人數(shù)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場景導入

      你們看馬路上有什么?有幾輛車?(3輛)又開來了幾輛車?(4輛)現(xiàn)在一共有幾輛?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小結:馬路上一共七輛車,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七來表示。

      觀察

      街上有些誰?(叔叔、爺爺、奶奶、阿姨)各有幾個人?

      小結:數(shù)數(shù)時,看仔細,不漏數(shù),不重復數(shù),人數(shù)幾人就能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二、討論

      情景導入

      今天大家都要出門去公園。你們看,出租車來了,出租車上一共有幾個座位?

      你們覺得誰能坐上車?為什么?(自由討論)

      如果司機叔叔要求乘客人數(shù)與座位數(shù)完全一樣,你們覺得應該誰先上車?

      小結:原來爺爺奶奶的人數(shù)與出租車位置的數(shù)量是相同的,所以司機叔叔讓他們先上車。

      司機叔叔沒讓阿姨上車的原因是什么?

      小結:原來阿姨的.人數(shù)超過了出租車里的座位,所以司機沒讓阿姨上車。

      解決問題

      那么我們來幫阿姨想想辦法,怎么才能去公園?

      小結:一輛車能乘坐多上人是有規(guī)定的,乘客的人數(shù)不能多于座位的數(shù)量。

      三、游戲

      跟隨音樂,自選車輛。

      集體檢驗,比較兩輛車上人的數(shù)量。

    中班數(shù)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shù)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活動準備:

      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shù)量為1—3不等)

      人手一支筆,每組兩只空盆,幼兒記錄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花生,觀察花生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藏在這個謎語里(出示謎面“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保蠹乙黄饋聿,猜對了,它就和我們做游戲。小朋友有沒有信心猜出來,好,仔細聽,認真想,大家一起努力。(師說謎面,幼兒猜)

      (2)對,是住著麻屋子的花生媽媽;ㄉ鷭寢屨f小朋友真聰明,她送每個小朋友一盤花生果,(請小朋友每人拿一盤花生果)想和小朋友做個游戲,好嗎?聽好了,先仔細觀察你盤中的`花生,不許剝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看看它的大小、長短有什么不一樣?

     。3)你能猜對每個花生媽媽肚里有幾個花生寶寶嗎?

     。4)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有幾個花生寶寶,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1、怎么多花生媽媽,怎樣才能記清每一位花生媽媽有幾個花生寶寶呢?第一個、第二個·····,你有什么好辦法呀?(幼兒討論)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還是剝一個記一個呢?

      2。幼兒操作,記錄花生的顆數(shù)。

      (1)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個花生仁并記錄在幼兒記錄卡上。(教師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2)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卡,找找花生媽媽肚里的花生寶寶數(shù)量一樣的記錄有幾次。

      1、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2。請幼兒談談自己記錄的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中班數(shù)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6,并知道其代表的實際意義。

      2、通過操作、目測等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shù)量,鞏固對6以內數(shù)字的認識。

      3、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動手操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數(shù)字卡片若干,動物圖片若干,小刺猬背果子,幼兒操作練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教師身上貼1—5數(shù)字):小朋友們看,我的身上有什么?(復習數(shù)字1—5)這是數(shù)字國王送給我的禮物,他還邀請我們去他的王國玩。開著你的小汽車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幼兒目測動物數(shù)量,鞏固對數(shù)字“4”、“5”的認識。

      師:數(shù)字王國到了,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從我的身上找出數(shù)字寶寶送給它。

      三、認識數(shù)字“6”。

      師:(出示小刺猬)誰來了呀?它的身上有什么?瞧:我這兒有許多水果,誰來幫助小刺猬背果子?可以對它說什么?還可以怎么說?(數(shù)字5可以表示5個水果,5個水果可以用數(shù)字5來表示)

      師:小刺猬要給小朋友們變魔術,(添上一個水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字5還能不能表示6個水果?6個水果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師:(出示數(shù)字6)6像什么呢?知道6里面有6個1,6個1合起來是6。

      師:這6個水果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每一種有幾個?(1個),共有幾個?(6個)6個1合起來是幾?6里面有幾個1?

      師:請幼兒討論講述“6”還可以表示什么?

      四、操作活動。

      師:數(shù)字國王帶來了兩張神奇的卡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師:數(shù)字國王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神奇的卡片,快去玩一玩吧!

     。ㄓ變涸谝魳仿曋羞M行操作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錯。有薛力偉、頂頂、馬子悅、德德、這幾個小朋友認識了數(shù)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時出了錯誤。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對他們幾個再次引導最后也完成的不錯。只有給孩子們時間,一定會越來越棒的。加油寶貝們!

    中班數(shù)學教案7

      一、活動準備:

      醫(yī)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畫有5以內的醫(yī)療器具),幼兒人手一套圓點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塊泡沫板拼成的樓梯共4條。

      二、活動過程:

     。ㄒ唬⒁鲋黝} 教師以醫(yī)生的身份出現(xiàn)。 問:我是誰?我在哪里上班?認識紅十字

      (二)、幼兒戴上圓點寶寶去醫(yī)院看看:

      1、復習2—3的點數(shù) 請幼兒點數(shù)后舉起相應的圓點卡片。

      2、學習4—5的'點數(shù) 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

     。ㄈ、去藥房

      1、上樓梯(五個臺階) 請幼兒邊走邊數(shù)。

      2、分藥片 (1) 教師報一個數(shù),幼兒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藥片。 (2) 出示藥方(上面有圓點),請幼兒根據(jù)配方上的圓點分藥片。

     。、 下樓梯。(邊走邊數(shù))

      三、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1---5。

      2、初步學習按數(shù)取物。

      3、認識一些常見的醫(yī)療用具。

    中班數(shù)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活動準備:

      1、自制一個大的長方體和一個大的圓柱體。

      2、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若干。

      3、紙張若干,每名幼兒一盒彩筆、一根毛線。

      4、廢舊撲克牌、數(shù)字卡片、塑料卡片各若干,光盤、彩色圓形卡片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班里來了兩位小客人“會滾動”和“不會滾動”,它們因為爭搶自己的好朋友吵架了,請大家?guī)蛶兔Α?/p>

      幼:幼兒任意挑選一件物品先在地上嘗試是否滾動后,再把它投入到“會滾動”和“不會滾動”的肚子里。

      二、認識長方體

      1、師幼共同檢查下投入到“不會滾動”肚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確。

      2、請幼兒觀察“不會滾動”中的一件物品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

      3、提問:它有幾個面?有沒有一樣大的面?(意見不一致)

      4、教師建議大家用畫的方式驗證下。(兩名幼兒一組合作,教師巡回指導)

      5、驗證后,請幼兒說說有沒有一樣大的面?每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都是長方形的;4個長方形,另兩個是正方形)

      6、師幼總結長方體的樣子:

      A、身體像盒子一樣,有6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大,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B、身體像盒子一樣,有6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大,4個面是長方形,另兩個面是正方形。

      7、請幼兒找找活動室里的長方體物品。

      三、認識圓柱體

      8、師幼檢查投入到“會滾動”肚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確。

      9、請幼兒觀察“會滾動”中的一件物品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

      10、提問:上下兩個圓形一樣大么?

      11、教師提議大家還是用畫的方式驗證下。(兩名幼兒一組合作,教師巡回指導)驗證后,請幼兒說說兩個圓形是否一樣大?

      12、觀察手中的“會滾動”從上到下是否一樣粗?(不確定)請幼兒用毛線量一量,再說說看。

      13、請幼兒嘗試總結圓柱體的樣子,教師適時引導。身體像柱子,上、下兩個圓形一樣大,從上到下一樣粗的物體叫做圓柱體。

      14、請幼兒說說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圓柱體的。

      三、了解長方體和長方形的關系,圓柱體和圓形的關系。

      15、幼兒分成兩隊,長方體隊和圓柱體隊。

      16、請長方體隊把長方形材料變成長方體;圓柱體隊把圓形材料變成圓柱體。(教師提醒幼兒要合作完成,巡回指導)

      17、請幼兒說說是用什么辦法分別把長方形變成了長方體、圓形變成了圓柱體。(把若干一樣大的長方形疊加在一起就是長方體;把若干一樣大的圓形疊加在一起是圓柱體。)

      四、用各種長方體、圓柱體物品組合造型。

    中班數(shù)學教案9

      活動目標:

      能主動發(fā)現(xiàn)排列的規(guī)律AABAAB、ABBABB和 ABCABC,學習按規(guī)律AABBCC的方法進行排列。

      在做珠簾、欣賞珠簾的過程中感受規(guī)律美。

      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找規(guī)律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主動發(fā)現(xiàn)排列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學習按規(guī)律AABBCC的方法進行排列。

      活動準備:

      1、教具:小熊、小猴、小豬、小貓的圖片;三條有規(guī)律的路;三個已粘有部分AABBCC規(guī)律的盤子;一根長繩子,上面穿有夾子;一條有AABBCC規(guī)律的圍巾圖片。

      2、學具:人手一根長紙條,一個固體膠、各色小圓片若干。

      3、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AABABB、ABBABB的排序認知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復習規(guī)律AABAAB、ABBABB,引出規(guī)律ABCABC

      1、出示三種動物圖片。

      2、逐一出示三條路,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AABABB、ABBABB和ABCABC排列規(guī)律。

      二、學習新規(guī)律AABBCC

      1、出示圍巾圖片,引導孩子觀察、發(fā)現(xiàn)AABBCC的規(guī)律。

      2、觀察圍巾上的花紋有幾種顏色?每種顏色又有幾個并排放在一起?

      3、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盤子上的規(guī)律,并接下去往下排。

      第一個集體排,還有兩個請兩個孩子上來比賽排,檢查是否排對。

      4、小結:原來這三個盤子上的花紋也都是有規(guī)律地排列的。

      三、操作,進一步鞏固規(guī)律AABBCC

      1、做一串珠簾,要三種顏色有順序地排。

      2、介紹操作材料和要求:每個人拿一根長紙片,從畫著顏色的這一頭開始粘,三個顏色有規(guī)律地排,一直到紙片粘滿了,就把它掛到珠簾下面,用上面的夾子夾住。

      3、孩子操作。

      四、欣賞漂亮的珠簾,感知規(guī)律美

      教學反思:

      我設計了以“小熊請客”為線索,巧妙地滲透各種具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讓孩子在與這些“動物”的.互動中主動積極地探索新的規(guī)律,達到教學活動的目標。

      孩子們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非常感興趣,而且決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過程中也能正確地完成排序規(guī)律,但是在自己的講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導孩子感知AABBCC的排序規(guī)律時出示了一個圓盤,但當孩子全部粘貼完整之后,忽然意識到應該給孩子一個起始的標記,沒有標記顏色就混在一起,規(guī)律不再那么清晰。

      2、我提供給孩子長紙條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根據(jù)規(guī)律粘貼,應該提示孩子當紙條已經(jīng)不再有地方粘時,一個節(jié)結束的時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們則應該 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將AA也要去掉,地方不夠了就不再往下粘了。

      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做的前期準備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經(jīng)驗,知識點的正確把握等等,尤其是數(shù)學、科學領域,是不允許老師有絲毫的學科知識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環(huán)節(jié)設計中的一個小細節(jié),教師都需要考慮周全才性,才能帶給孩子最為科學的認知經(jīng)驗。

      小百科:找規(guī)律是小學數(shù)學和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技能,目的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探究圖形和數(shù)字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guī)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中班數(shù)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的序數(shù),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使幼兒掌握序數(shù)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不同位置。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探索、勤于思考、手腦并用的學習習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圖、樓房作業(yè)紙、雙面膠、小動物圖片各一幅,1-7的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森林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他們特別的高興?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ǔ鍪菊n件)

      二、引導幼兒感知橫排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1、看小動物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請幼兒觀察排成橫排的動物:

      (1)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小動物?

      (2)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后、其他動物排在第幾?

     。3)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大家有不同的結論?

      (4)教師小結:序數(shù)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shù),從不同的方向數(shù)得出的結論不同。

      2、小動物安家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從不同的方向數(shù),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這下小動物們可為難了,都不知道自己該住那一間房了。經(jīng)過討論,它們決定舉行一場賽跑,用賽跑的名次來決定自己住哪間房。比賽開始了(出示課件):

     。1)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跑道?第一道上是誰?第二……、第三……、

     。2)比賽開始了,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后、其他動物排在第幾?(出示課件)

      (3)引導幼兒說:頒獎儀式。(出示課件)

      (4)教師說某一動物的名稱,讓幼兒說出它得了第幾名?搬進了第幾間房?(出示課件)

      三、引導幼兒感知安排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1、數(shù)樓房(讓幼兒知道數(shù)樓房是要從下往上數(shù))(出示課件)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說出新房子一共有幾層:第一層、第二層… …第十層,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從哪個方向開始數(shù)的。

      2、小動物搬新家幼兒操作學具,以幫助小動物搬新家的形式幫小動物住進新房子里。引導幼兒說出"我請××動物住進第幾層樓房里"。

      3、教師說某一動物讓大家用序數(shù)詞表示小動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四、游戲"換房子"

      請幼兒記住每只動物家的位置,教師待幼兒閉上眼睛后迅速調換動物的位置,然后請幼兒睜開眼睛,說說哪兩只小動物換房子了?說說××小動物原來住在哪里,現(xiàn)在住在哪里?

      五、幼兒操作活動。

      拓展延伸:

      師:小動物們又一次住進了新房,它們可高興了,準備了許多獎勵貼要分給我們班的小朋友。

      請幼兒根據(jù)師提示送獎勵貼。

      如:你的位置是第幾?

      請你把這個蘋果送給第x個小朋友。

      小百科:搬家指從一個地方搬到一個新的地方?v觀現(xiàn)代人的一生總會有幾次的變遷與異動。

    中班數(shù)學教案11

      案例背景:

      中班的幼兒已經(jīng)學習了關于圖形的有關知識,并且也非常的喜歡圖形,他們對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及長方形等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來認識梯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在活動中陳老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游戲、操作活動,讓幼兒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從而實現(xiàn)將教育游戲化、生活化的原則!墩J識梯形》這個活動就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

      案例描述:

      一、幼兒自選圖形,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桌子上放了很多的圖形,請你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

      師:請你說說你選的是什么圖形?

      幼:長方形/正方形…

      師:請拿相同圖形的小朋友把圖形放到一起(幼兒依次擺放)

      評析:活動一開始,教師就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說說自己選的是什么圖形,并請小朋友將相同的`圖形擺放到一起,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讓幼兒對所學的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進行鞏固,而且也為下一步認識梯形做好鋪墊。

      二、初步認識梯形,了解梯形特征。

      師:這是什么圖形呢?

      幼:梯形。

      師:梯形是怎么樣子的?

      幼:像滑滑梯…

      師:梯形有幾條邊,上面二條邊是怎么樣的?

      幼:四條邊

      師:上面兩條邊是平行的,用手來做一做平行,梯形還會翻跟頭,請你找找平行的邊。

      師:這個圖形像什么?

      幼:滑滑梯。

      師:它有幾條邊?

      幼:四條邊。

      師:上面一組邊平行,旁邊的一組邊是怎么樣的?(教師對折)兩條邊一樣長。我們把它叫作等腰梯形。

      師:這是什么圖形?它有幾條邊,平行的邊在哪里?(教師拿正方形比直角)有一個角是直角,我們把它叫作直角梯形。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詳細地講解梯形的特征,特別是一開始介紹梯形時,教師將梯形的特征:四條邊、一組邊平行,通過用語言和動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演示,并利用幼兒感興趣的翻跟頭游戲貫穿于活動中,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用雙手來表示自己尋找到的平行邊。在幼兒初步了解梯形特征的基礎上,教師又通過對折和比較的方法,進一步的講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使孩子們對不同的梯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集體尋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特征。

      師:梯形還會翻跟頭,他們翻呀翻,變呀變,都藏到機器人身上了,我們一起來把機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來,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從機器人身上拿下來。

      師: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幼兒依次來找),他找的對嗎?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幼兒對梯形特征的了解,結合幼兒喜歡的機器人,讓幼兒在機器人身上尋找梯形,幼兒通過尋找:有四條邊但一邊不相接的圖形、有四條邊但沒有一組邊是平行的圖形……教師進行講解、示范,集體再一一的檢查、分析,充分的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又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經(jīng)驗,去分析圖形特征,正確找出梯形,使幼兒對梯形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獨立尋找梯形,鞏固了解梯形特征。

      師:梯形又翻呀翻,變呀變,現(xiàn)在藏到這里了,我們按找梯形的方法,將找到的圖形給他們用線圈住(幼兒操作,教師適時指導,講評)。

      評析: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還是以翻跟頭貫穿活動,教師清楚地講解操作的要求,給每個幼兒提供了獨立操作的機會,鞏固幼兒對梯形的認識,讓每一位幼兒的認識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案例反思:

      1、活動環(huán)節(jié)流暢,過渡自然

      本次活動陳老師設置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幼兒自選圖形→初步認識梯形→集體尋找梯形→獨立尋找梯形。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讓幼兒充分的動手,動腦,使幼兒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認識水平得到了不斷地提升。

      2、教學方法運用豐富

      本次活動關鍵在于讓幼兒初步的了解梯形的特征,認識不同的梯形,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正確的找出梯形。所以在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豐富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示范、講解、幼兒觀察、操作等方法進行教學。從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看,這些方法的運用是比較合理的。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思維活躍,能夠跟隨情境的深入和發(fā)展而作出相應的反應。

      3、活動準備充分,順利開展。

      本次活動教師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要求,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并將游戲貫穿與活動中。在活動中,教師不僅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而且教師在自身的語言組織上簡練且具有指示性,讓幼兒清楚的了解到該做什么;顒又杏變捍竽懓l(fā)揮、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活動氛圍,從而更好的習得有關梯形的知識。

      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幼兒在這樣一個寬松、自在的環(huán)境中探索的興趣也非常濃厚,本次活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們從各方面去學習、探究。

    中班數(shù)學教案12

      6和7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并會認、會讀、會寫6.7這兩個數(shù),并能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及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學會比較數(shù)的大小。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理解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并運用于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會讀寫6和7,并能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和事物的順序。

      本課難點是:滲透集合、對應、統(tǒng)計等思想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復習數(shù)數(shù)012345

     。ǘ﹦(chuàng)設情境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

      出示同學們值日的情境圖

      1、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2、它們各有幾個,數(shù)一數(shù)。

      3、說一說你是怎樣數(shù)的?

     。ㄈ、擺一擺、畫一畫

      1、讓學生數(shù)出6根小棒,擺一擺,看看你能擺出什么?

      2、用7個你喜歡的圖形表示數(shù)字7.

     。ㄈ┩卣箲谩⒄f一說

      說說教室中,哪些物品能用6和7表示?

     。ㄋ模⿹芤粨,看一看

      1、

      2、

      3、

      4、請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練習撥6個、7個珠子.(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觀察直尺,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比一比(6和7比較大。┎聰(shù)游戲(6和7)

      (五)說一說,議一議

      出示課本圖片,共同探討6和7的意義:

      (六)寫一寫

      讓學生說一說6和7各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最后學生線描黑,再練習寫。

      五、課堂小結

    中班數(shù)學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數(shù)量在7以內)

      2、能夠獨立地取放、整理操作材料

      3、能否認真聽講,并跟隨教師要求,積極舉手發(fā)言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高矮不等的娃娃和大小不等的圓片)

      操作條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出示點卡、觀察目測群數(shù),復習7以內的數(shù)及數(shù)量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量的差異

      教師出示高矮不等的娃娃,請幼兒說說誰來了有幾個,他們長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高矮)

      師:今天這幾個娃娃要出去春游,老師覺得這樣隨便站成一排太亂了,像請小朋友幫助他們按著順序排隊,誰有好方法的,請你來說一說。

      a、從矮到高排

      請幼兒將自己的娃娃卡片取出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一排

      排好后說一說你有幾個娃娃,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教師請1—2名幼兒演示并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巡回指導、檢查。

      b、引導幼兒進行逆向排序(從高到矮)

      有沒有小朋友有不同的方法不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的?(請用不同方法的幼兒展示)

      啟發(fā)其他幼兒思考:他是怎樣排的?這樣排對嗎?

      請幼兒集體操作從高到矮排列,教師巡回檢查總結

      c、教師出示一張與之前一樣的娃娃圖片,引導幼兒討論:這個娃娃排在哪里好呢?

      2、幼兒操作活動

     。1)給圓片排隊

      請幼兒說一說這些圓片有什么不同,你能幫他們排好隊嗎?

      請幼兒排好后說一說你是怎么排的。

    中班數(shù)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將風箏的不同區(qū)塊分解為顏色和形狀兩種特性。

      2、能進行顏色、形狀和空間位置的二次對應關系練習。

      3、樂于用動作表現(xiàn)空間位置。

      活動準備:

      1.一個大菱形的彩色風箏:平均分為4個三角形,四個三角形分別涂上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2.幼兒用書“秋日旅行”

      活動過程:

      一、觀察彩色風箏,能按不同區(qū)塊分解彩色風箏的特性

      1、(出示大菱形彩色風箏)小朋友,看,今天肖老師帶來了一個漂亮的

      彩色風箏,請你們看一看這個彩色風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彩色風箏有4個三角形,四個三角形的顏色不一樣”

      3、區(qū)分顏色特性:一個三角形是紅色的(用一個紅色的三角形表示),一個三角形是黃色的(用一個黃色的三角形表示),一個三角形是藍色的(用一個藍色的三角形表示),還有一個三角形是綠色的(用一個綠色的三角形表示)。并把這四個標記成一橫排擺好。

      4、認識彩色風箏第二特性:小朋友看,肖老師手上有四個動物圖案,看看都有什么小動物的圖案(有小兔子、小貓、小狗、小鴨),同時把這四個小動物圖案呈一橫排擺好,擺在顏色標記的下一橫排。

      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四個小動物的圖案放到這個彩色風箏上,看看我都會把小動物的'圖案放到彩色風箏的哪個位置(教師分別把四個動物圖案擺到彩色風箏不同顏色的區(qū)塊里)

      二、根據(jù)顏色、圖案和空間位置做二次對應關系的練習

      1、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四個風箏圖案,你們能看懂它們都表示什么意思嗎?(引導幼兒觀察,并知道這四個風箏里涂有紅點的地方就表示特指風箏的這個區(qū)域)

      把這四個風箏圖案,擺在四個小動物的下面一排。

      2、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把風箏上不同的顏色和圖案與它們所在的位置連起來。

      先來看看,風箏中綠色的地方是什么動物圖案(小兔子)那我們用線把綠色的標記和小兔子圖案連起來吧!再來看看小兔子圖案是在風箏的那個位置,左邊的上面。那我們把這小兔子圖案和表示彩色風箏左邊上面位置的這個風箏連在一起。

      以這樣的方式帶領幼兒一起完成,并讓幼兒理解顏色、圖案和空間位置的二次對應關系。

      三、練習“彩色風箏”

      1、翻書讀題,并理解題意

      小朋友,現(xiàn)在請你們翻到書上第27頁,這里也有一個彩色風箏,看看在它上面都有什么顏色,每個顏色的位置中有什么圖形,它們分別在彩色風箏的那個位置,像剛才一樣用線把它們連起來。

      2、幼兒自由完成練習

      3、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幼兒完成練習。

    中班數(shù)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7以內數(shù)量的認識,能按數(shù)字匹配實物并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

      2.能仔細地觀察和尋找實物卡。活動準備:

      1.教具:1~7的數(shù)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筆畫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紙剪個空心口袋貼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寫上1~7的數(shù)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鐵(與實物卡的數(shù)量相等)。

      2.學具:提供幼兒制作的1~7數(shù)量的實物卡(卡片數(shù)量為幼兒人數(shù)的兩至三倍,形式有點卡、實物印章卡,有用皺紋紙制作的紙球卡等)。

      3.活動前將卡片藏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

      活動過程:

     。ㄒ唬┨釂枌搿

      1.教師: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因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獨。

      2.教師出示數(shù)字口袋:可是昨天數(shù)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氣了,結果卡片朋友就從口袋里跑出來,躲起來不想見它。數(shù)字口袋沒有朋友玩,覺得很寂寞,想請小朋友幫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卡片會躲在活動室的哪些地方呢?

     。ǘ┯變簩ふ覍嵨锟ㄆ。

      1.教師:你找到了幾張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師: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幾張?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幾張?

     。ㄈ┌磾(shù)字匹配實物卡片。

      1.引導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逐一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卡片。

     。1)教師:誰找到了數(shù)量是1的卡片?請你把卡片貼在數(shù)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師:誰找到了數(shù)量是2的卡片?也請你把卡片貼在數(shù)字2的下面……2.教師引導幼兒逐一檢查數(shù)字與實物卡片上的數(shù)量是否一致。

     。ㄋ模┍容^卡片數(shù)量的多與少。

      1.教師:哪個數(shù)字的朋友最多?哪個數(shù)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益智區(qū)提供釣魚竿和“小魚”,讓幼兒進行釣魚比賽,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在數(shù)學區(qū)提供撲克牌,玩“抽烏龜”的游戲,鞏固對數(shù)量的認識;提供幼兒用書第15頁的操作材料進行“數(shù)物接龍”游戲。在結構區(qū)提供各種插塑玩具,讓幼兒拼搭數(shù)字。

      有關幼兒中班數(shù)學教案

      活動名稱:(數(shù)學)學習6以內的序數(shù)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序數(shù),能從不同方位正確判斷。

      2、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活動準備:

      1、小猴6個,橫排格子,豎排格子,橫豎混合排列的房子。

      2、電影票每人一張,幼兒操作題卡若干份。

      活動過程:

     。ㄒ唬┣榫硨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猴子們要坐汽車去公園玩,小猴子們該怎么上車呢?(出示橫排排列的格子)

      幼:一個一個的上,排隊上。

      師:我們先來給小猴子排排隊。

      請一名幼兒為小猴子排隊,教師與幼兒一起說出各色小猴子在第幾個。

     。ǘ┮龑в變焊惺懿煌较蛭矬w的排列次序。

      1、感受“從左到右”和“從右到左”的排列次序。

      師:公園到了,小猴子們都去公園玩了,但淘氣的小藍猴還藏在車廂里跟小朋友們玩捉迷藏呢。

      師:小藍猴,小藍猴你在哪里?我藏在第四個車廂里,

      你們快來找我。

      請舉手的幼兒上前找猴子,并說明找猴子的方法是從左到右。

      師:我們做一個什么樣的標識就可以知道,小朋友是從左向右數(shù)的呢?

      幼:紅旗、小點等。

      師:老師這有一個辦法,你們來看看這個辦法行不行。師:(教師出示箭頭)你們認識它是誰么?

      幼:箭頭

      師:(將箭頭貼在格子上方)我把箭頭貼在這里,它指的方向就是從左到右。

      師:小藍猴藏在第4個車廂,我們再來找一找。

      請舉手的幼兒上前找猴子,說明找猴子的方法是從右到左并將箭頭貼在合適的位置。

      師:都是第四,為什么車廂不一樣?

      幼:因為一個是從左到右數(shù),一個是從右到左數(shù)。

      2、感受“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的排列次序。師:(出示豎排排列的格子)瞧,淘氣的小藍猴藏在攀登架上,我們一起來找找。

      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問:“小藍猴,小藍猴你在哪里”

      師:我藏在第4個攀登架上

      請舉手的幼兒上前找猴子,說明找猴子的方法是從上到

      下并將箭頭貼在合適的'位置。

      師:有誰找的和他的不一樣?

      請舉手的幼兒上前找猴子,說明找猴子的方法是從下到上并將箭頭貼在合適的位置。

      師:都是第四,為什么位置不一樣?

      幼:一個是從上到下數(shù),一個是從下到上數(shù)。

      3、感受“上下左右”的排列次序。

      師:(出示橫豎混合排列的房子)小藍猴說:“小朋友們我玩累了,你們能把我送回家么?”

      幼:能

      師:瞧,小猴子的家呀,就在這些房子中,想知道小猴子住的是哪個房子么?

      幼:想

      師:我們一起來問問小藍猴,“小藍猴,小藍猴你的家在哪里呀?”

      師:我的家就住在,從左往右數(shù)第3個,從右往左數(shù)第4個,從上往下數(shù)第3個,從下往上數(shù)第4個,你們聽清楚了么?

      幼:聽清楚了。

      師:為了更快的找到小猴子的家,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份題卡。(出示題卡并講解)

      要求:按照箭頭方向和數(shù)字找到房子,并在找到的房子

      上用水彩筆作記號。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請每組幼兒代表對照題卡,在黑板上標出找到的房子。

      師:瞧,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找到的都是同一個房子。

      師:從不同方向,不同序數(shù),找到的房子有可能是一樣的。

      三:拓展應用

      師:小朋友們幫小猴子找到了家,小猴子可高興了,邀請小朋友們看電影,看電影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影票吧。

      師:小朋友們來看看這些電影票有什么不同?

      幼:數(shù)字、箭頭方向、箭頭顏色。

      師:請小朋友們到老師這排隊領票,根據(jù)電影票找到自己的座位,音樂停止后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好。

      幼兒聽音樂找座位,音樂停止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座位是否正確。

    【中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數(shù)字_中班數(shù)學教案07-07

    中班數(shù)學教案10-18

    中班數(shù)學教案【熱】03-29

    【推薦】中班數(shù)學教案04-01

    【熱】中班數(shù)學教案04-01

    中班數(shù)學教案【精】04-01

    中班數(shù)學教案【熱門】04-01

    【精】中班數(shù)學教案04-01

    中班數(shù)學教案【推薦】04-01

    中班數(shù)學教案排序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