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與狼》音樂教案 推薦度:
- 狼教案 推薦度:
- 狼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狼教案范文匯編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狼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狼教案 篇1
課題與課型
狼 (清)蒲松齡 自學導讀課
教學目的
1.識記:綴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讀懂課文
3.掌握課文中狼的陰險狡詐和屠戶的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及課文闡明的道理。
4.名詞活用和一詞多用現(xiàn)象。
教學重點難點
1.對情節(jié)和主題的把握(重點)
2.課文闡明的道理(重點)
3.名詞活用和一詞多用(難點)
教法學法
1.朗讀 2.品讀 3.討論點拔
媒體設(shè)計
多媒體或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
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一提起狼這種動物,我們就會想起它的狡詐和兇殘。當然,對于狼的本質(zhì)的認識,也是經(jīng)歷了一段過程的,東郭先生不是險些被狼吃掉了嗎?今天,我們再來講述一個發(fā)生在屠戶和狼之間的故事。(板書課題)
本文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郭沫若先生為他的書房---聊齋所題的對聯(lián)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二、明確目標:
1.掌握重點詞句的翻譯,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3.分析、歸納文章的主題; 4.熟讀、背誦課文。
三、自讀與點拔
自讀程序 適時點拔 設(shè)計意圖
。ㄒ唬╊A習識記。(注意音形義)綴zhuì 窘j(luò)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二)初讀課文。完成兩項自學任務(wù):1.識記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2.借助課文注釋,梳理文句,讀譯課文,把握課文大意。
。ㄈ┰僮x課文。理順課文情節(jié)脈絡(luò)。
。ㄋ模┦熳x課文,回答下列幾個問題(能用原句作答的,盡量用原句作答) 1.這則故事的.時間、地點和對立的雙方各是什么? 2.屠戶對狼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 3.屠戶的機智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4.屠戶是怎樣殺死狼的? 5.作者對這件事發(fā)表了怎樣的議論?
。ㄎ澹┛谑觥坝隼恰钡健皻⒗恰彼膫情節(jié)。
。┢纷x課文。
重點落實如下內(nèi)容:
1.屠戶奔靠柴堆下,放下?lián)幽闷鸬,這時狼的表現(xiàn)怎樣?從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對狼的陰險狡詐,屠戶表現(xiàn)出怎樣的勇敢和機智?
3.狼狡猾,但最終逃不掉“頃刻兩斃”的下場,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課文闡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詞語,解釋句中帶點詞的含義:(1)恐前后受其敵 (2)場主積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斷其股 (7)恐前后受其敵 (8)蓋以誘敵 (9)而前狼又至 (10)狼不敢前 (11)一狼洞其中 (12)隧入以攻其后 (13)其一犬坐于前 (14)禽獸之變詐幾何可采用學生先識記,再同桌互測,教師抽查時以口答或筆答形式進行。教師范讀(或錄音帶范讀),領(lǐng)讀、學生自讀、齊讀,借助注釋輪流翻譯句子,師生共同評說。
全文結(jié)構(gòu)為故事、評議兩部分:(板書或放投影) 遇 (故事開端)屠 懼 (故事發(fā)展) 狼戶 御 (故事進一步發(fā)展) 殺 (高潮結(jié)局)結(jié)合課本練習一作答具體表述為:屠戶賣肉晚歸,兩狼跟蹤而來(遇狼)---屠戶投骨,狼依舊緊跟不舍(懼狼)---屠戶倚薪對抗狼(御狼)---狼施詭計,被屠戶識破,擊斃兩狼(斃狼)。
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口述,不只是對課文進行翻譯。
1.“一狼徑去”,看似無意攻擊,實則聲東擊西。企圖前后夾擊,置屠戶于死地!捌湟蝗谇啊,“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閑無事,實則暗施毒計,表現(xiàn)其狡詐本性。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薄巴雷院髷嗥涔桑鄶乐!睂懗隽送缿舻挠赂遗c機智。
3.作者用的是議論的表達方式。禽獸,既是指狼,又是指狼一樣的惡人,作者借題發(fā)揮,語意雙關(guān),既是對狼的嘲笑,又是對屠戶機智勇敢殺狼的贊揚。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傳統(tǒng)寫法。作者通過這個故事,意在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就是作者在文中要闡明的道理。
4.(1)狼(2)麥場(3)柴草堆(4)柴草堆(5)屠戶(6)狼(7)攻擊、進攻,名作動(8)敵方、對方,名詞(9)前面(10)上前,名作動詞(11)打洞,名作動(12)鉆洞,名作動(13)像狗一樣(14)多少初一學生掌握字詞,積累詞語,仍是學習的重點之一。學習文言文切忌教師串講到底,要通過學生自學,師生互動,特別是用朗讀、看注釋等手段來解決字詞障礙,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理解。通過討論作答,消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口述”這一環(huán)節(jié)進一步鞏固消化。(六)是全文自學的重難點。設(shè)計這一自學程序,側(cè)重于進一步地讓學生認識狼陰險狡詐的本性及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通過討論和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對重要內(nèi)容具體落實和消化。初步掌握“其”在文中的不同用法;“敵”、“前”等一詞多義現(xiàn)象;“洞”“隧”“犬”等詞類活用現(xiàn)象。
四、小結(jié)(略)
五、作業(yè):背誦全文
設(shè)計簡要說明:這是初一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讀課文,既不能像教讀課文那樣教學,也不能像現(xiàn)代自讀課文那樣放手,主要采用引導學生朗讀、品讀、討論及強化訓練等方式,強化整體導讀功能,注重文言詞語積累。
張巨宏,男,現(xiàn)任教于湖北省天門實驗高中。天門市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天門市十佳校長,十佳園丁,湖北省優(yōu)秀教師,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湖北省寫作學會會員,湖北省中學語文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曾先后擔任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校長,推行人本管理,堅持教學改革。學校多次被評為先進,學生多次獲獎。在中國教育報、中學語文、上海師大學報等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文章30多萬字,主編中學語文拓展閱讀、高考專題訓練6+1、初中作文教程、中考試題分類解析與應(yīng)試策略等著作10部,參編著作計36部。
狼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唱著《大風車》這首歌到凱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嗎?
小朋友,《大風車》將開到凱巴伯森林中去,你們想不想到那兒去一飽眼福,看看美麗的大森林?
2.小朋友,睜開眼吧,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凱巴伯森林,仔細的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鹿小鳥)(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話說出來)
小朋友們,我們做游戲時是那樣的'開心,無憂無慮,可這些鹿為什么一邊做著游戲,一邊東張西望,還向后看呢?它們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見到鹿就吃?它會挑什么樣的鹿來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這兩段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們,你們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難的小鹿,你會想些什么?
3.過渡:看來,小朋友們都希望把狼消滅掉,讓美麗可愛的小鹿生活下去,凱巴伯森林周圍的人們也恨透了狼,于是,獵人們一起背起了槍,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樣了。
狼在死之前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進行說話練習和想像訓練)
好,小朋友們說得都不錯,現(xiàn)在鹿已經(jīng)過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師想問問小朋友,沒有天敵的鹿在森林里生兒育女,于是鹿越來越多,而森林是不會變大的,糧食來自樹木,它們會怎么辦?森林會變成什么樣?不如我們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鳥)你們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間( )
( )的小鳥在( )
鹿為什么會無精打采的?小朋友,你來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饑餓、生病)
鹿餓了,干嗎不去找吃的?這么多的鹿怎么會一下子生病了呢?
5.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嗎?(森林狼鹿)
通過這件事,我們能不能把狼消滅掉?為什么?(師小結(jié))
6.小朋友,讓我們走出森林,回到課堂,把我們看到的情景編成故事講給森林外面的人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
7.剛才兩位小朋友都講得不錯,以下面我們請幾個小朋友把剛才的故事表演出來嗎?老師這兒有頭飾,誰有信心上來試一試,請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演得很好,老師把這些頭飾獎給你們,下面再請你們說一說,聽了故事看了小品,你們明白了什么?
9.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yīng)該隨便消滅它,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天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請小朋友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好嗎?
狼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故事情節(jié),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聯(lián)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誦讀,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釋自行疏通文意,積累詞匯。
3.通過語言的揣摩,認識本文狼和屠戶的形象以及描寫方法。
4.通過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議論,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敢于和善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正義和勇氣。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節(jié)和內(nèi)容。
2.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難點:
通過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議論,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方法】
誦讀,教師點撥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jié)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最近有部動漫叫《喜洋洋與灰太狼》非常受到歡迎,里面不僅有善良、聰慧的小羊們,還有一個讓人討厭的大灰狼。說到狼,人們就把它和貪婪兇狠聯(lián)系在一起;帶“狼”字的成語也往往帶有貶義,如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等;而“東郭先生與狼”、“狼來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戶曉,現(xiàn)在還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與人斗爭,結(jié)果又會怎么樣呢?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他的名著《聊齋志異》中為我們做了一個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見解,讓我們共同欣賞。
二、作者簡介
學生簡介,教師適當補充。
三、誦讀(檢查預習)
1.請一位學生背誦。
2.請學生讀下列字音
綴行甚遠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眈眈相向少時
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3.請學生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斷其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4.全體學生誦讀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請學生就預習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詞句提問,師生共同解答。
2.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3.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組,每組一段。教師點評。
五、把握故事情節(jié)和內(nèi)容
1.本文可明顯分為幾個部分?
(兩個部分:敘事部分和作者的議論)(板書)
2.學生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板書)
六、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認為故事中的狼給你什么樣的印象?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認為故事中的屠戶給你什么樣的印象?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機智)3.文中主要通過什么描寫來刻畫狼和屠戶的形象的?試舉例說明。(動作、神態(tài))
4.作者是怎樣議論這件事的?《聊齋志異》一書的“志異”二字,是“記述奇異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異在哪兒?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師明確:無論狼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
5.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jù)這個主旨,聯(lián)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發(fā)。你有怎樣的啟發(fā)呢?
教師明確:①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的狡詐,終歸要失敗的;②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七、表演感知
教師可安排學生按照角色不同,把這篇短文排成小話劇,學生在參與其中之后,能夠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狼的狡猾,屠戶的機智,對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拓展遷移
狼是這樣的兇狠狡詐,令人討厭甚至恐懼,那么,我們是不是要將它們趕盡殺絕呢?
教師明確:狼的名聲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文藝作品將它過分渲染的。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食物鏈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不能夠?qū)⑺鼈冓s盡殺絕。如今,這種生物的數(shù)量也在急劇減少,我們還是有必要加以保護的。
狼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設(shè)計特色:
自由地讀,盡情地讀,讀有所思,讀有所得。
教學流程:
一、細讀,感知文本
1、讀課文,識生字。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音,再用鋼筆在生字欄里描紅。(重點指導“凱”、“殖”、“染”、“脅”等)
2、讀課文,讀通順。
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課文,要爭取讀得通順、流利。遇到自己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3、讀課文,明文意。
讀了幾遍課文,現(xiàn)在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導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賱P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現(xiàn)在的樣子有什么不同?
、诶呛吐怪g是什么關(guān)系?凱巴伯森林里的這些鹿群最后怎么樣了?
二、精讀,感悟文本
。ㄒ唬┎轮i揭題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出兩個謎語給你們猜猜好嗎?
2.猜后說說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3.它們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狼和鹿》這一課。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
1.請同學把課本打開,自由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2.剛才你們讀了課文,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嗎?(板書:凱巴伯森林)
。ㄈ⿲W習第一自然段
1.那時候,凱巴伯森林是什么樣兒的?誰來讀第一自然段(指名,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這一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怎樣的畫面)
2.讀了這一節(jié),你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那些畫面?
這些都是課文中描寫的畫面,你還能想象課文中沒有寫的嗎?
。ㄌ炜账{湛湛的,鋪滿新綠的地上,野花竟相開放,小河波光粼粼。)
在我們的精心描繪下,形成了多么美麗的畫面呀!
3.(出示圖)大家看,誰來讀這一句話?(指名讀)
4.是呀,遠遠望去凱巴伯森林,樹木郁郁蔥蔥的,簡直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多美呀!你們能用贊美的語氣把它讀好嗎?(再指名讀)
5.除此以外,你們還透過那些語句感受到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的氣息?[
6.(出示圖)誰來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歡樂的語氣讀)
7.在這一自然段中,你還讀出了什么?接著往下讀。
。ㄔu:你讀書可真仔細)(是呀,森林里還有惡狼出沒,威脅到鹿的生活)
8.總結(jié):盡管狼經(jīng)常暗算鹿,可鹿們?nèi)燥@得那樣活潑美麗,整個森林呈現(xiàn)的是一派和諧美好、生機勃勃的'畫面。
。ㄋ模⿲W習第三自然段
1.可是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出示畫面)
2.再讀一讀第三節(jié),找一找課文畫面?(出示句子)
3.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帶著怎樣的心情去讀?
4.(出示比較圖),如果說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那現(xiàn)在的森林我們用怎樣的的詞語來概括?
5.多可惜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變化?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原因,同桌相互說說。
6.已經(jīng)找好了,我們來認真聽他說。
7.為了能讓同學們抓住要點表達得更清楚,請你們按老師的提示再練習說一說。出示練習:因為(),造成鹿(),又因為
。ǎ斐缮郑ǎ,所以凱巴伯森林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
8.我們通過讀、找、說,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造成森林變化的原因是:
人們?yōu)槭裁匆稓⒗?當(shù)鼐用袷窃趺醋龅模?/p>
9.狼被捕殺,森林變枯黃,鹿的命運又如何呢?(請快速看課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相關(guān)的句子)(指名讀)(出示句子,齊讀)透過這些數(shù)據(jù),你讀出了什么?(鹿在不斷病死)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原來活潑美麗的鹿,怎么會一下子病的病,死的死呢?請大家?guī)е@樣的問題再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能回答老師剛才提到的問題嗎?
2.是呀,多么慘痛的一幕,人們能否從這樣的悲劇中感悟出什么?(出示句子,齊讀)
3.理解“功臣”、“禍首”,及其原因。
4.鹿本身愿意毀滅自己的家園,毀滅自己嗎?誰迫使他們這樣做的?誰才是真正的禍首?(這么異口同聲,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其中的的因果關(guān)系,誰愿意再來解釋一下:人是禍首的原因)
。┩卣寡由
總結(jié):是呀,善良的人們的確是好心做了壞事,在人們捕殺狼前,凱巴伯森林狼鹿共存,那時森林—(生接:生機勃勃),整個森林處于一種生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而狼被捕殺后,凱巴伯森林——(生接:一片枯黃)。林毀鹿亡,又造成了生態(tài)失衡。
狼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文言字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大體安排
一課時
三、課型結(jié)構(gòu)
板塊式。
四、預習要求
自讀、熟讀、正音讀懂注釋。
五、教學設(shè)計
1、導入:
由有關(guān)“狼”字的一些成語說起(讓學生說),然后談起狼的本性順勢導入。
析書課題后,讓學生簡介作者。師稍作補充。
2、板塊一:正讀。
學生先讀課文,要求:動口、動手。
自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師注意糾正讀音中的誤處。
老師糾正后,學生讀第二遍。
課文中有下列字音需要讀準、掌握:
擔 綴 窘 薪 苫 眈 瞑 暇 隧 寐 黠
學生再讀,老師強調(diào)語調(diào)與節(jié)奏。
3、板塊二:點讀。
老師指出課文中下列這些字義要認讀、掌握:
止 綴 從 并驅(qū) 故 敵 顧 犬 暇 方 洞 意 股 蓋 黠 幾何
學生再讀這些字、詞的注釋。
學生再自讀課文。
4、板塊三:譯讀。
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再讀得順暢。
學生自讀自譯。
老師讀課文,學生說譯文。
男生讀課文,女生說譯文。
女生讀課文,男生說譯文。
學生再大聲讀課文。
老師順勢完成對課文內(nèi)容的板書:第1--4段是敘述故事,第5段是作者的議論。每1--4段又分別寫了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5、板塊四:理讀。
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得快而流利。讀書時思考用“課文中有兩個詞是同義詞”、“課文中有兩個詞是多義詞”的'句子說話。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有所發(fā)展。
學生可能涉及到以下的詞:
止 以 之 敵 意 其 前 而 等等。
6、板塊五:品讀。
請學生以“……寫(用)得妙,我們可以看出……”“讀了此文后,我認識到……”這樣的句式說話,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品析。
學生發(fā)言,老師和其他學生點評。
課文的主題主要從如何學習屠戶面對惡勢力時做法去理解。
7、板塊六:背讀。
要求學生背誦故事的高潮部分:第四段。
先自背,再指名試背,最后全班齊背。
狼教案 篇6
鹿和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樹立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3、領(lǐng)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
一、激發(fā)興趣 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鹿和狼的圖片
《狼》教案01-31
小兔與狼教案03-21
小羊與狼教案07-21
關(guān)于狼教案01-04
狼教案范文01-09
關(guān)于狼的教案01-08
狼的教案范文03-04
狼與小羊教案03-08
蒲松齡狼的教案03-05
狼優(yōu)秀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