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時間:2023-04-26 08:58:14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華】小蝌蚪找媽媽教案3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蝌蚪找媽媽教案3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在經(jīng)歷一支筆畫畫的成功經(jīng)驗以后,幼兒對色彩有了別樣的體驗——原來很少的顏色也能畫出很美的圖畫。為《小蝌蚪找媽媽》畫插圖又是一次新的嘗試。在這個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嘗試在一張以綠色為主的畫面上,用幼兒不常用的白色作局部涂色,使畫面上綠色的植物、黑色的小蝌蚪和局部涂成白色的動物媽媽相映成趣,形成一種十分淡雅的色調。

      我們按照故事的線索,以討論小蝌蚪和其他故事角色的位置為重點開展,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均衡與變化,幼兒在小組中共同協(xié)商分工,每人選擇一段故事情節(jié),進行合作編畫。

      活動目標:

      1、嘗試變化小蝌蚪與其他的故事角色之間大小和位置,關注畫面的合理安排。

      2、在共同為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畫插圖的基礎上,體會小組合作完成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齊白石作品《小蝌蚪》

      2、故事人物:小蝌蚪、金魚、烏龜、白鵝、青蛙,水生植物水草、荷葉等。

      活動過程:

      一、談論欣賞——引發(fā)對小蝌蚪動態(tài)特征的觀察

      1.猜謎:大腦袋,長尾巴,兒時無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來跳去找媽媽。

      2.欣賞齊白石的畫《蝌蚪》,來了一群小蝌蚪,它們在干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

      尾巴扭一扭蝌蚪就能向前游。

      二、操作嘗試——感知布局的合理性

      1.小蝌蚪要去找媽媽,遇到過誰?

      2.這么多小蝌蚪是怎么圍在它們身邊找媽媽的?(引導幼兒嘗試自己來擺放蝌蚪的位置)。小蝌蚪遇到的動物誰大誰小?

      3.小蝌蚪們還可以游在什么它們的什么位置?(幼兒個體操作)

      原來當許多小蝌蚪碰到動物時,有的可以遠遠地問,有的可以圍在一起靠近問,有的可以分散有的可以集中在一起,還可以排成不同的隊形。有的`是比較大的動物有的是比較小的動物,不過動物們都比小蝌蚪要大很多喲。

      三、分工創(chuàng)作——選擇不同場景創(chuàng)作

      1、小蝌蚪找媽媽的路上還遇到過誰?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

      要求:

     。1)一組朋友完成一個故事,每人分工完成故事中的一個畫面即分別選擇一個動物。

     。2)想一想小蝌蚪要站在小動物的什么位置來問話?(按自己的想象確定動物的位置,并和小蝌蚪相呼應)。

      2、按畫面需要適當添加水生植物。

      1.用線描勾畫水生植物,用白色炫彩棒局部涂色和涂抹水紋。

      四、共同分享——講述故事內容

      1.展示一組自制圖畫書,找一找小蝌蚪問小動物時的位置排列都一樣嗎?

      2.找一找誰和你畫的一樣的,看看你們的小蝌蚪和小動物排列位置也一樣嗎。(幼兒分散觀察比較)

      延伸:

      1.為大書做封面。

      2.扮演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男◎蝌秸覌寢尩倪^程中,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

     。ǘ┲狼嗤苁遣蹲胶οx的能手,要保護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

      三、教學過程

     。ㄒ唬┮怨适乱稣n題。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產(chǎn)下了許多卵,卵一天天地長大,長出來大腦袋、黑身子、長尾巴。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小蝌蚪)

      對:小蝌蚪的媽媽是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小蝌蚪找媽媽》。

      板書課題:

      1小蝌蚪找媽媽

      齊讀課題。

      2.學生自己設教學目標。

      問:從課題你知道什么?

      學課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師歸納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們的'媽媽去。通過學習,我們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幾次媽媽,在找的過程中它的形體有什么變化。學習把各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想;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同學們還要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講授新課。

      老師配樂范讀課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幾次才找到媽媽?

      2.它們都找到了誰?

      讀后學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媽媽。它們找到了:鯉魚、烏龜、青蛙。過渡: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5段)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標出序號。

     。ㄈ┛磮D逐段學習理解。

      1.觀察第一幅圖,說圖意。

      這幅圖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ㄟ@幅圖畫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長的什么樣?

      貼出小蝌蚪的圖片。

      板書:大、黑、長長

      它們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興。

      你覺得小蝌蚪長得怎么樣?

      (我覺得小蝌蚪長得很可愛。)

     。3)指導朗讀。

      小蝌蚪長得這么可愛,在水里那么快樂活潑,我們讀這一段就應該讀出它們可愛、活潑的語氣來。

      試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可愛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都在想:我們的媽媽在哪?要跟媽媽學點本領那該多好啊!于是它們下決心找到媽媽,它們是怎樣找媽媽的呢?找媽媽的過程中它們自己有什么變化?我們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學習方法:讀,想,說。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正確分辯: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質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第33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故事。

      隨機板書:找鯉魚烏龜變并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后,認讀二類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頭頂披著鼓著

      3、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板書:長出后退長出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是什么樣?學習第一段

      帯動作表演讀,突出小蝌蚪的特點,增加趣味性,加深對蝌蚪外形的認識。

      2、青蛙什么樣?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闡述自己的特征)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導寫“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讀、帯頭飾表演等形式分別學習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并板書:迎追游

     。2)指導朗讀不同的語氣: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鯉魚媽媽的溫和烏龜?shù)穆掏糖嗤艿拇认楹吞蹛?/p>

     。3)引導質疑:為什么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過了幾天,又長出(),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的,()已經(jīng)不見了,變成了()。

      六、資料匯報,知識拓展。

      1、青蛙:兩棲動物,頭部扁而寬、口闊、眼大,皮膚光滑,顏色因環(huán)境而不同,通常為綠色,有灰斑。趾間有薄膜相連,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躍,會游泳,多在夜間活動。幼體叫蝌蚪,主要吃田間的害蟲,對農業(yè)有益。又稱田雞。

      2、青蛙的本領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一萬五千多只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愛護關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有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3、青蛙是人類的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農民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谷神”。為了讓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適、安全些,我們作為他的朋友,應該用心去愛護關心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么嗎?(環(huán)保教育)

      4、師總結: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

      5、填空后總結:老師明白了,原來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是自己的身體都在發(fā)生變化。

      活動4【練習】鞏固練習,理解內容

      1.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2.讀最后一段。

      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_______________。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9-19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1-16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8-25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1-13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5-31

    小蝌蚪找媽媽中班教案11-24

    《小蝌蚪找媽媽》大班教案11-13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優(yōu)秀02-02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范文08-25

    小蝌蚪找媽媽優(yōu)秀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