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音樂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節(jié)拍的特點。
2、鼓勵幼兒根據(jù)詞意大膽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根據(jù)詞意大膽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2、難點:感受3/4節(jié)拍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堆雪人》雪人頭飾、小雪花
2、情境準備:布置一個用于做音樂游戲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ㄇ榫硨耄盒∨笥褌儯F(xiàn)在是冬天,看,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教師給幼兒展示剪紙圖案小雪花)現(xiàn)在,冬爺爺讓我把它們送給你們。(大屏幕展示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生答略)現(xiàn)在我們欣賞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歌曲《堆雪人》
1、播放歌曲第一段。
問題:(1)下雪天,小朋友們在玩什么?(堆雪人,做游戲)
。2)雪人長得什么樣?
2、播放歌曲第二段。
問題:(1)都有誰在堆雪人。
。2)他們是怎么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么樣?
3、幼兒和教師一起學唱歌曲,邊唱邊打拍子。
教師要注意觀察,要引導幼兒唱準節(jié)拍,用歡快的情緒表現(xiàn)歌曲。
。ǘ┮魳酚螒颍和嬉煌
1、請一名幼兒扮演雪人,其他幼兒和教師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動作設計
。1)“下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游戲”:按照節(jié)拍拍手。
。2)“圓腦袋大肚皮,白胖的臉笑嘻嘻”:跟著歌曲摸摸腦袋和肚子,手捧著臉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著我,我拉著你,圍著雪人做游戲”:圍著中間的“雪人”按一個方向轉圈。
。4)“多么歡喜”幼兒隨意擺出一個“雪人”造型。
2、教師要注意:要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要鼓勵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雪人的造型,體驗做游戲的歡樂情緒。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兒自愿輪流擔當,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1、如果下雪,可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幼兒去雪人。
2、讓幼兒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內容,畫一個雪人。
教學反思
一、為了能夠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盡快的融入到本節(jié)的教學之中,在開始部分,我給幼兒發(fā)了小雪花的剪紙圖案,結果,有的.孩子就不專心欣賞歌曲了,注意力轉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樂中, 我感受到創(chuàng)造寬松的氛圍讓幼兒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產(chǎn)生再次參與聆聽的興趣和期待。但活動的開始部分盡量少用或不用輔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兒對音樂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兒獨特的思維和想象。要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出發(fā)制定欣賞的目標。支持幼兒的表現(xiàn),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充分釋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二、各種輔助手段的運用要靈活,在運用輔助手段前教師必須對音樂進行深入地分析,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仔細研究各種手段在理解作品時應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運用輔助通道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時仍要強調以聽為主,不要讓過多的輔助手段喧賓奪主,把音樂成為“輔助”的“背景”。在幫助他們理解作品時要注意以他們已掌握的運動覺參與為主。
三、在活動中,由于孩子比較多,有多個孩子要爭著當雪人,由于開始考慮不周,因此,在中間環(huán)節(jié)有點混亂,有的幼兒因為沒有當上雪人而不高興。因此,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仔細研究本班的實際情況,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快樂的參與到活動之中。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學習有關的知識,以盡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以上只是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反思,為的是更好地讓幼兒走進音樂,體驗音樂的美,追尋音樂的美。讓音樂欣賞教學成為教師和幼兒共同的快樂之源!
小百科: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當然雪必須要下得夠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 將潔白的雪堆,制成一個人形的藝術品,不僅供于觀賞,還能訓練手藝、鍛煉身體。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藝術領域目標中指出:“幼兒要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能力。”其中強調“4-5歲幼兒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敲擊的物品敲打節(jié)拍和基本節(jié)奏”。在室內兒童游樂場里,“跳舞毯”游戲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用腳打節(jié)奏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幼兒經(jīng)常接觸的節(jié)奏游戲很少用腳來完成,新穎的游戲方式會激發(fā)他們更好的理解和表現(xiàn)音樂,于是,我利用孩子們最近喜愛且熟悉的“郊游”音樂,設計了《小腳踢踏舞》的節(jié)奏活動。本次活動以學習看圖譜踩踏舞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為基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用小腳踩踏的方式表現(xiàn),實現(xiàn)舞動小腳的同時思維也舞動起來;顒訉⑼ㄟ^觀察模仿、實際操作、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三個層次讓幼兒玩轉節(jié)奏。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踩踏舞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表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
2.能大膽想象,設計創(chuàng)編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用小腳踩踏的方式表現(xiàn)。
3.體驗用小腳進行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
4.經(jīng)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泡沫墊,貼上站位小腳印以及上下方位的箭頭標記;
2.幼兒已開展過《郊游》的節(jié)奏活動;
3.黑板,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樂曲節(jié)奏。
教師:這是以前學過的打擊樂,今天我們要換一種的方式表現(xiàn)它的節(jié)奏。
二、出示跳舞墊,初步了解小腳在舞墊上的踩踏玩法。
1.討論:小腳印代表什么,它和箭頭在一起,可以怎么玩?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跟隨音樂示范用小腳有節(jié)奏的踩踏箭頭。
4.幼兒觀察后模仿小腳踩踏節(jié)奏。
三、學習看節(jié)奏圖譜踩踏地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
1.看圖譜,引導幼兒觀察了解節(jié)奏圖譜與舞墊上標記的對應關系。
教師小結:小腳站在墊子中間準備,根據(jù)圖譜有節(jié)奏的踩踏地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
2. 幼兒嘗試看節(jié)奏圖譜用踏點方式在舞墊上進行練習。
3. 個別幼兒示范。
4. 集體跟隨音樂表演“小腳踏起來”
四、認識操作材料中的箭頭圖譜,討論連續(xù)兩個箭頭的腳步踩踏玩法。
五、引導幼兒設計不同的箭頭節(jié)奏圖譜并用手中的操作材料表現(xiàn)。
1.教師:這段音樂你還想用什么樣的箭頭和腳印去表現(xiàn)節(jié)奏?
2.幼兒操作材料,擺放圖譜,教師巡回觀察。
3.展示個別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的圖譜。
六、運用幼兒創(chuàng)編的各種節(jié)奏型,引導幼兒跟隨音樂分別進行相應的腳步節(jié)奏游戲。
七、結束活動,小結幼兒表現(xiàn)。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用箭頭和腳印設計了很多不一樣的節(jié)奏型,我們拿上跳舞墊,回去以后也試著跳一跳!
延伸活動:
跳舞毯和操作材料、圖譜放置表演區(qū),供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作和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有一次,我?guī)Ш⒆觽兊接變簣@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剛走出校門不遠,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吹得路邊銀杏樹的葉子沙沙作響,有的葉子飄落到地上,有的葉子在空中飛舞,有的葉子在地上打轉轉,孩子們一下被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袄蠋,你看那空中的葉子好漂亮,像黃蝴蝶在飛舞;老師,你看那些葉子飛的好遠喲,他們要飛到哪里去?”孩子們議論開了。我看孩子們對秋風吹樹葉飄落這一情景很感興趣,于是我就設計了“小樹葉”這個活動。這個活動是大班的唱歌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學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體會小樹葉秋天離開媽媽時的心情:傷心,難過與無賴,春天要回到媽媽懷抱時歡快與喜悅的心情,讓孩子的情感與小樹葉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驗用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孩子對父母的愛。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樹葉對媽媽的依戀、親密之情,能用同樣的情感表達對父母的愛。
2。能用連貫,舒緩與斷頓、跳躍的吐字方法來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情緒。
3。進行擬人情境的聯(lián)想,產(chǎn)生與樹葉寶寶的心情共鳴,用有情緒變化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用不同聲音演唱歌曲情緒的變化體現(xiàn)出小樹葉對樹媽媽的依戀和樂觀表現(xiàn)。
教學難點:
掌握不同情緒的表現(xiàn)和不同情緒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圖片兩張:(1)秋天落葉圖片(2)春天長新葉圖片
2!缎淙~》音樂磁帶
3。知道落葉樹到了春天會長出新葉的有關知識。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輕柔、舒緩、斷頓、跳躍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情景感受
孩子們,昨天我們看過了秋風吹落葉的情景,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吧!(幼兒閉目聯(lián)想)出示圖片,讓孩子們看看與你們剛才想像的一樣嗎?幼兒自由討論鼓勵不同說法,你們猜猜小樹葉片片飄落的狀態(tài),引導幼兒說出連貫、緩慢、柔軟等狀態(tài),并模仿小樹葉的這些狀態(tài)。孩子們,再猜猜小樹葉離開媽媽時心情是怎樣的?(傷心、難過、害怕)出示圖片(2)讓孩子猜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小樹葉又回到樹媽媽的懷抱?這時他們的心情又會怎樣?(高興、歡喜)今天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一首的歌,名字叫《小樹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演唱這首歌,體會小樹葉不同的心情吧!
二、基本部分:
。ㄒ唬┩暾蕾p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了解歌曲內容
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樂,了解歌曲內容。
欣賞完后提問:你們聽到這首歌唱的是誰呀?(小樹葉)小樹葉在秋天時候要要到哪里去,什么時候回來?猜想小樹葉離開媽媽和回到媽媽的懷抱心情一樣嗎?為什么?引導孩子進行擬人情景的聯(lián)想:孩子們,如果你們離開了媽媽,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你愿意嗎?心里有什么感受?過了一段時間又回到媽媽的身邊,你的心情又有怎樣的變化?幼兒自由回答。接下來請孩子們欣賞第二遍音樂。
2。完整播放第二遍音樂,嘗試用不同的動作來表達不同的心情。
欣賞完后提問:孩子們,秋天到了,小樹葉要離開媽媽,它們離開時的情景是怎樣的?(慢慢飄落,落下的時候很緩慢,輕輕地飄下來。)引導幼兒說出這個過程是連貫的,緩慢的。那我們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呢?請孩子們自由表現(xiàn)一下吧。請表現(xiàn)好的孩子示范一下。提問:小樹葉發(fā)出“沙沙沙沙”的聲音,好像是在說什么?(好像在說、、、)它們說話時心情怎樣?引導幼兒感受說出當時的心情狀態(tài)(勇敢、歡快、愉悅、高興、、、)請孩子們也用動作來表現(xiàn)它們當時的心情。請表現(xiàn)好的示范一下。師小結:對比小樹葉不同心情的動作表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按自己的意愿分兩組,一組孩子用動作表現(xiàn)小樹葉飄落時候的情景,另一組用動作表現(xiàn)小樹葉回到媽媽懷抱的情景。(幼兒表現(xiàn))
。ǘ┓侄涡蕾p歌曲,感受歌曲里兩段歌詞的不同吐字的方法: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
1。聽歌曲第一段,然后提問:你聽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樣的小樹葉?你怎么聽出來的?秋風起來了,小樹葉怎么了?你聽到歌里是用怎樣的聲音唱出傷心、害怕的心情?可以怎樣唱才能讓別人聽起來感到傷心害怕?引導幼兒用連貫、緩慢、低沉的的聲音,輕輕地表達害怕、難過的'情緒。
2。聽歌曲第二段,啟發(fā)性提問:第二段和第一段一樣嗎?那點不一樣?你聽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樣的小樹葉?你怎么聽出來的?你聽出歌里是用怎樣的聲音聽出快樂、勇敢的心情的?怎樣唱出沙沙聲表現(xiàn)快樂勇敢的心情?引導幼兒用斷頓、清脆的聲音,跳躍地表達勇敢、快樂的情緒。示范用斷頓、跳躍的吐字方法演唱。
(三)學唱歌曲,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吐字方法來表達歌曲不同情緒,表現(xiàn)小樹葉對媽媽的依戀、親密之情。
1。播放音樂,師幼一起跟唱,熟悉歌詞與旋律。
2。集體分段練習,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吐字方法學唱歌曲。
3。集體分段演唱,用有變化的情緒、表情唱歌,表現(xiàn)小樹葉對媽媽的依戀、親密之情和快樂勇敢的情緒。
4。小組扮演角色演唱,練習不同的吐字方法和表情。
5。集體演唱,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吐字方法,用有變化的情緒、表情唱歌,表現(xiàn)小樹葉對媽媽的依戀、親密之情和快樂勇敢的情緒。
延伸活動:
帶孩子到外面去拾落葉制作落葉粘貼
教學反思:
歌曲《小樹葉》是一首情感豐富的擬人化的歌曲,生動地表現(xiàn)了小樹葉積極樂觀的形象。歌曲把大樹比作媽媽,樹葉比作孩子,充滿了童趣,也洋溢著人間的溫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樹葉寶寶對大樹媽媽的不舍和期盼來年春天歸來的樂觀。由于歌曲的兩段歌詞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因此歌曲的學習是采用分段教學的方法。第一段表現(xiàn)了小樹葉離開媽媽后的不舍與害怕,第二段表現(xiàn)了小樹葉春天歸來時的樂觀情緒,為了讓孩子們體驗這種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調進行肢體動作表演和歌曲內容展現(xiàn)豐富的表情,在我的帶動下,幼兒表現(xiàn)積極,以熱情飽滿的情緒表演“小樹葉”。本節(jié)課是學唱歌曲,我并沒有刻意以教唱為主,而是在幼兒親身體驗,直觀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中去感受小樹葉對媽媽的愛,讓孩子們在表演唱中獲得了最直觀的知識。歌曲中有一個難點:“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边@句話孩子們不好理解,我沒有特意去解釋,而是以一種歡快的情緒帶動幼兒情緒,來促使孩子對歌曲的理解。這首歌曲唱起來很美,孩子們很喜歡,只要一吹風,孩子們聽到樹葉在響,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樹葉》這首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買菜》,能用歌聲表達跟奶奶買菜的快樂。
2. 嘗試替換歌詞帶來的快樂,體驗買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買菜》、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 復習歌曲《菜場里的.歌》
演唱要求:唱準念白部分,并能拍準節(jié)奏。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去過菜場嗎?去菜場干嘛了?小朋友都買過些什么菜呢?(蝦、蘿卜、黃瓜等)
3.師:原來我們的小朋友都去過菜場,今天啊有一個小朋友也要去菜場買菜了, 你們來聽聽看!
二、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欣賞歌曲《買菜》。
提問:
(1)今天天氣怎樣?我和誰一起去買菜?
。2)買了些什么菜呀?
。3)雞蛋長的什么樣子?青菜是什么顏色的?母雞會怎么叫。眶~兒在干什么?
小結:教師用歌詞總結。
2.再次欣賞歌曲,幼兒用節(jié)奏拍出說的部分。
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
3.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演唱要求:這首買菜歌很有趣,有說有唱,我們也來學學看,要跟上說唱的節(jié)奏,把買什么菜唱清楚。
4.我們再來用有趣的聲音唱一唱好嗎?請妹妹小朋友來表演唱一唱說的部分,弟弟小朋友表演說的部分。依次輪換。
三、分角色演唱
1.過渡語:剛剛我們和奶奶一起買了好多菜哦,現(xiàn)在請你們扮演不同的菜,當唱到青菜綠油油的時候,就青菜寶寶唱。唱到什么,就由誰來演唱。
2.完整表達表現(xiàn)。
前面部分大家一起唱,中間部分請不同的幼兒扮演并演唱,最后的一句話大家一起演唱。
四、替換歌詞
1.將挑選的菜依次排列,用兒歌的方式朗讀詞句。
2.推選四名幼兒扮作四種蔬菜。
3.演唱歌曲,唱到買菜時,四位幼兒按歌曲的先后做模仿動作,表示買到了菜。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名稱:
歌表演《拉拉勾》(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演唱歌曲,體驗歌曲前后兩段的不同情緒,并通過情緒、聲音、速度的變化學習有感情地演唱。
2.在理解歌曲含義的基礎上,嘗試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以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
3.結合對生活經(jīng)驗的回憶,懂得同伴間應團結友愛,在表演中學習用眼神與同伴交流。
教學準備:
幼兒已會唱歌曲《拉拉勾》,錄音機、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
提醒幼兒注意與同伴的目光交流。
2.練聲曲《找朋友》。
二.學習歌表演。《拉拉勾》兩遍。引導幼兒唱出歌曲中生氣了、和好了以后高興的感覺。
2.探索嘗試創(chuàng)編。
。1)語言導入,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興趣。
。2)引導幼兒逐句創(chuàng)編,在全體幼兒參與創(chuàng)編的基礎上,選擇個別編得較好的幼兒把動作統(tǒng)一地教給大家。
a.提問:平時小朋友生氣了會做什么動作,表演前一段。
b.提問:和小朋反和好了會做什么動作?
表演后一段(最后一句暫時不編)。
。3)師生共同整理幼兒創(chuàng)編出的'動作。
。4)幼兒結伴表演并引導幼兒編出最后一句。
幼兒自由結伴表演到最后一句時,啟發(fā)提問:你們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想做什么動作?3.完整表演。(1)邊唱這表演。表揚在最后一句表演中表現(xiàn)出色的幼兒。糾正個別動作,如勾手等;2)跟著音樂完整表演三.結束部分:1.小結幼兒活動情況。2.欣賞老師表演的舞蹈《小海軍》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AB段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風格,嘗試用大象和小鳥的動作進行表現(xiàn)。
2、在活動中聽辨高低音,并用肢體、樂器的方式感應音樂的歡快和緩慢。
活動準備:
ppt、大象和小鳥的胸飾若干、音樂、手鼓、沙錘。
活動過程:
導入1、故事:出示ppt森林背景(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大象和小鳥》,大森林的早晨空氣真新鮮,小動物們都還沒有睡醒,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沉重的聲音"咚、咚、咚、咚"。樹上的小鳥被吵醒,(出示小鳥圖片)揉了揉眼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來了。(小朋友們猜猜有可能是誰來了?真棒,猜對了,是大象來了。)出示大象圖片。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咚、咚、咚、咚"對小鳥說:起床了,我們一起做早操吧。小鳥拍拍翅膀說"好呀好呀"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師問:你們覺得大象的聲音聽起來應該是怎么樣?
幼答:(很粗、很沉、很低)師問:小鳥的聲音和大象相比怎么樣?
幼答:(輕巧、很細、很好聽)
二、聽音樂《小鳥和大象》,引導幼兒理解和區(qū)分小鳥和大象兩種音樂角色的不同。
1、分別傾聽A段與B段音樂,初步感受音樂問:(1)在剛剛這兩段音樂里聽到了什么?(大象和小鳥的聲音)(2)怎么聽出來的?(粗的是大象的聲音,細的是小鳥的聲音)小結:在我們剛剛的聽的音樂里有兩種聲音,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們聽到的大象的聲音,聽起來很沉,很低,更重,就像在地上走路;高音就像我們聽到的小鳥的聲音,很清脆,像小鳥在天上飛翔問:在音樂里是誰先出來呢?(大象)然后又出來的是誰呢?(小鳥)再接著呢?(大象)再接著呢?
。ㄐ▲B)在音樂的后半段,有什么變化呢?(大象和小鳥同時出現(xiàn))2、再聽音樂,驗證第一次聽的對不對。聽到大象的聲音,就伸出手來左右劃;聽到小鳥的聲音,就揚起手來在天上飛。
三、游戲將小朋友分成兩隊,并分別戴上大象和小鳥的圖片。
問:聽到大象的聲音時,小鳥怎么辦?
聽到小鳥的聲音時,大象怎么辦?
。牭酱笙蟮囊魳窌r,小鳥不動;聽到小鳥的.音樂時,大象不動;聽到大象和小鳥的音樂時,一起動。)(音樂結束:每一個小鳥找一個大象做朋友)
四、聽辨樂器音色,并用樂器進行合奏師:有兩個樂器寶寶,它也想來給你們伴奏。你們認識他們嗎?(手鼓、沙錘)敲打鼓,你們覺得她應該給你們哪一隊伴奏,為什么?那沙錘呢?——(第四遍音樂)高音:沙錘低音:手鼓鼓大象組拿手鼓,小鳥組拿沙錘,跟著音樂合奏表演。
五、活動結束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離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傳統(tǒng)的圖片觀察和音樂欣賞讓幼兒區(qū)分這兩段音樂,幼兒在音樂中盡情游戲。從活動過程看,本節(jié)課特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很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表演時能大膽的展現(xiàn)自我,體驗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在編動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受我的影響,幼兒的動作較單一,而我又沒有及時的加以引導,導致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欠佳,作為教師今后應在課堂的引導方面多下功夫。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5-26
中班音樂奧爾夫音樂教案06-21
中班音樂教案:買菜11-29
中班音樂動物教案03-11
中班音樂教案:蘋果01-11
關于中班音樂教案02-23
中班音樂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樂買菜教案06-22
中班音樂《買菜》教案06-18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