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教案集錦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同伴之間對玩具的喜好。
2、回用累加的方式計算出同伴對玩具的喜好程度。
活動重點:
統(tǒng)計最喜愛的玩具。
活動難點:
排列統(tǒng)計結果
活動準備:
玩具若干種,幼兒用書《玩具統(tǒng)計表》、彩筆。
玩具統(tǒng)計表
玩具1
玩具2
玩具3
玩具4
玩具4
全班人數
活動過程:
1、說說最愛的玩具:“你知道你的朋友喜歡什么玩具嗎?你知道我們班上歡迎的是什么玩具嗎?”
。ú虏屡笥炎钕矚g的`玩具,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看看你的朋友猜對了嗎?)
2、分組討論最愛的玩具:
。1)教師介紹統(tǒng)計表的用法。
。2)讓幼兒嘗試統(tǒng)計喜歡各種玩具的人數,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統(tǒng)計。
。3)嘗試分組記錄、交流:(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方法)
方法一:可以在桌上放幾件玩具,每個人站在喜歡的玩具面前,然后統(tǒng)計。
方法二:可以用舉手、點數的方法統(tǒng)計。
方法三:可以每個人手里拿一件喜歡的玩具,然后點數統(tǒng)計。
。4)引導幼兒運用同伴的統(tǒng)計經驗再次嘗試統(tǒng)計。
3、集體統(tǒng)計最愛的玩具:
教師在黑板上將幼兒的統(tǒng)計數累加,得出全班的總數。
觀察表格:了解表格的基本形式和記錄方法;將分組討論的結果填入大表格中;統(tǒng)計出每種玩具喜歡的人數,排出“我最喜愛的玩具排行榜”。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3、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每人一份講述小圖片。詞卡“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過程:
一、貓叫聲音導入,再PPT出示兩只貓。
教師:小朋友們,聽一聽你們看誰來了?
今天呀,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貓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容并講述。
先出示兩只貓圖片,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想象。
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么樣子?它們?yōu)槭裁锤吲d呢?
1、出示圖一: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么樣子?它們?yōu)槭裁锤吲d呢?
問:白貓和和花貓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它們心里想什么?
請個別幼兒講一次。
2、出示圖二:兩只貓在干什么?白貓咬著什么?花貓咬著什么?老鼠干什么去了?
請個別幼兒講一次。
3、出示圖三:兩只貓在干什么?它們?yōu)槭裁创蚣?它們打得分也分不開,可用一個恰當的詞“難解難分”來說。(出示詞卡“難解難分”幫助幼兒理解)。魚哪里去了?
4、出示圖四:問:最后兩只貓怎么樣了?(出示詞卡“滿頭大汗”幫助幼兒理解)。
教師小結:兩只貓打得筋疲力盡,滿頭大汗,爬在地上,卻驚奇的發(fā)現魚不見了。
5、幼兒看小圖片大聲講述。
6、教師完整講述圖片內容并結合圖片取名。
三、小結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教師:故事里兩只貓為什么沒有吃到魚?它們怎么才能吃到魚?
小結:對,兩貓互相謙讓,或兩貓商量分著吃,就能吃到魚。
討論:平時我們做什么事情也應該不爭搶、互相謙讓呢?
播放PPT
小結:小朋友平時玩玩具、看圖書等都應該友好相處、互相謙讓。
四、延伸活動:引導幼兒續(xù)編圖片的故事。
教師: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故事的結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側重語言講述,也能豐富詞匯,正適合大班幼兒年齡段。
這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以貓叫聲音與圖片導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根據PPT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多數幼兒能大膽的講述。有部分幼兒不想講述與內向的性格有關系,以后可多加引導教育。提升主題的教育,我通過PPT出示了與幼兒生活相貼近的生活照片,孩子們興致很高,再加教師恰當的引導使“教育幼兒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要與同伴友好相處!钡哪繕隧樌瓿。
語言領域的教學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節(jié)課在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教師運用了恰當的語言,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的重要;觀察每幅圖,先幼兒講再教師講,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學中幼兒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大膽講述,并在教師生動的語言講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的含義,達到了預定教學目標。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內容:廚房的聲音(藝術)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聽覺是幼兒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捌婷畹穆曇簟眲(chuàng)設了以聲音為主題脈絡的學習情境,在這個特定的情境中,幼兒感知著、理解著、創(chuàng)造著、發(fā)展著。藝術活動《廚房的節(jié)奏》,幼兒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廚房里聽到的炒菜聲、瓶罐聲、油鍋聲從而關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殊聲音,感受聲音的'奇特。并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嘗試制造簡單的聲音效果,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快樂的情緒演唱。
2、能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重點難點: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能夠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
活動準備:1、音樂磁帶《廚房的聲音》
2、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樂器”分別是勺子、果奶瓶、筷子、塑料紙。
3、課前請幼兒熟悉廚房的聲音。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習拍皮球。
2、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幼兒對球類活動的興趣。
3、在拍球過程中讓幼兒初步感受到手掌拍的力量和球的關系使幼兒手眼協調。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通過這次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球。
活動過程
1.新學隊列:成體操隊形散開。
教師指導下,全體學生反復練習,逐步熟悉隊形散開、集合方法。
不同形象走。
徒手操:手腕和腳腕活動、膝關節(jié)運動、正壓腿。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拍球動作。要求: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雙手接住球。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巡視。
3、教師教幼兒連續(xù)拍球:用手將球拍下,當球彈起后,再接著一下一下地拍。幼兒練習。
4、單手拍球,邊走邊拍,要注意節(jié)奏。
5、雙手交替拍球。
6、手拍小皮球,我們繞圈走。
7、游戲"看誰拍得多"。
8、結束。表揚學拍球認真的`幼兒,帶領幼兒將球送入筐中。
附:兒歌
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
結束部分
做放松動作。
多元價值分析
1、拍皮球是民間游戲的一種,孩子們對拍皮球非常感興趣,皮球除了"拍"以外還有很多玩法,這就為幼兒提供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2、拍皮球鍛煉了幼兒控制手掌用力程度,能培養(yǎng)孩子手、眼的協調能力以及動作的敏捷性,促進節(jié)奏感的發(fā)展,提高運動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能,發(fā)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大班教案 篇5
大家來看燈(音樂)
活動目標:
1. 學習欣賞樂曲,理解歌曲內容。
2. 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變化,能隨著樂曲表演。
3. 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 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花燈圖片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提問:大家來看燈,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花燈圖片。
3、學習歌曲《大家來看燈》。
、俑魳返墓(jié)奏,念歌詞。
②隨著教師的琴聲,一句句地學唱歌曲。
③分組演唱。
4、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
鼓勵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大膽想象,通過各種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理解。
延伸:請幼兒回家把這首歌唱給家長聽。
大家來看燈(音樂)二
活動目標:
在學會演唱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歌曲,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仔細參觀花燈展,認識各種花燈,了解它們的名稱,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燈。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大家來看燈》
2、引導幼兒回憶花燈展,講講自己最喜歡哪些花燈,為什么。
3、提問:大家來看燈,看到了哪些燈?
4、幼兒討論。
5、請幼兒回答。
6、請幼兒試著把歌詞中花燈名改成自己喜歡的花燈,并唱一唱。
7、小組演唱。
8、找好伙伴演唱,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活動延伸:
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快速、連貫的唱給家人聽。
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幼兒能發(fā)現周圍聲音的節(jié)奏。
2、幼兒能根據歌曲旋律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3、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發(fā)明力。
準備:
歌譜若干張、樂器若干、會發(fā)響的玩具若干、筆、紙等。
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律動入室。
二、引題:根據動作和聲音找節(jié)奏
(1)、師拍球,全體幼兒拍拍節(jié)奏,師把節(jié)奏型寫出來。
(2)、請一幼兒跳踵趾小跑步,全體幼兒拍出節(jié)奏,再請一名幼兒寫出節(jié)奏型。
[幼兒通過聽辨節(jié)奏用各種形式來表示節(jié)奏,并在老師的協助下寫出基本節(jié)奏型,這樣引題使幼兒能把聽到的用自身的方式表示出來,而且為下面的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三、尋找節(jié)奏:
幼兒自由玩弄周圍會發(fā)出聲音的玩具,找出聲音的節(jié)奏,并把節(jié)奏型寫下來。(可與鄰近的小朋友交流:你拍給我聽、我拍給你聽,且可一起再創(chuàng)作)。
[教師投放的都是幼兒周圍的.事和物,在帶著問題的自由探索中、互相交流中,幼兒自然而然地從身邊、周圍發(fā)現各種各樣的節(jié)奏,并通過聯想與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作。這樣,既發(fā)展了幼兒的發(fā)明力,又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音樂來源于生活。
四、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1、分組創(chuàng)編:幼兒四個人一組一起為曲譜(已學過的曲子)配上節(jié)奏型。
重點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與簡譜對應的有特色的節(jié)奏型
[幼兒已有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的經驗,為曲譜配上節(jié)奏型使幼兒更加明白了節(jié)奏是構成音樂的骨架,節(jié)奏的巧妙變化推動了音樂發(fā)展的動力。給曲譜配節(jié)奏型是幼兒一次生動有趣的音樂實踐。假如節(jié)奏譜再多幾份可能效果會更好。]
2、幼兒自由組合,互相配合合奏。
[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唱旋律,一組配伴奏,進一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感受音樂的快樂。]
五、復習舞蹈《扭秧歌》。
六、律動《小燕子》出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情景中,樂意為自己的熊朋友選擇禮物,并說說與禮物相關的經驗。
2.感受與熊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主題背景—熊的故事
2.材料準備:多媒體—小熊的家 禮物若干
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1. 我們已經聽過“三只熊”的故事了,三只熊為什么不喜歡小姑娘?
2.今天我們也去三只熊家做客,那我們怎么做一個熊喜歡的小客人?(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二.選禮物
1、 (出示禮物)這里有這么多的禮物都是準備送給三只熊的,有吃的,有玩的,還有用的。
2、你選什么禮物送給三只熊?(樂意說說與禮物相關的經驗)。
三.找三只熊的家
1、告訴幼兒三只熊的家是這樣的':綠綠的屋頂、紅紅的墻,還有藍
藍的門和窗。
2、先后出示四幢房子,是不是三只熊的家?(引導幼兒觀察房子的顏色特征,找到三只熊的家)
3、做客送禮物。
4、幼兒與三只熊快樂游戲。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其他教案:圣誕賀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單的斑鳩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綜合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綜合教案07-06
大班藝術教案:歡樂秧歌_大班藝術教案07-06
大班綜合教案:認識調料_大班綜合教案07-06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繩梯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捏面人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_大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