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4-07-20 00:30:05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錦集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錦集8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一、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多媒體課件:百鳥爭鳴,引入課題

      師:每個人都有好多希望,希望好比夜晚的明燈,希望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沒有希望的生活就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但希望種種,大到拯物物濟世,小到得到一塊硬幣,那么這篇散文的作者的希望是什么呢?他的希望真的很小嗎?讓我們共同走進課文吧:

      二、學習課文

      1,打開課文,借助拼音讀課文

      2,根據(jù)拼音對照漢字讀課文

      3,讀自己喜歡的話

      4,找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師:誰想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指生讀)

      師: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我”告訴小鳥不要到那片樹林去,那片樹林里有舉彈弓的人:不要到這里來,這里有捉鳥的網(wǎng)。

      師:還有誰讀懂了這些內(nèi)容?

      生:我也讀懂了“我”告訴小鳥有人要捉它們,小鳥不要過去。

      生:“我”告訴小鳥要注意安全。

      師:你們見過聽說過哪些捕殺鳥類的事呢?

      (學生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自由暢談)

      師:教師引導:“我”為什么要保護小鳥?

      (學生利用資料:鳥類是捕蟲能手。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消滅了那么多的`害蟲:而且小鳥長的多可愛呀,叫起來好聽,給人類帶來許多的快樂?墒牵瑓s有人要捉它們,我們要告訴它們什么?(學生自由說)

      生:小鳥快跑

      生:小鳥,有人要捉你,你快飛呀。!

      生:壞人來了,小鳥快逃!

      ………………

      師:那就讓我們快來告訴小鳥,遠離彈弓和網(wǎng)。

      5,師生齊讀課文

      6,暢談希望,升華主題

      說說你見過聽過哪些捕殺鳥類的現(xiàn)象,你打算怎樣保護鳥類,保護身邊的環(huán)境?

     。▽W生暢談)

      7,檢查文中會認的字

      多媒體出示:本課需要認識的字

      出示字卡:聽講弓捉

      帶拼音,指學生認讀。

      去掉拼音,學生讀。開火車讀。

      三、大屏出示:文前提示(學生說說)

      文中小朋友的希望是保護鳥類,共建美好家園的希望:

     。ㄋM芘c小鳥對話:希望可以提醒小鳥避開危險:希望與小鳥共同生活在一個到處是春天是樹木是花朵的花園里。)

      四、總結本課

      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能把課文讀得很好,并能在讀中體會文中小朋友的希望和情感。你們可真了不起。老師相信同學們今后既能不去傷害小鳥,同時又能保護我們的朋友_______小鳥。我追求的不是彼岸,而是大海。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學階段美術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相關的工具材料,明確美術課應準備的常規(guī)工具。

      2.通過看看、說說,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兒童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通過畫畫、玩玩,大膽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幾種基本用法。

      3.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愛護和靈活運用美術工具材料的意識,為后續(xù)的美術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是一堂小學新生開始美術學科學習的始業(yè)教育課。有許多一年級新生在幼兒園時期已進行了一些美術活動,也多少接觸和使用過彩色水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材料,對美術繪畫、手工等造型手段也有了一些嘗試。本課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對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印象,對相關的美術工具材料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嘗試,讓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學習美術打下良好基礎。本課有兩頁版面。第一頁展示了水墨畫、水粉畫、線描畫、油畫棒畫等繪畫形式的美術作品及相應的工具材料;介紹了彩色水筆、油畫棒的一些基本用法,并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玩出新花樣。第二頁展示了兒童紙工和陶藝等美術作品,讓學生通過看看、說說,欣賞兒童作品的美麗創(chuàng)意,感受作品的有趣好玩;同時,通過活動圖片進行課后拓展,讓學生知道更多的美術活動形式,如寫生、參觀畫展等。感受美術課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

      2.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美術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工具材料,激發(fā)學習美術的`興趣。

      難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及靈活運用美術工具材料的意識。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美術課本、畫紙、彩色水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教師)課件、一只裝有各種美術工具材料的“百寶箱"。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1)借助動畫人物“喜羊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創(chuàng)設參觀美術館情境,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2.欣賞體驗。

      “喜羊羊”帶領小朋友參觀美術館三個展廳:繪畫廳、制作廳、體驗廳。

      (1)繪畫廳,展示繪畫作品及相關工具。交流討論:小朋友,你知道哪繪畫兩種類?它們都用什么工具來畫畫?

      課件展示:水墨畫、水粉畫、線描畫、水彩筆畫、油畫棒畫畫繪畫種類及其工具。

      結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對不同的繪廁進行初步的認識,了解不同之處。

      小結:繪畫種類形式不同,工具豐富,畫面效果也不同。

      (2)制作廳,出示各種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及相關工具。

      結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欣賞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紙藝、陶藝、生活中各種廢舊物創(chuàng)意造型等。

      小結:原來生活中的普通材料,通過手工制作,也能變成美妙的藝術品!

      (3)體驗廳,了解并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用筆方法

      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體驗學習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各種用筆方法,可以大膽嘗試新花樣。教師適當小結。

      3.快樂涂鴉。

      出示米羅繪畫作品,如《太陽與鳥》等,啟發(fā)學生想象點、線、面可畫成什么,鼓勵學生進行大膽作畫,快樂涂鴉。

      4.展示評價,交流拓展。

      (1)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并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養(yǎng)成評價、交流的習慣。

      (2)課后拓展:美術活動豐富多彩,美術創(chuàng)意精彩無限,課外還可以外出寫生或參觀畫展。

      (3)明確美術課所要準備的常規(guī)工具,如:繪畫工具主要有油畫棒、彩色水筆;手工工具主要有手工剪刀、固體膠和雙面膠等,提醒學生做好相應準備。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都了解了美術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了相關的工具材料,并大膽嘗試畫筆的幾種基本技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部分學生在思維上還停滯幼兒園,非常好動、不能約束自己,之后的課上我還需要加強管理。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一、學生基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加減法意義、能初步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學習一圖四式的,再在一圖四式的基礎上掌握8和9的加減法算式。學生能從圖中找出數(shù)據(jù),但對于根據(jù)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就有一定的困難。之前,圖畫應用題,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接觸,能根據(jù)提示找到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但一圖四式是要自己找出數(shù)據(jù),自己提問題,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這一點上,學生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本節(jié)課要低起點,逐步引導,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列出算式。

      二、作用

      一圖四式是要揭示三個相關的數(shù)之間的換算規(guī)律。掌握好了本課內(nèi)容,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理解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與特點。

      三、教學要求

      1、能說清一幅圖所表示的三種圖意。

      2、根據(jù)一幅圖能熟練地列出兩道加法和兩道減法。

      四、教學片段

     。ㄒ唬、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我們學過的算式有哪些?

      2、指其中的一道算式,如:5+2=7,

      說:老師這兒有兩種棋子,黑棋和白棋,你能用這些棋子來表示這道加減算式嗎?

      學生擺完后,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ㄒ龑W生用三應用題的三句話來描述。)

      學生說完題后,再問:這道題除了5+2=7,還可以怎樣列算式?(提醒學生同一道加法應用題可以列出兩道兩加法算式:5+2=72+5=7)

      3、當學生說出減法算式時:如5-3=2時,

      也讓學生上來用棋子來表示這道算式,并說一說棋子所表示的意義。

      4、學生上來用這些棋子編一道題,讓其他學生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

      (二)、新授

      1、出示

      師:你能猜一猜老師所擺的棋子所表示的意義嗎?

      請把你的想法用算式來表示,寫在自己的紙上。

      2反饋:把學生所寫出的算式寫在黑板上,總共四道算式:

      5+4=99-5=4

      4+5=99-4=5

      3、根據(jù)算式說明圖意

      1)、寫的是5+4=94+5=9的小朋友舉手,問:你是怎么想的?(說明圖中的一種圖意:

      求一共有幾個棋子。)

      讓盡量多的學生說出圖意。

      2)、寫的.是9-5=4的小朋友舉手,問:你是怎么想的?

      (已知白棋數(shù),求黑棋數(shù)?)

      3)、寫的是9-4=5的小朋友來說說:是怎么想的?

      >(已知黑棋數(shù),求白棋數(shù)?)

      老師對以上三種圖意的理解都予以肯定。

      小結:一幅圖可以表示三種意義:白棋有5個,黑棋有4個,求一共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5+4=94+5=9;第二種:一共有9個棋子,白棋有5個,求黑棋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9-5=4;第三種:一共有9個棋子,黑棋有4個,求白棋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9-4=5,F(xiàn)在我們明白,像這樣的一幅圖,我們可以列出幾道算式―――兩道加法,兩道減法。

      (三)、嘗試練習

      出示56頁的主題圖

      1、看清圖上是什么。問: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

     。▽W生的想象力很豐富,會想象出各種情境的應用題來,教師都予以肯定、表揚)

     。ㄈ、擺一擺,做一做

      1、老師擺,學生寫出四道算式。(一共有8個棋子)

     。1)、左邊3個,右邊5個。

     。2)、左邊7個,右邊1個。

      (3)、讓學生上來擺這些棋子,還可以怎么擺,其他學生寫出算式。

      2、四人小組合作,擺一擺,列一列、算一算。(每個小組9個圓片。)

      3、集體討論得數(shù)是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個數(shù)是8的減法算式有哪些?分別把這些算式按順序排一排。

      4、小組討論按順序?qū)懗龅脭?shù)是9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個數(shù)是9的減法算式有哪些?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shù)姆椒ㄊ占瘮?shù)據(jù),學會用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整理數(shù)據(jù)。

      2.通過實例,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一格代表一個單位),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提出和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與同伴交流。

      3.結合現(xiàn)實情境,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

      4.在與同伴合作統(tǒng)計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用畫“正”字等方法收集數(shù)據(jù),以及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信息窗1——我們的鞋碼

      [教學內(nèi)容]

      信息窗1、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shù)姆椒ㄊ占瘮?shù)據(jù),學會用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整理數(shù)據(jù)。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學會用畫“正”字等方法收集數(shù)據(jù),以及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以前表演過節(jié)目嗎?

      前不久,歌舞團舉行了一次藝術體操表演。大家看屏幕,這是同學們在比賽前做準備的兩個鏡頭。你們看,他們穿的靴子漂亮嗎?

      這可是他們自己經(jīng)過調(diào)查、整理,然后,老師根據(jù)他們所調(diào)查的結果,才買到了這么合適的靴子。

      二新授

      假設咱們班也舉行這樣的活動,你能像他們一樣通過收集、整理信息解決問題嗎?

      1.那我們應該先知道些什么呢?

      到底每種鞋號各有多少人呢?能想個好辦法讓老師知道嗎?

      2.那怎么來記錄呢?小組同學趕緊商量商量,選一種你們組認為又快又準的方法。

      現(xiàn)在咱們就找一位同學來念鞋號,其余同學仔細聽,用自己認為最簡單的方法來記錄。

      3.老師也有一種好方法,你們想知道嗎?老師是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tǒng)計的,你看,“正”字正好是5筆,畫完一個“正”字就代表5個人。大家比較一下,老師的這種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老師這種方法不但記錄簡單,最后數(shù)的時候還可以5個5個地數(shù),你瞧,(手指著“正”字開始數(shù)),5個、10個、15個,是不是比1個個地數(shù)要快呢?

      那以后你們在統(tǒng)計的時候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

      4.為了更清楚地看出每種鞋號的人數(shù),我們可以把調(diào)查結果整理一下制成統(tǒng)計圖或統(tǒng)計表。大家看,這就是統(tǒng)計圖。你知道用統(tǒng)計圖是怎么來統(tǒng)計嗎?

      用涂小格的方法來統(tǒng)計,F(xiàn)在咱們就根據(jù)剛才的記錄把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舔好。

      大家認真觀察統(tǒng)計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看統(tǒng)計圖,咱們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這就是統(tǒng)計圖的最大優(yōu)點。

      三總結

      第二課時

      1.自主練習1

      (1)學生自己講講題目的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

      (3)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自主練習2

     。1)利用學具盒里的小方塊,試一試你能摞多少塊?摞5次把結果填在統(tǒng)計表里。

     。2)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1頁

      教學目標:

      1、在用回形針進行擺拼的活動中,增強對平面圖的感知,加深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2、在拼擺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做一做、數(shù)一數(shù)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感。

      3、載頻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體驗平面圖形的奧妙,感受數(shù)學美。并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感受數(shù)學奧妙,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難點: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彩色回形針拼成的圖案、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學生準備:

      彩色回形針、膠水、卡紙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有回形針拼成的圖案。

      拿出一顆回形針:同學們認識它嗎?

      出示圖片:

      瞧,這就是用回形針拼成的圖案,漂亮嗎?

      學生欣賞,說一說,你看到了那些平面圖形?

      你想不想親手做一幅美麗的圖案?

      二、活動:拼圖案

      1、可以自己獨立拼,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拼一幅圖,一邊拼一邊觀察:你的作品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

      2、學生活動

      3、展示制作結果:

     、倌銈兤吹氖鞘裁?

     、诿總圖案中都有哪些圖形?

     、酃酪还溃瑪(shù)一數(shù),每個圖案分別用了多少個回形針?

      三、欣賞由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師:平面圖形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圖案,點綴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欣賞圖案。

      四、課堂小結:

      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你想說些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P56 P57頁 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nèi)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nèi)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在計數(shù)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

      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心算計數(shù)

      教學準備:

      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guī)銈兊交ü饺ビ^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

      1、動畫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為踢進2個,網(wǎng)外7個,看圖,你能寫出幾個算式?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學生分組拿出數(shù)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shù)。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5的加減法及6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換律的滲透和加減法的關系。為了達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1.獨立操作,理解“一圖兩式”和“一圖四式”,體會計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從學習者轉(zhuǎn)變成參與者,從圖中兩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圖兩式”和“一圖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對比,通過觀察和探究,進一步感受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學中得以強化。

      2.建立表象,由具體操作到看圖列式。

      兒童的認知特點是由形象直觀到抽象具體,教學中必須要遵循學生的這個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煉。本教學設計就是由這一觀念出發(fā),先讓學生觀圖,闡述列式,分析“一圖兩式”的特點,感悟計算方法,由看圖計算到根據(jù)組成計算。接著延伸到“一圖四式”,對加減法進行對比,感知加減法計算的互逆性,對計算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究。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讓學生經(jīng)歷了知識的發(fā)現(xiàn)和探究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 圓形紙片 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復習6和7的組成。

      3.引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6和7的組成,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6和7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5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口算及6和7的組成,讓學生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為學習6和7的加減法做好鋪墊。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5+1和1+5。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主題情境圖左圖(去掉圖中的算式)。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幅圖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圖中的兩個小朋友相對而坐,正在擺圓片寫算式,圓片被分成兩份,一份有5個,一份有1個)

      (2)如果把圖中圓片的擺放情況用加法算式表示出來,你能做到嗎?(學生觀察,寫出算式5+1和1+5)

      (3)交流:根據(jù)同一組圓片寫出的兩道加法算式為什么不同?

      預設 生1:從女孩的角度看:左邊有5個圓片,右邊有1個圓片,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5+1。

      生2:從男孩的角度看:左邊有1個圓片,右邊有5個圓片,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1+5。

      小結:由于兩個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寫出的兩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shù),然后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5+1=6 1+5=6)

      (5)引導學生比較5+1=6和1+5=6。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師引導學生得出:在這兩道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shù)相同,得數(shù)相同,相加的兩個數(shù)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知道,根據(jù)一幅圖通?梢粤谐鰞傻兰臃ㄋ闶,在加法算式中,調(diào)換兩個相加的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

      2.教學6-1和6-5。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主題情境圖右圖。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這幅圖中一共有6個圓片,被分成了5個和1個兩部分)

     、購呐⒌慕嵌瓤矗6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從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還剩多少個圓片?怎樣列算式?(學生觀察,寫出算式:6-1=5)

     、趶哪泻⒌慕嵌瓤矗闆r又是怎樣的?你能列出算式嗎?(6-5=1)

      (2)想一想,同一幅圖,為什么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減法算式呢?(因為觀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兩道不同的減法算式)

      (3)如果不看圖,怎樣計算“6-1”和“6-5”比較簡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減5等于1,6減1等于5)

      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從總數(shù)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設計意圖:借助圓片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體會“一圖兩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觀察、比較中繼續(xù)深化對加法和減法意義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4+2、2+4、6-2和6-4。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中間笑臉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中一共有多少個笑臉?從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從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如果不看圖,怎樣計算4+2等于幾呢?怎樣計算2+4等于幾呢?(引導學生從6的`組成進行理解)

      (3)根據(jù)笑臉圖,你能列出減法算式嗎?(學生小組交流后寫出算式:6-2=4,6-4=2)

      師: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 生1:我是這樣想的,從6個笑臉中去掉2個笑臉,就剩下4個笑臉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類似,從6個笑臉中去掉4個笑臉,就剩下2個笑臉了。

      (4)如果不看圖,你想怎么計算這兩道減法算式?(引導學生根據(jù)算式之間的關系,利用聯(lián)想推出兩道減法算式的得數(shù))

      小結:同一幅圖,觀察的角度不同,不僅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還可以列出兩道減法算式。

      4.學生合作學習5+2、2+5、7-2和7-5。

      (1)教師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

      師:剛才同學們很聰明,根據(jù)笑臉圖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們有信心根據(jù)這幅小棒圖也列出四道算式嗎?(課件出示小棒圖)

      (2)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

      根據(jù)擺和算的過程,觀察、比較5+2=7和2+5=7、7-2=5和7-5=2,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3)匯報,全班交流。

      (5+2=7 2+5=7 7-2=5 7-5=2)

      (4)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根據(jù)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5.學習3+3和6-3。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三角形圖。

      (1)讓學生擺三角形,邊擺邊寫出加法算式。

      (3+3=6)

      (2)讓學生根據(jù)擺三角形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

      (6-3=3)

      (2)想一想,為什么這幅圖只能列出兩道算式?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小組討論交流得出:因為這幅圖分成的兩部分相等)

      小結:當兩部分的數(shù)量相同時,根據(jù)同一幅圖只能列出一加一減兩道算式。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教師引導、自主合作學習等方式,理解“一圖四式”的列式方法,促進學生對加減法之間關系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學生根據(jù)算式之間的關系,利用聯(lián)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數(shù),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球、玩”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語句的不同語氣。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學常識。

      二、過程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好^對`話語句的不同語氣。

      2、通過收集資料,了解科學知識。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愿望。

      四、課前準備:

      “磁石引力實驗”、“兩個地球同時落地”的實驗用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老師將自己的手貼在黑板上,用粉筆勾勒出手的輪廓。老師說:“誰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畫在黑板上?”

      老師指著黑板上畫出的小手問:“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們要一起來了解一雙特殊的手(板書:地球爺爺?shù)氖郑?/p>

      “這是一雙什么樣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們讀了課文就會知道。”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勾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并記下來。

      2、檢查學生自識生字的情況,并進行正音。提醒易錯字音:倆(liǎ)、引(yǐn)。

      3、用生字組詞擴詞。

      4、同桌互讀互聽互糾正。

      5、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6、地球爺爺真有手嗎?是什么樣的手呢?再讀課文,幫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討論交流,領會內(nèi)容。

      1、地球爺爺?shù)氖挚吹靡妴幔?/p>

      2、地球爺爺?shù)氖种傅氖鞘裁矗?/p>

      3、借助實驗,結合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地心引力”。

     。ǎ保┱埿∨笥延梦F石來吸一吸鐵皮,看看有什么感覺?

      像這種吸引其他東西,能把其他東西拉過來的力量就是一種引力。

      (2)演示“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動畫。

     。ǎ常┰谡n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第二課時

      一、趣味朗讀,深領會。

      1、選擇一個你喜歡的角色,自己讀一讀,注意讀出角色的語氣。

      如:小猴子──歡快、有禮貌、奇怪;小兔──有禮貌、驚奇;猴爸爸──慈祥、和藹;地球爺爺──穩(wěn)重、有力。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二、討論交流。

      鼓勵學生說說自己了解或感覺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觀察要寫的字,看課件學習書寫筆順。(本課全是左右結構的字)

      3、老師范寫“球”、“剛”,同時提醒:注意區(qū)別“王”與“王字旁”的異同;“足”作偏旁時,“捺”要變“提”;“木”作偏旁時“捺”要變“點”。

      4、學生練寫,老師巡視輔導。

      四、拓展實踐。

      小試驗: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組討論討論,舉出一些說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試驗: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3、查找資料了解:在月球上為什么宇航員能跳那么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