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科學教案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了解牙齒的作用,要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3、了解換牙常識,學會保護恒牙。
【活動準備】
1、齲齒形成的教學掛圖一幅。
2、保護牙齒的教學掛圖。
3、事先提前兩天與幼兒找?guī)讉蛋殼,洗凈后把每個蛋殼的一半浸醋里。
4、每人一面小鏡子。
5、每人一塊餅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
附:謎語《牙齒》
健康衛(wèi)士穿白衣,上下兩排真整齊,
口中飯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二、基本部分:
1、師:“請小朋友先說一說牙齒有什么作用?” (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對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肯定和表揚)
2、請小朋友每人吃一塊餅干,通過嘗一嘗餅干讓幼兒體會牙齒的作用。
3、師?“剛才小朋友吃過餅干,請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縫里多了什么?”(殘渣、碎屑)“如果不弄掉會使牙齒變得怎樣?”
4、出示小實驗,請幼兒觀察,撈出浸在醋里的`蛋殼,請幼兒看看、捏捏、說說蛋殼有什么變化?并比較浸在醋里的蛋殼與沒浸過醋的蛋殼有什么不同?(浸過醋的蛋殼變黑、變軟了)并討論: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了?
教師小結:醋是酸的,醋會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就會變黑、變軟了。
5、找齲齒:請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有沒有長齲齒?
6、討論:
。1)、啟發(fā)幼兒討論為什么會長齲齒?
。2)、重點請長了齲齒的小朋友說一說長了齲齒后的感受是怎樣的?你又是怎樣治療的?
教師利用教學掛圖向幼兒講解齲齒形成的過程。
7、教師結合教學掛圖小結:食物吃到嘴里后,會有殘渣留在牙縫里,嘴里唾液中有一種酶會使食物殘渣變酸,日子久了,這些酸會使食物殘渣腐蝕蛋殼一樣,使我們牙齒表面的鈣被腐蝕掉,牙齒就會變黑,發(fā)生齲洞,變成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蟲牙。長了齲齒以后會牙疼,還要請牙科醫(yī)生給你治療,所以請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8、讓幼兒討論:如何預防齲齒。
9、鞏固練習,出示保護牙齒的教學掛圖。
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保護牙齒的?
10、教師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刷牙,欣賞兒歌:刷牙歌。
幼兒討論還有哪些保護牙齒的方法,教師進行補充。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保護牙齒的有關知識:第一,當牙齒活動時,不要用手去搖它,這樣會影響恒牙的萌出,并容易引起感染發(fā)炎,要讓它自己脫落。第二,當新牙快長出時,不要用舌頭去舔它,這樣會使牙齒長的不整齊。第三,當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從旁邊長出來,或者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時間,還沒長出新牙,應當讓爸爸媽媽帶到醫(yī)院請醫(yī)生看一看。第四,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不多吃糖果,不挑食,多吃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
四、活動延伸。
1、與家長配合,請他們提醒幼兒堅持每天早、晚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2、引導幼兒開展“比比誰的牙齒好”活動。(利用小朋友在幼兒園吃點,教師提醒幼兒吃完點后要漱口,保持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品茶的過程中初步了解茶葉的功效。
2.通過觀賞茶藝初步掌握茶具的名稱,用途和擺放。
3.享受自主設計茶具擺放帶來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基本茶具、茶具擺放圖片、泡茶視頻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茶具有一定的了解,有過喝茶的體驗
活動過程
。ㄒ唬┩ㄟ^品茶與談話,引起幼兒對茶葉的功效了解
1.教師給幼兒喝茶,幼兒嘗試說出茶葉的功效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杯茶,請小朋友品嘗一下自己桌上的茶,喝完請輕輕把杯子放到原來的位置上,并告訴老師你喝到的茶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師提問幼兒從中喝到的味道,以及嘗試讓幼兒自主說出茶葉的功效。
3:教師對于幼兒給出的答案給出補充和總結
師:小朋友說的非常好,我們喝茶可以提神、助消化、提高免疫力、長高。還可以讓我們的女生變的.越來越漂亮,男生越來越帥氣。
。ǘ┩ㄟ^觀看視頻,認識茶具并且了解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教師第一次播放視頻,幼兒初步感知茶具的作用
⑴師:茶對我們身體有這么多的好處,那小朋友知道要泡出一杯這么香的茶,需要用什么來泡嗎?
、茙煟盒∨笥褌兌贾朗遣杈吡耍酉聛砦覀円黄鹂匆欢我曨l,看看茶藝老師用哪些茶具泡茶的?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它們用來做什么的?
、沁叢シ乓曨l,教師邊解說
2.教師第二次播放視頻,幼兒能夠說出茶具的名稱和作用
、艓煟阂曨l中的茶藝老師表演的非常的優(yōu)美,小朋友們想再看一遍嗎?在看視頻的時候要聽清茶具的名字?想一想它們用來做什么的?
、朴變夯卮鸾處熖岢龅膯栴},能夠說出看到的茶具的名稱和用途。
3.教師通過提問、示范和講解,引導幼兒認識茶具的名稱、用途及個別茶具的使用姿勢,
每介紹一個茶具就要相對應的介紹出這個茶具所相對應的使用姿勢。(包括:隨手泡、茶盒、紫砂壺、公道杯、茶杯、茶托、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席和茶盤)
。ㄈ┳灾鞑僮,學會擺放茶具
1.自主設計茶具的擺放,體驗其中的樂趣。
。1)教師出示全部的茶具,幼兒挑選出擺放在茶盤里的茶具
師:茶具家族里有許多的茶具寶寶,哪些是可以放在茶盤里面的,哪些是放在茶盤外面的?(出示PPT,讓幼兒邊說出茶具的名稱邊分類)
。2)教師提出任務,幼兒自己嘗試給茶具擺位置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和茶具寶寶交朋友了。小朋友在班級有自己的位置,那茶具寶寶在茶盤上也有自己的位置,讓我們一起給茶具寶寶在茶盤上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吧!看看怎樣擺放又美觀又方便我們泡茶?它們很脆弱要輕拿輕放哦。
。3)幼兒自主擺放茶具,教師進行指導。
2.示范正確的擺放,進行統(tǒng)一指導
(1)幼兒分享各自的擺放結果
師:你的茶盤里擺放了哪些茶具寶寶?它們是怎么擺放的?為什么要這樣(引導個別幼兒展示給大家看)
(2)展示正確擺放的圖片,提出要求:a:公道杯、紫砂壺的嘴都不能對著客人,b:紫砂壺不能被擋;c:公道杯和紫砂杯是好朋友,它們要面對面靠得近一些;d:茶具不能擺放太分散
師:根據(jù)要求小朋友再調整一下吧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回家擺放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瞧一瞧爸爸媽媽是怎么用茶具寶寶來泡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各種植物的種子是不同的,并能區(qū)分。
2、讓幼兒了解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
3、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的習慣和體會成功的喜悅,激起下一次探索的。
活動準備
1、事先搜集有關植物生長的資料和圖片。
2、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若干。
3、花盆、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說說植物是怎么來的?請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二、幼兒討論:植物為什么會長大?怎樣才會長大?
三、幼兒進行小實驗:植物無根和有根實驗。請幼兒看看實驗中哪種植物沒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兒做種植實驗: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孩子的發(fā)現(xiàn):植物是種子種出來的。不同植物的種子長得不一樣:
黃豆的種子是圓圓的、黃色的;
紅豆的種子是圓圓的、紅色的;
芝麻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
綠豆的種子是橢圓形、綠色的;
向日葵的種子是尖尖的、圓圓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
向日葵的種子可以吃。雞冠花的種子很小。
實驗中,兩種植物都有水時,無根的植物過兩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沒有死;沒有水時,無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過了幾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泥沙、空氣、陽光、種子。接著孩子又提出了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為什么植物會越長越多?是先長根呢?長葉子呢?先長莖呢?為什么是先長根?為什么有些植物沒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誰把種子放在泥土里的?為什么泥土里會長出植物來?
六、請幼兒把各種植物的種子記錄下來,并能對號入座。
活動延伸:鼓勵用各種各樣的種子拼出漂亮的圖案。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舉辦種子圖案展。
2、在種植角種幾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兒觀察。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與設計意圖:
1、導入:比較大汽車與玩具小汽車的不同。讓幼兒知道大汽車縮小變成玩具汽車,初步感知“縮一縮”的方法。
2、說說生活中縮一縮后的物品發(fā)明。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展思維活動。
3、了解縮一縮的發(fā)明,知道縮出的物品給生活帶來的新用途。
4、玩一玩縮一縮后的發(fā)明。激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拓展對縮一縮的認識,豐富生活經(jīng)驗。
5、幼兒嘗試用縮一縮的方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的興趣與在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
6、我也來縮一縮的游戲,了解身體也能縮一縮。
7、簡單了解動物、植物的縮一縮。
活動目標:
1、感知“縮一縮”是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方法,體驗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樂趣。
2、激發(fā)和培養(yǎng)幼兒關注生活的意識,了解“縮一縮”創(chuàng)新的方法給生活帶來的'新用途。
3、初步學會運用“縮一縮”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活動重難點:引導幼兒運用縮一縮的方法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新。
活動準備:
1、課件;2、小汽車若干輛;3、各種用縮小方法發(fā)明的物品(小床、小房子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玩具小汽車,比較大、小汽車的不同。讓幼兒知道大汽車縮小變小汽車,初步感知“縮一縮”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里有好幾輛汽車,看看這些汽車和我們爸爸媽媽開的汽車一樣嗎?(教師提出:那我們一起開著這些車一起去游玩吧!幼兒回答不行,教師提出為什么不行呢?幼兒回答出各種理由:是玩具、太小了等,)教師:對了,這些汽車是設計師叔叔把爸爸媽媽開的汽車縮小了發(fā)明出來的。
二、說說生活中縮一縮后的物品發(fā)明。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展思維活動。
師:把能開的大汽車縮成了能玩的小汽車,小朋友就能有自己的汽車,太棒了!能縮小不光是汽車,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是在縮小后發(fā)明出來的,你能想到有什么嗎?
三、了解縮一縮的發(fā)明,知道縮出的物品給生活帶來的新用途。
師:小朋友想了很多用縮小的方法發(fā)明的物品,老師這里有幾件物品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縮一縮,我們一起看看有什么?
出示課件(暖瓶、自行車、電腦、沙發(fā)、床)
師:請小朋友幫暖瓶來縮一縮會縮小成什么呢?(請四、五個幼兒回答)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是保溫瓶)暖瓶縮小成保溫瓶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好處呢?(請三、四個幼兒回答,教師在說保溫瓶在外出時攜帶方便)
依次出示自行車、電腦、沙發(fā)、床請小朋友幫忙縮小并說出用途。
小結:自行車縮小成兒童自行車小朋友騎更方便;多組沙發(fā)縮小成單人沙發(fā)后、大床縮小成折疊床占的地方少;暖瓶縮小成保溫瓶后外出攜帶方便;縮一縮是把一件物品壓縮、縮小、折疊使他有新的用途。
四、玩一玩縮一縮后的發(fā)明。激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拓展對縮一縮的認識,豐富生活經(jīng)驗。
師:老師這還有許多縮小后的物品,請你們玩一玩,告訴大家這些物品是有什么縮小來的?
。1)幼兒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被縮小的物品。
(2)現(xiàn)在小朋友們來告訴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物品呢?他是由什么物品縮小來的呢?
。3)那這些縮小后的物品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用途呢?
師:縮小后的物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帶了樂趣。
五、運用“縮一縮”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明。
師:在我們的這間教室的墻上桌子上的物品也能來縮一縮,你想來試一試嗎?那你想縮小哪一件物品呢?你會把他縮成什么樣子呢?縮小后會有什么好處呢?(請五、六個幼兒來說一下。)
六、游戲:我也來縮一縮
師:小朋友的縮小發(fā)明很好,那我們的身體能縮一縮嗎?,會縮成什么樣子呢?(縮腿、縮胳膊)我們縮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可以干什么呢?可以去到什么樣的地方去呢?(桌子底下)
七、活動延伸:動物、植物的縮一縮
師:我們小朋友縮小后到哪里去了?(桌子底下)我們縮小后可以到矮矮的地方去,小朋友的身體都能縮一縮,那動物能不能縮呢?有什么動物能縮呢?(烏龜、刺猬),烏龜、刺猬縮一縮有什么用呢(保護自己)那植物能縮嗎?老師知道有一中植物能縮叫含羞草,一碰葉子就會縮起來。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找找還有什么能縮一縮吧。
活動反思:
優(yōu)點:
整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扣活動目標,層層遞進,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做鋪墊開展活動,通過啟發(fā)感知、游戲、講述與操作讓幼兒參與整個過程。活動中投放具有趣味性的材料,讓幼兒思考、體驗。了解縮一縮是發(fā)明創(chuàng)新方法,感知縮一縮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激發(fā)幼兒大膽去創(chuàng)新的愿望;顒又袆屿o結合,注意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引導幼兒主動去探索、發(fā)現(xiàn),讓幼兒思維活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品質。
不足:
縮一縮是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方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與對生活的觀察活動很重要。需要在課前多做一些觀察活動準備,讓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更豐富些,便于幼兒更好地發(fā)散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在物品縮小講述中多讓幼兒說自己的想法,教師不要先說出答案,幼兒的創(chuàng)新答案往往出乎意料。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蔬菜都有種子,初步了解種子會長在植物的不同部位。
2、能積極的運用自己的經(jīng)驗選用合理的方法采集不同的種子。
3、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進行集體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種子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各種帶種子的蔬菜實物(冬瓜、南瓜、茄子、黃瓜、西紅柿、蕓豆、絲瓜、毛豆、土豆、山芋、大蒜、等)
2、采集種子的工具(勺子、一次性手套、剪刀、刀、盤子)
活動過程:
1、《生日快樂》歌曲引起幼兒興趣。
師: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呢?是你們小朋友?(不是)
那是?
哦,記得今天是種子國王的`生日,他高興送給我們許多蔬菜,你們想不想知道他送給我們哪些蔬菜呢?(打開種子王國背景圖呈現(xiàn)各種蔬菜幼兒觀察實物蔬菜)附:各種實物的蔬菜圖片
2、請幼兒觀察實物并回答蔬菜的名稱------------(幼:土豆、茄子等)
師:那么多的新鮮的蔬菜想叫他們在我們的幼兒園的菜地里也長出那么多的果實那怎么做呢?
幼:要有種子
師:那種子從哪里來呢?這些蔬菜都有種子嗎?種子藏在哪里了?
那叫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每種蔬菜的種子藏在哪里?
你覺得在哪兒?那怎樣把它們采集出來呢?
你用哪些工具來采集種子呢?(幼:用勺子挖、用夾子夾,用手摘等)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采集蔬菜種子并把自己采集到的種子放到圓盤中自己觀察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并分別說明。
種子剖開的食物圖:
師:土豆、馬鈴薯、大蒜、他們的種子藏到哪兒了?
幼:他們的種子就是他們的本身,把他們的本身出芽的地方切一小部分放到土里就可以生長。
3、感受大自然采集的樂趣。
師:這些種子都是種子國王送的,我們到我們的小菜地里采集我們自己種的種子去。
幼兒自帶工具到菜地采集種子(蕓豆、辣椒、茄子、絲瓜、等)
幼兒介紹自己采集的蔬菜并詳細說明他們的種子,并談談在戶外采集種子的感受。
4、師總結幼兒采集的種子。
活動延伸:
。1)將幼兒財界的種子制作成標本,展覽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并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教學反思:
活動中充分讓幼兒動口動腦,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發(fā)展了思維,各種各樣的種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但又不被注意的東西,因此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搜集各種豐富的材料,結合幼兒的實際經(jīng)驗,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鼓勵幼兒自由的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比較、討論與探究,充分展示了一個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發(fā)現(xiàn)學習的動態(tài)活動過程。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有一天午睡時,小朋友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噼噼啪啪的聲音,有的小朋友說玩滑梯的時候頭發(fā)在“跳舞”,覺得很奇怪!還有一次,我們?yōu)榕⒆觽兪犷^,孩子們發(fā)現(xiàn)頭發(fā)被梳子吸起來,十分好奇!毒V要》強調: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應從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設計了“有趣的靜電”這一活動,讓孩子們認識靜電現(xiàn)象,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激發(fā)幼兒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chǎn)生的靜電現(xiàn)象。
2、通過合作探索,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chǎn)生的靜電現(xiàn)象。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記錄表,碎紙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鉛筆,排筆,水彩筆,吸管,玻璃瓶,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變魔術,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師變魔術,讓塑料小勺吸起紙屑。
師:想讓它發(fā)揮魔力,還得請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將小紙屑吸起來。
1、教師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2、請幼兒嘗試操作。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chǎn)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chǎn)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里,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產(chǎn)生靜電現(xiàn)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xiàn)象。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xiàn)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發(fā)也會互相吸引產(chǎn)生靜電現(xiàn)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發(fā)都會產(chǎn)生靜電現(xiàn)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原因。
2、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3、激發(fā)幼兒對自然之謎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知道有些物品會浮于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具備沉浮的概念。
2、物質準備:雞蛋、小盆每人一個、鹽每人一份。
3、錄音、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不會游泳的人掉進水里會怎樣?
2、會游泳的人躺在水面上不游泳會怎么樣?
二、出示圖片。
1、老師今天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想看看嗎?
2、為什么他不沉下去呢?
三、教師實驗:魔術"雞蛋浮起來"。
1、教師放下魔術粉。
2、雞蛋有了什么變化。
四、幼兒實驗。
1、出示三種魔術粉
2、幼兒分組操作
五、交流小結。
1、浮起來了嗎?用的什么魔術粉?
2、知道死海里原來是鹽讓人們浮在水面的。
六、幼兒操作:了解死海海水與其他大海的水的不同。
1、品嘗死海與其他海水的不同。
2、幼兒操作實驗
七、活動小結。
死海為什么會有這些奇跡之處呢,死海之所以能讓人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海水里含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鹽,是普通大海海水含鹽量的七倍。
八、自然結束活動。
死海讓人漂浮的原因還不止這一個,感興趣的小朋友還可以去發(fā)現(xiàn)它的更多秘密。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我班的孩子十分活躍,也非常善于交流。小嘴巴里總有說不完的悄悄話。我們常常會適時創(chuàng)設機會,給孩子們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每當此時,孩子們總是輕松而談,一吐為快。這時我們就注意有意識地關注、傾聽,從中捕捉幼兒最近感興趣的話題,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活動內(nèi)容。如一次我聽見朱xx在說自己的朱和朱老師的朱是一樣的;周xx馬上接口說自己和周老師姓的也一樣,旁邊幾個孩子也起勁地討論起關于姓名的話題,滔滔不絕,內(nèi)容還挺豐富。在此基礎上我們就生成了《名字里的秘密》的活動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姓名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蘊涵了豐富的意義,飽含了成人對自己的期望。
2、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
3、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自己創(chuàng)造的新名字。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共同完成一份調查表《名字背后的故事》。
2、漢字卡片若干:姓、名、張、王、李、趙、劉、陳、朱、諸葛、歐陽、司馬、端木、公孫、皇甫……等
3、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前幾天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完成了一份《名字背后的故事》的調查表。(出示貼有調查表的展示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們的姓名吧。
1、出示“姓”“名”兩個字。
2、誰認識這兩個字?
3、說說你們叫什么姓名?
(評析:師幼一起設計了《名字背后的故事》的調查表,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搜集相關資料,建構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
二、了解關于“姓”的一些知識。
1、我們先來看看姓,你姓什么?
2、請幼兒上來在“我們的姓”成長樹樹冠上分別寫下各自的姓。
3、除了我們記錄下來的這些姓,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姓呢?
4、“姓”里面有許多小秘密,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幼兒互相討論)
5、原來有的姓是一個字,但有的姓是兩個字。一個字的叫單姓,兩個字的叫復姓,你是單姓還是復姓?(出示字卡:單姓、復姓分別貼在“我們的姓”成長樹的兩個樹冠上)象我們學校的校長就姓皇甫,我們都稱呼他皇甫校長。
6、你們還知道哪些復姓?
7、介紹一些復姓:如《三國演義》里面的諸葛亮就姓諸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姓司馬,另外還有公孫、歐陽、上官、端木等。一邊介紹一邊將這些復姓出示在代表“復姓”的樹冠上。
8、這個姓是由“女”和“生”組成的,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隨母親的姓,而我們現(xiàn)在,大多是跟誰姓的一樣呢?
按傳統(tǒng)習慣,中國人一般姓父親姓,只有少數(shù)人姓母親的姓。
9、你認識的人當中,哪個姓最多?
10、教師小結:在中國單姓多,復姓很少,有句俗話說“張王李趙遍地劉(流)”,意思是說張、王、李、趙、劉這五個姓是中國最多的單姓,其中姓張的最多,不過最新的統(tǒng)計結果告訴我們,現(xiàn)在中國人姓李的人最多了,新的排列是李、王、張、劉、陳……。
。ㄔu析:在這一大環(huán)節(jié)中,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孩子們頭頭是道地講述著自己了解到的關于單姓、雙姓、中國的大姓的知識。)
三、解釋名字的意義。
1、平時小朋友都叫我朱老師,朱是我的姓,那么我的名字你們知道嗎?
2、告訴你們,我的名字叫詠梅(“我們的名”生長樹上寫下“詠梅”兩個字)因為我是冬天出生的,出生時梅花開得很漂亮,梅花是中國的國花,代表了美麗、優(yōu)雅、堅韌和高貴,我的爸爸媽媽希望我像梅花一樣出色,所以給我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詠梅”。
3、你的名字叫什么?誰給你取的名字?里面有些什么意思呢?
。1)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自我介紹(在“我們的名”生長樹上寫下各自的名字)
(2)幼兒互相介紹一下。
(評析:老師的生動示范不僅讓幼兒明確了老師名字的意義,還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相了解,更進一步使幼兒意識到了簡簡單單名字中蘊涵的豐富內(nèi)容。他們爭先恐后地介紹著自己名字的由來、蘊涵的意義。通過梳理、總結,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親人們對自己的愛和期望,進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四、自己取個特別的名字。
1、如果讓你也來為自己取一個特別的名字,來表示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你會取一個什么特別的名字呢?
2、剛才許多小朋友為自己取了個很好聽的特別的名字,那能不能把好聽的名字記錄下來呢?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來記錄呢?
3、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名字,記錄好后展示在“姓名樹”的樹冠上,并向同伴和老師介紹。
。ㄔu析:通過進一步挖掘名字這一教育資源,根據(jù)如今孩子們比較有個性,易于接受新知識的特點,設計了這個請幼兒為自己取一個特別的名字的環(huán)節(jié),用來表示幼兒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并用自己的方法加以記錄。孩子們又一次達到了興奮點,他們的思路象開了閘的水流奔涌而出,為自己取了諸如:“花仙子”、“小飛魚”、“聰明人”、“奧特曼1號”等名字,從中體現(xiàn)了孩子們崇尚美好、自由生活的情感和渴望成為一個勇敢、智慧的人的理想。)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大班科學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