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嘗試捕捉有用的信息進行猜測。
2.有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體驗和同伴集體游戲的樂趣。
3.激發(fā)對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成長快樂。
活動準備:
PPT;“我的故事”主題活動的幼兒前期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激發(fā)興趣
玩過猜謎語的游戲嗎?今天來玩一個游戲,題目是:猜一猜(PPT展示)。這個游戲可以怎么玩?大屏幕里還藏著許多秘密,要請你來猜一猜。
二、熱身運動,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戲,理解規(guī)則
。1)傾聽規(guī)則:一個猜,大家說,猜的人不能看,說的人不能把這個事物的名字說出來,把關于這個事物的'信息告訴猜的人。
。2)PPT展示(邊出示邊提醒幼兒:千萬不能把名字說出來哦。
誰來提供信息?
。3)梳理升華:你是怎么猜出來的?關于這個還有什么信息可以告訴大家?
2.再次游戲,細化規(guī)則
三、搶答游戲,體驗規(guī)則
1.分成兩組,交代要求
第一,每隊依次派代表上來猜;第二,每隊代表搶猜,猜到的隊加10分;第三,把名字說出來的隊泄密,對方加10分,第四,(出示)這是計分牌,代表翻牌,聽到老師說“請加分”排頭才能計分。
2.逐一播放ppt,幼兒游戲。
3.統(tǒng)計分數(shù),宣布游戲結果
四、激發(fā)對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成長快樂。
播放PPT《我的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認識各國的貨幣。
2、讓幼兒懂得從小節(jié)約用錢,并激發(fā)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國貨幣
2、課件圖片:各國風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觀察各國風景圖片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圖片上的這些風景美不美呀?
2、教師:這些地方真美呀,你們想去這些美麗的地方去旅游嗎?
二、觀察各國的貨幣
1課件:各國的貨幣
提問:你看到哪些錢?
2、你發(fā)現(xiàn)錢有什么秘密?
3、對各國的'貨幣有初步的印象。
課件觀察
出示一種錢幣,請幼兒說出是哪個國家使用的錢幣。
4、小朋友還有什么看不懂的嗎?
三、錢的用處
1、錢有什么用?
2、教育幼兒要懂得珍惜,節(jié)約用錢。
延伸活動
回家和爸爸媽媽商討,節(jié)約用錢的好辦法。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角色表情、動作等圖片信息,推測角色的心理活動,并大膽表述對畫面的理解。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堅持不懈。
3.樂意參與故事的學習,初步萌發(fā)做事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活動準備:
《跳芭蕾舞的!返腜PT、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引出繪本內容。
1.出示PPT--跳芭蕾舞的圖片,引發(fā)經驗。
師:她們在干什么?那這個舞蹈和我們平時跳的舞有什么不同?她是怎么跳的?(嘗試用腳尖來跳芭蕾舞,感受芭蕾舞的特點)芭蕾舞演員的`身材怎么樣?
2.出示PPT--奶牛圖片師:如果一頭胖胖的奶牛要跳芭蕾舞,你覺得它可以嗎?為什么?
二、共同閱讀,理解繪本內容含義。
1.逐頁閱讀。
第一頁
。1)你看到了什么? 師:你覺得它看的認真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它看的很認真?(引導從眼睛、動作、神態(tài)來觀察;天黑了它還在看電視、眼睛一直盯著電視。)師小結:是啊,月亮、星星出來了,已經夜深人靜了,可牛還在看芭蕾舞節(jié)目,它被芭蕾舞深深的吸引了。
第二頁
。1)就這樣,看著看著牛在干什么了呢?你覺得它跳得認真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牛很認真地學著芭蕾舞,牛練芭蕾舞的事情被誰發(fā)現(xiàn)了?小羊和小鴨看到牛在學跳芭蕾舞它們心里會怎么想,有可能會在說什么呢?
第三頁
。1)農場里的都知道了牛跳芭蕾舞的事,都紛紛嘲笑牛,我們看一下動物們是怎么嘲笑牛的?(幼兒表演)
(2)農場的動物們都在紛紛嘲笑牛。小朋友你們覺得牛這時候會放棄嗎?
第四頁
。1)那牛到底有沒有放棄跳芭蕾舞呢?
。2)它的伙伴們看到這頭牛在跳芭蕾舞,會對這頭牛說什么呢?
。3)小結:是啊,牛練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農場里的動物們嘲笑它,和它朝夕相處的伙伴也不看好它。你覺得這時候牛還會堅持嗎?小朋友你們看著這么認真執(zhí)著的牛,你會嘲笑它嗎?那你要對他說什么支持的話?
(4)牛堅持練芭蕾舞的事情被農場主老爺爺看到了,那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我們來看一看。
2.自主閱讀:
幼兒自由觀察圖片5-8頁,并交流、討論。
師小結:牛的演出特別成功,人們把鮮花、掌聲都送給了牛,其中小鴨和小羊還拍的特別響呢。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
三、組織討論,完整閱讀總結分享
1.討論、總結牛的成功經歷(牛是怎么成功的?)師:身體這么重,這么胖的牛都能成功學會芭蕾舞,看來我們做事情只要認真、努力,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2.完整欣賞故事。
(1)接下來,讓我們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
。2)加深幼兒對主題的理解。
師:你喜歡故事里的這頭牛嗎?為什么?那你有喜歡卻很難做好的是嗎?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教學反思:
1、 選材適宜,看圖講故事對大班幼兒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通過這節(jié)課豐富了幼兒詞匯,學到了牛的一些精神。
2、 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線索圖,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
2.在與老師、同伴共同觀察、講述和討論圖片的過程中,豐富講述經驗。
3.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
故事主要情節(jié)的圖片兩幅(①孩子掉進水缸里;②司馬光砸缸)。
活動過程:
1.觀察、講述第一幅圖片,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指導語:這個孩子掉進水缸里了,怎么救他呢?
2.觀察、講述第二幅圖片。
指導語:司馬光想的是什么辦法呢?
3.嘗試根據(jù)故事主要情節(jié)線索圖,講述故事。
(1)自由結伴講述。
(2)集體交流講述。
4.猜想和創(chuàng)編故事的開頭和結尾,嘗試完整地講述故事。
(1)猜想和創(chuàng)編故事的開頭和結尾。
指導語:①猜猜看,這個孩子是怎么掉進水缸里的呢?②他被救出來以后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2)討論故事名稱,完整講述故事。
附:司馬光砸缸
從前,有個男孩叫司馬光。有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捉迷藏;▓@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裝滿了水的大水缸,有個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來。
大家玩得正高興時,忽然聽見“撲通”一聲。哎呀!那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這可把大家嚇呆了:如果不趕快把這個小朋友救上來的話,他就會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圍著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來?墒牵滋,小朋友們個子矮,根本就夠不著,沒有辦法把小伙伴救上來。去叫大人吧,又怕時間來不及。怎么辦呢?有的小朋友嚇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嚇得跑了。只有司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辦法。當他看到路邊的石頭時,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他急急忙忙抱來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過去。只聽到“喀嚓”一聲,水缸被砸出了一個大洞,水嘩嘩地從洞口流了出來。不一會兒,水就流光了。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傳開以后,大家都夸司馬光又聰明又勇敢。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知道雨給大自然帶來的好處,學習動詞張(嘴巴)、搖(尾巴)、發(fā)(了芽)。(重點)
2.能用較連貫、完整的語言朗誦詩歌,并加上適當?shù)膭幼。(難點)
3.感受小雨點給花朵、魚兒、種子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觀察下雨時小雨點都落在哪里。
2.課件、音樂、與詩歌內容相符的'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下雨"的錄音,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落下來的聲音。
提問:小雨點落下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小雨點都會落在哪些地方?
二、逐幅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動詞:張(嘴巴)、搖(尾巴)、發(fā)(了芽)。
提問:1.小雨點落在了哪里?花園里、池塘里、田野里有誰?
2.花朵、魚兒、種子喝到雨水會怎樣?它們的心情怎樣?學習動詞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動詞。
教師引導幼兒將看到的、聽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并以詩歌內容進行小結。
三、利用操作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幼兒完整欣賞。
提問:聽了這首詩歌你的心情怎樣?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進行回答)同時教師利用圖片進行操作,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
2.師幼完整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邊朗誦邊加動作進行表演,進一步感受小雨點給花朵、魚兒、種子等帶來的快樂。
四、幼兒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大班語言教案《騎上我的小紅馬》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在初步了解馬的基本特征中理解和學念兒歌,體驗騎馬游戲的快樂,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語言《騎上我的小紅馬》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初步了解馬的基本特征中理解和學念兒歌,體驗騎馬游戲的快樂。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圖片:小馬、樹林、草原,人手一匹小馬(顏色不同)系在一根竹竿上。
【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兒歌內容并學會念兒歌
2、難點:得兒駕,得兒駕的'兒化音發(fā)音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見過的馬
——教師用手指在桌上發(fā)出馬兒跑的聲音問:咦,是誰來了?它是怎么過來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見過馬嗎?在哪里見到過?它在干什么?你見過的馬兒是怎么樣的?
二、看看說說小紅馬、學習“騎上我的小紅馬”
——出示小紅馬,看,到底是誰跑來了?這匹馬長得什么樣子的?(師:對,我有一匹小紅馬)
——它的脖子和尾巴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師:長長的脖子大尾巴)
——你們想不想騎騎這匹小紅馬呢?那誰知道騎馬的時有什么辦法讓馬兒聽你的話向前跑呢?(重點指導幼兒“得兒駕、得兒駕”的發(fā)音)
——小紅馬跑呀跑,會跑到哪兒去呢?去干什么?(師:穿過樹林奔草原,帶著我去看媽媽)
——教師完整念一遍兒歌,引導幼兒一起跟著學念。
三、說說騎騎我的小馬
——引導每個幼兒挑選一匹自己喜歡的小馬,說說小馬的顏色,將小紅馬改編自己的小馬。
——帶著幼兒邊念兒歌邊玩騎馬的游戲。
【活動反思】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緊緊圍繞“我們?yōu)槭裁醋钕矚g上美術課”開展教學。通過讓學生自由讀,畫句子,再交流,采用不同方式的讀,師生共評,去體會作者為什么喜歡上美術課的原因,最后總結出因為老師畫得好、講的話、評價學生有方法,所以“我們?yōu)槭裁醋钕矚g上美術課”,從而使學生明白在學習、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觀察、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體驗嘗試后的喜悅?傮w來說這節(jié)課學生學得很開心。 這篇課文有個知識點,冒號的用法,在課堂上,就文中的句子,我講了一篇,在作業(yè)中我又講了一篇,可在批閱時,仍然有錯誤,說明在課堂上,那些孩子雖然看似沒有開小差,其實不然,提醒我在教學中對于愛開小差的學生要多加關注。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通過認真觀察圖畫,能注意添加細節(jié)和推測任務的心里活動。 能從故事要素角度(開頭、經過、結尾、時間、人物、地點等)梳理故事。 嘗試綜合運用肢體動作、語氣語調等手段,形象表現(xiàn)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
活動過程:
1、回顧故事內容,對故事的幾大要素進行梳理。
——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小怪獸和巨人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兒一起回答。
2、出示大書,找出故事的細節(jié),分析解釋。
——小怪獸為什么要偷走巨人的野餐?
——巨人得知小怪獸偷了東西,心情如何?
——巨人邀請動物們吃飯和給其他動物讀故事,小怪獸為什么不樂意?
——書上用哪些詞來描述小怪獸的心情的?為什么小怪獸會很感動?
——你看到了什么?他們的`表情怎樣?小怪獸還會像以前那樣嗎?為什么?
3、分發(fā)小書,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讀。
——幼兒找出小怪獸所經歷的情緒情感和行為變化,同時感受朗讀時的語氣、語調和語速的變化。
——幼兒逐頁分析,朗讀。
——幼兒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小怪獸和巨人的心理活動。
4、總結。
——請小朋友課后想一想巨人和小怪獸有哪些有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哪些缺點是要改進的。你喜歡巨人還是小怪獸?為什么?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和理解詩歌內容,感知“傘”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學會仿編詩歌。
2、激發(fā)同情心,培養(yǎng)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流程:
1、導入主題。觀察圖片后啟發(fā)提問——
a.森林里的天氣怎樣?
b.下雨了,爸爸媽媽來接你們的時候會帶上什么?
c.可小動物們沒帶傘該怎么辦?
幼兒:我們給他們送傘。小動物可以躲到大樹下面;請小動物找樹葉做傘。教師插問:誰能用樹葉做傘?為什么?
幼兒:螞蟻,因為它很小,樹葉可以做它的傘。
教師:老師把小朋友說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
2、感受理解
(1)欣賞詩歌,教師提問:
a.誰撐開了美麗的傘?
b.它們用什么做自己的傘?
教師插問:美麗的花朵是誰的傘?是什么顏色的花朵?
幼兒:紅紅的花朵是蝴蝶的'傘。(教師提示幼兒完整復述詩句)
教師插問:還有誰撐起了怎樣的傘?
(2)理解重點。教師再次朗誦詩歌,喜歡的幼兒可跟念。
教師提問:為什么蝴蝶用花來做傘?
幼兒:花大。蝴蝶要找漂亮的東西做傘。蝴蝶和花是好朋友。蝴蝶能為花傳花粉;ǘ涞臉幼訌潖澋模駛恪
教師提問:落葉能做螞蟻的傘嗎?為什么?
幼兒:螞蟻很小,很輕,落葉比螞蟻大,葉子落在地上正好做螞蟻的傘……
教師提問:綠綠的荷葉是誰的傘?它能做青蛙的傘嗎?
教師提問:漂亮的小兔找什么做傘?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動物都找到了美麗的傘。
(3)師生共同練習朗誦詩歌.
3.仿編詩歌
(1)(出示“小熊”)誰來了?小熊也沒帶傘,它會淋濕的。請你們
幫小熊找把傘。(幼兒:大樹是小熊的傘。)
教師插問:怎樣的大樹是小熊的傘?
(幼兒:高高的大樹是小熊的傘。)
教師插問:還有什么可做小熊的傘?
(幼兒:深深的山洞是小熊的傘……)
教師:下雨了,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沒帶傘,快為它們想想辦法吧!
(2)提供各種動物圖片及紙張、畫筆等,請幼兒為小動物貼或畫傘,然后進行仿編。
(3)設問:你愿意為誰找把傘?想為它找一把怎樣的傘呢?
(4)請幼兒說說自己編的詩句,對幼兒的合理想像、大膽仿編給予鼓勵。
(課后小記:為了使幼兒的思路更為開闊,教師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同時提示幼兒用詩歌中的語言嘗試表述。引導幼兒想像時,教師可進行適當?shù)难菔,或是適當加以語言提示或追問,如:“你認為還有什么像?”等,從而使仿編的效果更好。)
大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了解樹木與動物、人類的密切關系,體驗友好 相處的快樂
參與相應情境,理解兒歌內容
能仿編第二、三句,并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意 見和建議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0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兒歌內容,知道要愛護樹木
難點: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了解了樹木與動物、人類的密切關系
物質準備:松鼠、小熊、小鳥頭飾,玩具斧子,掛圖一幅,活動室 布置成森林景象。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一起進入兒歌情境 1.在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聲中,小鳥、小松鼠和松鼠媽媽一起做一些動作。
師提示:聽,什么聲音? 小熊扛著斧子入場,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師問;誰來了?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過情境對話(如下)熟悉兒歌內容。
小熊(自言自語):小熊要蓋房,上山來砍樹!好,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不行,不行! 小熊: (指著另一棵大樹)那我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 (指著幼兒坐的那棵大樹)那我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呀!它要砍大樹了! 齊: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 小熊: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為什么呀? (啟發(fā)小鳥、小松鼠們告訴小熊不能砍樹的道理。)
小熊:我不砍樹了,可我住在哪里好呢?
松鼠媽媽:我們一起來幫小熊想想辦法,好嗎? (給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商量合適的辦法,并大膽表述。)
松鼠媽媽:小熊,朋友們給你提供了這么多的建議,你認為住在哪里最合適? (小熊對松鼠媽媽耳語。)
松鼠媽媽:小熊讓我暫時保密,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三、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思考:還有哪些生活在樹上的動物會阻止小熊的砍樹行為,為什么?
2.出示掛圖,提問:小熊住在哪里?它和誰住在一起?住在樹洞里舒服嗎?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4.請幼兒邊跟教師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5.帶領幼兒分角色學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6.啟發(fā)幼兒仿編第二、三句詩,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
7.我們又多了一個好朋友,真開心!咱們一起來唱個歌(旋律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慶祝一下吧!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查看幼兒園里的大樹,并分組認養(yǎng),掛上班名,幼兒名的牌子,輪流為大樹澆水或做清潔護理工作等。
效果分析:
教師為幼兒設置的情境,使幼兒更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兒歌中去,同時幫助了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內容。教師還為幼兒提供了自由討論、相互交流、大膽發(fā)言的機會,使幼兒不僅獲得了有關的知識,增加了交往,而且還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增強了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附: 小熊砍樹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 小鳥說:不要砍,不要砍 樹是我的屋 松鼠說:不要砍,不要砍 我在樹上住 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 小熊不蓋屋,小熊不砍樹夜晚睡在樹洞里 甜甜美美打呼嚕。
《小熊砍樹》反思:
活動的最大不足是我沒能很好的掌握好時間,對于一些問題的處理,拖的時間太長,加上一些細節(jié)考慮不是很周到,如,換了教室加上位置的變換讓孩子感覺很新鮮,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有點躁動;看幻燈時,沒把前面的窗簾放下,致使后面的幼兒看得不是很清楚,
還有就是當孩子的回答,有點跑題的時候,自己有些急躁,語言組織也不嚴謹了。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取長補短,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大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調動發(fā)散性思維。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概括故事,懂得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并且做事要有始有終的道理。
3、學習成語:蹦蹦跳跳,七嘴八舌,上氣不接下氣,眉開眼笑,有始有終
活動準備:
1、大象伯伯,老鼠奶奶,小白兔,花老鼠等形象卡,二副森林背景圖,錄音故事磁帶和錄音機。
2、課前讓孩子 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3、成語字卡。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小朋友我們每個人腳上有什么?(鞋子)
我們的鞋子有什么作用呢?(保暖,保護腳等)
冬天快到了森林里的大象伯伯卻沒有鞋子穿,天氣太冷了不穿鞋子可不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的故事名字就是《大象伯伯的大皮鞋》。
二、分段邊演示邊講解故事,并提問。
第一部分“做皮鞋”
出示背景圖一
大象伯伯從來沒穿過鞋子,這事讓小白兔知道了。于是,小白兔動員全家一起做鞋。兔爸爸兔媽媽和小白兔一起敲敲縫縫,一直忙了九十九天,終于做好了四只非常漂亮的大皮鞋。
第二部分“送皮鞋“
鞋子做好了,他們抬著皮鞋朝大象伯伯家走去?墒,這么重的皮鞋,小白兔全家累得直喘粗氣。實在是抬不動了,小兔一家就坐下來休息了。
正巧,有一群老鼠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出示老鼠)他們七嘴八舌地問:“嗨!小白兔,你們這是干什么去呀?”小白兔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我們去。。。去給。。。大象伯伯送。。。這個”。小白兔邊說邊指了指大皮鞋。
老鼠們見小白兔一家實在太累了,便說道:“小白兔,我們幫你送去吧!”
小白兔不放心地問:“一定能送到嗎?大象伯伯等著穿的!
“能”。老鼠們信心十足地回答。
老鼠們出發(fā)了。(送鞋途中遇到老鼠,老鼠答應幫小兔一家送鞋子)
問一:小兔一家在路上遇到了誰?(一群老鼠)
問二:老鼠們走路的樣子是怎么樣的?(學說“蹦蹦跳跳”)
問三:老鼠們是怎么問小白兔的?問的時候又是怎么樣子的?(學說“七嘴八舌”)
問四:小白兔是怎么說的?說的時候又是什么樣子的?(學說“上氣不接下氣”)
出示背景二:演示講解老鼠送鞋路遇河擋道。
老鼠們抬起大皮鞋往前走,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尖嘴老鼠尖叫起來:“哎呀,不好了,前面有條河,河上沒有橋!薄霸趺崔k,怎么辦?”老鼠們慌作一團。
幼兒討論:怎么過河?(搭橋,游泳等)
這時,鼠爺爺拂拂胡子,慢吞吞地說:“不要緊,大家看,這幾只皮鞋不就是輪船嗎?”于是,老鼠們歡呼著一只接一只地跳進了這幾艘大皮鞋輪船中,輪船向對岸開去。嘿,登陸了!大家又高興地抬著大皮鞋前進。
掛上月亮
“糟了,天黑了,咱們在哪兒睡覺呢?”一只灰老鼠看了看天,提心吊膽地說。
“現(xiàn)在這幾只鞋子不是輪船,而是房子!辈┦渴筇Я颂 鼻梁上的眼鏡自信地說。
花老鼠卻嚷起來:“房子怎么沒有門窗呀?”
“沒關系,我來開門窗。”原來是鼠奶奶在說話。鼠奶奶拿起剪刀“咔嚓”幾下,漂亮的`門窗做成了。老鼠們簇擁著跳進房子,睡起了安穩(wěn)覺。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有一天,小白兔碰到了年邁的大象伯伯問道:“大象伯伯,我送你的大皮鞋穿著合適嗎?”大象伯伯感到很奇怪,說:“沒有啊,誰也沒有給我送大皮鞋呀!”
這是怎么回事呢?(幼兒自由討論)
小白兔決定去找老鼠們。嘿,終于找到了,老鼠門正在跳來跳去玩呢。小白兔生氣地問:“你們,你們怎么沒有把大皮鞋送給大象伯伯呢?”老鼠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才想起送鞋的事。可鞋子上的“門窗”怎么辦?總不能讓大象伯伯穿破鞋子吧!
“我有法子。”是老鼠奶奶沙啞的聲音。她讓老鼠們脫下身上的皮夾克,剪成了一朵朵漂亮的花朵貼在門窗上,然后縫好。
“哇,好漂亮的花皮鞋呀!”老鼠們和小白兔全驚叫起來。
大伙一起把皮鞋檫得亮亮的又上路了。
問:鞋子上的破洞怎么了?
第三部分,皮鞋送到,老鼠向大象伯伯道歉。
“大象伯伯,是我們不好,害得您現(xiàn)在才穿上大皮鞋!”老鼠們圍著大象伯伯羞愧地說。
“沒關系,沒關系!呵呵!”大象伯伯眉開眼笑,“你們都是善良而可愛的孩子!
四只油亮亮的皮鞋穿在大象伯伯的腳上。老鼠們還把鞋帶打了四個大大的蝴蝶結,漂亮極了。
問一:皮鞋送到后老鼠們對大象伯伯說了些什么?他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羞愧)
問二:大象伯伯說了什么?表情是怎么樣的?(學說“眉開眼笑”)
三、完整聽一遍錄音故事,說一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并且做事要有始有終的道理)
四、聯(lián)系生活,談論生活中做事情做一半就不做了的現(xiàn)象
幼兒自由討論:掃地,收拾積木,幫老師收書等,這些都是不好的現(xiàn)象,我們做事要有始有終。剛才上課之前我們答應幫奶奶撿落葉還沒有撿干凈呢,現(xiàn)在我們該怎么做?(去把落葉撿干凈)
延伸活動: 排隊下樓撿落葉。
(后記:在組織這次活動的時候,從頭到尾我都被故事中主人公們的純真和善良感動著,組織這次活動我仿佛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們和現(xiàn)實中的孩子們架起了一座橋,那一刻是知己的相逢。而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小兔逃跑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我快樂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旅行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借傘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青蛙賣泥塘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菜地里的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