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2:41:01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品)實用的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實用的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該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本著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思想。再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其差異。針對這個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通過目測、手掂一掂、借助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用具(橡皮筋)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并感知物體輕重的相對性,發(fā)展感知和判斷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幼兒親身體驗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并感知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2、在能用簡單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并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準備:

      大小蘋果各一個、足球和泡泡球、裝有不同東西的鞋盒、供幼兒操作的多種物體若干、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呢?(大蘋果和小蘋果;足球和泡泡球)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兀?/p>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用眼睛來看就能看出哪個重哪個輕。

      二、想一想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用我們的眼睛看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扁擔、推一推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三、掂一掂

      1、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那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呢?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怎么樣?(請幼兒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2、哎呀,還有很多東西都想來比一比他們的輕重呢?幼兒分成四組,每個小組的三樣物品相同。請小朋友用掂一掂的方法,來比一比誰比誰輕?誰比誰重?比好后,請派一個代表來說一說比的結果。(要求:每組小朋友對三樣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并說一說,感知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教師小結:

      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對于比他重的物體來說,他就是輕的,對于比他輕的物體來說,他就是重的。

      四、吊一吊

      1、師:(出示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用手好象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所吊的物體越輕,橡皮筋拉得越短。

      五、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進一步感知輕重的相對性

      1、師出示四個瓶子里面裝有不同的東西。

      師:現(xiàn)在我們在這四個瓶子當中任選其中的兩個用手掂或用皮筋來吊一吊的方法來比一比誰比誰輕,誰比誰重?并把他們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3、幼兒動手操作并記錄

      4、教師總結記錄。

      說出誰最重?誰最輕?誰比誰重又比誰輕?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區(qū)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大膽探索、嘗試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發(fā)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學習兩人合作進行實驗,培養(yǎng)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活動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記錄表(見附圖)、鉛筆;盛水的水盆若干個,積木塊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耄撼鍪静牧,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二)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探究。

      1、教師提出嘗試問題:如果把這些材料放進水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1)幼兒嘗試。

     。2)幼兒介紹嘗試結果。

      (3)教師總結:石子、牙膏皮、橡皮泥這些物體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沉;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這些物體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浮。

      2、教師提出嘗試性問題:“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在水面上?”

     。1)幼兒嘗試。

      (2)要求:幼兒兩人友好協(xié)商,一人嘗試,一人記錄。

     。3)嘗試結論:改變橡皮泥的形狀(捏成帶邊的薄片狀),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3、教師提出嘗試問題:怎樣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到水底?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互換嘗試。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嘗試。

     。2)嘗試結論: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裝在空藥丸盒里可使空藥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4、教師提出嘗試問題: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時,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積木塊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辦法幫他們把積木很快分出來?

      幼兒嘗試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積木塊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積木塊,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ㄈ┙處煂嶒炑菔,驗證答案。

      四、活動延伸:

      老師把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qū),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可以來繼續(xù)進行嘗試。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指出臉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確位置。

      2.知道自己笑的樣子很可愛,大家都喜歡。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若干鏡子或一面大鏡子。

      活動內(nèi)容:

      1.教師利用布娃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她是誰嘛?小朋友請看,原來是布娃娃呀!小朋友跟她打個招呼吧!

      幼:你好。

      師:小朋友真有禮貌,你們看一看她長得漂亮嗎?

      幼:漂亮。

      師:因為這個布娃娃很喜歡笑,所以它長得這莫漂亮,小朋友笑一個我看你們長得漂亮嗎?還真漂亮,以后我們小朋友要經(jīng)常笑。

      你們來觀察一下布娃娃的臉上都長著什么呀!

      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

      2.請幼兒照鏡子并提問

      師: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的鏡子,請你們仔細觀察你們的臉上都長著什么,小朋友站在鏡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笑臉“我們的臉上都長著什么?”“扮個小鬼臉看看……”

      幼:長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師:小朋友咱們對著鏡子笑一笑,笑起來這漂亮。

      3.教師帶寶寶做五官游戲

      師:小朋友請看老師變出什么來了毛毛蟲,你們伸出小指頭也來變一個吧!當老師說:“毛毛蟲爬呀爬爬到你的什么時,小朋友馬上指導相應的位置,教師以此讓小朋友指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老師先由慢到快。

      “看XX指得又快又準確!薄捌渌麑殞氁佑蛫W!”游戲反復進行。

      4.引著寶寶笑一笑

      教師和寶寶對著鏡子笑一笑讓寶寶知道笑起來很可愛,大家很喜歡。

      師:“XXX小朋友笑得真可愛!”過來笑一笑讓小朋友看一看,跟老師一起拍個照吧!小朋友你們想和老師一起拍照嗎?

      幼:想。

      師:“來,咱們大家拍個照,笑一笑!”。

      活動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區(qū)分自身、自身與周圍物體的左右關系,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PPT 、手環(huán)人手一個、音樂伴奏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置:

      教師向幼兒出示一份來自羊村的信,引起幼兒的興趣。

      “喜羊羊向咱們發(fā)來一份邀請函,請小朋友們?nèi)⒓铀鼈兊闹橇,有愿意的請舉起你的右手讓老師看一看。在一路上會遇到灰太狼設置的一些機關,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安全到達羊村,你們有信心嗎?”

      二、教師:

      出發(fā)之前我們來一個熱身游戲《我說你做》

      教師發(fā)出指令:如“左手、右腳”等請幼兒按要求做出反應。

      指導要點:關注幼兒對左右的分辨

      三、以主體或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第一機關:兩兩結伴(一男一女)

      男小朋友的.右手拉緊女小朋友的左手不要讓小朋友單獨一個人就可以順利通過

      第二機關:走過陷阱(只能踩在畫有灰太狼頭像的格子里)

      左腳踩在右邊的格子里,右腳踩在左邊的格子里,交替向前走,就可順利通過。

      第三機關:打破干擾

      根據(jù)灰太狼的口令做相反的動作就可以通過。

      第四機關:挑戰(zhàn)魔鏡

      站在魔鏡面前只要用和魔鏡中的灰太狼相同方向的手,并且戴上魔力手環(huán)就可以擊破灰太狼的魔咒,順利通過。

      四、和羊村的小羊們面對面握手,進一步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1、羊村長向小朋友介紹每位成員(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2、小朋友和羊村的小羊們分兩隊進行比賽

      游戲:看圖猜左右手

     。ㄒ唬┦终茍D示

      游戲規(guī)則一:當我點出一張手的圖片時,你要仔細看這個手勢是用左手做的還是用右手做的,如果你覺得是左手,就請你站到左邊的藍線上,如果你覺得是右手,就站到右邊的紅線上。

      游戲規(guī)則二:當我說開始,才能走,5、4、3、2、1數(shù)到1時必須站好了,還在中間走來走去的就算輸了。 教師用關鍵詞再幫助幼兒重新確認游戲規(guī)則。

      提升經(jīng)驗:要看清楚手心還是手背,而且還要跟圖片做的一模一樣。

     。ǘ┦种笀D示

      根據(jù)幼兒的意愿選擇圖片進行游戲

      1、關鍵提問:看看和圖片上的一樣嗎?

      2、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大拇指、小拇指的方向

     。2)關注幼兒左右手套紅圈或藍圈的正確性

      3、經(jīng)驗提升:除了要看清楚是手心還是手背,還要看清楚大拇指的方向

      4、了解幼兒游戲的情況:看看今天你獲得了幾個圈?

      活動延伸:

      集體舞《左手和右手》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感受初夏陽光的溫暖,萌發(fā)熱愛自然的情感

      初步了解太陽能的應用

      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并與同伴共享實驗成果

      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參與實驗,學會操作方法,感受陽光帶來的樂趣

      難點:初步了解太陽能的應用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掌握初淺的風、火、煤、石油等自然能源的有關知識

      物質準備:教具――活動前將太陽能設備圖片張貼在活動室;自制的太陽能熱水箱;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放大鏡、凹面鏡、浸過四氯化碳液體的實驗紙

      活動過程

      一、體驗陽光的溫暖

      1.幼兒熱身運動。

      2.幼兒裸著上身(可身穿背心),自由玩耍。

      3.指導幼兒觀察天空,向著太陽呼叫,體驗在太陽光照射下的感覺。

      二、探索陽光轉化為熱能

      1.實驗一:手拿放大鏡在陽光下玩耍。

     、偬崾居變翰灰高^放大鏡直視太陽,以免灼傷眼睛。

     、谟梅糯箸R玩一玩,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發(fā)現(xiàn)放大鏡與太陽光的關系)

     、郯岩粡埣埛旁诎坠馍希阌謺l(fā)現(xiàn)什么在樹蔭下,幼兒席地而坐,自由交談剛才的發(fā)現(xiàn)。

      2.實驗二:出示簡易的'太陽能熱水箱。

     、儆變涸囋囁疁。

      ②然后把它放在太陽下,實驗后試試水溫,說出感受。

      3.實驗三:將放大鏡放在太陽底下,再用實驗紙放在放大鏡的下面,發(fā)現(xiàn)紙會燃燒。

      小結:小朋友都發(fā)現(xiàn)了在太陽光下用放大鏡會使紙燃燒、箱子里的水變熱了。

      三、交流討論太陽能的應用

      提問:

      1.根據(jù)這一原理人們制造了許多太陽能設備,你知道有哪些

      2.太陽能設備用不用燃料,太陽能會不會用完

      3.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利用太陽能制造什么

      延伸活動

      回家向爸爸媽媽了解有關太陽能的用途及知識。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根據(jù)幼兒園科學活動的目標,我們進行了風、水、煤、石油等自然能源的教學,幼兒已初步了解能源的有關知識及其運用。有了這一基礎,讓大班幼兒了解太陽能是可以接受的。

      太陽光是幼兒常見的自然物,如何讓幼兒理解太陽光轉化為熱能源,初步了解太陽能的初淺知識,根據(jù)幼兒認識特點,設計了室外科學活動,來幫助幼兒在實驗操作中理解。為達到寓教于樂,以“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形式,從幼兒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追逐太陽、向著太陽呼叫。并通過提供放大鏡、實驗紙、太陽能熱水箱、圖片布置、環(huán)境設置等,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玩得愉快,學得輕松。

      二、效果分析

      整個活動構思巧妙,內(nèi)容生活化,強調(diào)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每個環(huán)節(jié)在做做、玩玩的基礎上加上想想說說,特別是在實驗操作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爭相發(fā)言,孩子們把自己的一點一滴發(fā)現(xiàn)都說出來與老師、同伴分享。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對實驗的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進行交流討論,將幼兒在實驗過程中獲取的、以往積累的種種零亂、模糊的經(jīng)驗加以組織提升,使其想象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太陽能設備,不僅讓幼兒獲得一些環(huán)境的知識、懂得環(huán)保的道理,也發(fā)展了幼兒主動參與改善和保護環(huán)境所需要的動機、能力等環(huán)境素質。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本活動是從蒙氏工作中紅棒的延伸——紅棒十字架引出的。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用兩根紅棒中問交叉疊放后,紅棒向一邊傾斜,孩子就用教具往一側放,并告訴我:“我想讓它們平衡”。蒙臺梭利教具目標單一的特點,使孩子們獲得的經(jīng)驗是嚴謹有序的。但孩子利用紅棒進行平衡實驗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何不利用這一契機來開展科學主題教育呢?于是,“平衡”主題由此而生。

      在“平衡”這一主題活動中,已經(jīng)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探索了通過改變支點使紅藍棒保持平衡,并引導幼兒探索了使平衡的紅藍棒“4”兩端要添加同樣塊數(shù)的積木才能讓紅藍棒保持平衡的現(xiàn)象,此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改變紅藍棒“3”兩側的重量讓紅藍棒達到平衡。

      活動目標:

      1、嘗試改變兩端積木的重量,探究紅藍棒平衡的方法。

      2、根據(jù)驗證結果,發(fā)現(xiàn)操作規(guī)律,培養(yǎng)科學的和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紅藍棒“3”四根、紅藍棒“1”四根、記錄紙、鉛筆、橡皮、大記錄板、黑色水筆、積木。

      2、經(jīng)驗準備:進行三次活動:第一次活動引導幼兒在搭建紅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改變支點使紅藍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動引導幼兒感知在平衡的紅藍棒“4”兩端要添加同樣塊數(shù)的積木才能讓紅藍棒保持平衡。通過i次試驗,幼兒掌握了試驗的基本規(guī)則和記錄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動讓幼兒探索如何改變紅藍棒“3”兩側的重量,讓紅藍棒達到平衡。

      重點、難點:

      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的條件:短的一邊的積木數(shù)要多于長的一邊。

      活動過程:

      1、回憶并鞏固上次實驗結果與經(jīng)驗。

      教師:上次我們做的平衡實驗得到什么結果了呢?

      幼兒:在紅藍棒“4”的兩邊,要放一樣的積木才能平衡。

      老師出示紅藍棒“4”,一個小朋友往兩邊各放兩塊積木,紅藍棒平衡。

      2、介紹本次實驗。

      教師:今天我們換一根紅藍棒3,我們要將支點放在紅藍棒“3”的“2”和“3”之間,你們猜猜會怎么樣?(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放的位置)

      幼兒:那肯定不平衡。

      教師:我們來試試看啊。(把紅藍棒“3”擺在支點上)呀!不平衡!那怎樣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

      幼兒:要在短的那邊多放積木。

      幼兒:要在長的那邊多放。

      幼兒:應該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吧?

      教師:為什么你認為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呢?

      幼兒: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兒:我覺得是要在長的那邊多放,因為那邊長。

      幼兒:你沒看見那邊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師:你們想不想親自試一試呀?

      3、介紹實驗規(guī)則和記錄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到底怎么才能讓這個不平衡的紅藍棒達到平衡呢?我們做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幼兒:積木的兩邊要對齊。

      教師:你是說積木的`邊要和紅藍棒的邊對齊嗎?

      幼兒:對,要不就不準了。

      幼兒:要放在支點的中間,要不就不穩(wěn)了。

      幼兒:要把“2”和“3”的那個線和紅藍棒“1”那兒對齊。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的這些規(guī)則大家都同意嗎?積木兩端要與紅藍棒的兩邊對齊,支點(紅藍棒“1”)放在藍色段內(nèi),它右側的邊緣與紅藍棒“3”的“2”和“3”的分界線對齊,而且要放在支點的中間,還要記下真實結果。

      幼兒:同意。

      4、幼兒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邊實驗邊記錄結果。

      第一組:幼兒①把三角積木對著2、3之間的線放好,幼兒②歪著頭看了看:“行了!庇變孩倌靡粔K放在長邊,幼兒②拿一塊放在短邊,幼兒①又拿一塊放在短邊,紅藍棒的短邊翹起來了,兩邊基本平衡了,幼兒②在記錄表上記錄下結果。接著幼兒①就在長邊放兩塊積木,幼兒②往右邊放兩塊積木,還是長邊低,她們倆說:“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

      塊往長邊放,長邊更低了。幼兒②說:“不對,長邊太沉了,得往這邊放!闭f著拿起長邊的一塊積木放在了短邊上,紅藍棒平衡了……

      第二組:幼兒③和④都操作積木,不斷地在兩邊放積木,平衡了再添加積木,沒有記錄結果。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結果了?”幼兒⑧:“短邊總是比長邊放的多一塊。”幼兒④:“不是多一塊!苯處煟骸暗降锥鄮讐K?”幼兒③:“就是多一塊。”幼兒④說:“不對!苯處煟骸澳銈?yōu)槭裁磿洸蛔×?”幼兒③:“忘了記錄了!苯處煟骸澳銈儼l(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也挺好的。不過還是要將結果記錄清楚,才能驗證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呀!

      5、分享實驗結果,規(guī)律。

      老師請每一組幼兒把成功的積木的數(shù)量填寫在大的記錄表板子上。

      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和你們最開始猜想的一樣嗎?

      幼兒:和我猜想的一樣,長的那邊積木少。我猜想對了。

      教師:那為什么長的那邊積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長的這邊多放會怎么看,本來長的這邊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師:可為什么長的這邊會沉下去呢?

      幼兒:因為這邊木頭多,就重唄。

      教師:今天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平衡的方法,誰來說一說?

      幼兒:紅藍棒短的一邊放的積木多,長的一邊的積木少,紅藍棒“3”就平衡了。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yōu)點:

      這是一個沒有采用標準測量工具的平衡活動。材料來源于蒙氏班幼兒每天都接觸的紅藍棒和積木。雖然不是那么精確,但從幼兒不斷的探索和嚴肅認真的眼神里,我們看到了幼兒敢于實踐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

      2、活動中的不足:

      經(jīng)過實際操作發(fā)現(xiàn):由于支點的受力面積比較大,積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結論不會完全精確,只能是模糊的描述:紅藍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多,長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少,才能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所以工具的嚴謹性稍微差了一些。

      主要內(nèi)容:

      1、活動的生成來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單一的目標特點,將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靈活運用,教師引導幼兒運用紅藍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平衡實驗”,使它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工具。幼兒通過實驗探索兩邊各放幾塊積木,可以使紅藍棒平衡,在操作、記錄和經(jīng)驗整合中,他們獲得了關于平衡的相關經(jīng)驗。

      2、科學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應該是嚴謹?shù),在這個活動中數(shù)據(jù)是“塊數(shù)”而不是“重量”,所以回避了“支點”的干擾。幼兒獲得了如何使杠桿兩邊平衡的方法,并不是兩邊要放多少量的經(jīng)驗。

      綜合評析:

      活動來源于蒙臺梭利班級日常的教具操作,提高了教具的使用價值,活動大膽創(chuàng)新、有實效;其次,活動目標明確具體,在主題活動中圍繞關鍵經(jīng)驗進行探究,層次清晰,發(fā)展性較強;再次,活動設計及組織過程表現(xiàn)了教師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和適宜的指導策略。同時,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營造了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幼兒提出了有挑戰(zhàn)性的探究問題,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探究、分享經(jīng)驗的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07-14

    大班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