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調動幼兒思維,提高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
2、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機器人的形象,鞏固幼兒對涂色技巧的掌握;
3、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機器人范畫一張,畫紙、彩色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出示范畫,引出活動內容——學畫機器人。
二、展開
1、引導幼兒觀察范畫并討論:機器人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ê腿艘粯佑蓄^、身體、四肢、五官等)2、說一說:你心中的機器人是什么樣子的?
它的頭(身體、四肢、五官等)是什么形狀的?
。▓A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3、進一步啟發(fā)幼兒:
機器人的各部分可不可以像我們身邊的某樣東西,或是種小動物(植物)呢?
引導幼兒大膽出如:頭像電飯鍋、眼睛像魚、手臂像槍、腿像……,想象出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機器人。
4、動手作畫,教師進行指導。
提醒幼兒:
(1)我們要畫一個身體強壯的機器人,不要畫得太;
。2)用單色筆勾畫輪廓,注意保持畫面整潔;
。3)涂爭色時要順著一個方向涂,不要涂到輪廓線外。
三、結束部分,評價作品從構圖及色彩等方面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先請幼兒互評,最后教師小結。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和對深海魚的認識。
2:通過制作,讓幼兒感知自創(chuàng)繪畫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手工制作能力。
3:讓幼兒體會同伴之間合作可以帶來更大的快樂。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點難點
重點:使幼兒確切理解與體會到如魚得水的快樂。
難點:在折紙的過程中有個別幼兒較慢跟得上學習步驟。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正方形折紙(每個幼兒一張),水彩筆(6*N數(shù)量),有水草和珊瑚的海洋大圖畫一張,錄制流水聲音樂一段,雙面膠N(小組數(shù)量)卷。
空間準備:1按6個幼兒為一組擺放桌椅,每組6支不同顏色的水彩筆。
2將大圖畫展示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雙手合掌形做小魚游水的動作,隨著播放的音樂唱著“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魚……”排隊進入教室,請幼兒依次入座。幼兒覺察到黑板上的圖畫,引導幼兒說出看到的景象和圖畫上的生物。
2:提問幼兒“海洋圖畫上好像少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答案并出示深海魚的折紙樣品,將其貼在海洋圖畫上!昂Q罄锏倪@條魚快不快樂?有沒有同伴和它一起做游戲?”啟發(fā)幼兒的`探索思維;“我們來做些魚和它一起做游戲吧!”引導幼兒動手創(chuàng)作。
3:示范制作深海魚過程三步驟:
。ㄒ唬┌颜叫握奂埿睂菍φ鄞蜷_,然后以折紙的中間為頂點,折紙正對角對折成雙重三角(魚身)。
。ǘ┌岩贿叺膬蓚小三角以起向內中心對折合攏(魚尾巴)。
(三)把另一邊的三角形尖點的部分畫上眼睛,(魚身)繪畫上魚鱗(小朋友喜歡的形狀;提示幼兒可交換彩筆繪畫出彩色的魚;一條條漂亮的深海魚就做好了!
在制作過程中給予幼兒適時的肯定和鼓勵。激發(fā)幼兒喜歡制作手工的興趣和體會制作過程的樂趣。
4:再次提問幼兒“魚在哪里最快樂呢?”啟發(fā)幼兒將魚放到深海洋中去和那只孤單的魚一起做游戲。音樂再次響起,請幼兒起排隊做“我是只快樂小魚”游戲,讓幼兒在歡樂中結束課程。
教學反思
1. 因為幼兒平時較少制作手工折紙活動,所以實踐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對容易失去耐心部分幼兒多加以鼓勵;需準備多幾張折紙。
2. 幼兒傳遞物品的過程時,場面會有些混亂。得以一定的時間來控制。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會準備更充足的材料,最好每幼兒一組(6支)水彩筆。
小百科:近五億年前,地球上生命歷程進程中發(fā)生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出現(xiàn)了最早的魚形動物,揭開了脊椎動物史的序幕,從而導致動物界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單色筆勾勒毛毛蟲的身體形象,特別是面部表情地細節(jié)描寫,并用遮擋的方式表現(xiàn)畫面。
2。能細致觀察畫面,并進行大膽想象。
3。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紙制毛毛蟲一個,比毛毛蟲體形大的綠色、黃色、紅色樹葉各一個。
2。幼兒繪畫用紙、彩筆、記號筆、油畫棒每人一套。
3。生活環(huán)節(jié)已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③第8頁。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操作“毛毛蟲”和“樹葉”邊講故事,引發(fā)幼兒興趣。
故事:秋天來了,地上飄落了許多樹葉,紅的、綠的、黃的,真是好看。一只毛毛蟲出來散步,看到這么多漂亮的樹葉,高興極了。它一會爬到綠色的葉子上走一圈,一會又爬到黃葉上轉一轉,最后來到紅葉子上,這時太陽暖暖地照下來,葉子也曬得暖暖的,就像一張大床。毛毛蟲不由得停下腳步,趴在葉片上,美美地睡著了。
2。 通過觀察學習遮擋法。
(1) 教師反復出示整張葉片和毛毛蟲在樹葉上的兩種情景,請幼兒仔細觀察,說一說毛毛蟲趴在葉片上該怎么畫;貞浻變簩W習資源中有關毛毛蟲的畫面,總結遮擋的畫法,即給葉片涂色時,遇到毛毛蟲就要抬起筆跳過它的身體再涂。
。2)請幼兒說一說當毛毛蟲趴在暖暖的葉片上,它的心情會怎樣?表情又會是什么樣?與鄰近的小朋友學一學毛毛蟲的表情,尤其注意眼睛、嘴巴的表現(xiàn)。
3。 教師將紙制的毛毛蟲和樹葉固定在黑板上,供幼兒參考。請幼兒以“樹葉上的毛毛蟲”為題繪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遮擋部分的正確涂色。
提示:
。1) 先畫毛毛蟲,再在外圍畫出樹葉,畫面要大,盡量占滿整張紙。
(2) 涂色。先涂毛毛蟲,再涂樹葉,注意顏色不交叉。
。3) 根據(jù)想象畫出毛毛蟲的神情,可以在大葉片外添畫各種顏色的小葉片。
4。 教師有選擇地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覽,請幼兒從畫面布局、涂色均勻程度、遮擋部分的涂色情況、毛毛蟲的表情細節(jié)處理、添畫情況等方面點評,將全班幼兒作品布置在班里。
活動反思:
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落葉繽紛的季節(jié)里,我們一起學習了好多關于秋天的知識。其中,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就是《葉片上的毛毛蟲》了。我們在這一天,讓幼兒用自己的太空泥制作了五彩毛毛蟲,還用折紙做了一片美麗的樹葉。看看這些“葉片上的毛毛蟲”,是不是都非常的漂亮?吹竭@些毛毛蟲,誰會想到是小朋友做的呢?
這也說明,我們的小朋友現(xiàn)在各方面都在飛速地發(fā)展,手部的精細動作也開始向更高的水平發(fā)展了。但是在這些眾多漂亮的毛毛蟲之間,你會發(fā)現(xiàn),也會有幾個不是很漂亮的毛毛蟲,而且毛毛蟲的身體做的不是特別地好。即使這樣,也抵擋不住小朋友制作的熱情。
在進行《葉片上的毛毛蟲》這節(jié)活動課之前,我曾看過一篇這樣的文章《幼兒園繪畫比賽“最丑作品”驚醒了誰?》?赐赀@篇文章,我受到很大的觸動。作為一名幼兒老師,不能僅僅只看幼兒最后的作品及成果,還要考慮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文章中的老師,就因為一名小男孩畫的兔子不如其他小朋友畫的像,而找到他的父母,說小男孩畫畫不認真。但是家長回復說:這幅畫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家長沒有給予任何的幫助。而且孩子在家為了畫一只兔子,畫了半個小時,非常地認真,這就是他心中的兔子。好一個“認真”、“心中的兔子”,這些話一句句地觸動著老師的心,所以老師在得到這樣的答復的時候才會非常吃驚。這也正是我深受感動的'地方。幼兒畫畫不僅僅是讓他們畫的像,而是讓他們先享受畫畫的過程,考慮他們在畫畫過程中的專注力的培養(yǎng)。這些對于幼兒來說才是更重要的。
正因為讀了這篇文章,所以在組織《葉片上的毛毛蟲》這節(jié)活動課的時候,我也比平時更注意幼兒興趣和專注能力的培養(yǎng)。當我看到小朋友們做出一個又一個漂亮的毛毛蟲的時候,也是為幼兒的進步而感到高興。但是幼兒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這不僅僅表現(xiàn)在一名幼兒的不同方面,更表現(xiàn)在不同幼兒在同一方面發(fā)展的差異性。
也正是因為了解這些,所以當一個小朋友拿著一個綠綠的毛毛蟲(左圖最右邊)問我:“老師,你看,我做的毛毛蟲漂亮嗎?”的時候,我才會對她說:恩,原來你喜歡綠綠的毛毛蟲呀,很不錯!你制作毛毛蟲的時候也非常地認真,很努力,要繼續(xù)加油哦!當聽到我的回答后,小女孩非常開心的跳著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可能有的老師會說,我在撒謊。但我想說的是,我保護的是幼兒那顆積極向上的心。因為他們不可能每個方面都能達到同一個水平,我們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理念來教育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認真學習,再加上老師的適時鼓勵與認可,相信他們一定會像文章中的小男孩一樣,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富有想象力。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造型并運用秋天的農作物果實采用多種方式有規(guī)律地來裝飾瓶子,激發(fā)幼兒對制作活動的興趣。
2、能合理利用周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來美化生活,增強環(huán)保意識。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各種罐頭、飲料瓶,橡皮泥,黑豆、黃豆、綠豆、玉米、紅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花瓶。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花瓶嗎?花瓶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帶來了幾幅花瓶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我們也來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花瓶上的圖案。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歸納規(guī)律
(1)主題式的裝飾
。2)瓶口、瓶底對應的裝飾
3、觀察裝飾好的花瓶,激發(fā)制作欲望。
“它們是用什么材料裝飾的?運用了上面的哪種方法?”
4、出示課件,幼兒觀察制作過程,了解制作方法
5、幼兒動手嘗試制作。
。1)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2)幫助能力強的幼兒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作。
6、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賞、評價。
“你是用哪種方法來裝飾的?你喜歡哪個花瓶?為什么?”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的,我主要是通過欣賞和操作交流,讓幼兒進一步學習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花瓶中的塊面。但我沒有很清楚的'在欣賞過程中講解每個花瓶的特點,在操作前也沒有將操作要求說清楚,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也只點評了小朋友畫中好的地方,沒有點評他們畫的不好的地方,這些方面都需要改進。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為了教育孩子們勤儉不浪費,從小養(yǎng)成變廢為寶、廢物利用的習慣,同時結合我們最近開展的《多彩的秋天》的主題活動,我們決定讓孩子們用一次性的紙杯,制作一幅《美麗的菊花》的粘貼畫。
【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儉不浪費是值得發(fā)揚的'品質。
2、秋天到了,菊花開了,激發(fā)幼兒熱愛秋天的情感。
3、練習剪、貼、添畫的美工技能。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紙杯 2、油畫棒、記號筆 4、剪刀、膠棒 5、彩色卡紙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浪費的現(xiàn)象無處不在。如:公共場所的水龍頭不擰緊,造成水資源流失;辦公室里的電腦不關,空調24小時工作等等現(xiàn)象隨處可見。
。2)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教育幼兒勤儉不浪費。啟發(fā)孩子們變廢為寶,利用各種廢舊物品制作東西。
2、教師示范制作菊花,幼兒欣賞。
。1)菊花有各種顏色的,老師可以啟發(fā)幼兒將一次性紙杯涂成各種各樣的顏色。
。2)教師示范如何正確使用剪刀,將一次性紙杯剪成長條形狀的菊花花瓣。
(3)教師示范如何正確使用鉛筆,將長條形的花瓣一圈一圈卷起。
3、幼兒動手操作,制作菊花,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示范如何將一次性紙杯剪成粗細大小一樣的花瓣,還有如何將花瓣圈起,變成形象逼真的菊花花瓣。
4、張貼幼兒作品,大家相互欣賞,互相評價。
【活動延伸】
1、帶幼兒去看菊花展。
2、將幼兒作品張貼在教室或走廊里。
附兒歌:秋天到,菊花開,
紅的紅,白的白,
黃的黃,紫的紫,
像煙花,像面條,
還像媽媽的卷頭發(fā)。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01-03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30
[經(jīng)典]大班美術教案07-21
【薦】大班美術教案02-06
大班美術教案【精】01-21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02-07
大班美術教案《太陽》12-31
大班美術教案【推薦】01-20
大班教案:美術繪畫02-10
大班美術繪畫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