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大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描述方法:關于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關于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yǎng)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學重點:
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翠鳥的外形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文插圖或翠鳥圖片
3.搜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第 一 課 時
一 、激趣導入,走進翠鳥世界
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鳥,像孔雀、畫眉、黃鶯等,下面請看看這是什么鳥?
。ǔ鍪敬澍B圖片 ),這是翠鳥又名“釣魚郎”。
教師板書課題,注意“翠”字上邊和“羽”相近,但是沒有“鉤”。你對翠鳥有哪些了解呢?
。▽W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翠鳥的。
二、自讀自悟
1.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翠鳥的什么特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認讀生字,注意“赤”、“襯”、“衫”是翹舌音;“葦稈”不要讀成wéi gān
2.認讀詞語:
淺綠襯衫疾飛等待逃脫
銳利蹬開一眨眼腹部飼養(yǎng)
3.把這些詞語放回課文中再讀一遍,注意把句子讀通。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四、學習課文內容
過渡語:你們的腦海中有沒有出現翠鳥的樣子?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板書 : 色彩鮮艷或美麗 、小巧玲瓏(1)那么,課文怎樣寫翠鳥的色彩鮮艷、小巧玲瓏呢?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看插圖,想象翠鳥的樣子,比如頭上什么樣,背上、腹部什么樣,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樣。(自由讀,指名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鳥圖片)翠鳥長得什么樣?你能像課文中那樣為大家介紹一下嗎?
請學生結合圖片介紹翠鳥。
。ㄗ约涸囌f,指名說,同桌互說。)
。3)如果讓你用一兩句話來說說翠鳥的樣子,想一想,怎樣說比較合適?
過渡語:看來,翠鳥美麗的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翠鳥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魚的本領也很高呢!課文哪一段寫的是翠鳥捕魚的情景?
快速瀏覽課文。
。1)指名說。
。2)自學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鳥的什么特點?
畫一畫表現翠鳥動作敏捷的詞句。
。1)指名說,要求:先讀所畫的詞句,再談自己的感受,
。2)順勢朗讀,評讀,適當范讀。
過渡語:(結合板書、圖片)同學們,看著這小巧玲瓏、動作敏捷的翠鳥,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ńY合學生想捉一只翠鳥的想法)看來,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們和小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你覺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呢?
學生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
教師適時進行保護鳥類的教育(同學們的種種想法,都緣于對翠鳥的喜愛之情。但是我們要愛護鳥類,和鳥類做朋友。)
看來,和翠鳥零距離接觸的'愿望不能實現了,我們只好遠遠地看著它,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如果這時你也正在河邊,遠遠地看見美麗的翠鳥,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帶著自己的體會自由讀后兩個自然段。
五、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抄寫生詞。(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容。)
六、板書設計:
外形: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翠鳥
動作:迅速 敏捷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引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翠鳥》這篇課文,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翠鳥的外形特點是(指名回答)顏色鮮艷、小巧玲瓏,動作上的特點是(指名回答)迅速敏捷,它給我們的總體感覺是很美,很可愛。
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把它寫得那么美那么可愛的。
二、重點學習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的段落
1.我們先來看描寫翠鳥外形的那一段。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一段,把你認為最能表現翠鳥外形特點的好詞、好句畫出來,并想一想你認為好的理由。
。1)指名談一談。重點抓住“顏色鮮艷”這個詞來體會,并感受運用擬人、比喻表達的好處。教學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是橄欖色的,并帶有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是淺綠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弊寣W生把這幾句話和課文上的比較一下,覺得哪個寫得更好一些。
。2)你還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說一說理由。
。3)帶著剛才的體會把這一段美美地讀出來。
(指名練習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4)配樂朗讀這段,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5)借助圖或者板書上的重點詞語試著背誦這一段。
2.總結學法,遷移運用。
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么學習這段的?
師生共同總結學法。(1)先讀課文;(2)找出好詞好句并畫下來;交流認為寫得好的理由;(3)有感情地朗讀;(4)練習背誦。
3.運用總結的方法,學習描寫翠鳥動作的段落,學生交流體會。
。1)抓住“疾飛”、“一眨眼”、“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只有……還……還……”這些重點詞語體會翠鳥動作的迅速敏捷。
。2)練習朗讀,讀出翠鳥動作的迅速敏捷。
(3)從那些詞語看出翠鳥的機靈?讀出小魚的機靈,突出翠鳥的機靈。
。4)試著背一背。
三、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課文最后兩段除了告訴我們要愛護翠鳥,和鳥類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達了作者和小朋友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作者和小朋友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并把它讀出來。學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
四、回顧全文
課文學完了,誰能說一說作者是怎樣把翠鳥寫那么美那么可愛的?
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寫法:1、抓住事物的特點;2、仔細觀察,按一定順序寫;3、運用比喻、擬人等生動的表達方式。
五、讀寫結合:(任選一題)
a)用連續(xù)的動詞寫幾句話。
b)仿照《翠鳥》寫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六、課外實踐:收集有關鳥類的圖片和資料,辦一期以鳥類為主題的手抄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愛護大自然的美德,表達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美好愿望
20xx年5月6日第十二周星期二第一節(jié)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穴”和角字頭,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課文中的“這兒真好”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4、使學生知道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為什么這兒真好?
3、你們了解小熊住在一個什么地方嗎?
4、文章講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極”較難掌握。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人學常規(guī)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各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人學常規(guī)教育。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啟發(fā)談話。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今天早上來上學,是自已來的,還是家長送來的。
2、進一步引導:在學校門口,你看見了什么?
二、仔細看圖,指導觀察。
1、引導學生進行對比:你覺得小學和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3、教師:小朋友來到學校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好朋友,老師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老師。
三、說話演練,體會情感。
1、談話:早晨,老師見到你們,問:“小朋友早!”你們應該怎樣回答呢?平時見到老師應怎么說呢?放學了又應怎樣和老師、同學道別呢?
2、學生結合自已成為小學生以來的經歷談上學的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3個生字,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指導理解詩句意思及領會所表達的感情是難點。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讀錄音磁帶;參觀一處泉水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掛圖(或放幻燈),激發(fā)興趣
。ǹ磮D)“小池”即一個面積不大的池子,在詩中指小小的池塘。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夏季荷塘小池的迷人景色。
作者:楊萬里(1127—1206),江西吉水縣人,南宋著名詩人。他與同時代的詩人陸游、范成大、尤袤(mào)齊名,被譽為“南宋四大家”。他的詩一部分是反映時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數是描寫自然風物的。特點是構思新巧,語言活潑明暢,借題發(fā)揮,富有風趣。
二、指導看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遍)
同學們看了圖,想一想詩人是怎樣描繪自己所見到的情景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聽錄音,看看課文有幾句話。(學生標出句子)
2.看音節(jié)卡片,開火車讀。
xī zhào róu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4.分組讀課文,男女生各讀一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去掉音節(jié)讀。(注意“柔”的讀音)
3.識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組觀察、討論,利用以前學習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師生評議)
(4)教師重點指導:
惜,xī,11筆,左右結構,左邊豎心旁,右邊昔字邊。
照,zhào,13筆,上下結構,下邊是四點水,注意讀準翹舌音。
柔,róu,9筆,上下結構,上邊是矛字頭,下邊是木字底,注意上邊“矛”的寫法。
4.鞏固練習(做游戲)。
。1)找朋友,將本課3個生字的讀音卡片和漢字分發(fā)給6個同學,老師說一個字,兩位同學分別將正確音節(jié)和漢字舉到一起。找對了全班齊讀三遍。
。2)組詞練習。
五、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漢字卡片。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1.引導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2)齊讀第一句。
(3)指導朗讀(注意輕重音和停頓):
泉眼 / 無聲 / 惜 / 細流,樹陰 / 照水 / 愛 / 晴柔。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4)教師小結:
泉眼,就是泉水的出口。惜,愛惜,舍不得。細流,細細的水流。照,映照。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全句的意思是:細細的泉水從泉眼里悄然無聲地流出來,好像泉眼很愛惜它們,舍不得讓它們多流一點。綠樹的
陰影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愛這晴天里柔和而美麗的風光。
2.引導學習第二句。
(1)自由讀,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指導朗讀:
小荷 / 才露 / 尖尖角,早有 / 蜻蜓 / 立上頭。
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3)教師精講:
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尖尖角,指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的尖端。全句的意思是: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上面了。
三、啟發(fā)學生想象荷塘景色,深入了解課文
1.自由讀全詩,引導思考: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泉水、樹的陰影、荷葉、蜻蜓)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兩句詩描寫了兩種景物:“泉、樹陰、小荷、蜻蜓”)
2.啟發(fā)學生根據詩句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想象出細細的泉水緩緩地涌出,綠樹茂密的樹葉遮住陽光形成的樹陰映照在清清的水面上……進而把這些景物聯系起來,在頭腦中構成一幅初夏荷塘的美麗風景畫。
3.小結。
這首詩通過對涓涓的細流、濃密的樹陰、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這些常見的景物的描繪,形象地勾畫出一幅初夏小小荷花池里的風景畫,側重靜態(tài)的描寫,給人以清新、恬靜、溫柔的感覺,特別是“惜、愛、露、立”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得這優(yōu)美、寧靜的畫面充滿了生氣。全詩構思新穎,運筆精細,第二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四、課堂練習
1.寫一寫課后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有關楊萬里的資料。
2.根據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借生日。認識2個偏旁"饣、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朗讀課文,從故事中了解母女間的情感
教具準備
《生日歌》錄音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放生日歌曲,提問: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出示課題18、借生日
二、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提問:課文中誰把生日借給誰?"我"指的是誰?
3、再讀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你想讀哪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并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
4、指導朗讀
"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讀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大家討論后,明白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了關心媽媽,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
3、指導朗讀
最后兩句話是她經過思考想出的`辦法,要讀出肯定的語氣,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借生日》。
五、全文朗讀
1、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2、配《生日歌》讀
六、擴展活動
親手作一件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要求:
1、讀準字音,注意"正、怎、飯、拿"等字的讀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辦法來記憶
指導寫字
今:撇尖低,捺腳稍高,開口度大,撇捺相接處,點和橫收筆都在豎中線上。
正:注意橫,豎的長度,第二橫是長橫的一半,左豎是右豎的一半,最后一橫長,稍凸起托連豎。
雨:"冂"要寬,蹭的豎,不出框,最后四點兩兩對稱,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勻滴下。
兩:"冂"內兩個"人"字分布均勻,"人"的"捺"均變?yōu)?點"。
3、學生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復習鞏固
1、復習課文內容,完成課后練習題
、畔茸寣W生自己說一說
提示:紅花中的字可以做詞頭,也可做詞尾
2、分小組比賽
3、每組選出代表,全班比賽
四、想象故事的結尾
1、請同學們編出故事的結尾
2、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五、講評小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朗讀與小組合作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熱愛科學、樂于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科學家的實驗過程,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難點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飛機夜間安全飛行的聯系。
課前準備:
1、課件
2、組織學生從百科全書、詞典辭海、互聯網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信息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設疑激趣
1.晴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原來是一架飛機在夜航。(課件出示朗讀,學生閉著眼睛聽。)同學們,在漆黑的夜晚,飛機為什么能安全飛行呢?要弄清這個問題,請繼續(xù)往下看:(屏幕出示蝙蝠)認識它嗎?[蝙蝠(齊讀正音)]關于它你們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飛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濕的洞里,是哺乳動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么?知道雷達有什么作用嗎?
(雷達可以使飛機安全航行;雷達可以搜索敵機;雷達可以觀測天氣情況)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而雷達則是人類發(fā)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揭示課題:蝙蝠與雷達(齊讀課題),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說說初讀的感受。
1、同學們真會思考,這是讀書的好方法,下面就帶著你們的問題默讀課文,在默讀課文的時候帶著筆在課文中畫一畫寫一寫試著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2、讀后匯報,指名同學說說讀后知道些什么,開始指名中下一的學生回答,課文的大概內容指名較好的同學回答。只要是學生的真實感受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精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1、今天我們就當一回科學家,找出課文中蝙蝠與雷達有關系的一句話(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讓學生讀并提問題。過度:是啊科學也是一樣善于發(fā)現問題并進行研究,但實驗一做就不可能一定會成功,找出科學家辛苦工作的一句話。并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句話并說說理由。體會科學家的發(fā)明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仔細品味反復和終于。
2、哪些句子是描寫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讀讀并說說理由,用即使也仿照著說說話。有新問題嗎?(蝙蝠靠什么在夜間飛行的?)
3、我們一起去研究研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這張實驗表。
試驗順序試驗方式試驗結果試驗結論
第一次蒙上眼睛鈴鐺不響不靠眼睛
第二次塞上耳朵鈴鐺響要靠耳朵
第三次封住嘴鈴鐺響個不停要靠嘴
4、研究結果表明蝙蝠夜間飛行不用眼睛,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來探路的。有新問題嗎?(怎樣配合探路的?)接著再找找并用自己的話說給同桌聽。指名同學起來說并說說是從哪些句子中發(fā)現的`?學生說教師板書。教師出示課件讓同學上臺解說。
5、受到蝙蝠夜間飛行的啟示把雷達應用到飛機上,讀讀相關的段落。模仿老師的課件在課文的圖上畫一畫邊畫邊說。讓同學演示演示,教師板書。教師出示課件讓同學上臺來解說解說。飛機就能在夜空安全駕駛了。
6、觀察板書說說發(fā)現了什么?說說蝙蝠和雷達的聯系。再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它們的科學聯系及其依據。所以課題用和聯系起來。
四、鞏固課文,齊讀課文。又從課文中有哪些新體會。
五、總結:
我們要向科學家學習。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善于研究問題、善于從事物中受到啟示,將來為人類造福。
六、擴展練習:
課后閱讀有關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書籍,把收集到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帖在教室后邊的墻上作為墻報一起分享。
七、板書:
11蝙蝠和雷達
嘴超聲波無線電波天線
蝙蝠障礙物雷達
耳朵超聲波無線電波熒光屏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同課研讀 異構呈彩──我的《滿井游記》教學設計比較談。
我的老同事要參加縣優(yōu)質課評比,定的課題是八年級下冊第29課《滿井游記》一文。前天來電說此文一課時設計難度較大,叫我出出主意。設計決定質量,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確,對于一節(jié)課來說,文本的駕馭能力即教學設計乃是決定一節(jié)課的質量如何。為此,我在認真研讀了本文后給出了AB兩種教學思路,僅供我的老同事參考,F寫出希望批評斧正。
A種思路
一、設計思路
扣準“讀”字,按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賞美景、讀出自己四步驟設計思路來組織教學。這樣由淺入深,從音到字到文意把握到重點美句欣賞最后用自己的習得體驗來談談本寫景文的情感內蘊。
二、學習步驟
1、情境引入:
“她輕步走上草地,玉指玩摸樹木,她把氣息吹給細柳枝、嫩桃樹。雖然我沒見到她的到來,我已感到了她的存在!边@個她是誰呢?
(萬事開頭難。老師用這樣一句話富有詩意的語言讓學生猜猜文中的“她”是誰?以此來親近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和學習沖動,學生的思維很快就走進課堂,并這一情景與本文的刻畫的早春景象吻合,形成很好的文本內容鋪墊。)
2、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詞:朝輒廿乍妍靧髻鬟鬣茗罍曝蹇浹墮惡,請學生根據工具書和注視下已經提供的拼音快速從文中找到并結合所在語句讀準。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本文是不可忽略的,本古文生字詞較多,如果沒有這一鋪墊,學生是無法順利進入文本正確朗讀的。至于要用什么方式更快速有效的把握還需考慮。)
3、讀懂文意:
播放錄音或范讀文本,學生自由朗讀并完成兩步驟要求:
、 獨立看注釋翻譯,
、 不懂處小組內合作解疑。
(這是文言文學習不可或缺的步驟,疏通文本文意是基礎,是為文本的內容賞析搭好腳手架。)
4、讀賞美景:
從文中找出你認為寫景最美的句子。
、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 談談作者的寫景手法。
(這是學習的關鍵點,也是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落點。以一個開放性問題入手,讓學生找美句,描美句,賞美句。)
5、讀出自己:
你認為本寫景文想表露一種怎樣的情感愛好?老師再用一問請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深入體驗品賞后談談作者在描寫北國滿井的美麗景象時是本著一種怎樣的情感愛好的。
(其實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重在由文本的內容解讀拔高到作者的情感傾向。這也很好的.凸顯本文的主旨,讓本節(jié)課推向高潮,學生的喜好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很好的熏陶和強化。)
補充作者材料,增強認識:袁宏道,不愿意做官,卻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反對復古,并努力實踐。他寫文章強調“性靈”,強調自然、天真、趣味,主張自然地流露個性,語言流利凈潔。這篇游記,就是他這種主張的實踐范例。
B種思路
一、設計思路
由于A種思路在教學中學生掌握也比較好,各方面落實也扎實,不過這樣的教學思路比較傳統(tǒng),在優(yōu)質課評比中很難以巧妙駕馭文本的特色取勝,為此,我在考慮是不是有一種更新的文本解讀方法來重新設計。我又回歸文本繼續(xù)探究。第二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郊游的所見所感。但見長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曠遼遠,一派生機。作者寫景,主要寫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以及游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其中“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繪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鮮妍明媚”畫出春山之態(tài)。然后,分別用兩個長句作喻,水如新開之鏡,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動。寫柳條突出其“將舒未舒”的姿態(tài),寫麥田說其“淺鬣寸許”,都是典型的北國早春景致。由此,我想到何不用本學期我倡導并嘗試的“專題教學法”來設計呢?
本文新的設計思路由此而生:整堂課圍繞“滿井春韻”這一專題來進行設計,由回憶寫春詩句導入到“找春”“讀春”“品春”“寫春”為線索把整篇文本解讀下來,既集中又挖深一點學有所得。
二、學習步驟
1、詩歌導入:
讓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句。老師出示早春詩典范之作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請學生領會詩中描繪早春的詞句“初”“早”“新”“漸欲”“才能”等。
(這一導入讓學生背熟知的詩歌,一下子就能達成師生互動,學生有了發(fā)揮才華的時機,他們喜歡,積極性也來了。)
2、找春:
在聽讀課文錄音或老師范讀時,請學生拿筆劃出描寫滿井春天的詞語句子。
(這是初識文本的行為。)
3、讀春:
讓學生把劃出的描春句子讀出來。這一步驟著重解決生字讀音,疏通寫春句子的意思和正確朗讀個別難度句子的節(jié)奏停頓。如:山巒為晴雨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這些句子的確不易讀順。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下環(huán)節(jié)“品春”的基礎,只有會讀并懂其意了,才好品出其中美之所在。)
4、品春:
請學生根據找到讀出的寫春美句從作者蘊含的情感和采用的寫法角度進行品賞。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關鍵。這是語言品讀賞析和作者情感的解讀的著力點環(huán)節(jié)。我重錘敲擊,從中也探究作者之所以能把早春美景寫得如此之美是因為在寫景時運用了很多寫作手法。如白描的筆法:寫水為“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這種表現方法,沒有夸張、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卻鮮明如畫。擬人的寫法:作者寫山,用倩女新妝作喻,寫魚鳥,說它們洋溢著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還有比喻的妙用:在這篇游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如寫水寫山的句子;但也有的是寫人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為“脫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通過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進一步談及袁宏道其人形象: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宏道的游記散文,也充滿了疏放不羈的精神,是對大自然的熱愛,是對官場的厭倦,是個性的張揚和抒發(fā)。)
5、寫春:
要求學生運用文中修辭:比喻和擬人來抒寫自己心中的春天。范例:“她輕步走上草地,玉指玩摸樹木,她把氣息吹給細柳枝、嫩桃樹。雖然我沒見到她的到來,我已感到了她的存在!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的設置出發(fā)點主要是讓學生在學了本文寫景手法后能學而致用。因為現在的課堂過于注重口頭上的“頭頭是道”,反而讓學生在動筆時往往詞不達意的現象而有意安排的。)
以上兩種教學思路殊途同歸,共同達成文本的內容解讀和作者心靈世界的領悟。一是,整節(jié)課扣準一個“讀”字,按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賞美景、讀出自己等四步驟從字詞句到思想內蘊層層深入、由表及里進行研讀;一是,整堂課圍繞“滿井春韻”這一專題進行設計,以“找春”“讀春”“品春”“寫春”為線索構架本文的教學思路?梢姡黄此茻o從下手的文言文,只要緊扣新課標的有關精神,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并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那也一定能上出精彩的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愛和奉獻、愛國情懷、名人故事、奇妙的大自然、成長的故事、觀察的樂趣、愛護家園和奇特的想象。八個話題均未呈現主題詞,而將其義隱含在單元內容之中。每個話題單元具有非常強的開放性,有的話題,呈現比較嚴密;有的呈現比較寬泛。各話題相互間也有著內在的聯系。這八個話題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為一體,整體凸顯出本冊教材“快樂、想象、探究、創(chuàng)新”的風格特點。
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選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以兒童為主角,貼近學生生活,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4、課后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重視基礎,注重開放。
5、突破傳統(tǒng)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了親和力。
6、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熟練拼讀音節(jié),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281個字,會寫226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6、能背誦8首古詩,有學習中國古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7、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9、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
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10、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熟練拼讀音節(jié),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281個字,會寫226個字。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主動積累詞語。
4、能用普通話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5、能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教學難點:
1、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鼓勵學生嘗試運用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句寫話,并讓他們從中獲得樂趣。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11課時
第二單元12課時
第三單元11課時
第四單元12課時
第五單元11課時
第六單元12課時
第七單元11課時
第八單元12課時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十二個生字,會寫二十二個字,認識多音字“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背誦《美麗的愿望》和古詩《游子吟》,能通過朗讀感悟課文的意思,使學生了解愛和奉獻,有幫助別人的美好愿望。
3、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提醒學生在識字、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詞語,練習寫句子。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5、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寫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重點:
1、認識三十二個生字,會寫二十二個字,認識多音字“好”。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會背誦部分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難點:
1、能通過朗讀感悟課文的意思,使學生了解愛和奉獻,有幫助別人的美好愿望。
2、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提醒學生在識字、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詞語,練習寫句子。
3、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寫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圍繞“愛和奉獻”來編排的。
《美麗的愿望》是首兒童詩,展現了四季的不同情趣,勾勒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讀了《長眼睛的小樹》,小朋友們一定會喜歡那只活潑可愛又有著美好心靈的梅花鹿!度齻小伙伴》告訴了孩子們“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游子吟》歌頌了偉大的母愛,教育我們永遠銘記母親的恩情。
語文樂園通過“我來試試”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積累詞語,練習寫句子,閱讀成語故事。通過“探究與發(fā)現”引導學生比較閱讀上下兩個句子,
初步感受反復手法的修辭效果!拔业淖髌贰弊寣W生交流自己的愿望,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
口語交際讓學生圍繞“有趣的事”這個話題展開交流,在平等對話的氛圍中分享彼此的快樂。綜合性學習安排的內容是“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用自己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激發(fā)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創(chuàng)造。教師還要注意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獨特感受,理解課文,使之產生情感共鳴。
課時安排:
《美麗的愿望》二課時
《長眼睛的小鹿》二課時
《三個小伙伴》二課時
《游子吟》一課時
語文樂園一三課時
1、美麗的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豐、收、潔”6個字2、了解“金色、潔白、明亮、快樂、驚喜、歡暢”六個詞語的意思。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能與同學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5、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滲透奉獻精神的教育。
6、培養(yǎng)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豐、收、潔”6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了解“愿望、潔白、明亮、快樂、驚喜、歡暢”六個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滲透奉獻精神的教育,和同學們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3個字。
2、了解“愿望、清香”2個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3個字,重點是“亮”。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了解“愿望、清香、陰涼”3個詞語的意思。
2、朗讀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美麗的愿望,齊讀.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3-17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