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匯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種子的外觀,激發(fā)種植的興趣。
2、引導幼兒猜想種子的播種方法,并學會記錄。
【活動準備】
西瓜、西瓜籽、記錄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西瓜)
。2)它是從哪里來的?(地里長出來的.)
。3)是怎樣長出來的?(西瓜籽)
(4)西瓜籽藏在西瓜的什么地方呢?(西瓜肚子里)
(5)解剖西瓜讓幼兒觀察
2、觀察
將一粒西瓜籽放在投影上讓幼兒詳細觀察。
師:你觀察到的西瓜籽是什么樣的?幼兒描述
過渡:剛才我們和西瓜籽是用眼睛做朋友的,你們還想和他怎樣交朋友?
3、分組接觸西瓜籽,讓幼兒在看、摸、聞的過程中進一步的了解西瓜籽。
。1)集中,讓幼兒說說你是怎樣和西瓜籽較朋友的?(看、摸、聞)
(2)讓幼兒說說看、摸、聞到了什么?
小結并過渡:小朋友和西瓜籽交朋友時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秘密,西瓜籽聞起來香香的,摸上去很光滑,西瓜籽還有許多的秘密,小朋友猜猜西瓜是怎樣往土里種的。
4、幼兒猜想種子的種植方法并記錄。
結束:今天小朋友真棒發(fā)現(xiàn)西瓜這么多的秘密,過幾天我們就要一起去種西瓜。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不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jù),培養(yǎng)證據(jù)意識。
【教學重點】能區(qū)別鐵和鐵銹的區(qū)別,能分析鐵生銹的原因。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實驗探究出鐵生銹的原因。
【教學準備】提供給學生一塊生銹的`鐵釘,一塊不生銹的鐵釘、電路檢測器等其他生銹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新買的自行車和用了一段時間后,它們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在生活中你還看到哪些鐵制品生銹的情況?學生匯報。
師:看樣子生活中鐵生銹的現(xiàn)象還是很多,那鐵生銹是一種什么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二、觀察鐵銹
1.(拿出一塊生銹的鐵釘和一塊不生銹的鐵釘),這兩個都是鐵釘,你發(fā)現(xiàn)了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顏色 光澤 硬度 體積
2.師:鐵生銹變成了鐵銹,這是一種化學變化嗎?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證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呢?學生匯報觀察的方法。
。1)利用放大鏡觀察它們的空隙;(2)用手摸摸;(3)用錘子擊打;
(4)用電路檢測器進行導電性能檢測等。
3.我們怎樣做這些對比實驗?分組研究活動。
4.匯報:通過觀察比較得出鐵和鐵銹的不同點,得出鐵生銹產生了新的物質是屬于化學變化。
三、探索鐵生銹的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中,鐵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生銹?
2.生匯報:鐵器可能放在潮濕處易生銹,在干燥處則不易;涂油漆或電鍍過的鐵器不容易生銹,而在空氣中的“裸”鐵器則易生銹。
3.由此可見鐵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每一小組來設計驗證自己的假設吧?
4.小組設計實驗。
5.討論后學生總結:
。1)鐵器生銹是因為和空氣接觸,我們想是鐵和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了變化;
。2)鐵器生銹是因為水的存在,我們猜測是鐵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3)鐵器生銹是因為水和空氣對鐵的共同作用的結果。
6.那如何證明這些可能性是否成立?
7.學生推論:如果第一個假設正確,則在干燥條件下,鐵在空氣中就能生銹;如果第二個假設正確,則鐵在水中并和空氣隔絕就能生銹;如果第三個說法正確,則必須在既有空氣又有水分的條件下鐵才能生銹。
8.學生經過討論后,順利地分組設計了如下實驗:
。1)將潔凈的鐵釘放于干燥的試管中,用塞子塞緊;
。2)取煮沸除去空氣的水裝滿試管,放入潔凈的鐵釘,用塞子塞緊,不留一點氣泡;
。3)將潔凈的長鐵釘放入試管中,倒立于盛水的燒杯里,試管里只有少量的水和空氣,在試管外壁上標記水面的位置,并放置一段時間。
四、課外延伸
課后繼續(xù)觀察,做好記錄。
科學教案 篇3
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衲鼙Wo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fā)新能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
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
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了解能源的
師問:
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guī)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
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
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
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fā)?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師小結:
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fā)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輕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務的方法,認識一些常見的簡單機械,知道可以利用它們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各種簡單機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小組合作探究,樂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各種簡單機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簡單機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學準備:圖釘 磁鐵 小鐵片 繩子 木板 釘錘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 談話:歡迎同學們度假歸來。過了一個年大家都精神抖擻,有些同學又長胖了不少啦。同學們都大一歲了,看看是不是也長高了、長力氣啦?老師想選幾個同學先來玩玩掰手腕比賽,看看誰的力氣大?
2、掰手腕比賽:
選三至五組同學進行比賽,請大家留意觀察他們是怎樣玩這游戲的,(看看新一年回來大家的觀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強了),誰贏了?為什么能贏?
。ㄍ瑢W評判)
老師參與比賽:(1)先是懸腕進行比賽:請同學們觀察點評。
。2)找個支點進行比賽:請同學們點評。
3、認識簡單機械:
有了支點,我們可以借力,或者說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把整個地球撬起來。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科學原理。我們把這種借助支點省力的原理稱作杠桿原理。杠桿是簡單機械之一。簡單機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們是怎樣幫助人們工作的?是怎樣提高工作效率的`?
4、 拔圖釘比賽:
設計方法:盡可能多地設計出省力的方法,看誰拔得快。
方法:手拔磁鐵吸出來 用小鐵片撬
體驗使用機械和不使用的區(qū)別(不使用機械會手痛,感覺很用力,使用機械感覺很輕松,省力。)
討論:人們還使用那些簡單機械來提高工作效率?
二、新授
1、 簡單機械的應用
出示任務:我們怎樣才能輕松省力的完成任務?
將油桶送上臺階
將桶蓋打開
將泥桶送上房檐
將谷物磨碎
分組討論、交流(使用各種機械,也有同學會說到機械的組合使用。)
小結:杠桿、斜面、滑輪、輪軸都是簡單機械。
2、 簡單機械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出示圖片(看書中插圖):我們是怎樣完成任務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們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簡單機械?
小組討論:將自己找到的簡單機械與同學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
3、 動物的省力“工具”
動物身體上的那些器官或結構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細觀察,比比誰的發(fā)現(xiàn)多。
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同學交流。
啄木鳥:杠杠、斜面
蜘蛛、螞蟻:杠桿
虎:斜面
板書設計:
課后小結:
1、掰手腕活動讓同桌為一組進行比賽,全員參與,讓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到用力的不同。比賽分兩次,一次是懸腕,一次是支撐桌面,強調用腕力而不用臂力,體會兩次不同比賽腕力的不同感受,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有支點,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從而認識簡單機械的概念、認識杠桿。
2、活動3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圖下面寫出簡單機械的名稱,再小組討論匯報。效果會更好。使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又學會小組合作交流。
3、吊車一圖可參考課本第11頁分解圖認識,只要簡單講講就行了,具體的到講第三課的時候再詳講。
2、撬棍的學問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杠桿的特點和作用,以及對各種杠桿的省力情況進行分析。
2、 通過實驗,找出使杠桿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
3、 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杠桿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正確找到杠桿上的支點、動力點和阻力點。
保持杠桿平衡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
簡單機械實驗盒 鉤碼 各種重物 平衡尺 天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講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問:要幫助阿基米德實現(xiàn)他的設想,我們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條件?
二、新授
1、杠桿三要素。
生討論回答:支點、長棍、用力點。
師:由此可見,要使木棍成為杠桿必須滿足三個要素: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1、 將重物抬起來
師:根據(jù)大家的討論結果,想辦法利用繩子和木棍制作一種簡單機械,將重物輕易的抬起來。
學生實驗制作,記錄。
匯報交流。
交流小結:實驗中能繞一個支點旋轉的棍子就成為杠桿。
認識杠桿的三個點:動力點、支點、阻力點。
在自己的記錄表中標明杠桿的三個點。
2、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
出示杠桿尺,簡單介紹。
提出探究任務:怎樣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小組討論,涉及探究的方法過程并簡單記錄。
匯報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第二課時
小組實驗并記錄,分析自己小組的實驗記錄,能發(fā)現(xiàn)杠桿尺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嗎?
小結:規(guī)律 阻力X 阻力臂 = 動力X 動力臂
3、怎樣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再次實驗,完成以下任務:
怎樣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如果物體很輕,怎樣才能很容易的將它抬高?
實驗中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實驗并用圖畫記錄實驗結果。
4、 尋找生活中的杠桿
討論: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桿,它們的杠桿三點在那?
蹺蹺板蒜夾壓汁器 夾子等
討論分析:剪刀、船槳、高爾夫球桿用到了那種杠桿?
5、拓展:
(1) 幫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幫阿基米德設計一個能抬起地球的裝置,并劃出簡圖。
。2) 閱讀“科學在線”,認識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3) 設計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簡易天平。
板書設計:
2、撬棍的學問
阻力X阻力臂 = 動力X 動力臂
教學后記:
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以學生自主探究為核心,杠桿的三要素讓學生從實現(xiàn)阿基米德的設想中去探究發(fā)現(xiàn);杠桿怎樣保持平衡也要讓學生先思考,作出假設、設計出實驗方案后再實施實驗。使探究的整個過程完整有序。
省力杠桿放在探究保持杠桿平衡后面,讓學生在探究中去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拓展學生思維,又可以省時。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文體知識:演講詞(辭)的文體特點。
2.了解愛迪生的相關知識。
3.了解胡適的相關知識。
4.培養(yǎng)快速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1.在閱讀中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速讀課文,利用關鍵詞語、關鍵句理清文字內容、層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了解愛迪生的科學精神。
2.學習愛迪生的精神,追求充實、完美的人生。
教學重點: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之一:關鍵詞語、關鍵句。
教學難點:對“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寫法的'理解。
教法與學法:引導學生在速讀課文當中,學習利用關鍵詞語和句子快速把握和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語文之旅就是發(fā)現(xiàn)、結識、交流、感悟。今天就讓我們去結識一個我們非常熟悉但又陌生的朋友。
1.圖片展示:他是誰?
2.圖片展示:愛迪生及其發(fā)明的相關介紹。
3.圖片展示:作者及相關介紹。
4.文體知識:演講詞及其特點。
二、整體把握。
要求:速讀課文,找出你認為關鍵的詞語和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提問、明確
關鍵詞:圣人。
關鍵句:“愛迪生是科學的圣人。”
“所以我們稱他作終身做實驗的科學圣人。”
“這是科學圣人的生活!
“這是他做實驗的下手方法!
“這是愛迪生做科學試驗,經過幾千次失敗而永不灰心失望的精神。”
“這是這位科學大圣人的風趣。這樣一位圣人是很可愛的!
三、問題探究。
1.第一段的作用。
2.舉林肯的用意。引用打油詩的作用。
3.什么是圣人?
4.作者如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5.小結:作者利用巧合,用林肯從正面烘托,亮明觀點,分析得出結論,然后從四個方面加以論證。
思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常見寫法。
四、拓展延伸。
從愛迪生身上我們能學到什么呢?
提問、明確:珍惜時間,科學求實,重視前人、他人,追求充實完美,鍥而不舍,生活要樂觀豁達…………
五、寫法指導。
1.行文中有敘述、有評價,有打油詩、有愛迪生的話,靈活多變。
2.各部分既相互獨立又完整統(tǒng)一
3.高度的贊譽、深深的敬仰,情與理完美統(tǒng)一。
六、小結。
七、作業(yè)。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經典】科學教案08-31
[經典]科學教案09-02
【精選】科學教案07-29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14
(經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范文04-06
冬天科學教案02-14
科學教案模板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