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必備[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浸入了醋和沒有浸醋的蛋殼,了解酸會腐蝕牙齒。
2.使幼兒懂得飯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護牙齒,初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通過活動,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被醋浸著的蛋殼和沒有被醋浸過的蛋殼各一個。
2.vcd動畫片《蛀牙大王》,護牙圖片若干。
3.牙模型、牙刷一把,幼兒餅干,小鏡子,紙杯,清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放碟片《蛀牙大王》,幼兒觀看。
2.提問:動畫片里的蛀牙大王為什么會有蛀牙?
二、幼兒觀察討論怎么會有蛀牙的?
1.請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怎么樣?
2.請幼兒互相觀察同伴的牙齒,看看牙寶寶上有沒有洞洞。
3.討論:怎么會有洞洞的?
三、通過觀察,了解酸會腐蝕牙齒。
1.請幼兒觀察浸泡在醋里的蛋殼和沒浸泡在醋里的蛋殼。
2.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3.討論: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殼會變黑、變軟呢?(提醒幼兒聞一聞醋的味道)教師小結:酸能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放在醋里會變黑變軟。
4.請幼兒品嘗桌上的`餅干,吃完后照照鏡子,觀察牙齒上有些什么?
5.請出專業(yè)牙科醫(yī)生講解,進行小結啊啊啊;我么吃過東西后,嘴巴里會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來,不馬上漱口的話,時間長了,這些是食物就會變的和醋一樣很酸,牙齒就像剛才的蛋殼一樣,會變的又黑又軟,時間一長,還會出現洞洞。
四、請小朋友談談有蛀牙的感受
有了蛀牙會怎么樣呢?
五、討論
怎樣保護自己的牙寶寶?(幼兒自由想辦法,邊說邊出示圖片)
1.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
2.健康飲食,不食過硬、過冷、過熱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 吃糖。
3.定期檢查牙齒。
六、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請小朋友說說做做。
2.教師邊念兒歌邊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確的刷牙方法。
3.幼兒跟教師一起做。
七、帶領幼兒到盥洗室,幼兒用杯子接水漱口。
活動反思:
通過學習,幼兒了解了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人身體的危害,幼兒還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等,都是個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fā)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發(fā)現知識的一次活動?傊,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與語言活動、健康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的目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使幼兒感知圖形和顏色的合成和分解
活動準備:
卡片,圖片,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t:小朋友今天陳老師想帶你們去參觀數學王國,你們想去嗎?我們一起開火車去吧。(幼兒閉上眼,口中念“咔嚓、咔嚓”開火車的聲音。教師邊出示范例圖——《圖形寶寶的家》)
二、 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
。ㄒ唬和ㄟ^實物圖片讓幼兒感知其兩個特征——形狀和顏色
t:嗚,火車到了,我們第一站是圖形寶寶的家,夷!圖形寶寶的家好奇怪啊,我們進去參觀一下吧。這里很多空房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圖形寶寶住的呢?在各個房間的旁邊都有顏色和圖形的指示標志。(幼兒自由回答)
t;哎!看了這麼久,怎麼都不見圖形寶寶呢?他們去那呢?
二):通過引導幼兒將圖形寶寶送到圖表中相應的位置——形色對應
t:哦!原來圖形寶寶都藏在你們的凳子底下,現在請你們把圖形寶寶送回家吧!(請幼兒分別把圖形寶寶送到圖表中,然后教師與幼兒一同檢查有哪個寶寶住錯了房)
(三):通過變換圖表中圖形卡和顏色卡的位置,讓幼兒再次練習形色對應
(請幼兒閉上眼睛)t:圖形寶寶都出去玩了,我們跟它們做個游戲好嗎?
。ń處煱杨伾ê蛨D形卡換位置)t:好啦,它們都回來啦,有誰能把這些圖形寶寶送到他們的房間里。(請幾位幼兒送寶寶回家)
三、 游戲——整理衣柜。
用衣服卡演示,練習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形色對應
t:好啦,我們都幫圖形寶寶找到家,現在也該去參觀數學王國的下一站〈服裝店〉,請上車。(幼兒閉上眼睛口中念“咔嚓、咔嚓”,教師把背景圖換成服裝店)
t:嗚,我們到了服裝店 ,為什麼店里的衣服這麼亂。誰來幫忙收拾一下?
。ㄕ垘酌變喊岩路脱澴影搭伾托螤顚藕,然后教師與幼兒一同檢查)
四、 操作練習
1、引導幼兒理解“ ”放在方格里的含義,學習按符號“ ”的指示完成任務。
t:綠人學校要組織去春游,所以綠人老師來到服裝店,想給小綠人們買一套衣服,誰來告訴綠人老師這是什麼樣的衣服和褲子?
2、小組操作:
t:綠人老師已經選好衣服,現在服裝店把衣服送到學校,你們能幫綠人老師把衣服分給每個小綠人嗎?并且在給每個小綠人穿好衣服后,都要用筆做好記錄。
[page_break]
。ㄓ變悍纸M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結束:
(放音樂讓幼兒回到座位上挑兩組幼兒所做的進行評價)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的欣賞,初步使幼兒了解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激發(fā)幼兒愛護牙齒的意識。
2.知道刷牙的重要性,讓幼兒養(yǎng)成天天刷牙的習慣。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他是誰啊?他是小熊,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叫維尼。(利用小熊與幼兒互動,分別介紹自己的牙齒是如何保護的)
二、出示自制的圖片,欣賞故事《小熊不刷牙》
三、分享食物
(老師給幼兒分發(fā)食物,讓幼兒了解不同牙齒的有不同的功能)
四、保護牙齒
1.我們的牙齒本領真大,那我們也要象維尼一樣保護好我們的牙齒,好不好? “我們在家里吃完東西可以刷刷牙,那沒有牙刷的時候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怎么保護我們的牙齒啊。。。(幼兒討論)(總結:漱口,真是一個好辦法)
2.那我們一起去教室里漱漱口,不過在家的時候也不能忘記每天早晚都要刷牙哦。
教學反思
我在上這一課的時候,我重點的觀察了那個去看牙的那個幼兒,發(fā)現他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可能他想到了他自己,下課后,他過來告訴我他的`牙齒是后面的牙壞了,而且他還保證以后要好好刷牙,我告訴他牙齒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對他說我非常相信他,他肯定會做到。前面一直進行的順利,在第三各環(huán)節(jié)中是分享食物,效果不好,亂的很,孩子不能正確的使用自己的牙齒,孩子有的只顧著吃了,根本沒有聽我說牙齒的功能,我想在以后的教學活動我要設計更加完善,不要出現這種情況。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與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歡的動物,進一步掌握做泥塑過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動物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認知體驗
1、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么特征?
2、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動物的影片。教師板書課題: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捏泥動物
三、表現
1、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小組合作探討制作的過程:
①構思你要作什么動物
、谟媚、揉方法做動物的身體與頭部
、凵蟿游锏募毑刻卣,加上裝飾,使動物更生動
師:大家能動腦總結做動物的步驟,一年級我們學過什么方法來做食品?
3、復習舊知識:搓、捏、壓、粘、卷、揉等技能
教師用較快的速度示范動物的制作過程與方法
四、創(chuàng)作體驗:展示作業(yè)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歡的動物,與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小小動物園。教師巡視指導鼓勵。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小小動物園。請小組代表手拿著作品上臺表演。
六、回味體驗,課外延伸。師生總結全課,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大家都要關心自然,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huán)境。
活動反思:
我們開展了有關“捏橡皮泥”的活動。在活動中,我感受很多。每一次的`活動好像都能使我有所收獲。在捏橡皮泥的過程中,我覺得顏色的把我也很重要。雖然,橡皮泥的材料有限,顏色并不多。但是,通過兩種不同橡皮泥的調和能夠出現不同的顏色。就比如,兩個平時并不突出的人,合力完成了一件十分突出的事情一樣,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捏橡皮泥也一樣,本來兩種并不是常用的顏色,或者本來這兩種顏色單獨使用的效果并不好,可是,當它們合二為一的時候,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或許,這也是團結的力量吧。
不同的方法展示出不同的作品,捏橡皮泥也有許多的方法,可以借助許多的工具,或者廢舊物品,讓橡皮泥作品不再單調,看上去更加的別致。我想這是我在經后的“捏橡皮泥”活動中該注意的方面。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詩歌的美好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學習通過圖譜記憶詩歌內容。
2、樂意表達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體驗。
3、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語言CD。
2、幼兒用書第19—20頁。
3、兒歌《我在溫暖的陽光里》圖譜。
4、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散步時的所見所聞。
1、師:我們外出散步時看到、聞到、聽到和摸到許多東西,誰來說一說?
2、拿出記錄卡,請幼兒說一說分別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
二、欣賞兒歌《我在溫暖的陽光里》
1、師:有一個作家,將我們看到、聞到、聽到和摸到的東西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一聽嗎?
2、教師播放CD,幼兒欣賞兒歌。
3、結合兒歌,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聽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
三、學念兒歌《我在溫暖的陽光里》
1、出示圖譜,師生共同朗誦兒歌。
2、將圖譜中“藍藍的天”、“香香的花”、“小鳥的歌”、“小草”的圖片拿走,請
幼兒根據一部分圖譜學念兒歌。
3、拿走圖譜,念兒歌。
四、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兒歌。
1.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采用替換的港式創(chuàng)編兒歌。如替換“藍藍的天”、“香香的花”或“聽到了小鳥的歌”等。
2.朗誦集體創(chuàng)編的兒歌。
3.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附:兒歌
我在溫暖的陽光里
我的黑眼睛,
看到了藍藍的天。
我的翹鼻子,
聞到了香香的花。
我的小耳朵,
聽到了小鳥的歌。
我的'小手,
摸到了柔軟的草。
我在溫暖的陽光里,
圓圓的臉蛋笑了。
活動反思
一直以來許多教師照著書本教學,墨守成規(guī),不敢對教材作一絲變動。而書本中的內容是否真的能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是否真正適合現代幼兒?是否能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以幼兒喜愛的兒歌為研究內容,啟發(fā)、引導幼兒對兒歌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編、修改,使兒歌更適合幼兒,更讓幼兒體驗創(chuàng)編兒歌帶來的成功感、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利用詩歌中創(chuàng)造性的成分啟發(fā)孩子的開放式思維。語言的發(fā)展對幼兒來說是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化,早期語言發(fā)展將影響到一個人今后一生的語言發(fā)展,同時語言的發(fā)展對幼兒智力發(fā)展有重大意義。兩歲到五歲是人的一生中口語能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兒歌采用韻語形式,朗朗上口,節(jié)奏押韻,寶寶愛聽,易理解記憶,對幼兒語言發(fā)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充滿兒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義的兒童詩歌伴隨著幼兒的成長,是幼兒喜愛的精神食糧。教師應在詩歌教學中充分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力,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簡潔明快的語言,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讓文學的種子在他們幼小的心田發(fā)芽。幼兒教師要擔負啟蒙幼兒的詩歌鑒賞任務。幼兒教師應具有一定的幼兒詩歌創(chuàng)作基礎。
中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廢舊報紙的用途,豐富生活知識,掌握利用廢舊報紙編織的基本技法,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意編織,提高學生動手、動腦及造型設計把握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
2.過程與方法
展示編織作品,分析其造型特點→老師演示基本編織技法→學生分組實踐練習,老師輔導、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制作→學生作品展示評價。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樹立環(huán)保理念,節(jié)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熱愛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實踐,在生活中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
【教學重點】
掌握基本的編織技法
【教學難點】
立體造型的設計與把握,能舉一反三,編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教學準備】
1.多張廢舊報紙;2.剪刀、膠水或雙面膠、膠帶紙、小夾子(3~4個)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廢舊報紙的用途
1.擦玻璃、洗手池、地面等(圖1)
圖1
圖2
2.用報紙包蔬菜,有利于保存(圖2)
3.遮蓋作用,防塵
4.當廢品賣掉
5.用編織的方法制作生活用品或裝飾品
二、編織過程及方法
1.作品展示、欣賞(引起興趣)(圖3-5)
圖3 圖4 圖5
2.編織材料準備――紙棍的制作
(1)老師演示作法:①沿報紙最長的邊將報紙裁成寬為3~4 cm的長條;②沿對角線從一角將紙棍搓實,接口用膠水粘牢(圖6)
圖6
。2)學生分組練習,每組4人,老師輔導,使學生盡快掌握搓紙棍的方法、技巧,要求每組準備紙棍80根。
老師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將材料準備好,為編制作品做好準備,對做得好的`組給予表揚。
第二課時
一、平面造型:杯墊制作(圖7)
圖7 圖8
基本編織方法:“經緯交錯”編織法(圖8)老師演示、講解
二、立體造型:筆筒編制
步驟:(1)先編底部:“經緯交錯”方法(紙棍要選的長一些);
。2)編好底部后,再把多余的紙棍直立起來做基礎,然后繼續(xù)用經緯交錯的方法向上編織,可用小夾子幫忙固定或兩個同學互相合作,直至添加到所需高度(圖9);
圖9
。3)最后收口,將高出的報紙棍折進筆筒內部插牢,多余的剪掉即可(老師演示講解后輔導學生制作,選幾個技法掌握好的學生到組內指導)。
三、留意生活中可用于編織的物品造型,在這一節(jié)課絕大部分學生能很快領會編織要領能認真去制作
老師根據制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予及時的糾正和指導,鼓勵他們要耐心、細致地去做,失敗了總結經驗重來不要灰心。
第三課時:
一、創(chuàng)作練習: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展示創(chuàng)意作品(圖10-12)
圖10-12
二、引導學生觀察筆筒造型,思考可在哪幾部分進行變化改變其造型結構
總結:(1)改變筆筒的長、寬、高比例,如花瓶;(2)改變筒口、底部形狀,如儲物筐;(3)在筒口及側面加一些造型,如籃子;(4)模仿設計(船、拖鞋、靴子等)。
三、學生實踐創(chuàng)作,老師輔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圖13-16)
圖13-16
本課題小結:
學生在本次活動中興趣濃厚,態(tài)度積極認真,基本編織技法掌握較快,有成功的喜悅,亦有失敗的收獲。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蓖ㄟ^“廢舊報紙的巧妙利用”這一課題的開展不但使學生學會了一項編織技法,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變廢為寶”的快樂和意義,從而喚醒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在生活中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善于動腦、善于發(fā)現、勇于實踐的優(yōu)秀品質,學會用審美的眼光品味生活,熱愛生活。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精選】中班教案10-11
中班教案[精選]08-20
【經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精選)08-09
中班教案(精選)08-31
(經典)中班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