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通用8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1
設計意圖
小班美術活動《大臉小臉親一親》是選自主題《小不點兒》中的一個活動。小班的孩子可能很難用言語表達愛,但他們能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抱一抱、親一親等一個個細微的動作無不透射出孩子們對父母、老師等長輩們的愛。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親”來表達孩子對長輩的愛,繪畫出兩個緊挨在一起的圓將這一份濃烈的“愛”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在紙上。
活動目標
1、勾畫圓形頭像,感受大圓與小圓的差異。
2、體驗母子親情。
活動重難點
1、重點:體驗母子親情。
2、難點:勾畫圓形頭像,感受大圓與小圓的差異。
活動準備
1、選擇幾張幼兒和媽媽的合影,在日常活動中組織幼兒欣賞。
2、范畫一幅,“我的好媽媽”音樂磁帶或CD,展示板一塊(KT板即可);彩色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臉貼臉,親一親
教師用樂曲“我的`好媽媽”引出活動,并請一名幼兒一起示范表演母子“臉貼臉,親一親”的動作。
教師和幼兒互動,表演“臉貼臉,親一親”。
(二)大臉和小臉
怎么樣把“臉貼臉,親一親”的樣子畫下來呢?(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示范。一個大圓,一個小圓(畫出頭部輪廓)。大圓是大臉,小圓是小臉。指導幼兒添畫眼睛、嘴等器官。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大與小的區(qū)別、大圓與小圓貼得很近。
我們一起來畫“大臉小臉親一親”,回家可以把畫送給媽媽。
。ㄈ┐竽樞∧樜矣H一親
在音樂的伴奏下鼓勵幼兒畫出大臉和小臉貼在一起的畫面,提示幼兒畫出簡單的臉部器官。
觀察并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讓他們體驗成功,感受親情。
把畫作陳列在展示板上,相互交流、評價大臉小臉親一親的畫像,說說家長、老師和自己臉貼臉親熱時的感受。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2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圓,能用大圓與小圓表現(xiàn)大臉和小臉。
2.喜歡看親子照片,感受快樂親情。
3.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搜集親子合照或圖片資料,在日;顒又薪M織幼兒欣賞。
2. “大臉和小臉”范畫一幅,有關爸爸、媽媽的歌曲,彩色筆、畫紙人手一份。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臉貼臉,親一親。
(1)欣賞歌曲,教師和幼兒示范表演“臉貼臉,親一親”的動作。
(2)欣賞親子合照,請幼兒講一講:照片上都有誰?大臉是誰?小臉是誰?
(3)找笑臉。
請幼兒從照片中找找笑臉,感受“大連小臉親一親”時的幸福、快樂的氣氛。
2.畫畫大臉和小臉。
(1)教師引導幼兒怎樣把“臉貼臉,親一親”的樣子畫下來呢?
(2)教師示范。一個大圓,一個小圓,大圓是大臉,小圓是小臉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大圓與小圓的區(qū)別,大圓與小圓貼的很近表示臉貼臉,指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線條添畫眼睛、嘴巴等器官。
(4)鼓勵幼兒按意愿簡單裝飾作品。
3.說一說親親真快樂。
4.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媽媽、老師和自己臉貼臉親親時的.感受。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3
活動目標
學習畫圓,能用大圓小圓表現(xiàn)大臉和小臉。
喜歡參與繪畫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大臉貼小臉”組圖。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大臉貼小臉”,引導幼兒描述畫面內(nèi)容。
。ń處熞部勺層變鹤詡溆H子合照)
照片上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他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他們的`臉怎樣?(臉和臉貼在一起)
大臉是誰?小臉是誰?
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學習畫圓,知道用圓形表現(xiàn)大臉和小臉。
1.啟發(fā)幼兒思考。
怎樣把大臉貼小臉的樣子畫下來?
臉可以用什么形狀表示?
兩張臉要畫幾個圓?
怎樣用兩個圓表示臉和臉貼在一起?
2.教師示范畫。
大圓表示大臉,小圓表示小臉。兩個圓靠在一起就可以表示臉貼臉。我們還可
以用簡單的線條給臉畫上頭發(fā)、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3.幼兒嘗試畫大圓和小圓,并知道用簡單的線條添畫頭發(fā)和五官。
作品展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你畫的是誰?
你和他們臉貼臉時是什么樣的感覺?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幼兒把畫帶回家給家長看,向家長介紹自己的繪畫內(nèi)容。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4
活動目標:
1. 認知目標:讓幼兒認識并區(qū)分“大”與“小”的概念。
2. 技能目標:通過涂鴉活動,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活動準備:
大、小兩種尺寸的白色卡紙(作為“大臉”和“小臉”的基礎)
水彩筆、蠟筆或彩色鉛筆
黑色勾線筆
范例畫(展示大臉小臉的簡單構(gòu)圖)
音樂背景(輕松愉快的`旋律)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如蘋果、玩具車),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哪個大、哪個小,引出“大臉小臉”的主題。
2. 講解示范:
展示范例畫,簡單介紹大臉小臉的基本特征,如大眼睛、小嘴巴等,強調(diào)比例關系。
使用黑色勾線筆在卡紙上勾勒出大臉和小臉的輪廓,示范如何用色彩填充。
3. 幼兒操作:
分發(fā)大、小卡紙給每位幼兒,鼓勵他們自由選擇顏色,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為大臉小臉添加五官、頭發(fā)、衣服等細節(jié)。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需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不同的色彩和圖案。
4. 分享展示:
完成作品后,邀請幼兒上前展示自己的“大臉小臉”,講述創(chuàng)作的故事或想法。
教師和同伴給予正面反饋,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 結(jié)束活動:
收拾材料,播放輕松音樂,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增設“大臉小臉”主題墻,展示幼兒的作品,持續(xù)激發(fā)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5
活動目標:
1. 增進親子關系,通過共同創(chuàng)作加深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
2. 引導幼兒理解家庭成員間的“大”與“小”關系,如父母與孩子。
3. 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藝術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家庭成員照片(用于參考)
大、小尺寸的彩色卡紙
安全剪刀、膠水
水彩顏料、畫筆或棉簽
黑色勾線筆
干凈的抹布
活動過程:
1. 親子討論:
在家中,家長與孩子一起討論家庭成員間的“大”與“小”,比如爸爸媽媽是大臉,寶寶是小臉。
觀看家庭成員照片,討論每個人的特征,為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做準備。
2. 親子創(chuàng)作:
家長與孩子共同選擇卡紙顏色,根據(jù)家庭成員的“大臉小臉”裁剪出相應的形狀。
使用黑色勾線筆在卡紙上勾勒出五官輪廓,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一起完成。
使用水彩顏料或畫筆,家庭成員一起為“大臉小臉”上色,鼓勵孩子自由發(fā)揮,家長可適當引導。
3. 細節(jié)裝飾:
使用安全剪刀剪出頭發(fā)、衣服等細節(jié),用膠水粘貼在“大臉小臉”上,增加作品的立體感。
可以添加家庭成員喜歡的元素,如小花、星星等,讓作品更加個性化。
4. 展示與分享:
完成作品后,家庭成員一起欣賞,分享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趣事和感受。
可以將作品掛在墻上,作為家庭裝飾,增強家庭歸屬感。
5. 活動總結(jié):
家長與孩子一起回顧活動過程,強調(diào)合作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多與家長溝通合作。
活動延伸:
可以在家庭聚會或節(jié)日時,邀請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參與創(chuàng)作,形成更大的“家庭大臉小臉”作品,增進家族成員間的情感聯(lián)系。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6
活動名稱:小班美術活動《大臉小臉親一親》
活動目標:
1. 學習畫圓,能用大圓小圓表現(xiàn)大臉和小臉。
2. 喜歡參與繪畫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課件準備:“大臉貼小臉”組圖。
2.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 導入:
出示組圖“大臉貼小臉”,引導幼兒描述畫面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思考:照片上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他們的臉怎樣?(臉和臉貼在一起)大臉是誰?小臉是誰?
2. 作畫:
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學習畫圓,知道用圓形表現(xiàn)大臉和小臉。
啟發(fā)幼兒思考:怎樣把大臉貼小臉的樣子畫下來?臉可以用什么形狀表示?兩張臉要畫幾個圓?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由作畫。
3. 分享:
展示幼兒的作品,并邀請他們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感受。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覽,或者拍照制作成相冊,讓幼兒更加自豪和自信。同時,可以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大臉小臉畫故事、玩游戲等,擴展創(chuàng)作形式,提升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課件導入和幼兒自由作畫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的繪畫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在今后的活動中,還需加強對幼兒繪畫技巧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繪畫技巧,提升繪畫水平。同時,也需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和表達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過程。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7
活動名稱:小班美術活動《大臉小臉親一親》
活動目標:
1. 學習畫圓,能用大圓與小圓表現(xiàn)大臉和小臉。
2. 喜歡看親子照片,感受快樂親情。
3. 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搜集親子合照或圖片資料,在日;顒又薪M織幼兒欣賞。
2. 大臉和小臉范畫一幅,有關爸爸、媽媽的.歌曲,彩色筆、畫紙人手一份。
3. 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 臉貼臉,親一親:
欣賞歌曲,教師和幼兒示范表演臉貼臉,親一親的動作。
欣賞親子合照,請幼兒講一講:照片上都有誰?大臉是誰?小臉是誰?
找笑臉。請幼兒從照片中找找笑臉,感受大臉小臉親一親時的幸福、快樂的氣氛。
2. 畫畫大臉和小臉:
教師示范畫大圓和小圓,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大圓與小圓的區(qū)別。
大圓與小圓貼的很近表示臉貼臉,指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線條添畫眼睛、嘴巴等器官。
鼓勵幼兒按意愿簡單裝飾作品。
3. 說一說親親真快樂:
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媽媽、老師和自己臉貼臉親親時的感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親子照片和歌曲導入,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和情感。在畫畫環(huán)節(jié),幼兒能夠較好地掌握畫圓技巧,并用大圓和小圓表現(xiàn)出大臉和小臉。但在添畫五官和裝飾作品方面,部分幼兒還需進一步指導和練習。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 8
活動名稱:小班美術《大臉小臉親一親》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學會區(qū)分大臉和小臉,培養(yǎng)觀察力。
2. 提升幼兒的繪畫技能,掌握畫圓的技巧。
3. 體驗母子親情,感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大臉和小臉的剪紙模板。
2. 彩色紙、蠟筆、畫紙等繪畫工具。
3. 音樂磁帶或CD,如“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用樂曲“我的好媽媽”引出活動,并請一名幼兒一起示范表演母子“臉貼臉,親一親”的動作。
2. 觀察與討論:
使用玩偶或圖片展示大臉和小臉,讓幼兒觀察并說出不同之處。
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把“臉貼臉,親一親”的樣子畫下來?臉可以用什么形狀表示?
3. 示范與指導:
教師示范畫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表示大臉和小臉,并添畫眼睛、嘴巴等器官。
指導幼兒嘗試用彩色紙、蠟筆等工具畫出大臉和小臉,并鼓勵他們發(fā)揮想象力,畫出各種有趣的表情。
4. 創(chuàng)作與分享:
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
5.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陳列在展示板上,讓他們相互欣賞和交流。
提醒幼兒大臉小臉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特征,要愛護自己的臉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音樂、玩偶和圖片等多種方式導入,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在示范與指導環(huán)節(jié),教師能夠清晰地展示畫圓的技巧和添畫五官的方法,但部分幼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還需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在分享環(huán)節(jié),幼兒能夠積極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創(chuàng)作感受,這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小班美術教案大臉小臉】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臉03-16
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臉01-16
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臉12篇01-16
小班美術教案06-18
小班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2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10
小班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2
小班美術《國旗》教案02-14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