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河,母親河》的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河,母親河》的優(yōu)秀教案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母親河》的優(yōu)秀教案 1
【教學目的】
1、關注母親河,加強環(huán)保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主題收集、篩選資料的能力,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3、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綜合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課堂口語交際的能力。
2、了解黃河現(xiàn)狀,加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黃河遠上白云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自古以來,贊頌黃河的詩文舉不勝舉,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今天讓我們做一次黃河文化巡禮,來撿拾沉淀文明印記的語言文化珍寶,來追溯過去,正視現(xiàn)在,展示未來。
一、復習《黃河頌》一課,查找有關資料,研討下列問題
1、復習《黃河頌》,用比賽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黃河的材料。
2、講述于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和歷史人物。
3、總結過渡。
通過這次小小的競賽,我們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關黃河的知識,黃河,偉大的母親河,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眾人震驚和痛心的是黃河正面臨著斷流的威脅,中華民族不能沒有偉大的母親河,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163位院士聯(lián)名呼吁—-行動起來,拯救黃河。
二、搜集有關黃河的詩詞歌謠
三、了解現(xiàn)狀,保護黃河
導入
黃河,由滔天之水變成涓涓細流,及而只留下龜裂的河床,面對這嚴峻的現(xiàn)實,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1、大屏幕出示黃河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的圖片。
(配有背景音樂《黃水謠》及簡短的解說詞)
2、品讀黃河:
、 讀:發(fā)給學生兩篇文章,找同學誦讀
、 品: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聽后的感受
3、小結:
老師和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們相信只要每一位黃河子孫行動起來,那么,赤地變青山之時,便是黃河流碧水之日,偉大的母親河一定能重新煥發(fā)昔日光彩!下面,讓我們來傾聽炎黃子孫對黃河的心聲。
四、綜合寫作
1、美文朗誦:
⑴ 欣賞《話說長江》片段
、 集體朗誦詩歌《黃河頌》
2、課堂小結:
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悠悠歷史中,她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黃河,中華民族的象征,她將和中華民族一樣在新的時代煥發(fā)勃勃生機!
3、布置作業(yè):(任選一題)
、 “我的母親河”為中心寫一篇文章,抒發(fā)你對黃河的感情,寫出你對黃河的美好愿望。題目可自擬。
、 對黃河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這一現(xiàn)象,設計一則公益廣告,呼吁保護黃河,要求新穎、別致、有號召力。
《黃河,母親河》的優(yōu)秀教案 2
活動背景
我們農(nóng)村中學硬件配套嚴重不足,學生知識面窄,充分利用“空中課堂”的資源優(yōu)勢,結合多媒體flash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可謂一箭三雕。
新課標教材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是在學習了課文《黃河頌》(光未然)之后,由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愛國情操與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
能力目標
1、熱愛祖國河山,感受黃河文明,體會黃河作為“母親河”是怎樣深入全面地積淀在中國文化之中的。
2、關注母親河,加深環(huán)保意識。
3、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綜合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重點
1、全面深刻地了解黃河,理解黃河文化。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根據(jù)主題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法
學生自主搜集最有價值的素材,通過主題搜集、整理、篩選資料等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之間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學生的分工協(xié)作的意識以及在綜合性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展現(xiàn)。
課前準備
學習了課文《黃河頌》(光未然)之后,就要求學生在課外,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關于黃河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環(huán)境等資料,然后分類整理,在班級展示交流。
課前將全班54人分3組,分別以“黃河知識”“黃河文化”“黃河現(xiàn)狀”為課題,將各自搜集整理和交流的資料再次整合,以“愛我黃河”為總目標探究,形成自己觀點,準備在班上交流。
對本次綜合性教學,我通過學生討論,確定活動方案,設計了四個板塊:認識黃河(黃河的地理概貌及歷史)、感受黃河(黃河文化)、關注黃河(黃河的現(xiàn)狀)、拯救黃河(黃河的展望)。
制作本次綜合性學習幻燈片。
活動過程
第一板塊:認識黃河
1、導入:(投影氣勢宏偉的黃河掛圖,同時播放《黃河船夫曲》)
導入語:只要是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黃河的,是的,“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秉S河,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它是壯闊的、渾厚的、奔放的、粗獷的。今天就讓我們作一次黃河文化的巡禮,去撿拾那些積淀著文明印記的語言文化珍寶,喚醒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黃河情。
2、“黃河知識”小組將收集的資料展示匯報(在學生展示匯報的同時播放相關的幻燈片)
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黃河的長度在中國屬于第二大河,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qū)。
“黃”河的的盛名由來:黃河穿過世界上著名的黃土高原,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黃河輸送巨量的泥沙。
黃河迂回于山原之間,呈“S”形大彎道,人稱九曲黃河。河谷兩岸的山脈海拔5500~6000米,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
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zhàn)無不勝,奮發(fā)向上的英雄氣概。
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建都史實為: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于鎬京(今陜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陽,西漢定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東漢定都于洛陽,魏晉均定都于洛陽,隋唐均定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宋朝定都于東京(今河南開封)。
黃河沿岸有數(shù)不清迷人的風光:阿尼瑪卿峰、鄂陵湖、古宗列盆地、孟達天池、仙女湖、鳥梁素海、灘地牧場、日月山、黃河晚照。
第二板塊:感受黃河
(先放幻燈片《壺口瀑布》,同時播放高楓歌曲片段“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
3、“黃河文化”小組將收集的資料展示匯報。
A、黃河文化故事:
黃河流域是我國文化的發(fā)祥地。幾十萬年以前,這里就有了人類的蹤跡:細石器文化:如陜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遍及黃河兩岸、大河上下──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青銅器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進入階級社會以后,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黃河流域是我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人們親切地稱黃河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2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fā)最早的地區(qū)。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于蒙昧狀態(tài)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劈草菜,勞動生息,創(chuàng)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
我國的第一個封建社會就是在黃河流域開始的,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tǒng)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都產(chǎn)生在黃河流域,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fā)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黃帝、炎帝: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nèi)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皇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后來皇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后人把皇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皇帝出生地河南新鄭市有皇帝宮,在陜西省黃陵縣有皇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B、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大禹治水的傳說;流傳的大禹治水的功績也包括治理黃河,大河上下,幾乎到處都是大禹的“神工”。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jīng)常發(fā)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征求治水人才。鯀(gun)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用“圍、堵、障”方法來防洪,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jīng)驗教訓,采用“疏川導滯”的方法,即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浚的河道、洼地、湖泊,然后,再引河入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往平川居住和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來舜讓位給禹,禹因此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們尊稱為“神禹”而傳頌于后世。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放幻燈片《黃河龍門》)
龍門這里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對付出艱苦努力后到達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奮斗不息。這里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
C、關于黃河的'詩詞歌謠:
李白詩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3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沉。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軍閥老板發(fā)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保ā饵S河號子》)
“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保ā饵S河民謠》)
第三板塊:關注黃河
4、“黃河現(xiàn)狀”小組將收集的資料展示匯報。
(在學生匯報展示的同時放黃河斷流污染的觸目驚心的幻燈片)斷流:從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間,黃河下游有19年發(fā)生斷流,累計斷流57次,共計682天,平均每年斷流36天。進入90年代,斷流尤為嚴重。1997年2月7日,黃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斷流,斷流河段曾一度延至河南開封市柳園口河段,斷流長度達700多公里。
污染:對7247公里長的干流和主要支流進行水質評價,其結果是:7成以上的河段完全失去了飲用水源功能,其中,有1779公里受嚴重污染;劣于5類水標準,這種水實際上已成為“毒液”。
1995年6月下旬,斷流四十多天的黃河濟南段盼來了一次過流的機會,然而緩緩而來的并不是人們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著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魚類,散發(fā)著一股刺鼻的臭氣……
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本來土壤肥沃,森林覆蓋面廣,卻由于歷代的砍伐,使土壤失去保護,任由暴雨沖刷,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淤積下游河道,引致泛濫成災。再者,光禿的地面,亦使地面徑流加速集中匯入河流。黃河現(xiàn)在是全國乃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分析思考,造成黃河斷流、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A、人們大量砍代樹木,水土流失嚴重。B、人們把污水排放到黃河里,造成水污染嚴重。C、人們隨亂倒垃圾造成環(huán)境惡化。D、人們過量的用水使水資源枯竭。
第四板塊:拯救黃河
5、思考啟發(fā)
教師語重心長的提示語(幻燈片):黃河,偉大的母親河,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驚和痛心的是,黃河正面臨著斷流的威脅,中華民族不能沒有偉大的母親河,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163位院士聯(lián)名呼吁行動起4來,拯救黃河!
黃河,由滔天之水變成涓涓細流,繼而只留下龜裂的河床,面對這嚴峻的現(xiàn)實,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ɑ脽糇帜唬壕婇L鳴。)
6、探究創(chuàng)新
A、我們的母親卻一天天衰竭!黃河或以憤怒的吼聲,或以無聲的語言(如斷流)告誡人們的是什么呢?同學們你們明白嗎?請談談你們的感想?
。ㄗ屚瑢W們討論思考,回答。要點:其實她告誡人們的不僅僅是要愛護母親河,而且還包含要人們尊重自然、珍愛自然,珍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B、針對黃河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這一現(xiàn)象,設計一則公益廣告,呼吁保護母親河。要求有創(chuàng)意。
例一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例二心系黃河,共建家園。例三保護黃河,珍愛自然。例四黃河清,天下平。
C、以“我心中的黃河”為中心寫一篇文章,抒發(fā)你對黃河的感情,寫出你對黃河的希望與祝愿。題目可自擬。
7、尾聲:
這節(jié)課,我們從各個方面探尋黃河的文化,感受黃河的風采,探究黃河的內(nèi)涵,了解黃河的憂患,同時品嘗到了自主學習的甜蜜
我們的黃河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可是我們對黃河、對地球的悠悠關愛之情是永遠不會結束的,從我們心底里發(fā)出的聲音穿過教學樓、越過千山萬水,震蕩在祖國的萬里碧空,化作我們振救黃河、保護地球的實際行動吧!
。ɑ脽羝帜煌瞥觯狐S河清,天下平。)
教學總結反思
本次綜合性活動,同學們興致很高,做了不少努力,所以效果較好。同時我對新課程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活動中我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了課外,走向了網(wǎng)絡,同時注重了學科間的聯(lián)系。同學們通過這次活動,認識到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有多么驕傲與自豪。
語文學習與環(huán)保教育相結合,是適時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次有益嘗試。小組匯報的形式激發(fā)了同學們的主角意識,人人參于,互助合作,又有創(chuàng)新。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整理資料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團結合作的精神。整堂課的學習,體現(xiàn)了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鍛煉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實現(xiàn)了語文課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是“學生的天使”。
整個教學活動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參與,以興趣和內(nèi)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征,以實現(xiàn)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fā)展為目的的主體實踐活動。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觀。
這次綜合性教學活動,讓學生懂得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語文知識不僅僅局限在語文課堂上,而在多方面、多領域的學語文,用語文。在這一節(jié)課上,欣賞《黃河船夫曲》的歌曲,體會廣大人民保衛(wèi)黃河的決心以及黃河的氣勢;創(chuàng)作公益環(huán)保廣告,加強環(huán)保意識?珙I域的學習。
作為農(nóng)村中學,學生知識面較窄,獲取資料的方式較少,通過本次綜合性活動,教給學生獲取知識新的途徑和方法,啟發(fā)他們掌握新的學習形式,也開闊了他們的眼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從中受益匪淺。
《黃河,母親河》的優(yōu)秀教案 3
活動目標
1、熱愛祖國河山,感受黃河文明,體會黃河作為"母親河"是怎樣深入全面地積淀在文化中的,從而歌頌黃河,學習黃河的精神。
2、關注母親河現(xiàn)狀,加強環(huán)保意識。知黃河--頌黃河--憂黃河--救黃河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引導學生學會分工協(xié)作。
4、培養(yǎng)學生在綜合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關于黃河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環(huán)境等資料,經(jīng)過整理、篩選、設計,展示成果,加深對黃河的了解。
2、通過調查、廣告設計、提出建議、詩歌創(chuàng)作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保護母親河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略
二、黃河巡禮,合作交流
第一環(huán)節(jié):“知黃河、頌黃河”
1、黃河知識知多少?(老師給大家布置一項作業(yè),收集一些有關黃河的資料,組內(nèi)討論交流展示)
2、詩文欣賞:搜集、整理、篩選的歌頌黃河的(詩、俗語、諺語、成語、文章、圖片)等
3、詩歌誦讀:學生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自寫或小組合寫的一首歌頌贊美黃河的詩。
4、第一環(huán)節(jié)小結
第二環(huán)節(jié):“憂黃河、救黃河”
黃河,由滔天之水變成涓涓細流,繼而只留下龜裂的河床,面對這嚴峻的現(xiàn)實,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下面請同學們展示、交流我們的調查報告。
1、調查報告:現(xiàn)在的黃河是什么樣的
原因探究:
2、黃河:黃河,我們的母親河,現(xiàn)正面臨著斷流的威脅,中華民族不能沒有偉大的母親河,所以,科學院、工程院163位院士聯(lián)名呼吁——行動起來,拯救黃河!
看到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你想說些什么嗎?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3、小記者采訪:憤怒的'咆哮的母親河,我們怎樣才能讓她平靜下來呢?請采訪一下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家長,如何來保護我們的母親河。
4、廣告設計:每位同學設計一句廣告詞,呼吁全社會拯救黃河,改造黃河。
廣告要求:圍繞“憂”“救”兩個主題,用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要求形式新穎,效果強烈。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結
三、體驗反思,黃河心聲
1、體驗反思:
由黃河,的母親河,你還想到了什么?
2、黃河心聲:每位同學說一句祝愿黃河的話。
四、總結存儲,拓展延伸
1、總結存儲:
2、拓展延伸:
(1)想象作文:以“心中的黃河”為中心寫一篇文章,抒發(fā)對黃河的感情,寫出對黃河的希望與祝愿。題目可自擬。
(2)針對黃河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這一現(xiàn)象,設計一則公益廣告,呼吁保護母親河。要求有創(chuàng)意。
(3)黃河母親給兒女的一封信
學后反思
【《黃河,母親河》的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黃河,母親河作文5篇(優(yōu)秀)01-15
(優(yōu)秀)黃河母親河作文5篇03-13
黃河母親河作文01-09
黃河,母親河作文02-08
黃河母親河作文[熱門]03-08
[優(yōu)選]黃河母親河作文03-11
[集合]黃河母親河作文01-15
(必備)黃河母親河作文02-29
《黃河母親河》教學反思10-07
《黃河,母親河》教學設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