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一年級教案1
一、活動題目:
我的好習慣
二、活動主題:
愛清潔、講衛(wèi)生
三、活動目標:
使學生知道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的好習慣。做一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四、活動準備
1、課前把手洗干凈。
2、課堂上比比誰的'小手干凈
五、活動過程:
1、
。1)引入話題,喚醒生活。你在家里常刷牙嗎?是怎么刷牙的?
(2)分組交流,你知道怎樣保護牙齒嗎?匯報交流結果指名
2、引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了明亮的眼睛,我們才能欣賞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世界,請同桌交流一下,我們要怎樣保護眼睛呢?匯報交流結果。
教師小結。做做眼保健操,對我們的眼睛很有效,可做眼保健操要注意小手干凈。
3、同桌討論:那些時候我們該洗手?你有那些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六、活動小結
愛清潔、講衛(wèi)生,不僅能預防疾病、有益健康,還是文明的好行為。
小學一年級教案2
詳細介紹:教學課題
9加幾
教學要求
1、讓學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加幾的計算題。
2、強調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和最優(yōu)化。
3、加強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實踐運用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題。
2、能掌握方法以進行計算。
3、感知算法的.多樣化和方法的最優(yōu)化。
教學重點
選擇優(yōu)化方法,進行準確計算。
教學難點
形成規(guī)律,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
學生
CIA課件
小捧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
一、口算練習(出示習題)
1、基礎口算練習
435-21823
7-48-56273
2、過渡口算練習
9()=10
913=912
951=194=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學生口算,說出得數(shù)。
可以是抽生回答,其于學生訂正,或是開火車回答。
學生說答案,并說說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
1、出示課間游戲場境。(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興趣。)
2、提出數(shù)學問題。
3、引出數(shù)字9和2
三、新課學習
1、列出算式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老師巡視指導
3、說說你的出算法
。▋杉訑(shù)交換位置,其和不變的知識點)
4、練習游戲
先請9個學生上臺參加游戲,再請3個(4個……)
列式計算并說出算法
學生提問:
----比----多幾人?
----比-----少幾人?
-----和-----一共有多少人?
92=1129
11
學生算法: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數(shù)小棒(用小棒數(shù))
3、估算的方法
4、湊“十”的方法
……
93=12
12
94
教學過程
教師
學生
5、寫出其它9幾的加法
歸納整理、掌握方法、知道規(guī)律、闡述算理
6、練習處理
7、尋找生活中的9幾的問題
9596
9798
99
做練習作業(yè)
教學板書
9加幾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92=1129
2、數(shù)小棒(用小棒數(shù))1193
3、估算的方法10949596
4、湊“十”的方法979899
……
9加
小學一年級教案3
課題:淅瀝的小雨
課時:一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用一組較有方向性的線條來表現(xiàn)雨滴。
。、回憶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將他們表現(xiàn)出來。
教材簡析:
本課其實是在上一節(jié)基礎上進一步表現(xiàn)線條,(不規(guī)則的點線練習)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學重難點:
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現(xiàn)淅瀝的小雨。
課前準備:
。ǎ保┙處熞崆安贾萌蝿,讓學生觀察雨中人物、景物、動物的特征。
。ǎ玻┙處、學生共同準備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ǎ常┙處熕鸭恍┯嘘P雨景的照片、錄像。
教學活動過程:
(1)引導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討論并交流雨中實物與平時不一樣的地方:在雨中,人們是什么樣子的,小動物怎么樣了,樹木、花草有沒有變化,汽車開過積水的路面會出現(xiàn)怎樣的景象?
用噴壺向打開的'雨傘上灑水,引導學生聽雨聲、觀察雨水順著傘流下的樣子;向裝有水的水盆里灑水,引導學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樣子;向花盆里灑水,看泥土淋雨后顏色的變化。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與眾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師在適當時機出示相應圖片、錄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
(2)發(fā)展階段:
建議學生將向要表現(xiàn)的主體畫在畫面的顯著位置,而且要畫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與主體有關的背景。添加背景時,教師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現(xiàn)物體的前后關系。如:雨傘將人頭遮住一部分。
鼓勵學生將畫面自認為最滿意的部分或自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用彩紙剪貼、色紙畫等形式表現(xiàn)畫面。
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嘗試在深色的紙上用銀色中性筆畫出雨滴的樣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傘邊上,轉動傘,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學評價:
。、是否表現(xiàn)出了下雨的主題。
。、是否從與眾不同的角度來表現(xiàn)雨景。
。、能否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札記:
在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人們的反應時,我請一位學生上來學學下雨刮風時的各種聲音,另一位學生拿著雨傘配合著聲音表演風雨中行走的困難。學生們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學生通過觀看,發(fā)現(xiàn)了在雨中走路的樣子與平時的不同之處,在繪畫時自覺地將之表現(xiàn)了出來。回憶以往教學時教師反復強調,學生卻不能準確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的情況,我深切體會到了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帶來的好處。
小學一年級教案4
教學內容
課本110頁的例1和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可以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和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教具準備
軟件
教學重難點
掌握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歌謠
2.口算(計算機顯示)
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3.計算機顯示:8+9=?讓學生口算并說思考過程,電腦演示各種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用了不同方法進行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這些方法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板書:20以內進位加法)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學習。
a.師問:5+7等于多少?怎樣計算呢?
b.學生獨立試做5+7。c.同桌交流并探討多種計算方法。
d.學生匯報各種算法,教師板書。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書)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書)
生3:想7+5=12,所以5+7=12。(板書)
e.看看每種方法有多少同學選擇。
f.師指導:同學們在計算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能計算準確,就選擇哪種方法。
2.小組合作,探究5+8、4+8、3+9。
a.學生分析每道題的算法,把得數(shù)寫在書上。
b.匯報不同的算法,師板書。
3.討論:在20以內進位加法中除了例題中寫出的,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的題還有哪些?
師提示1:20以內是指得數(shù)從11到20。
師提示2:進位加是指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生根據(jù)提示匯報:(師板書)
a.5加幾有:5+6 5+7 5+8 5+9
b.4加幾有:4+7 4+8 4+9
c.3加幾有:3+8 3+9
d.2加幾有:9+2
學生搶答匯報得數(shù)。
4.看書質疑。
5.做一做。
a.看圖列式。
學生看圖,說圖意,列式計算。
注:此題可以一圖四式,學生說哪種都可以。
b.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學生自己做題,觀察上下兩道題有什么規(guī)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加數(shù)調換了位置,和不變。
6.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運用了很多方法來計算,有湊十法、還有調換加數(shù)位置,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只要計算準確,無論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練習
1.先說得數(shù),再說算式。(練習二十一第1題)
每個圖形的角上都有一個數(shù),用外面的數(shù)加里面的數(shù)。按照外面的數(shù)變化的順序先說得數(shù),再說算式。
學生匯報。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練習二十一第2題)
時間一分半,答完之后對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學生自己出題,其他同學搶答。
4.數(shù)學游戲。學生依據(jù)得數(shù)舉算式卡片。說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
小學一年級教案5
本冊共安排8個單元。
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shù),一個單元,即第二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shù);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六單元教學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的口算和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里還要教學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本冊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內容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編排上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把原一年級上冊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放到本冊作為第一單元,把原二年級上冊教學的兩位數(shù)的加、減筆算提到本冊,把原一年級下冊教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兩個單元推到二年級上冊。這次調整是在對實驗區(qū)實驗狀況進行認真調查、廣泛聽取實驗教師意見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宜同步進行。兩種算法的思路不同,加、減交叉安排不利于學生掌握加法思路和減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練的情況下,也難以利用加減的互逆關系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所以把原來一年級上冊安排的20以內加減法的一個單元分為兩個單元。又考慮到許多學前教學薄弱的地區(qū)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任務太重,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guī)、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推遲教學。二是兩位數(shù)的加減筆算與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的口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口算時對算理產(chǎn)生的感悟可以順利地遷移到筆算中去,所以把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筆算編排在一個單元里,把進位和退位的有關口算和筆算編排在另一個單元里,這是一種合適的整合。三是雖然用口訣計算乘法比兩位數(shù)的加減筆算容易,但一年級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確有困難,所以推遲教學。
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遵照兒童觀察物體由整體到部分,由粗略到細微的認知規(guī)律,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后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是恰當?shù)摹?/p>
“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七單元統(tǒng)計,教學用作記錄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繼續(xù)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表,重點仍放在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整理上。在一年級上冊學過用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之后,本冊如此安排也是合乎邏輯的。
最后一個單元安排期末復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shù)”“小小商店”“假日小隊”。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各單元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減法
一、教學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材分三段安排:
1.十幾減9(p1~4);2.十幾減8、7(p5~8)
3.十幾減6、5、4、3、2(p9~12)
最后還安排了復習(p13~15)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
按照課程標準的理念,計算教學一般是先創(chuàng)設情境,從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方法。本單元的三道例題都是按照這樣的理念編排的。例1是小猴賣桃小兔買桃的情景,解決剩幾個桃的問題,例2是計算剩下的軍號的把數(shù),例3是小兔采蘑菇的'情景,根據(jù)蘑菇的總個數(shù)和一種蘑菇的個數(shù),求另一種蘑菇的個數(shù)。例1、例3是兒童喜歡的童話情境,例2是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這些情境對兒童來說是現(xiàn)實的、有趣的、有挑戰(zhàn)性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注意的是,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提供了能幫助學生探討計算方法的直觀材料,這些直觀材料對計算方法的思考能起到支撐和導向作用。以例1為例,由于13個桃,有10個放在盒子里,3個放在盒子外,當思考如何減去9個時,學生就有可能看著圖想到9個桃都從盒子里拿走,或先從盒子外拿走3個,再從盒子里拿走6個。這種基于直觀材料和生活經(jīng)驗的思考便會引發(fā)計算方法的探究。
2.提倡算法多樣化。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一項要求,是這次課改中遇到的突出的問題,也是個很有爭議的問題。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1)為什么提倡算法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是采用學生自主探索這種學習方式后必然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同,生活經(jīng)驗不同,看事物的著眼點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在不受他人影響的情況下,產(chǎn)生不同的算法是一種必然的現(xiàn)象,不是教材或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承認算法多樣化才能承認學生的自主探索。
。2)本單元教材中是怎樣呈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
有兩種呈現(xiàn)方式:一種方式是例舉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算法。13-9呈現(xiàn)了四種算法:第一種是一個一個地減去,通過操作得到結果;第二種是破十減,先從10個里減去9個,再把盒子外的1個和盒子里的3個合起來得到結果;第三種是平十減,先減去盒子外的3個,平了10,再減盒子里的6個得到結果;第四種是做減法想加法。15-8呈現(xiàn)三種算法,分別是平十減、破十減和做減想加。另一種方式是只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例3就是這樣的,只提出“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算的”這個問題。這里還要特別注意一個問題:學生的思路除了破十減、平十減、做減想加外,還有一種就是利用過去學過的根據(jù)一幅圖列兩道減法算式的體驗,即利用兩道相關減法算式的聯(lián)系,由一道算式想到另一道算式。例如,例題在算出11-5=6之后,就應該據(jù)此得到11-6=5。這一段的運算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采用這一種思路,p10②就是強化這種思路的練習,這條思路又很簡潔,所以它是一種很
小學一年級教案6
一、謎語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看看誰能最快猜出!跋癖P不是盤,立在水中央,小魚游過來,把它當作傘!睂W生猜。(荷葉)出示課題和插圖。瞧,這就是荷葉!
引導學生齊讀課題:
荷葉圓圓(識記“荷”字。)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播放課件)學生認真觀看,初步感知課文。
2、自讀課文,標自然段,思考一個問題:荷葉給誰帶來了快樂?
讀后,交流: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帶來了快樂。
3、再讀課文,找出生字,相互交流識字方法。
、賹W生讀課文,找生字。
②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學生自讀,小老師領讀,指名讀。
荷葉圓圓小水珠搖籃亮晶晶停機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垡龑W生照樣子說說,如:荷葉圓圓()彎彎()尖尖
再如:讓學生說一說亮晶晶、笑嘻嘻abb式的詞語(綠油油、紅通通、白花花、紅艷艷、黃澄澄、白茫!
、艹鍪颈菊n的生字(不帶拼音),學生先認讀,再交流識字的方法。
a、用加一加的方法:草頭+何是“荷”字,回憶小池里的詩句;王+朱是“珠”字;口+喜是“嘻”字……
b、用做動作的方法:“搖”、“停”
c、根據(jù)形旁識字:草字頭跟植物有關(荷);王字旁跟珠寶有關(珠);提手旁跟動作有關(搖);竹字頭跟竹子有關(籃);提土旁跟土地有關(坪);月字旁跟身體有關(膀);足字旁跟腳或腿的動作有關(蹲)。
d、編兒歌識字:“人來小亭邊,停步看竹籃。竹籃竹子編,月亮在旁邊!保ㄍ!⒒@、膀)
e、字謎識字:“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山!保ňВ
⑤游戲,做只聰明的小青蛙。(出示識字課件)每只小青蛙身上都帶有生字,每張荷葉上都帶有拼音,給生字找對了拼音,小青蛙就會跳入水中,荷葉就會轉變成生字。
三、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看圖,師邊描述,邊逐段引讀。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佩戴頭飾)
4、四人小組朗讀。
5、齊讀。
四、小結:
1、這節(jié)課,你記住了幾個生字?(開火車檢查)
2、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魚兒的涼傘,荷葉是你的什么?
教學反思
《荷葉圓圓》是一篇語句優(yōu)美、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想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有層次地、反復地進行識字教學: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認得快,忘得快!币虼耍谧R字教學中,對生字的識記我采用多種方式,反復識記。本堂課中,首先是初讀課文中的讀準生字,到帶拼音讀帶生字的詞語,再到個別生字的帶拼音讀、去拼音讀,又回到課文中整體感知,最后在游戲中識字。通過這樣多種形式地反復訓練,使學生對生字的'識記得到了鞏固。
二、尊重學生的意愿,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我也注意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喜歡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如再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邊上的同學聽。在精讀課文時,我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你這節(jié)課最想和誰交朋友?”等。這些自主性地選擇,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也讓我們的課堂更精彩。
小學一年級教案7
1、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理解掌握自不量力、計策等詞語的意思。
3、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課文主要意思。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習慣。
2、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改課文分段。
3、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脈絡,理解課文的相互關系。
教學過程:
1、課前談話、揭示課題。
(板書3萬 >80萬)
。1)、問:哪個多,哪個少?指名學生回答。如果你手上有三萬兵,你能打敗人家的80萬大軍嗎?
。2)、在我國古代的三國時期,就有一個叫周瑜的大將軍,以自己的3萬軍隊擊潰了曹操的80萬軍隊,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板書:以少勝多)這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周瑜是怎樣以自己區(qū)區(qū)的三萬兵力擊敗曹操的80萬軍隊的呢?這節(jié)課,老師就帶領大家去尋找答案。一起來學習一下(板書:19、赤壁之戰(zhàn))我們先看這個題目
題目的“之”是什么意思?(的)那么,課題的意思就是:發(fā)生在赤壁的戰(zhàn)爭。究竟這發(fā)生在赤壁的戰(zhàn)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曲蕩氣回腸的歌曲吧!領略一下1700多年前的壯觀與激烈吧?
2、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
多媒體出示: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魚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師念此詞一遍,說三國,道三國,一直以來人們都為三國的故事所傾倒。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看《三國演義》的故事,的.是一起來談三國。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談一談三國吧。大家看這首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告訴我們事情發(fā)生的地點是什么?隨機板書:長江
再看第二句:浪花淘盡英雄 問:《三國演義》大家認識三國演義里面那些人物呢?(指名回答)看來大家對三國演義還真是了解不少。今天學習的《赤壁之戰(zhàn)》,請大家今天我們要熟悉那些人物?他們是不是稱得上是英雄?
3、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準音,給每個小節(jié)標上記號。
2、仔細讀每一小節(jié),看看自己究竟知道了什么?
4、檢查自讀情況
1、問:通過讀課文,那些人物在本書中出現(xiàn)了?他們能不能稱得上是英雄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周瑜——統(tǒng)率三軍、擊潰曹軍;黃蓋——獻計火攻,火燒曹營;曹操——驕傲自大,落荒而逃)
2、大家談得都很有道理?下面,我們再來思考這幾個問題?纯赐瑢W們能不能回答?
。ㄍ队俺鍪荆1、黃蓋向周瑜說的計策——用火攻,你認為好不好?
1、敵眾我寡、不宜久持、應速戰(zhàn)速決 2、曹操戰(zhàn)船連接,不利行動
3、戰(zhàn)船及其帆篷、繩索、木板等都是易燃之物
。ㄍ队俺鍪荆2、黃蓋假投降,曹操為什么不懷疑?)
1、曹操驕傲自大,盲目樂觀 2、曹操深信黃蓋的話
3、黃蓋的船偽裝的好,使曹操不容易發(fā)覺其中有詐。
過渡:通過剛才的檢查,可以看出同學們讀書是比較認真的。下面,請大家再次把課文一節(jié)一節(jié)的瀏覽一下,想一想,赤壁之站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的過程。
5、指導分段
1、曹操率軍欲滅東吳,周瑜調兵遣將。這應當是全文的起因部分。
2、黃蓋獻計,寫信詐降,草船沖寨、火燒敵船應是妙計殲敵的經(jīng)過。
小學一年級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shù)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fā)現(xiàn)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shù)量抽象出數(shù)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磮D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xiàn)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shù),4、5。
。2)利用數(shù)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磮D,填得數(shù)。
2?磮D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ㄒ龑W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教案9
教材分析
1.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歷史學家。這篇講的是司巴光小時候的故事。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人也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過這個故事啟發(fā)學生遇事不慌,沉著勇敢,關學習司馬光這種迸向思維的方法——別人想的是人趕緊離開缸,而司馬光則想的是缸里的水離開人。
2.字音、字形
本課8個生字要注意讀準:孩(h2i)、光(gu1ng)、塊(ku4i),書中“一塊石頭”讀成“一塊兒石頭”(兒話音)。
識記生字字形時,要讓學生開動腦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識字。為了更好地巧記字形,提供幾種記字方法:(1)用象形字記“石”字。(2)用形聲字的方法記“嚇”字。(3)用順口溜的方法“光”字:三個小淘氣,坐在板凳上,壓彎一條腿、后腳尖朝上。記“沒”字:三點水,幾頭又尾,合在一起就是沒。
書寫時應注意:“候”字的左邊是“單人旁”,再加上一個小豎,右上邊是“橫折、橫”,下邊是“尖”字!昂ⅰ弊肿筮吺恰白印弊峙,注意“子”的最后一筆“橫”改成“提”,右邊是“點、橫、撇折、撇、撇、點”注意兩個撇的起筆對齊,就寫好看了!翱蕖弊智f不要丟掉最后一筆“點”。
3.看懂圖意: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小孩掉進大水缸里。從圖上可以看出一只大缸砸破了,水嘩嘩地流出來,掉進水缸的這個小朋友正在往外爬,司馬光正伸出手去挾爬出來的小朋友。再看看他們身后的幾個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張著大嘴在喊大人。
4.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自然段是寫很久以前,有一個孩子叫司馬光。
第二自然段結合標圖弄清楚假山和水缸的'位置。
第三自然段是寫有一個小朋友沒注意掉進水缸里。
第四自然段是寫其他小朋友看見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都慌了。
第五段主要是司馬光是怎樣做的,他舉起一塊兒石頭很塊地把水缸砸破了。
第六自然段是寫缸里的水流出來了,小朋友得救了。
5.朗讀指導
“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大”字稍慢、加重!耙徊恍⌒,掉進大水缸里”的“一不小心”讀得稍快一些。“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這句話讀得稍慢些。第五自然段要讀出司馬光的機智勇敢,讀時突出“沒有慌”、“舉起”、“使勁砸”、“幾下子”這幾個詞語。
教法建議
1.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2.指導學生看圖,從圖中質疑。
3.在學文時,引導學生學習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4.在教學第四、五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以設計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詞語和句子。
5.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要求,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而實用是本課的重難點,在教學中采取比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2)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6.教師演示2個復動投影片,一是演示“人離開水”,二是演示“水離開人”,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使學生領悟到兩種救人的不同方法,更加突出司馬光的機智,勇敢,同時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7.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設計一個情景。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說些什么呢?
解詞導向
假山:用石塊人工堆砌而成的小山。[例句]公園的假山真好看。
不小心:不留神,沒注意。[例句]放學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
慌:心里發(fā)急,動作忙亂。[例句]做作業(yè)的時候,我們不要慌,要認真去做。
使勁:用力。[例句]這張桌子很重,我要使勁才能搬動它。
得救:本課指脫離了危險。[例句]經(jīng)過醫(yī)生搶救,王爺爺?shù)镁攘恕?/p>
釋句導讀
“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這句話講的是司馬光舉石砸缸。用“舉起”說明這是一塊大石頭,舉得高,用的力氣大,砸下來的力量才大,水缸才能砸破!皫紫伦印闭f明特別用勁,救人心切,想趕快把小朋友救出來。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講司馬光是古時候的人。
第二段(2、3自然段):講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孩子不小心掉進水缸里。
第三段(4、6自然段):講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朋友。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司馬光舉起大石頭砸缸救人的故事,說明司馬光小時候聰明、勇敢,遇到緊急情況不慌張,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小學一年級教案10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 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繪畫熱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線大膽涂繪出物體的形狀,并體驗繞繞涂涂的樂趣。
難點:繞線涂繪方法的掌握。
教學準備
教具:各色、各質地的各類線、范品、學生用紙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線、紙剪刀、膠帶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堆雜亂的各種線材料。(各色、各質地的線)
你能幫老師整理這一堆雜亂的線嗎?
教師與學生自由的圍坐在一起,教師請學生幫忙整理線,邊整理邊自由的談談:
1) 讓學生自由的感知各類線;毛線、絲線、塑料線……
2) 各類線的呈現(xiàn)狀態(tài);直的、曲的`、硬的、軟的……
3) 生活中的運用;
4) 線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頭發(fā)、蚊香……
2、揭示課題。
二、欣賞感知。
1、學生成功整理的線團(規(guī)則形)欣賞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狀的?
2)一個線團象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將線團添加成物體。
3)出示葡萄照片,你們看我們該怎么將線團組合?
4)學生嘗試練習:主要練一練水果。
2、感知邊上那堆未整理的雜線(不規(guī)則形)。
1)啟發(fā)學生看看象什么?
2)如何擺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
3)生嘗試練習:主要練一練繞繞動物,再添加一些環(huán)境。
3、游戲:
教師繞畫,學生猜猜繞的是誰?為什么?(抓特征)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在大紙上,學生將自己繞畫出來,教師繞畫自己,完成師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并參與其中。
四、 課堂小結
小學一年級教案11
設計理念:
本設計圍繞“春天”這一主題,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的熱情,在自主合作體驗、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讀、思、說、想象等語文學習能力,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感受語文大課堂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在復習學過的生字詞中,鞏固漢語拼音,說好普通話,區(qū)別形近字。
2、在朗讀詞語、背誦古詩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3、發(fā)揮想象,練習說話,發(fā)展思維。
4、在自主識字中,激發(fā)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
1、鞏固漢語拼音。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發(fā)展思維,運用語言。
教學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諺語,引入新課引背本單元《諺語三則》。
師:春色多么美好,時光多么寶貴,讓我們在這美好的時光中去積累與運用吧!
二、掌握字音,積累詞語
1、完成第一題。
。1)自讀詞語。
小兔子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的禮物,你能讀準這些詞語嗎?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同桌互讀,“試當播音員”。
“播音”要求:聲音洪亮,字音準確,態(tài)度大方、自然。
(3)匯報檢查,“現(xiàn)場播音”。
播音員們毛遂自薦,評出最佳播音員。
2、完成第二題。
(1)自讀詞語。
春天總會有新的變化,瞧,生字朋友走到一起又組成了新的詞語,趕緊去和它們打打招呼!不會讀的請教老師、同學。
。2)男女生分讀詞語。
(3)齊讀。
3、完成第三題。
。1)辨析字形。
看看下面的幾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口頭組詞語。
。3)自由填寫。
把你喜歡的詞語漂亮地填寫在書上。
三、說話練習,激活思維
1、齊讀句子。
亮晶晶的星星像珍珠。
2、抽生回答,感悟體會。
亮晶晶的星星為什么像珍珠?
師總結:因為它們之間有相似的'特點。
3、拓展想象。
(1)抓住月亮的特點,說說你觀察到的月亮像什么。填寫:彎彎的月亮像。
。2)你還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什么?照樣子說一說,細心的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說一說:像。
四、讀背古詩,積累語言
1、自讀古詩。
春天的腳步匆匆,它給我們帶來一首古詩《惜時》。自己借助拼音讀讀古詩,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感知大意。
讀給你的同桌聽聽,說說古詩告訴了我們什么。
3、全班交流。
4、練習背誦,開展“背誦擂臺”活動。
五、自主識字,培養(yǎng)識字興趣
1、自主識字讀字。
看啊,美麗的蝴蝶也趕來了,為美麗的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讓我們一起去跟蝴蝶玩耍,看看你能和多少只蝴蝶交上朋友。
2、小組內互讀。
展示你的才能,把你認識的字跟小組同學分享,在交流中學會更多的生字。
3、介紹方法,鼓勵自主識字。
小組內推薦識字最多的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和途徑。
師總結: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做個留心生活的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小學一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提高理解課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學生決不能“拔苗助長”的蠢事。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書寫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措施:
1、通過自主合作交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寫字,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寫好字的本領。
2、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及實現(xiàn)愿望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策略:
1、通過讓學生反復讀課文,讓學生理解這個寓言的寓意。
2、采用學生先試寫生字,在小組交流,最后教師糾正的方式,教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用具:
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1、指名認讀生字,集體評議。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新課
。ㄒ唬┚毩曈懈星榈睦首x課文(自由或同桌讀)。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ㄈ⿲W習生字。
1、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生字,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2、指名讀、組詞、擴詞用部分詞造句。
3、引導寫字。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點指導“跑”字。
。3)讓學生書寫練習“跑”字。
。4)學生在田字格本練習寫生字。
。5)展示學習作業(yè)。
四、小結: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苗、古、總、于、跑、壞、都
小學一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區(qū)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2.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后,筆畫要有變化,個別字的筆順也有變化。
3.能區(qū)分音近字“紅”與“虹”、“園”和“圓”,能按筆畫寫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區(qū)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2.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后,筆畫要有變化,個別字的筆順也有變化。
3.復習鞏固筆順規(guī)律,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ㄒ唬┏鍪菊n題,明確任務
第七單元課文已經(jīng)學完,今天我們學習“練習7”(出示課題)。這次練習安排五項內容,請小朋友打開課本,看看標題,了解學習五項什么樣的內容,(學生自學)
小朋友這堂課我們要會正確區(qū)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知道有些字作偏旁后,它的筆畫會有變化而且個別字的筆順也會發(fā)生變化,以及能按筆畫寫字。比一比,看誰最認真,學得最好。
。ǘ⿲W習第1題
。1)用卡片抽讀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2)把有關的聲、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貼在磁性黑板上,問: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哪些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3)請三位同學上來,按照i一一ri的樣子,把整體認讀音節(jié)貼到相應的聲母,韻母旁邊。
。4)指名逐組讀。師生評議學生讀中的錯誤,然后齊讀一遍。
。5)比一比,讀一讀。
看看橫線左右兩邊各是什么?比一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a.橫線右邊都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左邊前面8個是韻母,后面7個是聲母。
b.韻母與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音完全相同。形狀不同,韻母要與聲母相拼才能成為音節(jié),而整體認讀就是音節(jié),能直接給漢字注音。
c.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音不同,聲母要求讀得輕短。而整體認讀音節(jié)可以拖長,并讀得響亮。形狀也不同,聲母與韻母一樣,不是音節(jié),它要與韻母相拼才能成為音節(jié),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直接給漢字注意。
(三)學習第2題
。1)出示卡片:王--王字旁子--子字旁蟲--蟲字旁
、僮筮吅陀疫呌惺裁床煌浚ㄗ筮吺亲,右邊是偏旁)。
、诎炎肿鳛槠詴r有什么不同?(把橫改成提)練習書空偏旁,邊書空邊說筆畫名稱。
③寫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交流,評議。
。2)出示卡片:車--車字旁米一-米字旁金一一金字旁
、僮筮吅陀疫呌惺裁床煌炎肿鳛槠詴r有什么改變?(車作偏旁先寫一豎再寫一提,米作偏旁把一捺改成一點,金作偏旁全變了樣,變成“金字旁”。)
、跁掌裕厡戇呎f筆畫名稱
、蹖懗鰩в羞@些偏旁的`字。校對,訂正。
(四)學習第3題
。1)認讀7個生字:輕、才、全、低、為、東、奇。
輕:寫車字旁時,先寫豎再寫提。
為:強調先寫點再寫橫折鉤。
奇:把大字的“捺”改成“點”。
。2)集體書空,邊寫邊數(shù)筆畫。
。3)按要求填空。
。ㄎ澹┙處熜〗Y
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請小朋友回憶:評出學得最認真的小朋友,給以獎勵。
小學一年級教案14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xiàn)的七個生字,理解“艇、浮萍、蹤、不解”的含義。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xiāng)村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chǎn)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文字、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整體設計意圖:
《池上》一詩描寫了一個小孩“偷采白蓮”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里。我采用了“調動積累,導入新課——初讀詩歌,整體感知——吟詩煉字,體會意境——回歸整體,拓展延伸”的教學策略,把學生理解詩意、增加語言積累、提高運用語言能力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
教學過程:
一、積累引入,以舊帶新。
1、師:初夏時節(jié),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讓人想起詩人楊萬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闭f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于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里發(fā)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理解題目含義。
4、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匯報自己知道的關于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zhàn)亂,對社會惡勢力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tǒng)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設計意圖:
由詩人楊萬里的《小池》巧妙的為本課進行鋪墊,以舊帶新,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搜集關于詩人的生平和關于荷花的詩句,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僮x準后鼻音:撐、艇、萍;指導“艇”字的寫法及結構。
、趯W習新詞:浮萍,白蓮,蹤跡,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古詩。
(3)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兒。
(一個小孩偷采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學生結合前后句和插圖,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小組內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fā)、補充。
5、集體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艇、浮萍、蹤、不解”的含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古詩的意思,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2、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蓮的?
、賹W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經(jīng)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采池中蓮蓬。
、谧寣W生為“小娃偷采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
、芾首x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偷”,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chǎn)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⑤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采白蓮”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已經(jīng)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設計意圖: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通過學生親身想象“偷采白蓮”兒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學生情,詩中情水乳交融,激發(fā)共鳴。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著理解,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3、依據(jù)《池上》這首詩歌的內容,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板書設計:
偷采白蓮回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浮萍開童真童趣
小學一年級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朗讀課文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一段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豎提,與豎折)與一個偏旁(雙耳朵)。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河像長長的錦緞”這一句話。
2、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陽光》這篇課文。你喜歡陽光嗎?為什么?(學生說自己的親身感受。)1,出示課文插圖,每當太陽從連綿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萬物便開始有了生機與活力,小朋友看,這幅圖就有一個我們今天要學的'生字,能猜出來是什么字嗎每天,是誰給我們帶來光明太陽把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個美麗的世界里。你喜歡陽光嗎為什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看看陽光下的世界是什么樣的(板書)、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由讀,要求做到:
A、把自己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B、多讀幾次,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C、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交流容易讀錯的地方。
D、出示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2、學習檢查二類字:
A、將本節(jié)課的二類字寫在黑板上,學生下來注音(多種形式學會認讀)
B、學習詞組
三、初讀課文,深入感知
分小隊朗讀課文,思考:
1、陽光像什么?(金子)
2、金子是怎樣的?(金黃色,閃亮亮,很寶貴。)
3、為什么說陽光像金子?
。伾,都閃亮亮的,很寶貴。)
4、為什么說陽光很寶貴?
①學生讀句子:田里……山上……河面……
、谥笇Ц星槔首x:
a、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話來說畫面。)
b、選擇一句,自由朗讀。
c、交流反饋,請三個學生讀句子。
d、你最想向誰學習,學著他的樣子再讀句子。
e、再次反饋,交流朗讀。
③拓展:還有誰因為有了陽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5、陽光有沒有跳進過你的窗戶?學生說感受。
是的,陽光會你的窗戶,我的窗戶,他的窗戶,陽光是大家的。
6、全文朗讀,學生質疑。
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ń鹱硬荒苁购堂缱兙G,不能使小樹長高。是陽光帶給萬物生命。)
四、記形練字,拓展延伸
1,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讀一讀。
2,同桌互讀生字卡片。
3,交流:哪個生字最難記該怎么記呢
4,檢查生字讀音。
學寫四會字。
、賹W習筆畫(豎提,與豎折)。
a、自己尋找新筆畫。
b、彩色電線演示新筆畫。
c、書空筆畫。
、趯懽志毩。
5、擴展練習
1、組詞理解:早、星、晨、春、香、陽、晚
2、找找有"日"的生字。
3、你喜愛陽光嗎?寫幾句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多種形式復習生字
二、觀察圖畫,再讀課文
課件展示陽光圖片,觀察圖畫,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1、聽師范讀:
【小學一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08-06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3-07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03-16
一年級小學書卷教案01-23
小學一年級識字教案10-05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12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