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民族》(精選21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民族》,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民族》 篇1
設計意圖:
云南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數(shù)目最多的省份。每個民族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和豐富多彩的藝術(shù)生活,歌舞、繪畫、雕刻等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稱,正是這詩意的別稱,形象的概括了云南大地的美麗、富饒、神奇多彩。希望通過《我的家鄉(xiāng)民族多》這個主題活動的開展,幼兒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鄉(xiāng),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了解三月街的活動,初步了解白族服飾的特點。
2、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電影《五朵金花》
活動過程:
1、初步了解白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三月街請幼兒觀看《五朵金花》前十分鐘的視頻: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地方過一個很盛大的節(jié)日,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看一個視頻,看完以后老師要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個節(jié)日叫什么名字?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干些什么?
看視頻。
請幼兒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
教師小結(jié):這個三月街是我們白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點蒼山腳下舉行,到這個時候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來到這里。三月街是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會拿一些東西去買賣,同時還會進行一些歌舞表演和賽馬。"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說的就是大理州民族節(jié)三月街。
2、初步了解白族的服飾剛才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看剛才視頻里的那些人穿著的衣服?
那是我們白族的服裝,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了。
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書,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白族服裝。
讓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問幼兒看到了什么?衣服主要是什么顏色的?(白色)教師小結(jié):白族最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頭飾請一個小朋友來說說一說,這個頭飾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這個頭飾上都有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小結(jié):這一頂漂亮的頭飾囊括了大理"下關(guān)風,上關(guān)花(山茶花,杜鵑花),蒼山雪,洱海月"的優(yōu)美景致。那發(fā)辮下盤著的繡花頭巾,猶如盛開在山頂?shù)纳讲琛⒍霹N花,代表大理四季盛開的鮮花;頭巾一側(cè)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象征著終年吹拂的下關(guān)風;而繡花頭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形象地表現(xiàn)了蒼山頂上那冰清玉潔、經(jīng)夏不消的皚皚白雪;美麗的發(fā)辮似一輪彎彎的月兒掛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輪明月。
活動結(jié)束:
今天我們逛了三月街,再讓我們走進白族人家,嘗嘗他們的三道茶好嗎?走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jù)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xiàn)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大班教案《民族》 篇2
一、活動目標
1.欣賞各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膽創(chuàng)編、模仿新疆舞的`各種姿態(tài)。
2.感受少數(shù)民族不同風格的音樂、舞蹈,熱愛祖國的各個民族。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電腦、電視機)
三、活動過程:
。ㄒ唬g樂的火把節(jié)
1.欣賞火把節(jié)視頻。師幼一起跳舞。
2.跟著鼓點節(jié)奏,跑、跳、歡呼、打擊身體的各個部分。
。ǘ┬陆
1.師幼開著新疆小火車去新疆旅游。
2.掂步練習。
3.師幼聽音樂自由舞蹈。
4.欣賞PPT,說說、學學哪個動作最漂亮。
5.分段學習。
6.師幼完整跳新疆舞。
(三)傣族
1.欣賞云南美景和音樂。說說感覺。
2.欣賞教師的傣族舞蹈。
大班教案《民族》 篇3
目的:
1、在多種形式的感受中,使幼兒知道幾種民族樂曲的名稱,了解樂曲的性質(zhì)
2、對民族樂曲感興趣,有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重點:
分清不同民族音樂的旋律
準備:
錄音
過程:
1、歌表演《給爺爺奶奶敲背捶腿》能用動作表現(xiàn)出爺爺奶奶愛孫子及孫子關(guān)心爺爺奶奶的情感
2、音樂欣賞:民族大聯(lián)歡
。1)音樂的性質(zhì)
聽音樂一遍:聽聽有什么感覺?
邊聽邊拍手:“這首音樂是有幾個民族的音樂組合成的.,我們叫它‘民族大聯(lián)歡’”
。2)引導幼兒邊聽邊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回憶是什么民族的音
樂
(3)分段感受
欣賞第一段的音樂:“這是什么民族的音樂?這個民族的音樂可以做些什么動作?”
邊聽音樂邊根據(jù)節(jié)奏做動作
。4)完整地欣賞一遍
3、在“民族大聯(lián)歡”音樂的伴奏下,按節(jié)拍拍手離教室。
大班教案《民族》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中華民族狀況,習俗和文化。
2、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萌發(fā)愛國情感。
3、大膽說出自己對民族的理解。
4、鍛煉幼兒堅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
活動準備:
1、課件《民族》。
2、幼兒事先對中國的民族狀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交流調(diào)查表
中國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們都一樣?
小結(jié):這些跟我們不同服飾不同習俗的人是少數(shù)民族。
你知道哪個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風俗習慣?喜歡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兒交流調(diào)查表)
小結(jié):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習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數(shù)民族,幼兒模仿表演
1、漢族人喜歡吃什么?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小結(jié):漢族人喜歡吃大米和面粉做的東西,如:米飯、湯圓、粽子、饅頭、面條、包子、餃子等。
2、傣族人最喜歡跳什么舞?
小結(jié):傣族人最喜歡跳傣族舞。(欣賞傣族舞視頻,幼兒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歡吃什么?
小結(jié):農(nóng)區(qū)的藏族人以 粑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歡酥油茶和奶茶。牧區(qū)的藏族人以牛羊肉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維吾爾族有什么好吃的'東西?他們喜歡跳什么舞?
小結(jié):新疆的土魯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們喜歡跳新疆舞。(欣賞視頻,幼兒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歡吃什么?他們穿的衣服有什么特點?他們居住在哪里?他們喜歡干什么?
小結(jié):蒙古族人愛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長袍,腰間束腰帶,腳穿靴子。他們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為生,住在可以隨拆隨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歡唱歌、跳舞、彈馬頭琴。
總結(jié):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平安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動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師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作背景音樂)
活動反思:
活動始終把對幼兒的情感教育一直貫穿其中,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有效拓展孩子們的心靈空間,從而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的效能。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幼兒了解我國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讓幼兒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自由等。通過活動的教學實踐,認識到教學成功與否,幼兒掌握程度如何,關(guān)鍵在于教師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活動教學。
大班教案《民族》 篇5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2、感受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激發(fā)幼兒熱愛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經(jīng)驗、調(diào)查表、PPT等
活動過程:
一、講講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價值取向:回憶已有的經(jīng)驗,引出內(nèi)容。
1、教師:最近我們正在研究一些少數(shù)民族,誰知道什么叫少數(shù)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請你們用好聽的、有節(jié)奏的聲音說說你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的名字。(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聽的節(jié)奏說,那么用什么樣的節(jié)奏呢,最好你先預設一個節(jié)奏,比如老師先有節(jié)奏的說一說?)
2、出示地圖(地圖上標有代表56個民族標志):剛才小朋友說了好多少數(shù)民族,看,它們就分布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說道到,你們看,還有(讓幼兒簡單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數(shù)民族。
3、這么多的少數(shù)民族,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總結(jié):哇!祖國真大啊,原來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了,每個民族都有它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特色,藏著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價值取向:通過相互學習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三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教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自由組隊重點調(diào)查了幾個少數(shù)民族,今天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輕輕的商量下派個代表上來介紹。(把幼兒的調(diào)查貼在黑板上,每個隊從少數(shù)民族的吃,穿,住,運動四方面介紹)。
1、第一組幼兒代表介紹:維吾爾族
、儆變航榻B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教師:你今天介紹的是什么族?(維吾爾族)你可以從這個地圖上找出它的位置嗎?(在地圖上維吾爾族的旁邊插上小紅旗,幼兒介紹)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教師:剛才這個隊的小朋友介紹了許多關(guān)于維吾爾族的知識,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或者有什么還想要了解的?(幼兒之間互相提問,解答)
、鄯臥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jīng)驗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維吾爾族的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PPT)服裝:式樣寬松、灑脫,色彩對比強烈維吾爾族的姑娘—: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fā)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發(fā)辮,婚后一般改梳兩條長辮維吾爾族的花帽: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綾,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動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紋是四邊對稱的。
舞蹈: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長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單膝著地,會聳肩膀,女孩子會圍著男孩子跳舞。
這里老師要引導幼兒邊看邊觀察,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和提問穿插的方法和幼兒產(chǎn)生互動教師:讓我們帶上四楞帽子,一起來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吧。(播放音樂背景,教師領(lǐng)舞,幼兒學一些基本的動作)特產(chǎn):維吾爾族不僅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還被成為“水果之鄉(xiāng)”呢,知道為什么叫它水果之鄉(xiāng)嗎?(產(chǎn)葡萄)維吾爾族是我們中國的最大面積的葡萄生產(chǎn)基地,除了葡萄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嗎?(哈密瓜,巴丹木,無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組幼兒代表介紹:蒙古族(找一找地圖上在哪里插上紅旗)
、儆變捍斫榻B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谟變禾釂,幼兒解答。
、鄯臥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jīng)驗(PPT)教師:來看看老師準備的蒙古族的`資料服裝: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男子腰帶上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女子用紅,藍色手帕纏頭(回憶比較一下和維吾爾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樣)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里面的內(nèi)飾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還有獻哈達,敬酒,敬茶等風俗習慣,(最老愛幼、老師介紹禮貌用語,幼兒學)勒勒車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它輕便宜騎。
蒙古人有草原馬背上的民族的稱號(跟音樂學騎馬的動作)蒙古族是一個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著蒙古部族。
看的時候和剛才一樣提問和講解和幼兒產(chǎn)生互動3、第三組幼兒代表介紹:藏族
、儆變捍斫榻B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谟變禾釂,幼兒解答。
、鄯臥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jīng)驗服裝:寬腰,長袖,大襟。冬天長袖長袍,夏天穿無袖長袍,腰前系一塊彩色的花紋圍裙。(剛才看了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們覺得少數(shù)民族的衣服都有一個什么特點)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誰知道為什么?(因為有個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
采花節(jié):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是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采花節(jié)。傳說,很久以前藏族的人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以樹葉和獸皮做衣服。一天,從遠方來了一位叫蓮芝的姑娘,她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教會了當?shù)厝藗冮_荒種地和織布縫衣,還采來百合花為人們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這天,蓮芝上山采花,被鎳風卷下懸崖摔死了。人們很悲傷,便在這一天上山采花紀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節(jié)。
西藏特產(chǎn)酥油茶出示哈達這是什么?為什么哈達是雪白的?為什么要獻哈達?學習獻哈達的動作)藏族同胞特別喜歡哈達,把它看做是最珍貴的禮物,每次有喜慶之事,遠客來臨,或遠行送別都要以獻哈達以表敬意。獻哈達也有他們的禮節(jié),是這樣獻的,教師演示。
教師:剛才我們知道還有哪個民族也獻哈達的?(蒙古)那今天我們也來體驗一下他們的風俗,把最珍貴的禮物和祝福去送給遠道而來的客人老師,獻哈達的時候送上你的祝福話。(背景音樂,送哈達)
三、結(jié)束部分價值取向: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民族風情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這3個民族的知識,了解了他們的不同風俗習慣及特點,除了這3個你還了解其他的民族嗎?(抽2個簡單介紹,表揚幼兒勇敢)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們一起來看看。(諸多民族風俗節(jié)日的多媒體,邊看教師簡單的說明)
2、小結(jié):這些少數(shù)民族和我們一樣都是中國人,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勞動,一起唱歌跳舞,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
教師:讓我們一起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跳我們的民族集體舞吧!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認識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活動,主要通過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萌發(fā)幼兒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引導幼兒在比較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處中,促進幼兒觀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服飾,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是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
通過課后自己的反思,這次活動孩子已經(jīng)很好的掌握了兩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服飾,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是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整個活動幼兒的興趣都很高,通過圖片讓幼兒直觀的認識、了解了維吾爾族和蒙古族。
大班教案《民族》 篇6
活動目的:
1、加深對少數(shù)民族的了解,知道有關(guān)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等知識,有尊敬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活動重點:
能運用語言大膽地說出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
活動流程:
師生交流——幼兒競賽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交流
師:聽說你們知道很多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的事情,你們愿意去考考他們嗎?
幼兒和老師交流
要求:大膽地考問老師。
二、幼兒競賽
師:剛才你們考了老師很多問題,現(xiàn)在老師也要考考你們。
。ㄒ唬⿹尨痤}
如:云南地區(qū)有多少少數(shù)民族?
哪個少數(shù)民族喜歡吃手抓飯?
世界上時間最長的狂歡節(jié)叫什么民族?
要求:誰先搶到板誰回答。
(二)必答題
要求:每人抽取一張紙,每組輪流回答。
三、結(jié)束評價。
大班教案《民族》 篇7
目標
1.認識各民族服裝,感受服飾的民族特點。
2.根據(jù)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民族服裝展并記錄。
3.學習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會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民族的服裝、服飾若干。
2.提供搭展臺的各種材料:如桌布、桌子、積木、展板、回形針、圖釘?shù)取?/p>
3.記錄紙、筆。
4.民族音樂磁帶。
過程
1.感受民族服飾的特點。
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活動室里的各種民族服飾是哪些少數(shù)民族穿戴的。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服飾。
引導幼兒談談民族服裝、服飾之間的異同之處。
2.討論布置民族服飾展。
討論:大家?guī)淼倪@些民族服飾怎樣在活動室里擺放?
布置“民族服飾展覽”需要做哪些準備?需要哪些材料?大家如何分工合作?
根據(jù)幼兒的討論結(jié)果,請幼兒進行準備和布置工作。
3.動手布置并記錄。
引導幼兒自由結(jié)伴成一組,商量確定自己小組布置展覽的分類標準,然后進行布置。
各組介紹自己的布置成果。
鼓勵幼兒將本組的布置設計、擺放標準大膽地記錄下來。
4.變換布置并記錄。
鼓勵幼兒嘗試其他不同的布置方法并記錄。
在幼兒變換布置的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相互協(xié)商、統(tǒng)一意見后再進行操作活動。
展示布置記錄的'結(jié)果,相互學習同伴的不同策略。
5.體驗民族服飾的美麗。
請幼兒每人在展覽會上選擇一件服飾自行穿戴,聽音樂跳舞。
建議
1.幼兒在討論布置“民族服飾展”時,可能會提出自己制作民族服飾、搭建展臺、巡展等建議,教師要通過幼兒之間的相互協(xié)商,達成一致的意見,不要用成人的意見云干預幼兒的活動。讓幼兒在出現(xiàn)矛盾、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中積累相應的經(jīng)驗,提高能力。
2.活動后還可以提供民族畫報等圖書資料,豐富幼兒對民族服裝的印象。
大班教案《民族》 篇8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感受描繪民族服飾美的快樂。
激發(fā)了幼兒對民族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每個民族都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飾特點是什么。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少數(shù)民族》;
圖畫紙,鉛筆,油畫棒,彩色筆等繪畫工具;
幼兒活動前對中華民族狀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中國的.民族
。ㄒ唬 教師:中國有多少個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們周圍生活著哪些民族?
。ǘ 教師:你能說出幾個民族的名字?知道他們有什么風俗習慣嗎?他們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 做一做: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少數(shù)民族》第1頁,用線連一連,看看各個民族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 畫一畫:
(一) 閱讀幼兒用書《少數(shù)民族》第2-4頁,進一步了解藏族、維爾族和傣族的風俗習慣。
。ǘ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各民族的狀況,并做出小結(jié)。
。ㄈ 在藏族、維爾族和傣族三個民族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幼兒動手繪畫,進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樣民族服飾的美。
。ㄋ模 將小朋友繪畫作品放在學習園地,大家一起欣賞評論。
教學反思
小朋友們對少數(shù)民族很感興趣,但是活動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家長和小朋友提前查閱資料,活動組織的時候也只有極少數(shù)小朋友知道少數(shù)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屬于哪個民族。
大班教案《民族》 篇9
一、活動目的:
1、加深對少數(shù)民族的了解,知道有關(guān)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等知識,有尊敬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二、活動重點:
能運用語言大膽地說出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
三、活動流程:
師生交流——幼兒競賽。
四、活動過程:
(一)師生交流。
師:聽說你們知道很多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的事情,你們愿意去考考他們嗎?(幼兒和老師交流。)
要求:大膽地考問老師。
。ǘ┯變焊傎。
師:剛才你們考了老師很多問題,現(xiàn)在老師也要考考你們。
1、搶答題。
。1)云南地區(qū)有多少少數(shù)民族?
。2)哪個少數(shù)民族喜歡吃手抓飯?
。3)世界上時間最長的狂歡節(jié)叫什么民族?
要求:誰先搶到板誰回答。
2、必答題。
要求:每人抽取一張紙,每組輪流回答。
。ㄈ┙Y(jié)束評價。
大班教案《民族》 篇10
教學目標:
1、欣賞民族服飾,感受各民族特點以及民族服飾的美。
2、會用折、剪、貼等多種美工方法制作一種民族服飾。
3、能較協(xié)調(diào)的搭配色彩。
教學準備:
各民族娃娃的圖片,彩紙剪刀,膠水,皺紋紙、白紙教學重點與難點選擇合適材料,運用各種方式制作民族服飾。
教學方法與手段:直觀感知法、講解演示法。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民族服飾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她有56個兄弟姐妹。今天我?guī)砹撕芏鄨D片,你知道這些服裝是哪個民族的嗎?
師:這些民族的服飾,分別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鮮族等等。
請你仔細看看,他們的服飾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最喜歡哪個民族的服飾?為什么?
引導幼兒談談民族服裝、服飾之間的異同之處。
分別大膽地猜測這是什么民族的服裝先感受民族服飾的特點,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制作服飾做鋪墊。
二、嘗試制作民族服裝。
1、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民族服飾。
師:今天我要請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民族服飾,今天我們要做一件民族服裝。你來說說看你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
2、教師示范操作師:這里有很多材料,這是什么?你覺得可以做什么?
教師一邊問一邊簡單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說說自己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用什么材料,通過什么方式。
2)仔細觀看老師的制作步驟。
3)自由操作。
通過欣賞圖片,獲得直觀印象,然后組織討論有利于孩子們更仔細的觀察到民族服飾的特點,對接下來的教學開展提供幫助在認識材料的基礎(chǔ)上,有目的的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通過教師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難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師: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飾。
師: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飾?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兒將布置好的民族服飾進行介紹,相互欣賞,并隨著民族音樂跳民族舞蹈。
說說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過幼兒與教師一起布置,幼兒不再是觀看老師布置環(huán)境,而是與同伴相合作,一起來完成展覽。
音樂舞蹈的方式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
大班教案《民族》 篇11
一、教育活動目標:
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了解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主要特征,懂得要尊重少數(shù)民族。
二、活動內(nèi)容
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為《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
三、活動準備
為了服務于目標,我準備了:有關(guān)少數(shù)民族的PPT、情境表演(藏族舞蹈、蒙古族阿姨介紹、維吾爾族小朋友介紹)、磁帶、錄音機、少數(shù)民族記錄卡、彩筆、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服飾。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大體可以分為三部分。
1.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知道什么是少數(shù)民族。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讓幼兒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重點是讓幼兒知道除了漢族外,其他的各個民族都是少數(shù)民族。讓幼兒了解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有55個少數(shù)民族),引入本課的具體內(nèi)容,(請來幾個做客的少數(shù)民族娃娃,讓幼兒觀察),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
2.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幼兒了解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這三個少數(shù)民族的主要特征。 我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坐上飛毯分別到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去了解各地的生活習慣及服飾特征,通過認識、鞏固加深幼兒印象。 通過電化教學法,讓幼兒看PPT,教師講解,由教師的導語讓幼兒進一步仔細觀察,在幼兒回答的基礎(chǔ)上由教師小結(jié),由此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然后是配班老師和幼兒的情境表演,幼兒學習各民族舞蹈,這樣避免了單純的說教,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知識,讓幼兒大致了解他們的音樂及舞蹈,這樣滿足孩子愛唱愛跳的欲望,培養(yǎng)音樂的感受力及欣賞、表現(xiàn)的能力。
3. 懂得要尊重少數(shù)民族,我們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一家親。 在結(jié)束部分出示了中國大地圖,讓幼兒知道了今天認識的這三個少數(shù)民族在我國的什么地方,了解在全國還有好多少數(shù)民族,我們要尊重他們,我們都是一家人。這與開頭呼應,又是全課的“點睛之筆”,再一次理解“民族大團結(jié)”的含義。最后采用記錄的方式了解幼兒完成目標情況,檢驗了活動效果,讓幼兒感受到了“團結(jié)”、“歡樂”的氛圍,活動達到了延伸。
活動流程:
1、欣賞辨別
(1)活動導入:這幾天,我們收集到了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資料,知道少數(shù)民族都非常好客,這次有兩個少數(shù)民族娃娃請我們?nèi)プ隹停銈兿肴?
(2)集體欣賞:我們來聽聽是哪兩個民族的娃娃?
(3)個別交流:這段音樂聽上去有什么感覺?覺得是哪個民族的?
2、想象創(chuàng)造
(1)經(jīng)驗交流:傾聽音樂后交流藏族娃娃和維吾爾族娃娃怎樣迎接客人?
(2)想象創(chuàng)造:幼兒邊聽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
(3)個別交流:你在做什么動作?幼兒間互相模仿表現(xiàn)。
3、表現(xiàn)交流
(1)小組表演:幼兒自由選擇扮演角色聽音樂表現(xiàn)。
(2)互相欣賞:能辨別音樂,聽到音樂與之相應的`民族娃娃表演。
4、情感遷移:還想到哪些民族去看?
整個活動以欣賞表現(xiàn)為主線,在平時活動中孩子們積累一定的音樂經(jīng)驗,因而在傾聽音樂時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當聽到新疆維吾爾族的音樂時,孩子們覺得活潑、輕快,當聽到西藏的音樂時,孩子們覺得有點快有點慢,用抒情的詞語進行解釋。為了拓展幼兒想象的空間,孩子們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述,想象新疆娃娃和藏族娃娃他們各自不同的風情,在聽著音樂做些什么?鼓勵幼兒用動作進行表現(xiàn),提供了自由展現(xiàn)的機會。孩子們按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民族,融入到扮演的角色中,從中感受到民族的多元文化,使幼兒樂意表現(xiàn)對音樂美、服飾們美的審美情趣。
五、活動效果
社會活動如何擺脫枯燥、單調(diào)的形式,讓幼兒心情愉快地得到知識、開闊眼界,我在活動的設計、教具的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動腦筋。 在活動設計上幼兒全方位、立體式地了解各個民族的特點,培養(yǎng)了幼兒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鑒賞力,充分感受美、欣賞美,課堂氣氛活躍,避免了社會活動中單一的說教,老師用情緒與動作感染幼兒,教具能夠吸引幼兒,目標完成很好。另外,以記錄的形式檢驗活動效果,更直觀、更有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今后可在其他活動中繼續(xù)使用。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各環(huán)節(jié)銜接合理,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條理清楚,活動效果明顯,每個孩子們都能注意力集中,對活動感興趣,但教師的提問語有欠妥的地方,有些提問沒有意義,可直接開門見山地講給孩子們聽,教師的肢體語表現(xiàn)力再強些效果會更好。在今后我一定要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語言邏輯能力及肢體表現(xiàn)力。
大班教案《民族》 篇1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分泥和連接的技能制作民族娃娃。
2、感知幾個常見少數(shù)民族的特色。
活動準備:
泥、泥工板、濕抹布、民族娃娃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出示各種民族娃娃,聽泥娃娃自我介紹:"黑眼睛,黑頭發(fā);你穿對襟襖,我系葡萄扣;你梳桃子頭,我扎小髻髻。我們是一群中國娃娃,我們住在無錫惠山的山腳下。
引導幼兒觀察名族娃娃的外形特征:臉是圓圓的,眼睛大大的,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很美麗。
二、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分泥和連接的技能。
1、老師出示泥團,示范分泥:做娃娃的時候,先要把泥分為兩塊,每一塊再分為一大一小兩塊,大的分別做身體和兩條腿,小的分別做頭和兩條胳膊。
2、用我們學過的團圓、搓長、壓扁等本領(lǐng)做出圓圓的頭、寬寬的.身體
3、示范連接:做好以后,將頭、胳膊、腿與身體連接在一起。提示幼兒可以用輔助物來幫忙。
4、最后填上眼睛、嘴巴,提示幼兒可以用泥條粘帖的方法表現(xiàn)出名族娃娃的發(fā)髻特征。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平放在泥工板上。
三、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下面請每個小朋友自己來做一個泥娃娃,分泥時要注意份量多少。提示:想想看,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將頭和身體連接的牢固一點呢?
四、交流講評
我們今天可以開一個民族娃娃展,你們都是小評委,請你來說說你喜歡那個民族娃娃,為什么?
大班教案《民族》 篇13
活動目標
1、引發(fā)幼兒尊重、熱愛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情感。
2、使幼兒了解幾個主要民族的服飾,知道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飾。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藏族、蒙族、維吾爾族、朝鮮族服飾各三套
2、電腦圖片幻燈片
3、彩條、棉花、皺紋紙若干、膠水
4、民族娃娃服飾圖范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復習有關(guān)少數(shù)民族的知識)
、、小朋友,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56)那,你們都知道哪幾個民族?
、、每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代表性服飾,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來說一下你知道哪個民族的服飾?
2、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一下幾個民族的服飾(出示電腦圖片幻燈片)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藏族服飾。(藏族服飾的主要服裝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語里又叫初巴。藏裝的基本特點是上身穿綢或布長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長40公分左右。跳舞時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優(yōu)美。外加肥寬長袍,男子下穿褲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條五彩圍裙,幫典一一即圍裙,是藏族特有的裝束,是已婚婦女必備的裝飾品、裝飾品、幫典顏色相組合,或艷麗強烈,或素雅嫻靜。女子的頭上一般都戴由多種顏色的絲線組成的扎秀。
接下來我們再來認識一下蒙古族服飾――他的主要特點是身穿長袍,斜衣襟,頭上扎著頭巾或者戴著皮帽子,腰間束腰帶,腳穿皮靴。
最后我們來認識一下維吾爾族服飾――男子穿斜領(lǐng)無扣的長袍,腰系長方巾。女子多在寬袖連衣裙外套上對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幾十條小辮子。
3、剛才我們認識了三個民族的服飾,現(xiàn)在有一個民族服飾展示會正在進行,那里正好展示了我們剛才認識的這幾個民族的服飾,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F(xiàn)在請小朋友排隊跟我去參觀一下。(組織幼兒復習剛才學習幾個主要的民族服飾)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藏族服飾區(qū).(說一說主要特點)
②、這是蒙古族的服飾
、、這是維吾爾族的服飾
4、剛才小朋友看了這三個民族的服飾,你都記住它們的樣子了嗎?你能分清哪些衣服是搭配穿在一起的嗎?我這里正好有一些民族衣服弄混了,那我現(xiàn)在找?guī)讉小朋友來試一試,看你能不能穿對?
小朋友,他們穿的對不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穿完先讓幼兒說一下對錯,老師再評價。)
5、民族服裝裝飾大賽
(出示沒有顏色的民族娃娃)小朋友,你們看我拿的這個圖片好不好看,怎么樣才能讓它變好看?現(xiàn)在有一個民族服裝裝飾大賽幼兒組,邀請小朋友來裝飾民族服裝,小朋友想不想?yún)⒓?
(教師講解民族服裝的設計方法)
這里老師先設計了幾套服裝,小朋友一起來看看老師是用什么方法設計的,分圖講解設計方法。
6、組織幼兒分組設計服裝(按民族)
7、教師講評(色彩、制作手法)并請設計好的.幼兒把衣服分民族展示。
活動反思
我們的祖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在服飾上也不例外。每個民族都有代表他們民族特征的服飾。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了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我國一共是由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組成了“中國”這個大家庭。除了我們漢族以外,還有許多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有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服裝特點。他們的服裝大都色彩鮮艷,顏色豐富。
大班教案《民族》 篇14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萌發(fā)愛祖國的情感。
2. 初步了解傣族的主要生活習慣及居住地。
3、在了解四個民族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他們的音樂風格嘗試表演舞蹈。
活動準備
1. 課前豐富有關(guān)地理知識,幼兒已在區(qū)角活動中,對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歌舞及服飾有一定的了解。
2. 自制ppt,錄音機。
3.幼兒與老師自制的少數(shù)民族服裝。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 播放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中國地圖,幼兒各自講述知道的中國地圖知識。
2. 聽各族音樂,辨認他們各自屬于哪個民族,并嘗試找到他們在“大公雞”身上的位置。
二、 了解各民族的風俗、飲食、服飾
1. 放映投影片,探討三個民族的服飾特征并了解其生活習慣。
放映投影片,讓幼兒在已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各自講述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的服飾特征與主要生活習慣。
2、了解傣族服飾與風俗
。1)“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老師扮演小客人,跳著孔雀舞進場)你知道這只小孔雀是從哪里來的嗎?”(小孔雀自己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2)“小孔雀的衣服漂亮嗎?你們來說說小孔雀的衣服和我們的衣服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與幼兒一起探討傣族的風俗。
三、聽四個民族的音樂創(chuàng)編跳舞。
。1)“小孔雀穿那么好看的衣服來跳舞你們想不想穿上好看的衣服來跳舞?”
。2)幼兒穿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找到“大公雞”身上自己的家鄉(xiāng)。
。3)幼兒傾聽音樂,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就請穿上這個民族衣服的小朋友跳舞。
反思:
我選擇的是一節(jié)常識課,如何擺脫枯燥、單調(diào)的形式,讓幼兒心情愉快地得到知識、開闊眼界,我便在活動的設計、教具的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動腦筋。
具體地說,認識少數(shù)民族這樣一節(jié)常識課,大體可以分為三部分。
開始部分主要是利用幼兒的以往經(jīng)驗,從復習兒歌認識中國地圖開始,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重點是讓幼兒知道除了漢族外,其他的.各個民族都是少數(shù)民族。教師用意在使幼兒理解民族大團結(jié)),引入本課的具體內(nèi)容,(請來四個做客的民族娃娃,讓幼兒猜一猜他們來自哪里,客人說出自己從哪里來)認識四個民族在地圖上的大概位置。這樣通過大地圖(中國)→許多民族→四位客人。一步步深入到課題,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
基本部分是讓幼兒認識各民族的服飾特征與生活習慣,通過認識、鞏固加深幼兒印象?梢韵茸層變河^察幻燈片,由教師的導語讓幼兒嘗試,進一步仔細觀察掛圖,在幼兒回答的基礎(chǔ)上出教師小結(jié),由此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然后是復習了新課。最后為了豐富知識,讓幼兒大致了解他們的音樂及舞蹈,這樣滿足孩子愛唱愛跳的欲望,培養(yǎng)音樂的感受力及欣賞、創(chuàng)編的能力,教師應跳出各民族的舞蹈風格,用情緒與動作感染幼兒,活躍課堂氣氛。
大班教案《民族》 篇15
活動目標:
1、欣賞、了解藏族、壯族、蒙古族地區(qū)著名的自然風光及民俗風情。
2、樂于與同伴交流、分享、模仿、表征自己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自然風光及民俗風情的了解。
3、感受民族風光的美麗,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體驗集體游玩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欣賞、了解藏族、壯族、蒙古族地區(qū)著名的自然風光及民俗風情。
活動難點:樂于與同伴交流、分享、模仿、表征自己對少數(shù)民族自然風光及民俗風情的了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有外出游玩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
。1)收集幼兒旅行時的照片,布置“小小旅行家旅行風光展”展板。
。2)課件包含“有關(guān)藏族、壯族、蒙古族等民族風光的視頻超鏈接”;“寶寶旅行巴士的場景設置”;歌曲《天路》、《對山歌》、《天堂》、《愛我中華》、《蒙古摔跤音樂》。
。3)每人一本民族風光旅行護照及民族風光圖片若干;黑板一個;拍立得;哈達一條;旅行巴士、民族風光拍照背景噴繪板。
3、場地準備:
將活動場地創(chuàng)設成旅行巴士場景;創(chuàng)設蒙古族摔跤比賽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小旅行家旅行風光展”展板,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旅行照片,講述自己的旅行經(jīng)歷
1、提問:你們喜歡旅行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這次旅行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出示“寶寶旅行巴士”視頻,邀請幼兒乘坐旅行巴士,開啟奇妙的民族風光游,踏上旅行征途。
二、欣賞各民族風光的視頻,感知祖國風光的美麗
1、跟隨歌曲《天路》,以超鏈接的課件展示青藏高原、九寨溝景色、布達拉宮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藏族地區(qū)的美麗風光。
(1)提問:這是到了哪個民族?你怎么知道的?這是藏族的什么地方?布達拉宮和我們見過的樓房哪里不一樣?
。2)教師以導游的身份向幼兒介紹藏族美麗的風光。
小結(jié):游覽過藏族,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里?
。3)記錄表征“小小旅行護照”,選擇與之相對應的一張民族風光圖片粘貼到民族地圖上,進一步加深對藏族民族風光的認識。
。4)與“藏族老師”互動,體驗獻哈達的藏族禮儀文化。
2、伴著歌曲《對山歌》,以超鏈接的課件展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幼兒體驗身在畫中游的.美好。
(1)提問:這里的山和水可真特別,這座山像什么?
小結(jié):桂林的山形態(tài)各異,漓江的水又清又靜,江邊的一切都留下了美麗的倒影。
(2)記錄表征“小小旅行護照”,選擇與之相對應的一張壯族民族風光圖片粘貼到壯族民族地圖上。
。3)教師引領(lǐng)幼兒嘗試有趣的壯族對山歌游戲,進一步體驗壯族的民族風情。
3、播放歌曲《天堂》,以超鏈接的課件展示蒙古大草原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蒙古草原的景色。
。1)提問:你去過大草原嗎?大草原上居住著哪個民族的人民?蒙古族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小結(jié):蒙古草原上有羊群在吃草,有馬兒在奔跑。
。2)表征“小小旅行護照”,選擇與之相對應的一張民族風光圖片粘貼到民族地圖上。
(3)幼兒自由結(jié)伴體驗有趣的摔跤比賽,感受蒙古族的豪放勇猛的民族精神。
三、幼兒將自己表征的“小小旅行護照”與同伴分享,歸納整理對各民族美麗風光的認知,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幼兒將表征好的“旅行護照”與同伴交流、分享。
2、請個別幼兒分享交流“民族風光游的旅行護照”。
四、伴隨歌曲《愛我中華》,幼兒自由結(jié)伴,選擇喜歡的民族風光進行合照留念,進一步體驗五十六個民族風光的美麗1、教師帶領(lǐng)幼兒欣賞五十六個民族的滾動圖片,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團結(jié)是一家。
2、幼兒自由結(jié)伴,選擇喜歡的民族風光美景
大班教案《民族》 篇16
活動目標
1、欣賞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的民族服飾,提高審美能力,感受繪畫藝術(shù)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學習運用點、線、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裝飾服裝,表達出不同民族服裝的特點。
3、通過繪畫萌發(fā)對少數(shù)民族的興趣,增強民族情感。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點、線、面、色彩裝飾服裝。
難點:表達出不同民族的特點。
活動準備
三種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課件,服裝樣板人手一份,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
教師提問:
1、明天是什么節(jié)日?(古爾邦節(jié))
2、少數(shù)民族是怎么過年的?
3、今天我們欣賞一下美麗的民族服飾。
(二)播放幻燈片,了解民族服飾的特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
(1)、你見過這些服裝嗎?他們分別是哪個民族的服飾?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你最喜歡的是哪一件?為什么?它和我們平時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三個民族的服裝特點。
(3)、這件衣服上有什么樣子的花邊和圖案?
2、出示花邊圖案,供幼兒參考。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根據(jù)不同少數(shù)民族的特點進行繪畫。
指導幼兒用多種鮮艷的色彩進行搭配、組合圖案裝飾服裝。
(四)作品展示。
幼兒觀察一下同伴的作品,找出自己喜歡的,并說一說畫的是哪個民族的,你喜歡它哪部分。
(五)結(jié)束部分
1、送禮物:明天是古爾邦節(jié)請小朋友們,把最好的繪畫作品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班的哈薩克族、回族小朋友。
2、播放民族歌曲
請少數(shù)民族的幼兒帶著大家跳一只舞。
教學反思
在教學目標制定以后備課環(huán)節(jié)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課能不能達到它的目標、能否能使幼兒感興趣并且教師能否上好正堂課這些都與備課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guān),所以我在備課是選擇了備教案、備幼兒兩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的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年齡、發(fā)展情況進行課程環(huán)節(jié)設計,活動中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如:直觀法通過讓幼兒觀看教學課件、圖片使幼兒直接的看到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特點、花紋、樣式等、活動中幼兒對這些好看的民族服裝很感興趣,看的自己就找出了特點如:這些衣服的領(lǐng)口有花紋、袖口有花紋、、、提問法通過這一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表揚鼓勵法這一方法是教師在教學中長用到的方法,教師的鼓勵增加了幼兒的信心使他們能充分的展現(xiàn)自己;行動操練法這一方法是讓幼兒能充分體現(xiàn)幼兒各項能力的方法。活動圍繞目標展開:欣賞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的民族服飾,提高審美能力,感受繪畫藝術(shù)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學習運用點、線、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裝飾服裝,表達出不同民族服裝的特點。通過繪畫萌發(fā)對少數(shù)民族的興趣,增強民族情感;顒又屑尤肓藢τ變赫J知的教育,通過教學活動我發(fā)現(xiàn)本班幼兒初步的了解了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特點;掌握了運用點、線、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裝飾服裝;在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及時的對幼兒進行指導,使幼兒能更好的掌握少數(shù)民族服裝特點并用所學到的方法設計服裝;活動中我采用了讓幼兒自己評價同伴的作品,這樣能夠激發(fā)幼兒感受美的能力并且從互相評價中找到自信。活動最后,我設計的先是為民族小朋友送禮物;有而將自己的作品送出增進友誼,之后播放民族歌曲讓少數(shù)民族幼兒帶領(lǐng)大家一起跳一段民族舞蹈充分的調(diào)動幼兒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興趣;本次教學活動能夠很好的使幼兒的各項能力得到體現(xiàn)與鍛煉但是,在活動的組織方面還存在不足,這是因為教學經(jīng)驗不足導致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需繼續(xù)努力加強不足。
大班教案《民族》 篇17
【教材分析】
民族服飾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特點。蒙古族的長袍及腰帶和靴子、藏族的甩袖、維吾爾族的花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飾。為加深幼兒對民族服裝的了解與認識,讓其充分感知民族服飾的美麗,激發(fā)大班幼兒繪畫與制作民族服裝的興趣,特設計本次服裝設計活動。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飾,了解服飾在衣領(lǐng)、袖口、飾品等處都有多樣化的圖案設計。教師可選擇“二方連續(xù)紋樣”作為切人點,引導幼兒運用“二方連續(xù)紋樣”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自己喜歡的民族服裝,感知民族服裝的圖案美。
【活動目標】
1.認識二方連續(xù)紋樣,了解二方連續(xù)紋樣在民族服裝中的應用。
2.能運用二方連續(xù)紋樣設計自己喜歡的民族服裝。
3.感受民族服飾的多樣美。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課件《漂亮的民族服裝》(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飾圖片)、二方連續(xù)圖案的圖片。
2.《幼兒學習材料》——美術(shù)用紙第 7 頁。
3.少數(shù)民族服裝、背景音樂《月光下的風尾竹》。
【活動建議】
1.請幼兒描述自己所喜歡的民族服裝,感知民族服裝的美。提問:你最喜歡哪個民族的服裝?為什么?
2.請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紋樣繪畫、裝飾民族服裝。
(1)出示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裝飾花紋的特點。提問:這些服裝分別是哪個民族的?都有哪些花紋?這些裝飾花紋都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
小結(jié):少數(shù)民族服飾色彩鮮艷、紋樣豐富。裝飾花紋主要在領(lǐng)口、袖口前胸、后背、裙邊等地方出現(xiàn)。有的`服飾上繡滿龍風、花卉、蟲鳥等圖案象征吉祥如意。
。2)出示二方連續(xù)紋樣圖片,讓幼兒欣賞后總結(jié)其規(guī)律。提問:這些花紋有什么規(guī)律? 你還見過哪些二方連續(xù)紋樣?
小結(jié):以一個或兩個單位紋樣,在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帶狀形平面上,作有規(guī)律的排列并已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無限連續(xù)循環(huán)所構(gòu)成的帶狀形紋樣,稱為二方連續(xù)紋樣。
(3)教師示范。展示服裝輪廓圖,引導幼兒用二方連續(xù)紋樣進行裝飾,教師隨幼兒說出的花紋在服裝的前胸處裝飾,給幼兒以啟發(fā)。
3.幼兒在美術(shù)用紙上嘗試運用二方連續(xù)紋樣進行裝飾。
提示幼兒運用二方連續(xù)紋樣在服裝的不同部位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裝飾,鼓勵幼兒裝飾出不同紋樣圖案的民族服飾。
4.幼兒展示作品并交流設計的意圖。
。1)教師提問:你設計的是哪一個民族的服裝?用的是什么二方連續(xù)紋樣?你認為你的設計好在哪里?引導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其創(chuàng)意。
。2)幼兒隨音樂身穿民族服裝跳民族舞。
大班教案《民族》 篇18
活動目標:
1.認識少數(shù)民族服裝,感受民族服裝的特點。
2.欣賞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美麗,感受多元文化。
3.接著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少數(shù)民族服裝和圖片。
2.準備少數(shù)民族音樂磁帶。
3.準備教育掛圖《主題活動·漂亮的服裝·少數(shù)民族服裝》、學習包《主題活動·不同民族的服裝》、親子手冊《主題活動·奇異的民族服裝》。
活動過程:
1.教師以觀看少數(shù)民族服裝表演,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讓幼兒觀看四位分別別身著藏族、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的服裝。
3.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判斷:四位同伴他們穿的各是什么民族的服裝?你最喜歡的是哪個民族的服裝?為什么?
4.引導幼兒到“少數(shù)民族服裝展示區(qū)”看一看,議一議各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有什么特點,它們有什么不同?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從各民族服裝的頭飾、上衣、下裝、綁腿,鞋、襪等方面觀察探究。
5.引導幼兒從服裝的`特點想一想、說一說不同民族服裝與其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俗的關(guān)系。
6.鼓勵幼兒按意愿運用折、畫、貼、剪等方式制作、裝飾少數(shù)民族服裝,并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進行即興表演。
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qū)播放少數(shù)民族歌曲,提供相應的服飾,讓幼兒繼續(xù)表演少數(shù)民族的歌舞。
大班教案《民族》 篇19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欣賞民族風俗,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2、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喜歡的民族風俗。
3、萌發(fā)幼兒對不同民族風俗的喜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民族風俗資料、《好大一個家》書本等
活動過程:
1、感知欣賞:
(1)、幼兒選擇觀看幻燈片、圖書。
(2)、幼兒交流看到不同民族的風俗。
2、討論交流:
(1)、你喜歡哪個少數(shù)民族?為什么?
(2)、自由交流不同風俗的特點。
(3)、個別交流
3、情感遷移:長大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看看?
大班教案《民族》 篇20
準備
課件;民族服飾或圖片。著民族服裝的兒童畫片。
過程
1、認識少數(shù)民族
、偻ㄟ^課件或圖片、幻燈,向幼兒介紹我國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各自的生活習俗,主要居住地等。
②“考考你”。出示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圖片,放幾段民族特點突出的音樂,老師做幾個特殊的舞蹈動作或放幾段舞蹈錄像,請幼兒判斷是哪個民族的。
、邸拔覀兌际侨恕薄S變嚎扇我膺x擇扮演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兒童(用紙制作頭飾和服裝)。各族兒童一起游戲,舞蹈,組成一個團結(jié)的民族大家庭。
2、參觀“民族文化村”。結(jié)合當?shù)匦藿ǖ拿褡逦幕寰包c,帶領(lǐng)幼兒去參觀和參加一些民族娛樂活動。
3、聽有關(guān)地方語的'相聲,積累和豐富各地方、各民族語言的經(jīng)驗。
4、游戲:將娃娃家扮成氈房、竹樓,給娃娃穿上民族服裝,開展“民族娃娃家”的角色游戲。
建議
這是幾個有關(guān)認識少數(shù)民族的活動,可分為幾次完成。
大班教案《民族》 篇21
活動目的
1、 學習西藏舞蹈中的基本動作(彈簧步和進退步),體驗西藏民族舞蹈中的節(jié)奏感。
2、 欣賞西藏舞片斷,了解西藏舞生活化的特點。
3、初步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民族舞蹈的特點。
活動準備
在音樂角中提前提供西藏、新疆、壯族、傣族的服飾裝扮、民族舞蹈及少數(shù)民族草原生活的錄像、觀看藏族人民生活的片斷,以及載歌載舞的場景。
活動材料準備:
自制西藏舞的服飾、哈達、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有感情的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體驗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1、 運用肢體動作的伴奏,邊唱邊表演歌曲
提問:《我愛北京天安門》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呢?
引導:讓我們一邊演唱,一邊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伴奏吧!
2、 有表情的表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提問:這是一首怎么樣的歌曲?
引導:我們帶著怎樣的表情才能表現(xiàn)出活潑、愉快的特點呢?
(幼兒分組表演唱)
二、欣賞西藏舞的片斷,簡單了解西藏的民俗特點
引導:到天安門去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想,也是很多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德愿望。少數(shù)民族的小朋友們離北京可遠了,因此他們常常會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的想法和愿望。
提問:今天我就學會了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請你們猜猜看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教師簡單打扮后,表演西藏舞)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我表演的是西藏舞?
小結(jié):是的,這種五彩方格的圍裙和五彩繽紛的頭帶就是西藏人的傳統(tǒng)服飾中一種。
提問:你們知道這塊白色、長條的布是用來干什么的嗎?
小結(jié):這塊布叫做哈達,是藏族人是個很好客的'民族,哈達用來向客人們表達尊敬和友愛的。
三、學習西藏舞中的基本舞步(彈簧步和進退步),體驗西藏舞蹈中強烈的節(jié)奏感
1、模仿基本舞步,感受西藏舞生活化的特點
提問:在這段舞蹈中有兩種基本動作,你們看看這種動作像在干什么?
(教師分別示范彈簧步和進退步)
小結(jié):這種一高一低的腳步叫做彈簧步,而這種一前一后的動作叫做進退步。
引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這兩種舞步吧!
提問:猜猜看為什么西藏舞的舞步是這樣一高一低?
引導:我可以提示大家,他們的舞蹈動作都是從平時生活中的動作中演化而來的。
小結(jié):西藏人民是非常樂觀、熱愛勞動的民族,他們把上山時一高一低的腳步演變成了彈簧步、鋪路時踏平路面的動作演化成了進退步。
2、嘗試練習基本舞步,體驗西藏舞蹈的快樂
引導:剛才我們已經(jīng)基本學會了這兩種舞步,讓我們聽著音樂踩著這兩種步法一起來感受西藏人民勞動的場景吧!
(幼兒跟著音樂,練習彈簧步和進退步)
3、初步學習西藏舞《我愛北京天安門》
引導:讓我們一起跳起西藏人的舞蹈,共同來感受他們跳舞時的快樂吧!
【大班教案《民族》】相關(guān)文章:
《多彩的民族》大班教案11-14
《少數(shù)民族》大班教案11-17
少數(shù)民族大班教案07-01
大班社會少數(shù)民族教案03-21
大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_大班社會教案07-06
大班主題教案及反思《民族服飾真漂亮》09-30
少數(shù)民族教案07-08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