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項羽一封信 推薦度:
- 致項羽的一封信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給項羽一封信(精選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書信了吧,書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文體。你知道書信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給項羽一封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項羽一封信 1
尊敬的西楚霸王:
您好!
您在歷史上的事跡可謂是家喻戶曉。我也很敬佩您,仰慕您。不過,就是因為我對您了解,致使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您百戰(zhàn)百勝,卻只有這“垓下之圍”慘敗,而您,一代西楚霸王,也至此結束了輝煌壯烈的一生。那么造成您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依我看,最致命的錯誤就是您致死“不肯過江東”。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果當時的您過了江東,完全可以卷土重來,東山再起的?墒悄鎸ζD難,毫無君子之度,以死逃避,不敢面對挫折。或許這與您的性格有關吧!對于一個生來驕傲的人說,一生中一次失敗也承受不了,更何況是面對全軍覆沒這種沉重的'打擊呢!不過,也有些人在面臨絕境時與您的選擇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孫臏遭龐渭嫉妒,被挖去膝蓋骨,造成終身殘疾,二孫臏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投奔齊國,最終攻打龐渭,造成龐渭的士兵死傷無數(shù),而孫臏則流傳千古。雖然你也是赫赫有名,但我想,世人對您更多的是惋惜吧!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您過了江東,或許您就不會英年早逝。
當然您失敗的原因不止這一個,您是一個想要一統(tǒng)天下卻忽略了完善自我,不會利用好手下的人才,沒有文韜武略,殘暴。只要手下犯了錯,便殺頭。因此許多的人才都跑到劉邦那里去了。而且您還有不義之名:義帝熊心對您言聽計從,而最后被您派人給暗殺;會稽郡守段通打算與您合作,卻也難逃一死。您想想,像您這樣的一個暴君,就算垓下之圍成功又如何?想想,如果您當時可以做得好一點,結局便不會是如此了!
此致!
寫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項羽一封信 2
尊敬的項羽:
您好,我是21世紀的新人類。根據(jù)我的總結,我終于明白了你失敗的'原因。
一、你每次打了勝仗都驕傲萬分,俗話說驕兵必敗,人是決不可以驕傲的。
二、每次上場殺敵你都很魯莾,在戰(zhàn)場靠的智勇雙全,你這樣怎么能不敗呢!
三、俗話說小心使得萬年船,我知道你喜歡廣結良友,結識好漢,不過在交友的過程中,也要查清楚他,防止他是對方的臥底,你知道劉邦為何能揚名天下嗎?是因為他愛護百姓和自己的臣民。而你卻只要屬下犯了一點點兒錯,就動不動殺頭。你要學會寬容別人,包容別人,要知道善待自己,你要將心比心。
四、你不應血腥沙場,要懂得以和為貴。
你的好處也有許多個,比如說,你英勇善戰(zhàn),在戰(zhàn)場上不會懼怕自己的敵人,有大夫之風范。還有,我看過你在烏江上拔劍自刎,于是感覺到你那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贊揚和學習。
如果你生在沒有戰(zhàn)爭的和平年代,一定會成為名垂青史的大氣之才,可惜啊!可惜啊!
再見!
寫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項羽一封信 3
尊敬的西楚霸王:
您好!陰暗的天際,滾滾的江水翻騰著向東流去,在遠處與天連成了一片,你佇立在江邊,雖然身邊的將士了了無幾,但依然無法削減你的豪邁。這一幕印刻在我們后人的心里。
您出生在一個世代將門的貴族家庭,您不愿讀書,不學習擊劍,更不愿學識字,只學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這為您能成為統(tǒng)帥,完成您滅秦的夙愿奠定了堅固的基礎。年僅二十四歲,擁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如此遠大的抱負,這讓我們后人景仰不已。
兩軍對戰(zhàn),拼死一搏,“所當者破,所擊著服,未嘗敗北”這十二個字是在您本紀里,您的一往直前,視死如歸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這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滅秦功臣讓我感動。
項羽對士兵的友善,對部下的關心,同甘共苦的精神,歷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現(xiàn)代社會多少人民可以做到的?
您的果斷,細膩,勇猛,感悟了我。讓我明白到時機是多么重要,情誼是多么的可貴,精神是多么可嘉。
可是,我又不得不說您。雖然您神勇無比,但卻在處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謹,對于項伯私訪張良,泄漏軍機,您卻沒有誅殺,導致往后與劉邦在求封漢中成了憂患之處。啊!為了所謂的信任而重用無能的親信,特別是在事業(yè)成敗個人生死的重大問題上重用無能的親信,是如此愚蠢的.行為啊!
劉邦是誰,一代市井之徒,無能之輩,你居然敗在他的手下,您知道為什么嗎?
您濫用私情,殘暴,沖動,無一不警戒,應該冷靜、客觀地面對每一件事,從多角度地去看每個問題,才能理性地作出選擇。還有,在鴻門宴上,您任憑那“可貴”的寬容,不忍地放走了劉邦,這也許造成了你的失敗。
當時,你完全可以聽從的忠告,在鴻門宴上刺殺劉邦,這樣也許就不會有漢,將會是您大楚的天下!
我有個問題想問您,當時您被逼烏江口,您身邊的將士所剩無幾,虞姬選擇了自刎,當鋒利的劍劃過她雪白的脖子,您想過她是為什么嗎?她是不想拖累您,想讓您回到江東,再次成就西楚霸業(yè),已報當日之仇!可你呢,被逼烏江,仍有漁船過來相救,為什么您卻已“吾無言面見江東父老”來拒絕。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江東是何地?江東乃人才輩出只地。杜牧曾經說:“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您如果從回江東,招兵買馬,蹈光養(yǎng)晦,帶到來年,中原可圖也,成就一番霸業(yè)!這樣不好嗎?
您武功蓋世,風云際會,一舉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蒼生,英雄莫敢俯視。但大起過后即大落,大喜過后即大悲。從笑傲天下,碑睨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烏江,您不愧為悲情英雄。但是,您有許多不足之處。
愿您原諒我對您的評價。
寫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項羽一封信 4
項公:
悠悠數(shù)千載,近來可好?
遙想將軍當年,領八千子弟兵渡江伐秦,何等的'意氣風發(fā);巨鹿一戰(zhàn)破釜沉舟大破秦軍,何等的英雄氣概;百萬秦關終屬楚,何等豐功偉績!然時運不濟,劉邦自斬白蛇起義,逐漸發(fā)展壯大,而后實力足以與將軍一拼。劉邦小輩難守諾言,將軍過輕信于那廝,以致被圍垓下,將軍僅率28騎突圍至烏江岸邊,拔劍自刎。此舉足以凸顯一代霸王的豪氣,但卻不得商榷乎?
公盡管可從艄公之言渡江而過,彼時之江東尚屬公之所有,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并非癡人說夢。余亦知公深覺無顏以對江東父老,才自刎而死,但公難道不知古書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此勝況何敗況乎?江東父老又怎能怪將軍?江南之地湖泊眾多,星羅棋布,易守難攻。且江東豪杰眾多,只要將軍收攬民心,交好百姓,量劉邦小輩何足掛齒乎?
夫劉邦所強者,蓋因其謀有韓信、張良之輩,武有英布,黥越之徒,及其與百姓約法三章,深得民心,對比將軍當年舉措——火燒阿房大火三日不滅,坑殺已降秦軍三十萬,不顧百姓意愿分封18路諸侯王。彼仁義之師,將軍又豈能抵擋?
小子狂言請將軍見諒,望將軍能反省自我,不勝惶恐。
無名小輩拜上
20xx年xx月xx日
給項羽一封信 5
西楚霸王項羽:
您好!
我第一次看到您是在一本歷史書上。書上描寫的您,是獨霸一方威風凜凜地的西楚霸王。那時,您在我的想象中就是一個身披金甲手持金矛的威武將軍,讓人看都不敢看一眼,
但是在語文書上的第二次見面改變了我對您的印象。那天我們在教古詩三首,碰巧第三首就是描寫您的古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边@句詩描寫的,是當初您被劉邦逼迫到窮途末路,但卻不肯退兵回到老家休養(yǎng)幾日,要與劉邦的部下硬拼。結果手上的兵馬慘敗江東,您自己也被尸骨無存。
為什么您當初不肯先隱兵在江東呢?那樣還有機會東山再起,而與劉兵硬拼,是毫無勝算的.以卵擊石。為什么您會以這樣的方式讓歷史長河上一顆燦爛的巨星勛落呢?難道您沒有發(fā)現(xiàn),劉邦正是想讓您喪失信心,以智取勝嗎?或許,您一身傲骨,不允許您自己像任何一個人低頭,哪怕只是幾天,您也認為這會成為一生的污點,但您想過嗎?您一死解脫了,那些跟著您的部下、兵士也都會被劉邦殺死,那些忠義之士被收服的還好一些,寧死不從的都成了刀下冤魂,這難道不是您的死造成的?您的死讓無數(shù)家庭支離破碎,讓無數(shù)家失去主心骨,您的軍師也被劉邦收服,讓“西夢霸王”不復存在了,還成了讓百姓家破人亡的千古罪人,也沾污了您的名聲。
看了這封信,您或許會后悔,或許會想要時光倒流,若時光能倒流,我想您或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吧。
祝您在另一個世界也能成為霸王。
王xx
20XX年4月17日
【給項羽一封信】相關文章:
給項羽一封信03-31
致項羽的一封信11-06
項羽的作文10-05
《項羽之死》教案08-25
項羽之死教案12-21
我心中的項羽10-11
與項羽對話作文06-04
我心中的項羽作文10-03
我看項羽作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