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5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通用11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1
姜文所導演的影視作品,改編自張北海的《俠隱》。電影與原著的主題都是關(guān)于復(fù)仇的故事,只不過二者表現(xiàn)手法不盡相同,而且有趣的是,作為一部武俠小說和其改編電影,二者都沒有傾向于“俠”字。原著在這個復(fù)仇故事背后添加的更多是老北京的市井生活。美食,美景,老北京的`談吐,習慣,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對于一個自幼離開北京的海外作家來說實在難得,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本書的文藝價值與京派小說有著“同曲”之妙。
再來分析電影。有不少觀眾認為彭于晏的演技一般,拉低了整部電影的角色精度。我卻認為比演技更重要的是姜文又一次提升了自己,將一向的男性荷爾蒙借用演員發(fā)揮到極致,這是其電影精神內(nèi)核的重要表現(xiàn)手法。與《讓子彈飛》相比,《邪不壓正》顯得更加放飛自我,姜文以一種非常的方式在使用電影語言,任性又刺激,所以這就是為什么這部電影的評價略顯兩極化。
希望破碎的時代,人們總是要信點什么,讓自己有所依靠。歸根結(jié)底兩條道,要么迷信暴力,要么迷信虛妄。無論何種名義的暴力與虛妄,都牽扯到利益之爭、流量之爭,勢必發(fā)生力學反應(yīng)與化學反應(yīng)。全民對抗全民,所有人干所有人。豈能不精彩,豈會不慘烈?精彩而慘烈,就是荒誕黑色的戲劇性。戲劇性背后,則是蒼涼和虛無的底色。
這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反套路創(chuàng)作式電影,他從來不會灌輸給你什么,往往都是以一種戲謔的方式把有深度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推動你自己去思考。不過這也使這部電影有些美中不足,就是過量的戲謔使影片的臺詞密度和情感密度過于龐大,也導致了后半部分的節(jié)奏失控。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2
做成大事的人他表明上看起來是一個人,而實際上他有他的人脈關(guān)系網(wǎng),并且可以很好的環(huán)境他的人脈,別人用他表面上看起來用的是他的能力,實際上可能用的是他背后的一群人。朱潛龍想用藍青峰的時候,籃青峰他背后一群打江山的兄弟,二期朱潛龍所不知道的,拉黃包車的.人都是藍青峰的人。自己要能夠有一群可以干事業(yè)的朋友,有一些能人朋友,什么事都能辦成,而且這樣自己的價值也才會高。
把自己做優(yōu)秀,然后跟權(quán)貴們打交道,或者說跟權(quán)貴了打交道,自己也會越來越優(yōu)秀。關(guān)巧紅是北平最好的裁縫,北平的權(quán)貴都會到她這來做衣服,她也把自己打造成了權(quán)貴。你的圈子里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你也就是有頭有臉的人。人要有那種自信,哪怕自己什么都不是,但就是非常自信,無條件自信,每天要給自己心理營養(yǎng),給自己十足的自信心,什么都不怕,無所畏懼的自信,舍我其誰的自信。然后跟任何領(lǐng)導自信說話打交道,他們又不是什么權(quán)貴,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怕什么呢。
遠走高飛是給真正有能力的人的。李天然想帶關(guān)巧紅遠走高飛,也許李天然還是有點能力的,關(guān)巧紅還是拒絕了,遠走高飛了是轟轟烈烈了,但是還是得找個地方落腳,還是又回到了現(xiàn)實中來,如果沒有能力,又去了一個廠里打工,一切其實又變得不那么美好了。
肌肉還是要好好練起來的,彭于晏的肌肉確實漂亮。休息的時候還是要花點時間泡健身房的,至少感受一下健身的氛圍。許晴保養(yǎng)得也很好,五十歲的人跟二十幾歲的小菇?jīng)鲆粯樱┑囊簧砥炫郯褨|方女人的美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平常沒事的時候多健身跑步,給自己的身體一些時間,時間都給大腦了,不給身體也是不行的,要平衡。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3
最近去看了電影《邪不壓正》。這是一部典型的姜文式電影,戲謔中透著認真、荒謬中不失嚴肅,懂的人自然都懂,不懂的人也沒法讓他懂。
倒不是說這部電影有多好。就是覺得,這個年代仍然存在認真的人,嘈雜的聲音中仍存在清流。當然,認真、清流等等品質(zhì),現(xiàn)在聽起來已經(jīng)像是在搞笑了。聯(lián)想到最近網(wǎng)傳的幾篇證券行業(yè)經(jīng)濟學家的`大作,更加印證了清者自清的道理。不是沒有明白人,而是他們不愿意說、不敢說、沒必要說。
電影主題是邪不壓正,這也許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也許在長期內(nèi)是這樣的,可人都活在短期不對嗎?將目光放長,每一個人都微不足道。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但不是同一群人民書寫的。生在什么樣的國度和年代,是無法選擇的事。能不能盼來正義壓倒邪惡的一天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那么,對于特定個體的際遇來說,邪和正究竟誰能戰(zhàn)勝誰?在本國悠久燦爛的文明中,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就像是一場接力賽,被一代又一代人抒發(fā)在詩詞歌賦中。但換一個角度,能夠讓后世感懷、對文化傳承和歷史進程作出貢獻的,也還是這樣一些人。正是戰(zhàn)勝了邪的。
邪和正的博弈會一直持續(xù)下去。但請相信,事物總是發(fā)展變化的,此時不代表永遠。心里有光,就能驅(qū)散一切陰霾。
最后,借用電影里的一句臺詞——“還等什么呢?”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開始。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4
《邪不壓正》是由導演姜文、演員彭于晏等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部影片,我不是正經(jīng)的影評人不能評判它的優(yōu)秀與否,我只能講一講觀看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最真實的感受。
影片的男主角從小接受最優(yōu)秀的.教育,自己也一直在努力,然而最大的目的卻是復(fù)仇。他在復(fù)仇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一直堅定不移。他曾多次被問到“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嗎”,他的回答從來都是“我知道”。這讓我想起一句前輩告訴我的話“有目標才能有動力”。
男主角有一個父親,他自認下了一局完美的棋,甚至不惜用他的“兒子”也就是男主人公來作棋子。但最終的事實卻證明他高看了自己。我不喜歡他的自負,卻很欣賞他做事的初衷:為了家國,為了和平。
在影片中另一個讓我記憶尤深的,是一名裁縫。她同樣也背負著仇恨,但她卻比男主懦弱許多,面對著仇人,她會用拙劣的借口來掩飾自己的怯懦,遲遲不去復(fù)仇。反而她會用語言來刺激男主,不停地問他“你是不是膽怯了?”、“你是不是害怕了?”這個小裁縫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自己想做的事遲遲不去做,反而來諷刺甚至嘲笑做得慢的人。這讓我對自己進行了一些反思:“我是否在生活中也是經(jīng)常會光說不做呢?”
很多人給了這部影片很低差的評價,很低的評分。但在我的心中,它給了我一些前進的力量,讓我對自己、對生活有了一些反思,是一部對我而言很有意義的一部影片。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5
這部電影算不上真的有多好看,但是作為一個在北京居住了四十多年的人,能夠細細地去體會一把當年北京城的風貌,其實是一種很不錯的感覺,所以,電影好的部分在于它的文藝部分,但是作為一個影迷,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情節(jié)有點散,劇情有些亂。
我不是編劇,不是導演,不是小說的原著者,我只能站在一個觀影者的角度去看待這部電影,并且,我也不認為自己應(yīng)當站在編劇、導演、原著的角度去看待一部文藝作品,如果他們想把作品給大眾看,就應(yīng)當知道每個人眼中的北京都是一座自己的城,導演想表達的,未必就是觀眾看到的,我不知道《邪不壓正》的制作方想要表現(xiàn)的主題究竟是:快意恩仇?愛情自由?抗日愛國?也許還有很多其他,但是在我的理解來看,這并不是一部足夠精彩的.動作電影。
看過之后,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在于關(guān)大娘在最后對李天然所說的子彈不是真的的那段話,我覺得反倒是這段對白讓我找到了共鳴,很多時候,人們需要一個隨時能找到自己的人來讓自己清楚永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同時,我們也需要一些關(guān)心我們的人在不告知的情況下、哪怕是用欺騙的手段去成就我們。
因為曾居住于恭王府且高中是在后海柳蔭街的十三中上學,因此對于電影中的屋頂很有感覺,小時候最喜歡的一件事情之一就是抱著一本武俠小說,在溫度適宜的天氣里爬到屋頂上,在大棗樹的陰影里看會兒書,睡會兒覺,摘幾顆棗吃,甚至還可以在大人叫的時候故意不出聲,不過,哈哈,沒遇到過燕子李三或者什么別的高手飛檐走壁就是了
可看的一部電影,但是并不需要太糾結(jié)于對劇情背景的理解。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6
上周看了姜文導演的電影《邪不壓正》,在影片開始之前,朋友就嚷嚷著說這個電影有幾大看點,什么“彭于晏的腹肌”“許晴的臀”“廖凡的下巴”…一大堆的,也沒記得太清楚,總之無關(guān)電影,都是些“肉體誘惑”。當然作為宣傳噱頭,這些的確能勾起不少人的獵奇心,但是電影作為故事的載體,其好壞還要歸于故事的內(nèi)容和其中的表現(xiàn)手法。
在電影的開始,彭于晏跑步的場景,那棱角分明的肌肉,的確很是驚艷,連我這肥胖油膩大好青年都忍不住摸了摸肚皮上的肉墊子,心想自己啥時候都有這樣的腹肌啊……回到正題,真正讓我震撼的是雪中的老北京城,鏡頭從一處殘破的城墻開始,慢慢呈現(xiàn)出一座破敗荒草叢蕪的城樓,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但也增加了一種滄桑和厚重的歷史感,這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整個民族歷史的見證,可惜的是這種見證已經(jīng)被我們割裂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空洞的口號。而電影給我的震撼也僅限于此了。
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以“七七事變”前的北京為背景,以李天然復(fù)仇為脈絡(luò),講述一個關(guān)于國恨情仇的故事。故事講大時代融于個人的講述方式,能將故事講得豐滿而不至于流于說教,這是一個導演功底的體現(xiàn)。姜文是一個會講故事的導演,從早期的《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再到近期的《讓子彈飛》,都能體現(xiàn)出姜文詼諧的風格,同時,姜文也善于將故事背景的`時代烙印植入到影片中,這些烙印也是為當政者所忌諱的,這些也增加了影片的批判性和思想深度!缎安粔赫芬灿袑儆谧约旱臅r代烙印,這些烙印通過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和風雨飄搖時局的人而展現(xiàn)出來。
從開始到結(jié)束,可以說我是相當認真地將整部影片看完,中間沒敢分神,從開始的震撼,到后來的乏味,再到最后的失落,看完整部片子,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部片子是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跳躍幅度雖然不算很大,但是其銜接卻也不那么自然。例如,故事的開始,李天然從美國受訓歸來,滿臉的自信和睿智,可是后來的行事卻顯得那么輕率魯莽,最后還被逼到在鐘樓上惶惶不可終日,反差可謂巨大;姜文飾演的藍青峰可謂人情世故中的人精,精于謀劃,算計至深,眼線遍布四九城,可是最后還是被人吊起來拔光了滿嘴的牙,落差也是巨大;裁縫鋪的老板娘關(guān)巧紅,占了整部影片的很大一部分篇幅,可是她這個人物卻對整個故事推動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說教,教那個自信滿滿的李天然怎樣去復(fù)仇,可是這些說教細細想來,依然對故事主線沒有什么推動;還有藍青峰口口聲聲說謀劃了20年的計劃,最后也沒給出一個明確的結(jié)局,真可謂酒席吃了一半?yún)s突然撤了席面……
如果將整個片子拆開來,分成一個個小段來看,可以看出每個片段都是很精彩的,演員的演技和情節(jié)都相得益彰,可是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就顯得有些突兀了。這不是蒙太奇和多線敘事手法的問題,那些手法都是為了推動故事發(fā)展的需要,而那些片段對整個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沒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和推動,完全是各個片段生生地串了起來,破壞了整部片子的和諧和連貫性……
從演員的演技來講,姜文、廖凡、安地(飾演亨得勒醫(yī)生)、澤田謙也(飾演根本一郎)的演技都是可圈可點的,可以說整部影片最大的看點也就是他們的演技了,一個個的飆起戲來根本停不下來;許晴在這部戲里的表現(xiàn)有些做作,不出彩,除了那部臀之外也沒有多少的加分;周韻是個大美女,她的美并不驚艷,屬于那種內(nèi)斂的美,如一壺老酒需要慢慢地細品才能覺得出來,她的美給她的表現(xiàn)增色不少;最后要說說豬腳彭于晏了,我覺著他在這部片子里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宣傳這部片子的,作為一部商業(yè)片子的宣傳亮點,他的表現(xiàn)是成功的,如果從故事的角度來看,他的表現(xiàn)至少在我看來,他是來跑龍?zhí)椎摹K椦莸睦钐烊磺昂蟮姆床,在前面就提過很是巨大,他的復(fù)仇完全是在主角光環(huán)之下的復(fù)仇,完全不是情節(jié)推動的復(fù)仇,朱潛龍在經(jīng)過一陣槍戰(zhàn)之后,完全不帶一個跟班獨自去見根本一郎,這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也跟他前面能將藍青峰玩弄的表現(xiàn)也是不符的,他的“赴死”也完全是為了結(jié)局的需要,而不是情節(jié)的推動,正也是這些因為結(jié)局的需要而展現(xiàn)的情節(jié),破壞了故事的和諧與連貫。我想,這也是《邪不壓正》在豆瓣上的評分一路下滑的原因。
可以說,《邪不壓正》是一部局部好于整體、整體害了局部的電影。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7
姜文寧缺毋濫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很少,在很少的作品中最突出的特點是語言風格的單一性,且這種單一性貫穿每部作品的始終。盡管這種單一性只為表現(xiàn)黑色幽默;盡管這種單一性已經(jīng)金科玉律;盡管這種單一性已經(jīng)成為姜文符號,還盡管這種單一性讓人有些跟不上;還盡管這種單一性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還盡管這種單一性有些讓眾人自覺無幽默。但每位“姜粉”看姜的作品就是沖這種單一性,故事情節(jié)已經(jīng)不重要。就拿這部新上映的“邪不壓正”來說,之前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噱頭,說是姜文10多年前就買斷原著小說《俠隱》,一直壓在手里,當然壓在手里是沒有時間下手,還是十年磨一劍,不得而知。可從故事情節(jié)上看,真的沒有曲折沒有波浪,一個平淡之極的復(fù)仇素材沒必要十年磨一劍,更沒必要作為噱頭吸引人。
作為“姜粉”圈邊的“姜粉”,在“邪不壓正”公映第一天,我便帶著媳婦冒著酷暑,乘104電車來到王府井百老匯影城,給姜文送去兩個票房收入。
電影公映前一周,我像準備出去旅游那樣先做了些功課,除簡單瀏覽“邪不壓正”故事梗概外,還在網(wǎng)上看了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在腦子里回想了“讓子彈飛”。1993年姜文自編自導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是他幽默的起跑線,雖然有王欮劇本助跑,但還是一個不太成熟的幽默。1998年姜文自導自演的《鬼子來了》以“黑色幽默”視角向觀眾展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民面對侵略者的麻木、愚昧、奴性的一面。結(jié)果觸了底線,幾經(jīng)修改仍未通過。2009年姜文又自導自演了電影《讓子彈飛》,可以說他的黑色幽默在這部電影里達到高峰,這部沒觸及政治的電影,讓姜文放開膽子在黑色幽默里馳騁。他過癮了,觀眾也過癮了。
我只記住電影“邪不壓正”里的一個幽默。當彭于晏來到東城區(qū)內(nèi)務(wù)部街11號院,姜文領(lǐng)其入住時說曹雪芹當年就在這間屋子里寫出了《紅樓夢》。還有彭于晏光著身子披著一件披風在屋頂上跳躥,算幽默嗎?不算幽默的話,多數(shù)觀眾為什么爆笑,反正我沒笑。其它幽默看不出來。
我還記住有一句不屬于幽默的臺詞:我們不能改變社會,社會會改變我們(可能不準確)。
我自以為是個幽默的人,看了電影“邪不壓正”,我就不是幽默的人了,只能說是耍貧嘴。換句話說,我是低級幽默,人家是高級幽默;我是文盲幽默,人家是教授幽默。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8
一切消逝的,不過是象征
那不美滿的,在這里完成
不可言喻的,在這里實行
永恒的女性,引我們上升
——歌德(梁宗岱譯)
與《一步之遙》一樣,姜文把電影的終極思考留給了片中的女性。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周韻飾演的巧紅這個人物,《邪不壓正》會是一部《黑暗騎士》那樣的好萊塢大片,故事情節(jié)也會更加緊湊,觀眾也會更容易接受,更有可能重復(fù)《讓子彈飛》的好票房。
在國仇家恨面前,導演卻看到了荒誕,男人之間的荒誕戲不斷上演。
如果姜文最后開車接上彭于晏的路上沒有笑場,一直哭下去,這部戲或許更像一部標準的大片。
我看到豆瓣網(wǎng)友拿姜文與李安做比較,顯然是很扯淡的事兒,李安電影里的男人有著女性的氣質(zhì),而姜文電影里的男人就是男人,顯然姜文比李安更陽光一些,這絕非是藝術(shù)評判標準。
所以說看姜文的電影,多吸點陽氣,看李安的電影,多感受點陰氣,你非要在姜文的電影里找綿柔的感覺,顯然是找不到的。
姜文對于女性的視角是崇拜的視角,且不說他總是把自己老婆周韻拍得那么神,再看看許晴那縱身一跳,絕對也是神視角。
對于女性的崇拜,在國外大師里不少見,比如德國文豪歌德,他少年時代時寫《少年維特的煩惱》,老年寫《親和力》,對于女性之永恒吸引力的思索貫穿了他的`一生。
可是反觀中國,這樣的大師還不是太多,把女性精神抬到如此高度的導演,似乎也不是太多。
這不是簡單的女權(quán)視角,而更像是一種寄托,對于美麗新世界的一種寄托。
回頭看《太陽照常升起》,周韻飾演的瘋媽雖然瘋了,卻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言語行動都有著自覺,看不出思慮的痕跡。
回想生活中,男性扮演的角色是干大事兒的,可是你經(jīng)歷越多,越發(fā)現(xiàn)干大事的男人背后有許多很齷齪的事兒。
如果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女性,那么這個世界就像一群猴子的戰(zhàn)場。
中國成功男人慣于給自己貼胸毛,冠以野蠻生長的托詞干著散德行的事兒,大眾文化習慣于拿白富美之類的標簽認識女性,對于女性精神的包容隱忍卻鮮有提及。
這個世界足夠亂,男人們少做點兒也許就是在不給這個世界添亂。中國演技最好的幾位男演員,似乎都是宅男,很少出來折騰事兒,比如王志文、廖凡、陳道明。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家庭經(jīng)歷的那場劫難中,女性作為最后的堅守,維系著家庭,也維系著微小的希望,在大難臨頭時,女性表現(xiàn)的堅強讓人動容。
回到電影《邪不壓正》,它包含的信息量足夠大,每個畫面背后是大量歷史細節(jié)的再現(xiàn)。
聽說姜文工作室貼著孔子教育學生的話:“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姜文抱著“取乎其上”的初心拍這部電影,如果你感受到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那么先不要急著批判它,也許導演看到了比我們更多的東西,你還需要時間去消化它。
姜文用足夠長的時間準備這部電影,前半部分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歷史的夢境,而后半部分是他對于女性精神的贊美與歌頌。
愛情太小了,家國天下也太小了。
周韻消失的背影,留給我們一個希望。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9
在我看來,姜文有才,還挺愛抖機靈。
我看過的電影少,讀過的書也少,因此我覺得現(xiàn)在活著的導演里面,有才且愛抖機靈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姜文,另一個是韓寒。
和姜文相比,韓寒年輕的多。年輕人,抖的機靈也就比較直白。一不小心抖過火了,導演處女作就拍成了PPT。另外,韓導的抖機靈里總有一種類似于高中男生在女生面前瘋狂表現(xiàn)恃才傲物的蠢萌模樣。
和韓寒把電影拍成PPT有一拼的,是“矮大緊”的高曉松,曾經(jīng)把電影拍成了MV。
姜文的.機靈抖得最好,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邪不壓正》,玩得不亦樂乎。從觀影效果上來說,也是一部比一部爽。看起來就叫人覺得,媽的,電影就應(yīng)該是這樣子才對!在姜文導演的電影里面,除了導演,姜文一律主演且兼任編劇。到了民國三部曲,姜文連剪輯都干了。所以,姜文的電影個人風格特別明顯,電影語言豐富,影像風格在導演的大剪子下,配上干脆利落的臺詞,一起釀成了貼著姜文標簽的烈酒。端的是“辛辣有勁”,張揚恣意。
我總是覺得,姜文的氣質(zhì)到底還是那個胡同里帶著頭盔騎著挎斗摩托的作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他飾演的那個角色。
《邪不壓正》的故事源自張北海的小說《俠隱》。我沒有看過原著,但是在姜文導筒之下,《邪不壓正》演繹成了一段傳奇。傳奇,當然是唐傳奇。又像是從《民間故事》雜志里走出來的?催@部電影時,一邊喝茶一邊磕著瓜子,舒服地靠在客廳的沙發(fā)上,時不時給普洱壺里續(xù)點水,恰似坐在大茶樓里聽故事。我作為一個觀眾,表情、心情,甚至手里的動作、半躺的身體,全跟著“說書人”的節(jié)奏語調(diào)動作。
影片最后,外敵入侵,江湖兒女亦自飄零凋落。國仇家恨,還將掀起無數(shù)驚濤駭浪,終究《邪不壓正》。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10
網(wǎng)傳《邪不壓正》最大的看點是許晴的臀。必須有賣點,不然斌哥斷然不會騎著電動車載著我,在臺風快來的周五晚上,急匆匆地拿著漢堡王的金魚裸蝦堡趕去電影院的。
《讓子彈飛》的子彈讓我受到的驚喜(驚嚇)至今未忘卻,姜文又攜美嬌娘來叫板這個夏天的火熱了。比起許晴性感的一覽無余,我其實更欣賞周韻清冷孤傲的氣質(zhì)。男人看許晴的臀,女人看彭于晏的胸廖凡可是個實力派。
打醬油的老亨利死的不明不白,我思考是否有深層含義。后來靈光乍現(xiàn),《讓子彈飛》里面死的不清不楚的人還少了姜文可不是個會講故事的人。
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的電影,也不用罵蔣介石贏票房,凡事用力過猛就顯得做作。
打斗的場面很精彩,配上輕快活潑的音樂,正好平和了那些震耳欲聾的槍聲。姜文就像個荷爾蒙爆棚的未成熟男人,用破音胖的槍聲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許晴純粹來喝下午茶的',過于輕松嬉笑,雖為本色出演,少了《老炮兒》里面的味道,不得不說,演激情戲,還是和馮小剛有默契!
周韻的角色設(shè)定很牽強,戲份刪除,可能整部劇更有看點。彭于晏二愣子一般的超能力,沒有改變七七事變的歷史車輪。影片中的張將軍,著實讓我擔心了一把,真像個漢奸。大概演員又是某朋友來友情客串玩票的。然而,在那樣的歷史時期,中國人民的水生火熱,可不能這樣玩票。
出現(xiàn)了三次的曹雪芹寫紅樓夢地點的臺詞,純屬娛樂。
姜文,不會講故事,卻能講段子!
君子報仇,十五年不晚。
問斌哥,許晴的臀怎么樣?
嗯。算是回答。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 篇11
今天花了2個小時看完了邪不壓正這部電影。電影主要講的是抗日時期一個叫李天然的男孩從美國回來復(fù)仇的故事。
在這部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就是導演對于屋頂?shù)呐臄z,在整個影片中出現(xiàn)了很多次。每一次屋頂?shù)某霈F(xiàn)都美的不像話,兩頭翹起的屋檐,成魚鱗狀的瓦片,層層疊疊,雕龍刻花的柱子,高高的城墻,窄窄的胡同,朱紅紅的大門,可能這就是導演對于北平的`記憶。現(xiàn)代社會,高樓大廈的建起,成片成片的瓦房早就沒有蹤影。而導演他們這一代人就是在瓦房里長大的,這些最美的記憶只能通過電影來緬懷。李天然來到北平后,遇到了2個女人,一個是風塵女子唐小姐,另一個是裁縫巧紅。2個人都愛慕他,唐小姐勸說李跟自己私奔。而巧紅鞭策他,助他打開心病,完成復(fù)仇計劃。兩個女人對于李來說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最后,李選擇了白玫瑰,而紅玫瑰香消玉殞。這個故事挺美的,雖說是喜劇,我卻看出來悲劇。我們從小到大看的電視,電影都在告訴我們,愛情有多美。在這部劇中,我沒看見男主給唐小姐流一滴淚,所以,愛情其實也沒那么重要是吧?另外,覺得很贊的是,巧紅對李的鞭策。巧紅也是一個背負著仇恨的女子,說自己的前夫,勸她放棄復(fù)仇,她就讓他滾了。并告訴李,不要等最好的時機,直接去做。
我還是很欣賞巧紅的,找到了目標就開始做。行動力遠比計劃重要。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電影邪不壓正觀后感500字12-15
天堂電影院電影觀后感12-03
電影觀后感10-19
電影的觀后感11-06
電影觀后感11-20
電影《超越》觀后感07-19
電影英雄的觀后感11-10
電影《無憾》觀后感10-25
電影《壁櫥》觀后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