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 推薦度:
-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 推薦度:
-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5篇[熱門]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
《愛樂之城》講述了一段發(fā)生在洛杉磯的愛情故事,兩位主人公米婭(艾瑪·斯通飾)和塞巴斯。ㄈ鸲鳌じ咚沽诛棧┰谟龅綈矍橹耙恢弊穼ぶ此撇豢赡軐崿F(xiàn)的夢想,米婭希望可以完成一次不被打斷的試鏡能夠順利成為演員,塞巴斯汀對傳統(tǒng)爵士樂情有獨鐘,渴望開一家爵士樂餐廳。充滿未知的洛杉磯讓他們意外相遇,兩人因緣而遇互相吸引,隨后互生情愫陷入熱戀,到最后各自追隨夢想,到女主人翁在seb's酒吧看到實現(xiàn)夢想的男主人翁的演奏。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
1。很好的舞蹈整部電影洋溢著各種舞蹈,從最開始高速路上堵車的尬舞,看到的是馬路上、車上等跳舞的身姿,很有帶入感,感到歡快的'節(jié)奏。到處洋溢著舞蹈,到處充滿生機。
2。貼近生活的追夢故事這部電影拍得很好,當然演員也演得非常好,很有帶入性,讓觀影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也像生活中追隨夢想的人。只要你是奮斗在夢想上的人,都會被電影中男女主角的追夢所打動,也能夠感受到夢想沒有實現(xiàn)前,遇挫時的無奈和不安,也會感受到別人的不被理解和深深的惡意。
所有的痛楚、辛勤的努力,以及不理解都只能自己扛。
夢想是一個人堅持下來的唯一動力,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是幸福的,當然也是充滿冒險的。夢想沒實現(xiàn)前,一切是看不透的,一切顯得那么的不確定,猶如黑夜中前行的人們。
夢想實現(xiàn)時,是劃過眼角的淚痕;夢想沒有實現(xiàn)時,是流過臉頰的汗水。這部電影同樣告訴我們,唯有不放棄,夢想才能實現(xiàn);唯有不放棄,生活才有意義。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2
看完《愛樂之城》,身邊有好幾個女孩都在哭,我飛快擦了下眼睛走出影廳,也沒再跟人討論。但是每當想到它,依然心里會鈍一下。
這是一部已經(jīng)被身邊的朋友零差評的電影,我對它期待得太久,等到真正自己去看的時候,幾乎是努力的讓全身每一個細胞專注,去感受它。這樣“用力”的去看一部電影,已經(jīng)很久沒有過。
“電影已經(jīng)讓人生厭了。”自己經(jīng)常會這樣說,也經(jīng)常聽到別人這樣說。好的電影總是那么的鄭重、得體、精致,享受電影有時候其實是一件體力活。我渴望一部真正年輕的,熱情的,純粹的、張揚的,講愛情的電影。于是等到了《愛樂之城》。
開場第一個長鏡頭,即是在堵車公路上的歌舞。不同的人從車中走出來載歌載舞,流暢唯美。巧合的相見,小演員與爵士鋼琴家的愛情,故事按部就班發(fā)生。
或許題材有些陳舊俗套,但是它如童話般美好、浪漫。夕陽或者星空,在藍紫色的背景下滿是情意。它是讓你愿意一直跳舞、唱歌、追逐夢想的那類電影,誰會在乎短暫的失意呢。
如果你不喜歡一部感人的愛情片,身邊的人總會說,冷漠。但不是的,我總覺得,如果被情節(jié)感動,那么大多是因為你看片太少。真正打動人的,永遠是那些細節(jié)。那是電影幫你串聯(lián)或者回憶起的,你自己的故事。
約會的天文館;在山頂休息時脫下的高跟鞋;幻想中Mia演獨幕劇Sebastian拼命的鼓掌;試鏡唱完歌之后兩人在夕陽下閑聊,Mia突然深情望著Sebastian說:“我會永遠愛你”;再相見,Sebastian下意識的說“歡迎來到Seb’s”。再大的愛,也是從這些小的地方來表現(xiàn)?措娪皶r,你會想起誰呢?
艾瑪斯通不是專業(yè)歌手,瑞恩高斯林為了影片從零開始學(xué)習(xí)彈鋼琴,坦白說,《愛樂之城》作為歌舞片來說不算是最好的,但這竟然是我愛的部分。低吟淺唱,喃喃而語,情真意切,舞蹈腳步輕快隨性,音樂總是在情感到達的地方才順勢涌出。這些歌舞不是為了展示給觀眾,而更像是用來取悅對方。
更何況它還有那么多讓人驚喜的迷影梗。Mia工作的咖啡館對面,就是《卡薩布蘭卡》的取景地;Sebastian在山頂跳舞致敬了《雨中曲》的經(jīng)典動作;兩人約會去看《無因的反抗》;巴黎的場景致敬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些好萊塢黃金時期的金色碎片都被導(dǎo)演小心收攏起來,為影片帶來更多光芒。
我最喜歡的,是Mia試演時講述的關(guān)于姑媽年輕時候來到巴黎,縱身跳入塞納河還為此感冒了整個月的那一小段。艾瑪斯通就站在那里由緊張的講述變?yōu)檩p松的吟唱,光束打在她身上。這是全篇精心編織的浪漫光影夢中,唯一不費吹灰之力就騰空出竅美妙到所有鏡頭都不可比擬的部分。
就像圣誕節(jié)《真愛至上》總是最佳的觀影選擇一樣,今后的情人節(jié),我可能會一遍一遍的重復(fù)看《愛樂之城》。如果五年后Mia走進爵士酒吧,跟Sebastian重歸于好,它可能只是一部還不錯的愛情片。但是沒有,一曲終了,回到現(xiàn)實,誰也沒有奮不顧身,誰也沒有離不開誰,兩人回到各自的生活,一切不過幻想。
這是最讓大家唏噓流淚的一段。在我看來這也是最好的.感情結(jié)束方式。我可能和你再沒有以后,即使幻想里很美,即使依然愛你,我依然接受不完美的結(jié)局。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每個現(xiàn)在,都是最美好的。電影里的春夏秋冬又一冬,愛情來來去去,從沒有減少過。
情人節(jié)的浪漫也是如此吧,我們見證了一段沒有天長地久的愛情,卻開始學(xué)會珍惜所有相處的點點滴滴。
我們都不知道這段感情的終點在哪里,但記住,我的夢想里有你,此刻的你,永遠的你。
每個紀念日都對是曾經(jīng)的見證,但是情人節(jié),是要帶著一種不問過去與將來的決絕的愛意。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3
其實我覺得《愛樂之城》要講的還不止是對于電影的熱愛,或用電影填補現(xiàn)實的缺憾。更多時候,電影用這樣一個愛情故事,其實要說的是電影(或藝術(shù))對人深遠的“影響”。在電影之中,男女主角是因為對藝術(shù)的共同喜好相識相知,他們除了互相鼓勵和互相成就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對方的影響。
就像斯通本身并不熱衷爵士樂,但高斯林卻改變了她對此的看法;她原先也希望通過參加一些社交派對認識一些上流社會的導(dǎo)演或制作人,以實現(xiàn)自己的演員理想,但高斯林卻讓她去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而有趣的是,當斯通開始寫自己的劇本時,之前和她一起住的室友們(她們不免熱衷于結(jié)實權(quán)貴)卻統(tǒng)統(tǒng)離場不再出現(xiàn),而斯通則走上了真正的“藝術(shù)”之路,如若不是因為這樣,她亦無法在最后那次面試中打動制作人(因為制作人說她需要的是演員的“創(chuàng)作”能力);同樣,當高斯林為了生計跟隨樂隊長期巡演,差點放棄自己的理想時,只有斯通告訴他,那不是他應(yīng)該過的生活,她甚至為他設(shè)計他未來爵士酒吧的名字,讓他免于噱頭,回歸音樂本身。
其實電影之中還有許多饒有趣味的細節(jié):比如斯通最后走進高斯林的爵士酒吧,是因為她的老公聽到了爵士樂而提議一起進去聽聽——她最后找的老公也是喜歡爵士樂的,誰能說這不是高斯林帶給她的“影響”呢?再比如電影中高斯林的姐姐一開場似乎反感高斯林醉心于音樂,但電影中卻安排她最終嫁給了一個黑人,這里面又是否有高斯林與爵士樂的“影響”?
而電影中真正點題的,其實是斯通在面試時唱的那首《Audition》,在那首歌中,斯通說了一個她阿姨的故事:她的阿姨是一個演員,對她“影響”甚巨,阿姨從小帶她看老電影(包括《卡薩布蘭卡》),培養(yǎng)她對于電影和表演的熱愛,告訴她從事藝術(shù)雖然難免需要承受傷痛,卻是打開新世界的鑰匙。斯通唱得動情,但歌詞卻顯示了那份“影響”的'深遠,包括最后斯通自導(dǎo)自演舞臺劇,背后的窗戶外就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電影中雖沒有展現(xiàn)舞臺劇的細節(jié),但卻顯露了斯通對“藝術(shù)”感知的那份初衷,是來自他的阿姨——在斯通唱的《Audition》中,就是她的阿姨在巴黎的故事。
這份關(guān)于“影響”的主題,其實不但存在于這個愛情故事之中,也存在于本片的電影形式本身。導(dǎo)演在這部電影之中,刻意選擇膠片,并用老舊的cinemascope變形寬銀幕拍攝,致敬那些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電影。要知道,無論是膠片還是cinemascope,或是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片,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jīng)統(tǒng)統(tǒng)落幕,如同電影中那間放映《無因的反叛》的電影院一般,最終以結(jié)業(yè)收場。
這一切不正就像電影中高斯林和斯通的愛情故事一樣嗎?雖曾經(jīng)美好最后卻不無遺憾與傷感?墒,這些電影留給人的“影響”與“振蕩”,卻是雋永而深刻的。就像達米安·沙澤勒拍了這部風(fēng)靡全球的電影,不就是告訴世人這些電影、音樂、藝術(shù)給予自己的養(yǎng)分嗎?一個創(chuàng)作人用一部電影慨嘆藝術(shù)對人的影響,以此致敬影響過他的電影和音樂,抒發(fā)對電影對音樂的熱愛,再借此影響更多的人,我真是想不到比這更深情浪漫的事了。
所以當我看到故事的最后,當斯通回頭與高斯林對望時,雖然充滿著感傷,但最后在我心中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份溫暖、一份撫慰。因為我知道,斯通和高斯林的那一笑,更多的是感謝、感恩——感謝我們曾經(jīng)相愛,感謝我們的生命中有過彼此,感謝我們在逐夢之路上并肩同行互相成就彼此,而那份彼此的影響,將永留我的心底、我的生命之中,永不磨滅。
我很喜歡作詞人黃霑填過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我想,世事變幻,電影不也是永恒的嗎?就像高斯林和斯通分開之前說的:“我會永遠愛你”,其實說的,不過就是“電影”吧。是的,就讓他們在“電影”之中永遠相愛吧,至死不渝,永不分開。就像我們知道,我們從今往后還會繼續(xù)熱愛電影一般。
篤定,確信,并一生一世地。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4
我并不在意過元宵節(jié),除了前些年組織同志們歡聚,近年都安靜度過。但雞年卻因兒子遠濤而過得有些不同。2月6日遠濤來信說,他和小周在舊金山買票進戲院看了今年提名的《愛樂之城》《月光》《曼徹斯特》,都精彩!稅邸非槿斯(jié)會在中國上映,他很樂意在線買票請我找朋友作伴,去花城廣場UA影院看,問我好不好。兒子在廣州不時請我去影院看大片,知道我不用手機,不會網(wǎng)上訂票,也不輕易去看電影。我復(fù)道:“今天是元月初十,過了元宵,才算過完春節(jié)。如果你在線買票請看《愛樂之城》,就是很有特色的禮物。我看了你給的圖文,這電影有很多舞蹈,我會很愛看的。具體時間由你定,如果傍晚我們會提前到花城廣場,可以拍攝些照片。先謝謝你!”兒子很快訂好2月11日晚的兩張票,于是我和朋友就去花城廣場。先拍照,再吃快餐(晚上才吃湯圓),接著觀影。
故事中,兩個小人物相識相愛,卻不可避免地因藝術(shù)與商業(yè)、夢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令愛情備受考驗一波三折,最終并非中國觀眾見慣的大團圓。但我覺得,這倒讓觀眾對愛情有更深刻的感悟。正如豆瓣一篇影評所寫,片尾的閃回是米婭對與塞巴斯蒂安的一切的追憶和想象:要是初識的那個用琴聲吸引了我的他沒有撞開我離去就好了;如果在酒吧奇夫(那個做樂隊的朋友)只是打招呼,沒有向他提出邀約就好了;如果我的獨角戲獲得成功而他也在看就好了;如果我們可以如平凡情侶,變成夫妻,變成父母,然后拖著手一起依偎在爵士酒吧聽我們的定情歌曲就好了。但就如之前評論說的':得失之間讓人嘆息的才是人生。
走出影院去坐地鐵時,朋友給遠濤發(fā)微信:“《愛樂之城》,很勵志很棒的電影,結(jié)局有些出乎意料。再次感謝!边h濤復(fù):“不客氣,佳節(jié)快樂!”后再復(fù):“剛又出去跑步回。很開心你喜歡電影!”噢,兒子在舊金山正是早晨呢。朋友又說:“嗯,堅持鍛煉,身體棒棒。我是比較鐘情歐美片。這種音樂劇類型的電影,表現(xiàn)手法很獨特,剛開場就讓人熱血沸騰,加上演員演技一流,故事耐人尋味,結(jié)局出乎意料,發(fā)人深思欲罷不能。影院環(huán)境、音響效果俱佳,非常愜意的一次視聽享受。”就以這段話作為本文結(jié)尾吧。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5
《愛樂之城》講述了一段發(fā)生在洛杉磯的愛情故事,兩位主人公米婭(艾瑪·斯通飾)和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飾)在遇到愛情之前一直追尋著看似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米婭希望可以完成一次不被打斷的試鏡能夠順利成為演員,塞巴斯汀對傳統(tǒng)爵士樂情有獨鐘,渴望開一家爵士樂餐廳。充滿未知的洛杉磯讓他們意外相遇,兩人因緣而遇互相吸引,隨后互生情愫陷入熱戀,到最后各自追隨夢想,到女主人翁在seb's酒吧看到實現(xiàn)夢想的男主人翁的演奏。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
1.很好的舞蹈整部電影洋溢著各種舞蹈,從最開始高速路上堵車的尬舞,看到的是馬路上、車上等跳舞的身姿,很有帶入感,感到歡快的'節(jié)奏。比如,這樣:
再或這樣:
這樣:
到處洋溢著舞蹈,到處充滿生機。
2.貼近生活的追夢故事這部電影拍得很好,當然演員也演得非常好,很有帶入性,讓觀影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也像生活中追隨夢想的人。只要你是奮斗在夢想上的人,都會被電影中男女主角的追夢所打動,也能夠感受到夢想沒有實現(xiàn)前,遇挫時的無奈和不安,也會感受到別人的不被理解和深深的惡意。
所有的痛楚、辛勤的努力,以及不理解都只能自己扛。
夢想是一個人堅持下來的唯一動力,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是幸福的,當然也是充滿冒險的。夢想沒實現(xiàn)前,一切是看不透的,一切顯得那么的不確定,猶如黑夜中前行的人們。
夢想實現(xiàn)時,是劃過眼角的淚痕;夢想沒有實現(xiàn)時,是流過臉頰的汗水。這部電影同樣告訴我們,唯有不放棄,夢想才能實現(xiàn);唯有不放棄,生活才有意義。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6
《愛樂之城》是一篇很勵志的電影,很值得大家去觀看的一部電影,會對一些人起到很大的作用,使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這個電影講了米婭渴望成為一名演員,但至今她任舊只是片場咖啡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師,盡管不停的參加大大小小的試鏡,但米婭收獲的只有失敗。某日,在一場派對之中,米婭邂逅了名為塞巴斯汀的男子,起初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婭便被賽巴斯汀身上閃耀的才華以及他對爵士樂的純粹追求所吸引,最終兩人走到了一起。在塞巴斯汀的鼓勵下,米婭辭掉了咖啡廳的工作,專心為自己寫起了劇本,與此同時,塞巴斯汀為了獲得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開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歡的現(xiàn)代爵士樂,沒想到一炮而紅。隨著時間的推移,努力追求夢想的.兩人,彼此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在理想和感情之間,他們必須做出選擇。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向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向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和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影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xiàn)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夢想付出一切的動力嗎?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7
故事發(fā)生在當代的洛杉磯,寂寥的小演員米婭的志向是女演員兼劇作家,她沉迷老電影明星。她在華納兄弟的片場當咖啡師,經(jīng)常翹班去試鏡,如果真的接到戲,哪怕再小的角色也會讓她欣喜若狂。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系絲綢領(lǐng)帶的爵士鋼琴師,對藝術(shù)有著近乎潔癖的追求。他想開間俱樂部,但他所癡迷的音樂更適合博物館,幾乎沒有人會愿意花錢去聽。
同樣追求夢想的兩人在這座城市里遇見彼此,他們由一開始相看兩厭,到后來在一個美好的`夜晚——浪漫的星空下,有感而發(fā)地唱歌跳舞,而在歌舞中,他們是那樣的契合,有默契,成為了彼此的知音,墜入了愛河。在一起生活的過程中,他們彼此鼓勵對方不要放棄夢想。而后在一次偶然,塞巴斯蒂安聽到了米婭跟母親的電話通話,塞巴斯蒂安知道如果想給米婭安定的生活,繼續(xù)堅持自己的夢想是不可靠的。塞巴斯蒂安違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在尖叫的觀眾面前擺弄音樂合成器。但在逐漸達成夢想的同時,藝術(shù)與商業(yè)、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朦朧博弈,兩人的情感也面臨抉擇和考驗,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挫折、分歧后,他們彼此仍然鼓勵對方不要放棄夢想。
故事的最后,這對情侶各自完成了自己夢想,但他們的愛情卻沒有延續(xù)下去。對于這部影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的最后十分鐘。故事的最后十分鐘,米婭跟他的丈夫偶然去到了塞巴斯蒂安的俱樂部聽音樂,塞巴斯蒂安看到了坐在臺下的米婭和她的丈夫。塞巴斯蒂安有感而發(fā),彈奏了一首Mia&Sebastian’sTheme,包含了塞巴斯蒂安對他們的愛情美好的幻想,幻想兩個人一路的相識、相知、相戀、結(jié)婚、生子,毫無爭吵、分歧,一直甜蜜,幻想著陪在米婭身邊的男人是他,而這首曲子塞巴斯蒂安沒有彈下最后一個音,似乎是希望這段美好的愛情不會結(jié)束,這首曲子是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相識時候塞巴斯蒂安彈的曲子,我相信,米婭肯定也聽出來塞巴斯蒂安少彈了最后一個音,也應(yīng)該明白了塞巴斯蒂安的寓意。
很明顯,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個話題,愛情、理想與現(xiàn)實,主人公戰(zhàn)勝現(xiàn)實、實現(xiàn)理想,同時也結(jié)束了愛情。有人說,這樣的結(jié)局是美好的,他們的愛情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時刻,是它不會被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所消磨殆盡,使其還能在日后回想起還能想起它的美好,嘴角還能上揚,淺淺微笑。而我對這個觀點頗為贊同,但仍會感到惋惜,還是會在電影散場后痛哭著說為什么男女主最后沒有在一起。或許,最后沒在一起也是這段感情一個完美的句號吧。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8
《愛樂之城》是本次奧斯卡熱門片之一,基本上也被觀眾和評論家們欽定的一部得獎片,雖然是久違的歌舞片,但關(guān)鍵情節(jié)并不完全由歌舞推動。雖然篇幅顯冗長,歌曲也并不如《悲慘世界》或者《冰雪奇緣》來的讓人眼前一亮,有過譽之嫌,但瑕不掩瑜,通過兩個小時載歌載舞撒狗糧,到最后光陰荏苒物是人非的假想穿越,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復(fù)古的風(fēng)格,飽暖的色彩,悠揚的旋律掩映下的一鍋老火慢燉的毒雞湯——陪你走向成功走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愛的那一個。
也許人們早已厭倦了關(guān)于骨感現(xiàn)實和俗套愛情的故事,但令人欣慰的是,當你真正在看這部影片時,愛情故事早已融化在了視覺和聽覺的兩重享受中。影片在開頭公路的熱舞中,導(dǎo)演利用長鏡頭營造出舞臺劇般的浩大延伸感,拉近觀眾與電影音樂表演的距離。同時,長鏡頭的沿用寫實了神似《了不起的蓋茨比》爵士年代的奢靡晚會。影片最后,在一幀幀極具印象派輕油畫感的蒙太奇剪輯中將敘事推向了高潮。鋼琴聲落之時,沖突已化解,結(jié)局是喜是悲,一目了然。
與《泰坦尼克號》里的愛情傷情的最大的不同,《愛樂之城》中的愛情,沒有遭遇到外力的巨大脅迫,所以,這里面的愛情沒有生離死別之慟,但《愛樂之城》卻更逼近普通人的愛情存在:曾有過偶然的相逢,曾有過轟轟烈烈的投入,曾有過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然而,一切都會棄之于腦后,昔日袒露出自己所有的秘密,讓對方快樂又享受著對方給予的快樂的.一切,日后都會成為傷害對方的一種利器。
感謝這部影片予我們的靈魂得以休憩之地,F(xiàn)在是速食時代,新的東西永遠被迅速置于眾目之下沸騰,在不到三五分鐘漫不經(jīng)心的消遣之后化為焦炭,F(xiàn)實如饑不擇食的巨人,吞噬著這些速生速朽的事物而成長,它們是否真的蘊含著心意,是否真的令人著迷,誰又會關(guān)心呢?而這部影片,讓夢想真的變得熠熠生輝,為了追求感動,絕不向現(xiàn)實的荒謬妥協(xié)。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9
因為你說要推薦一部好電影,說你看了《愛樂之城》你壓抑了好久的心情舒服太多了,趕緊跑去看!好猜測一下你到底遭遇了什么,畢竟這世界上能壓抑你的事情并不多。果然好電影!
理想的頭屢撞現(xiàn)實的釘子的題材竟然被拍得如此奇幻。各種失意都沒能阻擋和磨滅男女主角為理想奮斗為愛做出犧牲。各自的夢想終究在愛人的支持和鼓勵下實現(xiàn)了。曾經(jīng)相愛的人卻咫尺天涯,心里面互相守望現(xiàn)實中各奔東西。
電影最高妙的地方是: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和心愿用歌舞劇的表現(xiàn)手法夸張地與現(xiàn)實相互映襯,既把現(xiàn)實的殘酷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又把理想襯托得無限美好,但是卻并不讓你絕望于二者之間遙遠的距離。
用星空里云端上動人心弦的舞蹈來表現(xiàn)令人心馳神往的愛情。爵士樂酒吧里理想各自實現(xiàn)生活中互相失散的兩個人意外的'重逢,鋼琴彈奏起人生初見的那首曲子,才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砰然心動的一切依然還在。憂傷回眸的米婭看到塞巴斯丁不舍的眸光和一抹最終釋然并祝福的點頭微笑后也含淚頷首離去……
在最艱難的時候一見鐘情并互相鼓勵支撐,在看到希望的時候互相祝福并各自離去,在理想相繼實現(xiàn)后意外地重逢又再理性而無奈地告別……
你看到什么了呢?既然理想的頭注定要碰到現(xiàn)實的釘子,你還會努力前行嗎?就因為無論多糟糕的狀況你都有可能遭遇最美妙的愛情?即使無論多么動人心弦的愛情都有可能在互相奉獻的途中迷失?只要有夢想,哪怕你千辛萬苦為對方實現(xiàn)了自己當初的理想?yún)s最終失去了她,也一定會相信互相守望過的心始終會有和當年一樣的熱情與溫暖?
在未來漫長而未可知的歲月里,你一定會越來越堅定的相信愛才是這世界上真正無堅不摧的力量!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0
情人節(jié)上映的這部LA LA LAND,其實并不適合情人節(jié)看,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這部影片囊括了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dǎo)演等重要獎項在內(nèi)的14項提名,聽說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赐瓴虐l(fā)現(xiàn),它的完美歸于結(jié)局的不完美,雖然影片的最后在某個平行空間展現(xiàn)了happyending:男女主一吻定情、結(jié)婚生子、快樂的.生活?此仆昝溃瑓s有點不真實。
石頭姐艾瑪·斯通飾演的米婭是個一心想成為著名演員的服務(wù)員,平日靠打工維持生計,她利用一切機會參與各種試鏡,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高司令瑞恩·高斯林飾演的塞巴斯丁是個爵士樂手,熱愛過時的爵士樂,夢想開一家爵士樂酒吧,卻因圣誕夜彈奏兒歌而慘遭開除。于是,懷有夢想?yún)s失意的兩人相遇了,他們墜入愛河。生活并不是只有愛情就可以,還要有面包,倆人對夢想的不同態(tài)度導(dǎo)致了最后的分道揚鑣。
看上去女主為了男主愛屋及烏,因為男主接受了爵士樂,卻無法忍受自己和男主之間逐夢的現(xiàn)實落差,然男主為了女主拼盡全力幫助她逐夢,守護她的夢想。分手之后,女主如愿以償收獲了事業(yè)和愛情,男主堅持了自己的初衷。
最后他們的身邊都不是原來的他,王子和公主的愛情只適合存在于童話里,F(xiàn)實永遠是殘酷的,然曾經(jīng)擁有那就是美好的。講真,男女主并不適合在一起,他們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最后構(gòu)想的結(jié)局才會讓人覺得如此之美好,美好到讓人哀傷。
最后感謝時光網(wǎng)讓寶寶在杜比全景聲廳感受這部歌舞片,音效棒棒噠。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1
剛看完――2月14號晚上11點看的,電影院人不多。流淚好幾次,淚水最多是女主角第二次casting即興講故事那段。
感想挺多,要捋一捋。
看完整部電影一想,其實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講的就是兩個人各自有夢想,相遇、相知、相互支持,最后各自追夢的故事。但是為啥我這么感動呢?
想來有三個原因。一是電影拍得很好、演員演得很好,跟真實生活一模一樣。二是賣保險讓我增加了很多辛酸的經(jīng)歷,看到電影更有感觸。三是我的感官更敏感了,不管是聽音樂、看舞蹈、觀察人物表情、聽臺詞等等,都能給我強烈的感受。
感動的第一條線索是人文主義。“漫天繁星是否為我閃耀”這類臺詞、給人物的特寫燈光等等,讓我為小人物的夢想感動。但是感動之余,我聯(lián)想起最近在《未來簡史》里看到的人文主義,一想到人物主義其實也就是這幾百年的產(chǎn)物,就覺得我現(xiàn)在的感動也挺有意思的,因為如果是在17世紀或者更早,我的感動可能被視為愚蠢、反社會。我進而又想到《未來簡史》提到的人文主義的三個主流分枝,就在想《愛樂之城》屬于哪個流派呢?
全程看下來,肯定是“自由人文主義”了,但是看到結(jié)尾男主角臉上淡然的微笑和女主角略帶憂傷的微笑,我覺得又有些“進化人文主義”的色彩。
不管怎樣,歌聲、舞蹈、故事、鏡頭、燈光,從頭至尾都在打動我。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們)特別會講故事。結(jié)尾女主角坐在cafe里觀賞男主角彈琴時的聯(lián)想就很自然、浪漫又真實。燈光和鏡頭我尤其喜歡。通過不同燈光的變換,人物的心情、電影的情緒就很容易被感受到。
崇尚夢想、犯錯、略微的'瘋狂,也很感動我。
電影一開頭男主角就有句臺詞,一下子抓住了我。男主說:“我現(xiàn)在就是要讓生活打擊我到底,等它累了我就反擊。” 男主對別人說的這句話,既體現(xiàn)了他的無力感,又體現(xiàn)了他的斗志,簡直跟我的情緒一模一樣。他的隱喻非常鼓舞我。
男主第一次為女主講解爵士樂的部分也讓我挺震撼,原來他是這么聽、看爵士樂的。原來那么多樂器每一個都是即興、同時又很恰當?shù)厣L在一起。好神奇。
感動的第二條線索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支持。男的跑偏了女的就鼓勵他、支持他,女的跑偏了男的就鼓勵她、支持她――完美。尤其是男主去女主娘家找女主那段,女主說自己不想去第二次casting是因為她知道自己一定會失敗,不想自取其辱――我簡直覺得這就是在說我呀!去年有幾個月最艱難的時期,我就是這么想的,失敗了太多次,已經(jīng)不敢再嘗試了――這部電影里我看到了好多自己的經(jīng)歷呀……
感動的第三條線索是歌舞。看著開場的舞蹈我就特別感動,特別感激自己沒瞎、沒聾,我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真的是老天賜給禮物,否則我就無法在電影院里享受這么美好的歌舞了?粗粗揖驮谙耄瑸樯陡栉杳髅魇翘摶玫,我卻這么感動呢?原來,要么是因為歌舞放大了我心中的樂觀、快樂的部分;要么是因為歌舞里的快樂我永遠都無法完全擁有,所以看到電影里演出來就特別感動。后來男女主角之間的舞蹈,你也可以從他們的舞蹈中感受到那種恰到好處、不遠不近剛剛好的浪漫和情感。
看到“5年后”那個部分,我就一直在想,這個結(jié)局的出現(xiàn)是為什么。想到了二個可能。
第一,男主的實力確實不夠,所以進不了好萊塢,就算女主也幫不了他,于是女主放棄了他。
第二,男主實力夠強,只是價值體現(xiàn)得比女主晚。我覺得這個情況可能性更大,因為這么牛逼的女主當時能看上男主,說明男主還是有實力的。況且,男主還是出名過的,有大公司愿意培養(yǎng)的,就算他后來放棄了,那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想再出名也是不難的?杀木褪桥鞯墓乐岛芸旄狭藘r值,換句話說,女主很快獲得了溢價。男主的估值早晚也會跟上價值,而且按照電影的情節(jié),估計電影結(jié)尾那會兒男主離成功就不遠了。然而造化弄人,就在男主的價值浮現(xiàn)落后女主的幾年里,女主和別人生了孩子。如果這種可能性成立,那么造成這個結(jié)局的責(zé)任就在女主了,因為男主有實力,其實女主幫他就可以了,畢竟女主的命運能起死回生也是男主幫的。但是女主為啥沒幫他,卻跟一個有錢的男人結(jié)婚了呢?我估計是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有錢的男的,女主也不能成這么大的事兒。而既然靠這個有錢的男的女主才成角兒,女主也就沒法找回男主了。所以本質(zhì)就是女主的人生中,成就比感情更重要。既然這樣,無可厚非,這也就是“進化人文主義”的所在了。
結(jié)尾那段幻想,我仔細一想,很可能是男主角的幻想而不是女主角的,因為女主角如果想要那種生活,早就幫男主出名了。那段情節(jié)的鏡頭既然也是由男主彈琴開始的,那也更可能是男主的幻想。女主就算也有同樣幻想了,我覺得也僅僅是幻想而已,她沒真想實現(xiàn)。
這部電影也提醒了我,夢想一定要大,否則就像男主角這樣,人家女主做夢是到好萊塢結(jié)果就真去好萊塢了,你小子的夢想就僅僅是開一家爵士樂cafe,就算實現(xiàn)了也僅僅是一家cafe。真真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啊……
想了這么一通,我覺得還挺慶幸,因為電影的情節(jié)在現(xiàn)實中不太可能發(fā)生。在男主參加商業(yè)樂隊、女主提醒他夢想的部分,我就感覺不太現(xiàn)實了,F(xiàn)實中女主肯定會支持男主賺錢、同時提醒他夢想。我不相信有哪個女人會讓男朋友放棄一條閃耀的明星路、僅僅在老家開個cafe的。
不過還是很感動,眼淚還是流了很多次。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2
毫無疑問,《愛樂之城》是這次情人節(jié)檔的最大贏家。早在上映之前,就橫掃各大頒獎禮,金球獎7項提名全部命中成大贏家,奧斯卡獎又再獲14項提名領(lǐng)跑。這使得本片在2月14日內(nèi)地上映前已吸引許多期待,成為“未映先熱”的作品。但自上映后,《愛樂之城》卻在國內(nèi)引發(fā)爭議,口碑兩極分化。一派認為觀眾不要輕易將其捧為“神作”,過分抬高該作的影響;一派則指出《愛樂之城》情節(jié)與畫面皆屬上佳水準,有可能成為影史經(jīng)典。
不少看過電影的觀眾卻調(diào)侃,千萬不要和現(xiàn)任一起去看《愛樂之城》,因為這是一部寫給深愛的`前任的電影,在一些觀眾看來,女主Mia的“人品”堪憂,她在主動拋棄男友Greg后,當天晚上就和男主Seb在一起的情節(jié)被認為是電影主角塑造上的敗筆,故事也因此被觀眾諷刺為“一個癡情男和一個渣女的故事”。
也有不少自媒體卻認為這正是《愛樂之城》的魅力所在,“虹膜”翻譯著名影評人大衛(wèi)·波德維爾的觀點認為“向經(jīng)典歌舞片和其他經(jīng)典電影致敬,是這部電影古典的一面!彪m針對作品故事性來看來看,幾幕場景略顯單薄,“但如此集中于一對情侶的音樂劇也許值得試驗”。
但是不少網(wǎng)友表示電影內(nèi)容令人大失所望,豆瓣網(wǎng)友Prufrock如是描述電影:“平庸冗長,臺詞糟糕到可怕的電影!币灿芯W(wǎng)友表示電影立意深遠,值得一看,網(wǎng)友楓小莫這樣描述她的感受:“十年前一部戀戀筆記本,十年后一部愛樂之城。說的都是錯失的夢想和愛情,演的都是浪漫的不著調(diào)男文青和性格張揚又復(fù)古風(fēng)格的美國小妞!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3
我從來不覺得對一部電影的褒揚會被評論為過譽,因為電影終究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會引起人的共鳴,所以能與我有感情交融的電影我一定會毫不吝嗇地獻上贊揚,更別說在視覺上是如此靚麗的一部電影了。
電影開頭穿插著介紹了兩個逐夢的年輕人是如何失意,再到茫茫人海中的無數(shù)次相遇,有人會說這太巧合了,是啊,因為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場夢!電影里的橋段也有預(yù)示,比如在星空中舞蹈的時候,好萊塢的歌舞片似乎都喜歡把人從現(xiàn)實中抽離出來,一邊嘆服它的美好,一邊嘆惋它的虛無。但兩個人的感情絕不是虛無的,雖然不能采用普通愛情片的敘事手法,開頭交代的兩個人的背景已經(jīng)足夠推動故事的發(fā)展了。接著就是道出各自的夢想,后面的劇情其實不用多想,我想講的是里面的歌舞。
客觀來說,舞蹈的編排是趕不上黃金時代的,但導(dǎo)演懂得揚長避短,通過各種調(diào)度使節(jié)奏很到位,演員卡動作也很有張力,鞋子踏在地上的踢踏聲悅耳清脆。為了更有代入感,剪輯很多淡出、疊影,溶化的手法,包括片頭和結(jié)尾,都是極富年代感的字體和畫質(zhì)。服飾設(shè)計有沿用也有革新,裙子肩膀的裁剪和甩起來的裙擺都像極了黃金時代的風(fēng)格,但是顯得更加輕盈,裙子上也沒有繁雜的裝飾,融合了現(xiàn)代設(shè)計少即是多的設(shè)計理念。
場景真是美絕了,對于一個很注重電影美術(shù)設(shè)計的人來說,每一處的.場景構(gòu)思都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美到可以讓每個對憧憬美好的人做夢,你能想象一個滿天繁星倒映在深色的水面上,兩個人踏著星光翩翩起舞的畫面嗎?雖然也是借鑒,但好萊塢現(xiàn)在的工業(yè)水平還是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就是導(dǎo)演通過鏡頭的晃動推拉切入到場景的鏡頭也要加分,讓觀賞的人沒有停歇的機會。其實導(dǎo)演的剪輯能力在《爆裂鼓手》中就可見一斑了。
在渲染情感的方面,歌舞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首歌的歌詞都很應(yīng)景啊,再加上導(dǎo)演對節(jié)奏的掌控能力,情感爆發(fā)處震撼人心。相比高司令,石頭的表演跨度更大,特寫鏡頭很多,其實石頭的表演能承受這么多獎項也是電影本身加成了。
最后的結(jié)局并不美好,一個冰冷的事實橫亙在兩人面前,現(xiàn)實是一道跨不過的坎,有一個懷揣著獨立音樂人夢想的同學(xué)告訴我說,看完后想了很久,太有帶入感了。我覺得,每個向現(xiàn)實低頭的做夢者都會感同身受,女主所處的環(huán)境就是一個讓人幻想的地方,看完電影真的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4
怎么說也是榮獲了頒獎季200多個大獎的影片,這部《愛樂之城》確實是一部好聽、好看的影片,頒獎季實至名歸。
這是一部有夢的電影,有夢即能共鳴,這就是《愛樂之城》為什么能夠感動整個好萊塢的原因。
獻給整個好萊塢的夢境
好萊塢并不永遠是紙醉金迷的世界,他對于成功人士來說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名利場,對于普通年輕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是它對于底層的工作者來說,是一個未知的黑洞,你不知道走進黑洞之后,會遇到的是災(zāi)難還是機會。所以,與其說《愛樂之城》是一部讓整個好萊塢沸騰的影片,倒不如說是好萊塢每個底層工作者的辛酸堆積起了這部電影的沸點。
這是屬于好萊塢自己的故事,而這部影片正是用好萊塢自己的故事撼動了好萊塢電影人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兩個處于好萊塢名利場最底層的男女,懷揣著各自的明星夢,他們相遇、相愛、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他們懷揣著遠大的理想,做著最底層的洗涮工作,來維持生存。他們披荊斬棘、克服困難、永不氣餒卻看不到前途與結(jié)局,有些人抓住機會一飛沖天,有些人一輩子也沒有出頭的機會。這樣的故事,在好萊塢、在香港、在巴黎、在紐約、在倫敦、在上海、在深圳,甚至在北京,每分每秒都在上演著。
歌舞,只是電影的'外衣這部電影,而內(nèi)核便是這部電影的情感。這是一部有真情的電影,他讓所有的年輕人能夠在當中找到共鳴,不管你是正在奮斗中、還是功成名就后,都能夠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現(xiàn)在或者以前的影子。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整體觀感
影片特別重視場景氣氛與色彩給人的主觀視覺感受,最典型的就是影片對于歌舞“走心”的運用,避免了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尷尬。
導(dǎo)演特別的知道,什么樣的歌舞調(diào)度能夠打動人的情感。影片整體色彩斑斕,主色調(diào)正如同電影海報那樣湛藍清澈,充滿了理想與夢幻的感覺。預(yù)告片中我們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導(dǎo)演對于場景燈光變化的運用能力,在酒吧中,周圍的燈光逐漸滅去,只留下鏡頭中的女主角孤獨的站在黑暗中,女主角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感無限放大,帶著一絲情緒的渲染,清楚的直達內(nèi)心。影片的高潮處,石頭姐和瑞恩高斯林在藍色的夜空中逐漸升起,翩翩起舞,也是兩人內(nèi)心世界甜蜜寫照。生活的孤獨與愛情的甜蜜,都是主觀世界中自己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早在去年的《爆裂鼓手》中,導(dǎo)演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了對于音樂和場景的理解。而這一次,音樂和剪輯的水平依然是絲毫不掉線的。影片中大量的出現(xiàn)長段爵士樂的表現(xiàn),通過場景之間富有節(jié)奏感的快速切換來豐富視覺體驗,而并不僅僅只是單獨的音樂欣賞。原本只屬于爵士樂粉絲的長段音樂表演,被賦予了一部電影應(yīng)該有的情緒。這些情緒,都表現(xiàn)了電影中年輕的底層奮斗者們生生不息的動力和被環(huán)境壓抑已久的亟待發(fā)泄的情緒,張力十足。
縱然是一部成色極佳的影片,也會有敗筆。這部影片的敗筆,也正是因為太過于自我,他宣泄了自己的情感,讓娛樂圈的成功人士和小伙計們產(chǎn)生了共鳴。但是如此一部以共鳴來打動人心的影片,如果褪去了共鳴感,就淪為了一部平庸之作。因為這部電影細細分析起來就是一部情節(jié)俗套的勵志電影,而且自動拋棄了那些沒有在社會底層打拼過的人群,也拋棄了只以學(xué)術(shù)的眼光來看待電影的學(xué)者。你可以說他俗套,甚至也可以說他給奧斯卡丟臉,因為他并不屬于你,它只屬于那些曾經(jīng)或正在底層掙扎的那些人。
自己人生的味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5
飯后徘徊在棕樹街的晏架街游樂場邊上,足球場上空無一人,旁邊的籃球場卻熱鬧非凡,傳來籃球摩擦綠色地面的吱吱聲響。
思緒萬千。
想起來香港也第六年了,時日如飛。六年前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儼然已經(jīng)不是同一個人。對這城市的感情,也是愈發(fā)糾結(jié)和復(fù)雜——我,屬於香港嗎?
我對香港的感情,自然和電影脫不了關(guān)系。老師篤定地說,我拍的東西比香港人還要香港。我卻充滿著懷疑,究竟我愛的是電影中的香港,還是我生活著的這個城市?何況,我還愛現(xiàn)在電影中的香港嗎?
雨傘之后,對香港的感覺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經(jīng)常性的,會深深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人。不敢也不想公開評述一些事件,因為很容易就政治不正確,也討厭無謂的謾罵爭執(zhí),非黑即白的標簽。感覺很容易就被人說我其實是個外來者,那標簽竟然像一份原罪。
我一直有原罪。那原罪好像是一份自卑,一份抬不起頭的孱弱。我從小向往著都市,從縣城中跑出來,流浪了十幾年,那份原罪沒有消逝,反倒變得強烈——我究竟屬於哪裏?
想起自己對於故鄉(xiāng),也總有牽扯不斷的思緒。在朋友中,我大概是最經(jīng)常回家的`人,對爸媽的牽掛,也好像比其他朋友來得強烈。好多人在外打拼,過年也無暇回去,但每年過年,雷打不動我卻一定要回到家中,任何工作也阻擾不了。
那時的我如此強烈的要離開故鄉(xiāng),而離開后,我卻一直放不下故鄉(xiāng)。想起賈樟柯說:離開故鄉(xiāng),才開始擁有了它——那句話打中了我的心。
我深知我多麼熱切地希望有一個家,有一片土地,有一個人,能讓我依戀與牽掛。電影是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而自由之外,心中的另一面,我卻無比希冀著家這個踏實、安全的地方。
未來的那個家會在香港嗎?也許心里常常冒出的是否定的答案。電影在哪裏都可以拍,但家卻只有一個。銅鑼灣書店的李波被逮捕后,香港不安的氣氛越來越濃烈,自己卻只有一份無力感。
這一年在香港,無論大環(huán)境、創(chuàng)作還是感情,似乎都遭遇了太多難題,但我還沒有放棄。
我相信的是,我還能繼續(xù)往前走,我也還有愛與等待的能力。
我總有一天能找到家的方向。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1-19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12-03
《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11-14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02-20
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03-13
看《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11-20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系列01-20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3篇11-19
《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 6篇11-14
《愛樂之城》電影觀后感 (6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