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1
《天氣之子》可以說是新海誠在商業(yè)片道路上的大成之作了,敘事的節(jié)奏把握得非常好,114分鐘的電影沒有一點拖泥帶水的感覺。整個故事情節(jié)也講究的是“短平快”,基本沒有在不相干的地方多花功夫。在電影院的時候真是沉浸其中了,感覺時間過了很久講了很多事情,看完的一刻又覺得時間過得如此之快。
畫面仍是新海誠一貫的風格,每一幀都可以拿來做壁紙。在本作中,場景相對固定——東京,不同天氣下的畫面烘托出了不同的氛圍。例如前半部分的陰雨讓人感覺十分壓抑,但最后延綿不絕的暴雨卻十分舒暢。(題外話,作為一個風光攝影愛好者真是看畫面都能感動了)音樂也延續(xù)了君名的水準,RADWIMPS的音樂一如既往的好聽。但個人感覺有些嗆頭了,在高潮處一曲接一曲,有些透不過氣。
故事或者說主題是本作的最大優(yōu)勢,也是本作的最大短板。拋開奇幻的背景,精良的制作,天氣之子講述的其實很簡單,即在特定時空背景下的愛情故事。男女主角由于一系列“偶遇”產生了“不可分離”的羈絆,在羈絆變得越來越深時遭遇了“難以抵御”的分離,最終經過不懈努力,甚至還放棄了很多東西(比如毀滅世界)重新走到了一起。所有的設定都是為此服務的,這就導致了看電影時覺得主題很飽滿,細細回味時卻感覺不夠。
當然,簡單的.主題并不一定不好,要在一部不到兩個小時的商業(yè)電影里講清楚、講好深刻的道理,很難。天啟之子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取舍,很多可以進一步挖掘的方向并沒有深入下去(例如個人的選擇,人與自然等)。舒暢的觀影節(jié)奏和這些取舍是分不開的。簡單的主題沒有錯,還能吸引更多普通觀眾,但有些商業(yè)片的“特質”也在本片出現了,這就讓人很難接受了。多處不合時宜直接的賣肉,雖然能讓觀眾會心一笑,但笑了之后恐怕會心寒,這不是我要的新海誠。關鍵之處用力過猛的情節(jié)讓人難免有些尷尬,直抒胸臆式的情感表達也過于直接,自然一點、平淡一些會更好。
至于人物塑造,我細細回想了一下,似乎沒有感受到片中人物各自的特質。有一瞬間覺得森島帆高和立花瀧沒有什么區(qū)別,天野陽菜和宮水三葉除了各自的特性設定之外好像也沒有很大的區(qū)別。須賀圭介應該能塑造得更立體一點的。人物畢竟是為了主題服務的,這種塑造方式我持保留意見。
總結,一部非常好的商業(yè)電影,一部非常美的新海誠代表作,主題拿捏得很準,表現得很好,細節(jié)之處還待完美。你問我喜不喜歡這部電影?當然喜歡!真是美的享受。你問我支不支持這部電影?當然支持!商業(yè)片就該這么拍,畢竟有句話: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2
前幾天,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攜帶者他的新片《天氣之子》在北京舉行了發(fā)布會和首映禮!在發(fā)布會現場,新海誠開場用中文與觀眾問好,顯然是特意學習了中文,雖然只有簡單的一句問候,但足以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畢竟國內的影市已經聞名世界了!
新海誠曾被粉絲譽為“新宮崎駿”的稱號,其作品擅長與青春愛戀有關,前作《你的名字》在國內收獲了超過5億的票房,這一次的《天氣之子》對于新海誠而言,中國市場是不可忽視的地方!所以,盡管日程忙碌,但還是協(xié)調時間來到北京!
說起《天氣之子》這部動畫,相信不少觀眾早已有所耳聞,在今年暑假的時候,《天氣之子》在日本上映,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績,累計收獲票房137億日元,目前位居日本20xx年年度票房冠軍!雖然不及前作《你的名字》250億,但依舊是備受好評!而且,《天氣之子》這部電影同《哪吒》一樣,同樣都是競爭奧斯卡!
同前作《你的名字》一樣,《天氣之子》同樣帶有日本神話的民俗設定,同樣是有關愛情的,同樣都有絕美的畫風、應景好聽的歌曲,但從初次觀影上看,距離《你的名字》還是有不少的差距,尤其是在劇情和角色塑造上,播出之后一定會引來觀眾熱議!至于為何要拿新片和《你的名字》相比,因為兩部電影的很多設定都非常的'相似,而且里面有一些特別的東西,到時候如果你選擇去看的話,就會知道了!
電影《天氣之子》講述的是高中生少年離家出走去東京,邂逅了擁有超能力的少女!少女的超能力就是可以控制天氣,但這種能力是有代價的!電影的結局很意外,不同于以往我們所看的超級英雄電影,但這樣的結局更讓人感覺真實,這才符合角色設定,最后,我只想說愛情真的是自私的!但如果是我,我也會這么做!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3
新海誠此番歷時三年的回歸作品,別具新意選用“天氣”為主題,是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思考。新海誠表示,“《你的名字!分筇鞖獍l(fā)生了很大變化,世界各地極端氣象愈發(fā)頻繁”。因此描繪出一個氣候錯亂、陰雨不斷的東京,在結合現實世界的同時,也為影片增添了奇幻感。
劇情很簡單,女主人公是可以有雨過天晴的魔力,但是會因為使用這種魔力而消失在人間,因為這種魔力可以帶給人們快樂,所以女主人公為了這份快樂使用魔力最后消失了。一開始建議使用魔力來賺錢的建議是男主人公提出的,但是他并不知道會有失去生命的后果,最后為了救女主人公拼盡了全力,happy ending!
從這部電影里,我感受到了每個角色的力量,也因為每個人發(fā)自內心的獨白和呼喊而感動得落淚。每個音樂和劇情配合地天衣無縫,里面的光線運用得如此獨到。
但不得不說,故事本身太弱了。首先,晴天女孩的能力沒有合理的解釋,所以我無法理解為什么該能力用多了晴天女孩就要消失,那如果這點不理解的話,我不知道接近兩個小時的`電影在干什么。其次,很多情節(jié)的轉換在我看來很莫名其妙:我非常不能理解那位大叔在最后非要攔著小伙子去找那位小姑娘,因為這件事根本和大叔無關啊;我也不太理解非要制造小伙子和警察之間的矛盾,使得小伙子去找小姑娘有重重阻礙這一點。所以經常會不知道劇情怎么就這樣發(fā)展了,會不知道一些角色在干什么,為什么會做那樣的選擇。
《言葉之庭》,《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是我認真看過的新海誠的三本電影。我最喜歡的還是《言葉之庭》,雖然它時間最短,大概40多分鐘,在我看來故事本身卻是最完整的,而且,我也很喜歡最后那個沒明說卻能令人憧憬的結局。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4
《天氣之子》的第一個畫面,雨滴撞在玻璃窗上,反射著城市夜晚藍綠靛紫的燈光,跳躍著濺開化成小水珠。撞在窗上雨聲、落在水潭中的雨聲、從地面反彈的雨聲,呈現出不同的音質。影像的表情、聲效的節(jié)奏感,致密而立體的場景描繪,充滿現實感又仿佛穿越異世界,將人瞬間帶入暴雨傾盆的東京。劇情展開之前,《天氣之子》首先展示的是動畫電影聲畫表現力的進化形態(tài)。
新海誠能否在新作中完成自我超越?《你的'名字。》三年之后,每個人都帶著同樣的疑問去看《天氣之子》。期待值與評價基準被無限抬高,人們屏息凝神,希望看到一部既深刻又精致,既娛樂通俗又具風格的電影。
面對十全十美的期待,新海誠的方向明確——《天氣之子》無疑是一部精致而具娛樂性的電影。在繼承以往的影像風格的基礎上,將視聽感官體驗推上了新臺階。雨和夜景兩個元素的大量出現,為《天氣之子》中實現的技術革新提供了展示臺!堆匀~之庭》的雨、《秒速五厘米》的坡道、《你的名字。》的神社,過去作品中的元素以更壯麗細致的樣貌出現。雨滴的下落速度,水的質感、街道上的每一塊看板、霓虹燈的明暗;大廈縫隙中的電線,樹木間隙落下的陽光——對東京這座城市的細節(jié)捕捉,讓人雙眼無暇追逐!氨诩埧衲А薄ⅰ靶潞U\濾鏡”這些稱呼多少帶著揶揄,而新海誠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并不懼怕“看膩了”的評論者,把細膩的畫面發(fā)揮到極致,并嘗試了更大膽的剪輯。長達數秒的黑屏,強化不安的情緒;近于航拍俯視東京的宏大視角表現整個城市的沉沒,這是此前作品中沒有的。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5
這部電影從開頭我就惦記著一個關鍵問題但是到結束也沒看到解釋,難受死我了。男主到底為什么都快餓死路邊了也一直貫徹自己的“東京好可怕,但我絕對不要回去”的詭異信念?毫無說服點。在東京也不上學,過著混日子人生就滿足了?三觀傳遞不太正吧。就算能理解是故意弱化處理,但男主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里給不出合理讓人信服的解釋根本讓人很難進入后面的劇情,因為沒有男主上京就不會發(fā)生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還體現三觀有問題的是女主有個小學生弟弟,弟弟對小女生左擁右抱好不愜意,小女友還為他騙警察。且不說姐弟兩人相依為命只靠姐姐打工掙的微博的錢過日子何來閑心泡妞,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男生多半比普通家庭更內向易自卑,但女主弟弟卻是開朗活潑自信爆棚。電影到后半出現了爆炸場景,還有大量跟警察周旋擺脫警車追蹤,襲警,掏槍等等畫面,莫名有種這部是新海誠跟柯南合拍的`即視感。
將近尾聲部分小姐姐跟男主表明身份,自己是晴女,想要結束時下一系列異常天氣只有自己回歸天空(離開這個世界)才可以。隨后解開上衣給男主看自己的身體,大塊地方變透明了,男主大哭說不要。我當時就覺得靠這個場景也太熟悉了吧,你是小美人魚么?要化成泡沫消失了?然后她真消失了。雖然這是個悲傷的場景但是我就是莫名,煽情情節(jié)安排都很刻意,完全代入不了。
然后說說我認為天啟之子很棒的地方,這也是我覺得比君之名更好的地方。那就說男女主相處的過程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鳴,男主為女主挑選禮物這個情節(jié)(先詢問和女主關系好的人,然后選禮物時的猶豫不決),像極了本科時候的我。
了解了解日本民俗學和民俗故事好不好,對于我們異鄉(xiāng)人是理解不了這個結局。如果不看相關的書,你根本意識不到陽菜的女性形象對于日本到底意味著什么、東京沉沒為什么是那么展現的。請不要臆測所謂資本和新海誠的心態(tài),想了解請去看訪談和小說后記。還有阿誠的電影不光只有君名。
畫面好看歌好聽,劇情我和我的同學們看完都表示白看了,讓腦子停止思考的牙白畫面都在最后半小時吧,青少年犯罪大全,烈日高照時從池袋奔到新宿的狠人男主,本該最感動的橋段也在提醒大家這小子犯法了,看完電影就下雨我真的以為東京要完蛋?赡苁俏易约旱膯栴},是我被法治思想荼毒了。所以國內《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的檔要推到什么時候啊,湯淺老賊太會拍啦,電影90分鐘我至少哭半個小時,看完了一段時間聽到主題曲還心痛,在朋友圈踩一捧一了好久人本自私,大無畏留給的只有超脫凡俗的圣人與思想者,凡人還是在自己世界的好,不侵犯他人利益便可。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6
相信大家看《天氣之子》,很多都是奔著“新海誠”這個招牌去的。不過,新海誠表示這一次的《天氣之子》不會是想要和《你的名字》一樣,成為一種標桿,所以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這就對這部電影的一些評價產生了影響。
雖然看得人挺多,但是評價卻是較為兩極分化。目前各大網站的平均評分基本上是中等偏上的級別,既不是非常不好,也不是非常優(yōu)秀的感覺,一些低評價的觀眾給出的理由是對這部電影的價值觀產生問題,并且觀觀影結果并沒有達到預期,有些失望。
其實,新海誠應該突破《你的名字》中的一些刻板印象,這就像是一個演員需要演繹出不同的角色一樣,若是只能記住一個經典,那他是一個好演員,但是這樣恰恰是這個演員自身無法接受的后果,新海誠應該也是如此吧。
《天氣之子》這部作品,或許從一開始就并不是一部要超越《你的名字!返淖髌罚且徊坑幸獾倪h離你的名字的作品;蛘哒f,就像新海誠在訪談中所說的那樣,一部“充滿了任性”的作品。確實,在世界與少女的抉擇中毫不猶豫的選擇陽菜的帆高,這種“直球”出現在一部如此體量的片子中確實讓人感受到一種任性。但是,讓我最疑惑不解的是,在人們異口同聲地提到他們無需為天氣的驟變感到愧疚,無需為世界的改變承擔責任之時,在最后的場景中,目睹朝著淹沒的城市獻上祈愿的陽菜,帆高卻堅決地否定了人們的看法,用最肯定的口吻說出——
不是這樣的,世界并非從一開始就是瘋狂的。是我們改變的。是在那個夏天,那片天空的穹頂上,我選擇的。比起青空,更重要的是陽菜,比起眾多的幸福,更重要的是陽菜的生命。于是我們也祈愿了,無論世界的.形態(tài)變成什么樣子,我們都會單純地活下去。
但是與這堅定的口吻所不相符,帆高的臉頰卻流下了莫名的淚水。面對陽菜的“沒問題嗎?”的疑問,帆高整理了自己的心情,又找回了堅定的口吻,發(fā)出了整個作品中最強有力的的臺詞,最有信息量的結尾。
如何看待這個結尾,我還沒有能夠將心中的這股感受整理完畢,不過,或許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在小說版的后記中,新海誠提到,這個結尾在制作過程中一直沒有最終決定下來。他一直沒有能夠準確捕捉到兩人在此時的情感。最終讓他做出決定的,是洋次郎一開始提出,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用處的曲子。于是新海誠這么說道了:(他們的心境)全部都已經寫在這里了。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11-30
電影《天氣之子》觀后感12-03
天氣之子電影觀后感(通用32篇)04-16
天氣之子觀后感11-23
《天氣之子》觀后感08-31
《天氣之子》觀后感10-05
天氣之子觀后感10-07
天氣之子觀后感6篇11-25
《天氣之子》觀后感11篇11-10
關于電影獨龍之子高德榮觀后感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