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遷徒的鳥》觀后感
當觀看作品時,我們會沉浸在情節(jié)之中,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在寫觀后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遷徒的鳥》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看完《遷徙的鳥》,我依然羨慕鳥兒,羨慕它們能如此簡單地將神州大地的美色盡收眼底。蘇老說過: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若換是鳥兒,恐怕就不能引起這么多共鳴來,畢竟這種事情對它們來說實在容易了,容易得就象我們炒菜時任我們多加點鹽還是多加點醬油那樣。
只是,這種羨慕開始有了一種沉重。
《遷徙的鳥》花了雅克·貝漢4年時間耗資4000多萬美元;拍攝隊伍多達600人,其中包括17名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景點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膠片長達460多公里。在4年的拍攝過程中,雅克;貝漢的隊伍用了整整一年來親近鳥類,讓它們逐漸習慣人和各種攝影器材,讓它們漸漸覺得這些東西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覺得人就是它們的同類。
其次,無法忘懷的是片子那悠揚自然動聽美妙令人如癡如醉的音樂,配上那天籟似的鳥聲,那森林的山風,那拍岸的海濤,還有其余各種大自然純凈的聲音,再加上高科技的數(shù)字音效,觀眾一下子仿佛身臨其境,跟隨著音樂或緩或急,或簡單或悲傷。
當我們以為已忘卻了這世間的塵囂時,是那清脆的槍聲,又讓我們不得不從鳥兒的喜怒哀樂中回到現(xiàn)實中來,回到這個殘酷甚至殘暴的現(xiàn)實。正是靠超凡的影片剪輯,才得以將460公里的膠片濃縮成92分鐘的精彩,沒有絲毫雜亂,沒有半點沉悶,一切就這么靜靜地展示著。據(jù)統(tǒng)計,整個片子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沒有任何的說教和口號,正是這種留白這種逼人的自然,從內(nèi)心深處打動了觀眾,并留給了觀眾更多時刻靜靜地去思考去感受。
而片子的背后,最我令我折服的是導演和劇組人員在拍攝過程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堅韌,那種決不罷休的精神。投入再多金錢,投入再昂貴的設(shè)備,沒有這種精神就不可能有這部片子。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的守候,我想拍攝組必須也隨著鳥兒經(jīng)歷了一次人生征途的遷徙,甚至換來人生的大澈大悟。
大自然是讓人懾服的,一切生靈在高空的鏡頭下沒有貴賤之分,都顯得那么渺小和無力。要讓人類更多朋友,讓地球更加祥和,我們就就應放下手中的刀槍,放下心中的刀槍。
【《遷徒的鳥》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師帶徒總結(jié)01-06
導師帶徒總結(jié)07-16
司馬遷名言02-07
司馬遷的名言01-15
司馬遷的作文03-30
師帶徒總結(jié)徒弟01-26
師帶徒徒弟總結(jié)10-27
公司導師帶徒總結(jié)05-21
“導師帶徒”活動總結(jié)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