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直面自身錯誤走好人生每一步哲理文章
現(xiàn)實中有人犯了錯,不是坦然面對、認真改正,而是千方百計地設(shè)法隱瞞。有句話說得好,當你撒了一個謊,你就得用一千個謊來圓。出了錯并不等于無法挽回,但切不可文過飾非、知錯不改。否則,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徒增笑柄。
是人就會犯錯,歷史上的名人概莫能外。
孔子在承認錯誤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澹臺滅明是魯國武城一個長相丑陋的人。當初他拜孔子為師之時,因其長相的關(guān)系,孔子對他有些偏見,認為他不會有多大出息。當這個弟子學(xué)成之后,去了南方,廣招門徒,成為儒學(xué)的一個重要支派。
孔子知道后,坦承自己的失誤,感嘆道,“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還有一次,孔子到武城這個地方考察。此時,孔子弟子子游正當武城宰。在考察過程中,孔子聽到了音樂聲傳來。他微微地笑著說:“宰雞哪里有必要使用宰牛的刀呢?”言外之意,讓子游治理武城是大材小用了。
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xué)習(xí)大道就會愛別人,平民百姓學(xué)習(xí)大道讓他們做事就會做得更好。”孔子意識到自己的說法有問題,就趕緊對身邊的弟子們糾正說:“你們記住,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前面的話是說笑話而已!
陳司敗曾與孔子談?wù)撈痿斦压欠穸Y這一問題?鬃赢敃r的觀點是,昭公知禮。二人分別之后,陳司敗又和巫馬期論及此事時說,我聽說君子無所偏私,難道孔子偏袒昭公嗎?昭公從吳國娶了一位夫人。而吳和魯同為姬姓國家,按照周禮“同姓不婚”,不能叫她吳姬,沒辦法只好稱她為吳孟子。昭公如果懂禮,那么天下誰不懂禮呢?
當巫馬期將這些話轉(zhuǎn)告給孔子時,孔子說,“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币馑际钦f,我孔丘真幸運,有了錯誤,別人一定給我指出來。你看,圣人如此有雅量,毫不避諱自己言論上的錯誤。
有其師,必有其弟子。子路聞過則喜,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在《孟子?公孫丑》中提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弊勇仿勥^則喜,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就會很高興,因為又可以提升完善自己了。
真沒想到以粗魯、直率著稱的子路在孔子教育之風(fēng)的吹拂下,也變得敢于直面自身過失。
大禹聽到了別人好的建議,就會給人行禮以示感謝。舜更不得了,他對于行善,沒有自己與他人之分,善于舍己從人,以拋棄自身的缺點,接受別人的優(yōu)點為樂。所以他從一位種莊稼、做瓦器、當漁夫一步步做到了天子?梢,改正錯誤,才能走向成功。
孟子評論道,“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蔽e人的優(yōu)點來做善事,這就是與別人一道行善。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與人為善。
即使博學(xué)如蘇軾,也有犯錯的時候。蘇軾有一次去拜訪王安石不遇?吹酵醢彩雷由嫌幸皇走未有完成的詩寫道:“西風(fēng)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碧K軾認為秋菊是最耐久的,不會落下花瓣的。
于是就提筆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后來,蘇軾被貶黃州,看到那里的菊花片片紛落的樣子,不禁感慨萬端,認識到自己當時的粗淺。
我們常人更會犯錯,甚至?xí)蟹浅5图夊e誤出現(xiàn)。但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不承認自身錯誤,更可怕的是明明錯了,卻百般抵賴、千般掩飾!奥暉o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卑l(fā)出的聲音再小,也會有人聽得見,行動再隱蔽也會顯露。錯誤豈能通過掩飾就能掩飾得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只有在改正自己的錯誤中才能求得進步,取得個人素質(zhì)的提升。從聞過則喜的子路到與人為善的歷代先賢,我們得到的最大啟示可能就是敢于直面自身錯誤,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直面自身錯誤走好人生每一步哲理文章】相關(guān)文章:
用心走好每一步的作文(精選20篇)11-28
直面錯誤作文范文05-20
走好人生每一步演講稿10-07
經(jīng)典人生哲理文章10-06
人生哲理文章12-30
走好每一步演講稿04-04
踩穩(wěn)每一步作文10-10
人生哲理文章300字10-06
感悟人生的哲理文章八篇03-07
人生哲理文章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