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又見風箱散文
中秋節(jié)前,我回了一趟娘家。中午時分,我提了兩瓶酒去看望四嬸。一進門,看到四叔和四嬸正做飯。四叔坐在灶膛旁燒火,四嬸搟餅、烙餅,十分忙碌,我抽空和他們說著話兒。灶膛里的火不甚旺了,四叔快速手拉著一根線,扯動一個圓圓的東西。于是火就立刻旺了起來。眼睛不由一亮,嚷了一句:“嬸,你家有這東西?這可是老古董呢!”嬸告訴我,這東西一直沒扔,現(xiàn)在又拿出來派上了用場。
其實這個物件就是風箱,農(nóng)村做飯靠燒柴禾。風箱起著吹風助燃的作用。自小時候,對風箱的記憶就是長方形的木箱子,在它的一端露出個約有二十公分長的木柄。使用的時候,拉動木柄,便露出長長的一截圓木,待到做飯時,柴禾到了灶膛,自己燃燒畢竟不夠快,于是這風箱就派了大用場。這樣一抽一拉,發(fā)出呼噠呼噠的聲響。那灶膛里的火借著風箱的風勢旺了起來。記憶力里永遠是父親一手拉風箱,一手往灶膛添柴,母親圍著灶臺,或貼餅子、蒸窩窩頭或炒菜、烙餅、溜面湯。當我們玩得覺得餓了的時候,那就是吃午飯的時間了。走進弄堂口,就遠遠瞧見了自家的炊煙正裊裊升起,當腳步跨入家門的時候,就聽見那風箱或緩和或急促的響起來。于是那飯香悠悠飄來,一種家的溫馨就此蔓延開來!
使用風箱并不是人人都會。不懂行的會浪費很多柴禾。這在困難時期,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為糧食少,柴禾缺乏。會燒火的,用不多的柴禾做一頓飯,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而技術(shù)不很熟練的,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所以燒火這項活,也不是人人都能擔任的。比如我,我一頓飯耗費夠兩頓飯用的柴禾,這絕對不允許的。我燒火,母親總是會放心,這燒火的任務自然就要爸爸來圓滿的完成了。
柴禾有軟硬之分,像植物的葉子、麥秸等一些易燃的,就無需用風箱,這就是所謂的軟柴。而一些樹枝、木棍、玉米瓤、荊條墩、還有煤末、原油之類的,風箱就起大作用了,這就是所謂的硬柴。蒸干糧用的柴多,用的就是這種硬柴。因為點火得用軟柴引著,然后加入硬柴。一點點添加,還不能心急,勻速拉動風箱,火焰漸漸升起,越燒越旺。如果沒燒過火的,絕對掌握不好,常常中途會熄滅。所以那個年代衡量一個好媳婦的標準,就是會不會燒火做飯。
記得在我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在姥姥家戴一方新頭巾,出入灶膛屋的時候,幾個姨會拿我開心,“哈哈哈,好漂亮,不如給你找個婆家怎樣?”于是我會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她們:“俺才不找哩,我拉風拉不動!”拉風箱還說不全呢!于是姨們會開心笑起來。
一般風箱都是長方形的木箱子,而像圓圓的墩子樣的風箱卻少見,墩子樣的風箱就是我在四嬸家看到的。這種風箱拉動起來很輕松,一般適合人群都是老人小孩,不用費多大力氣。最早有印象的就是我小時候,在一位老奶奶那里見過。這個老奶奶就住在我家房后不遠,我看到的她永遠都是那么一幅孤獨的模樣,她會推一架木頭獨輪車,從街中心經(jīng)過,老奶奶身后總有一群好奇的小孩跟著她,我就是其中之一。不知是老奶奶的獨有木輪車,還是她一幅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無人管?反正她的車子常會被孩子們搶到手中,一路說笑著,把老奶奶的東西推回家。我們便有機會在她黑漆漆的小屋內(nèi)看到那圓圓的叫做風箱的東西。于是在她做飯的時候,我也便有幸仔細的觀察那風箱被拉得呼呼旋轉(zhuǎn)的樣子了。一直不知她身世,一間屋子里就是她孤零零一人,嘴里永遠是念叨著自己能聽懂的語言。一只花貓成了她的伴侶。因為只有花貓抱在她懷里的時候,才看見她滿臉皺紋里的笑!也許花貓才是她忠實的伙伴。我說不清是怎樣對的心里,想起老奶奶時,心里總會涌起一種莫名的沖動,常常會不自覺地去幫她做一些活計,她也會很感激地送我一些小東西。漸漸地我也弄清了她的身世,她曾經(jīng)是大戶人家的太太,只是時運不濟,淪落到現(xiàn)在,孤苦伶仃。風雨飄搖的時代,人們避之都來不及,誰還顧的上照顧她?于是那個飽經(jīng)風霜的老奶奶形象便清晰地記于腦海,揮之不去。
慚愧的是到現(xiàn)在,我的燒火技能也沒提高。婆婆家有一副灶燒柴,我一直沒能守灶膛,因為還是婆婆不放心,怕火被我燒滅,這光榮任務大多就由婆婆來完成,我只能坐享其成。而這時的風箱也被電吹風機代替,所以也不用拉風箱。兒子或許遺傳了我的好奇基因,從小就對風箱感興趣,每次到姥姥家都以拉風箱為榮。這活兒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解除了姥姥、姥爺?shù)膭诶壑,還讓孩子有了成就感。于是經(jīng)常看到孩子和他姥姥、姥爺滿心歡喜的在灶臺邊忙活。那忽搭忽搭的聲響里,孕育了太多的親情的歡樂!
現(xiàn)在生活條件提高了,人們在不用忍受夏季里灶臺邊揮汗如雨,再不用因抱柴禾而弄得滿身塵土,再不用濃煙霧罩的熏嗆。因為有那么些現(xiàn)代炊具,使用起來簡單快捷。電飯煲、電高壓鍋、電餅鐺、微波爐、豆?jié){機、所有的活計,只要用電,干凈便捷。多次勸告父母,使用電用炊具。而父母卻固執(zhí)地用柴燒火做飯。父母親總是說,用柴火做出來的飯香,用柴燒火炕頭暖,用柴燒火省錢。
盡管現(xiàn)代技術(shù)發(fā)達,有那么先進的炊具,但我還是懷戀那風箱忽搭忽搭燒出來的煙火味道。依稀濃煙繚繞里,親人的面容清晰再現(xiàn),那份煙火里的蘊藏的親情,在現(xiàn)代氣息里難以尋覓!于是,那關于風箱里的記憶會銘刻于心!久久回味!
【又見風箱散文】相關文章:
懷念風箱散文10-06
又見風絮散文10-05
又見炊煙散文10-10
又見“背影”散文10-06
又見炊煙起散文07-11
又見桂花香散文10-06
又見南鑼鼓巷散文10-06
又見小草10-06
又見花開10-06
又見年末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