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念一顆樹散文欣賞
在我的心底始終留存著這樣的一個畫面:在懸崖的邊緣上長著一棵樹。在這個冬日,我又一次看到這樣的一幅畫面:樹長懸沿,葉落盡,風中卻很精神地搖曳樹枝,裸露的根深入崖縫,巖石被樹根擠破得出現(xiàn)了裂痕。面對此景,心為之震驚。
懸崖邊上的樹,長得不是樹,而是大自然這位丹青用妙手所雕琢的一處奇特的風景。我看到這樣的風景已是第三次了,每一次心里都有一種敬意從胸中油然而生。今日再見,見到的是一種意志,一顆不屈的靈魂。我站定肅立,凝目而望,懸崖邊長得樹便長在我的心里。
我清楚記得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圖景是小時候在故鄉(xiāng)。那時,我家在鄉(xiāng)下住著,村莊的四面環(huán)山,我家屋子的背后是巖石,那棵樹就長在巖石的縫隙里,哪邊有陽光日子多些,樹身就向那邊傾斜。樹不是向日葵,卻如葵花一樣愛著陽光,追求陽光。樹為追求陽光努力將樹身向著陽光的地方拉長,根一寸一寸地扎進巖縫里。因為追求陽光,所以拼命地向陽生長;因為需要營養(yǎng),所以根努力地往巖縫深處扎進,不屈不饒,永不懈怠。
那時山里人的生活是清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山打柴,下地犁田,背對藍天,臉朝黃土,頂熱烈,冒風雨,辛苦一輩,勤勞一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將生活推進,將村莊改變。那些長著厚繭的雙手,那些起了錠的肩膀,正像這巖石縫中長出的樹,在告訴生活,他們的不屈與抗爭。
我是永遠也忘不了,那些年的夏天。臉、手被太陽炙烤著出了皮,肩膀被擔子磨得出來血印。我挑著一擔谷子艱難地行走在田埂上,不小心腳沒有踩穩(wěn),谷子全倒在田里。肩膀火辣辣地痛,谷子又全撒了,我開始怨恨命運,咒罵上蒼的不公。當我把谷子挑回家,走出后門我看到這棵懸崖邊生長的樹。突然,感覺自己是多么的愚昧與幼稚。種子在什么地方生長,它是沒得選擇,可是既然落地就要發(fā)芽、生根、生長,努力地長成參天大樹。而我呢,生在什么樣的家庭,長在什么樣的地方,我有的選擇嗎?沒有。然而,我來了,難道我不應該像這樹一樣活出自己的姿態(tài)嗎?十四歲的我,就是在那些年,從這懸崖的樹身上學會了堅韌。
后來,我和村里很多的年輕人一樣,從這貧窮的山村走了出去,向著日出的地方狂奔。為幸福,為美好快樂的生活,也秉承著這種精神。我們可以辛苦,可以被勞累壓彎脊背,但永遠會奮斗不息,勤耕不止。
故鄉(xiāng)巖縫中長出的樹,也就是在那些年漸漸地長在我的心里,長出了一顆堅韌的心。任歲月流逝,季節(jié)輪回,巖縫中生長出來的樹也在我的心里越長越高。心里的樹,生長出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生長出對人生意義的不斷探尋。
再次見到懸崖上長樹,那是在黃山。此時我已是過了而立之年,心境也自然就與在故鄉(xiāng)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那里奇山異樹很多,什么 “仙人指路”、“猴子觀!、“金雞叫天都”等,但這些都沒有給我留太多的印象,唯有這懸崖上長出的迎客松,讓我肅然起敬,難以忘懷。立在峭壁前看巖縫生長出來的迎客松,我似乎感覺到,它在傾聽森林深處的喧嘩,山澗中溪水的歡歌,用彎曲的身子聽風在歌,看林中樹葉在舞。數(shù)千年如一日,我又似乎感覺到,它正舒展著翅膀,欲要高飛。百年千年就這樣立在懸崖上,任憑風吹雨打永遠從容淡定,永遠以一種向上的姿態(tài)立于天地間。
懸崖邊上的樹,壁立千仞,中間卻有小樹絕處逢生,綠意盎然。面對這生長在懸崖邊上的迎客松樹,我想起長年坐在輪椅上的張海迪,想起了霍金。5歲張海迪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仍然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shù)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史蒂芬?霍金,一張輪椅禁錮了他達20年之久。身殘志堅的他卻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不能寫,不能說,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chuàng)造宇宙的“幾何之舞”。坐在輪椅上看似那么地無助,思想?yún)s出色地遨游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黃山上那棵盡人皆知的迎客松,在巨大的青獅石上破石而生。樹身高達10米之長,向陽一側(cè)枝丫伸出,猶如伸出雙臂歡迎賓客遠道而來。姿態(tài)那么的雍容,那么的優(yōu)美。但如果只是這番光景,也就并無可稱道之處。只是讓人生敬意的是:在這樣的峭壁之上,根下無一撮土,頭上是風霜雷電,它居然能夠生存下來,而且這一活就是八百年!張海迪、霍金,還有那些如他們一樣在艱難與命運抗爭的靈魂,他們就猶如這懸崖邊上生長樹,永遠不向命運屈服。
今不惑之年,行走在冬的路上,我又見到這懸崖邊長的樹,心海再次洶涌,多少感懷聚在筆尖,卻難以滴墨成文。懸崖邊上的樹,它總是以其別樣的生長環(huán)境告訴人們,它的存在。面對命運,生命當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tài)存在呢?難道不應該像這懸崖上的樹那樣從容、淡定、向上,不屈不饒嗎?
這懸崖邊生長的樹,我一次次見你,一次次深受啟迪,對于人生的命運,生命的坎坷更有深刻的認識。如果是一粒種,無論被風吹到哪里,還是被鳥兒不經(jīng)意滴落在何方,所在之地貧瘠也好,肥沃也罷,它總能生長成一棵樹。也許很寂寞,也許很孤獨,但它卻在孤獨的日子汲取天地的精華,向地下不斷掘進,向陽光不斷伸展。樹根牢牢地固住地面,樹干堅挺地撐出一片天。
我懷念懸崖邊生長的樹,更感念那些如此樹一樣的生命。他日,無論身居何處,身處何境,這棵樹將永遠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支撐我去完成生命的旅程。
【感念一顆樹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布鞋散文欣賞10-09
遇見散文欣賞10-09
壁虎散文欣賞10-09
落花散文欣賞07-11
雨蓮散文欣賞06-28
散文欣賞(精選5篇)07-11
曾經(jīng)的戀情散文欣賞10-10
水問散文欣賞07-11
彎彎的石徑散文欣賞07-11
村邊小溪散文欣賞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