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通用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jīng)典的散文吧?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什么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1
我家有把紫砂壺,不是古董,卻是我的珍愛。她淡綠的顏色,圓潤的身形,性感的小嘴,精美的金魚壺蓋和壺肚上美麗的荷花交相映輝。壺蓋上有氣孔,按住氣孔,壺口汪汪,就是不溢,尤如少女晶瑩的淚珠。放開氣孔,茶水會汩汩地射成一條優(yōu)美的弧線,均勻而灑脫,就象小子射出的童尿。
我的這把紫砂壺是在宜興旅游時買的。
那是02年的5月,我還在部隊工作,集團軍派我到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參加中級政治軍官培訓,時逢五一黃金周,學院放假,無處可去,便邀了正在讀高中的女兒陪我周游華東。
這次旅游,有兩件事令我終身難忘。
一件就是真切感受了女兒的親情和孝順。那年女兒剛過十六歲生日,在我眼里完全是個小女孩,在家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主,沒想到一旦出門在外,卻成了父親的生活“秘書”,不但安排衣著打扮,隨時梳理我那被風吹亂的頭發(fā),還在團餐中為我搶桌占位,夾菜端飯,生怕老爸餓了肚子。
再一件就是買回了令我珍愛的紫砂壺。其實,此前我對紫砂壺的知識基本為零。后來旅游到了宜興,才在導游的介紹中知道世上還有紫砂壺這么好的茶具。
宜興燒制紫砂壺有很久的歷史,據(jù)說早在明代正德年間就有人研究這個東西了。宜興紫砂壺既是實用品,又是藝術品,更是藏品,它形制優(yōu)美,顏色古雅,享譽中外,價值也很可觀,聽說現(xiàn)在稍有年份的紫砂壺至少也要賣個十幾萬,有的還炒到了一千多萬,真是不可思議。
我的紫砂壺是二百多塊錢買的,那時的二百多塊錢也不是小數(shù),掏出來也要想一想的。那天導游把我們帶到紫砂壺廠,請制壺師介紹制作過程及特色,口都說干了,就是沒人掏錢包,站在一旁的導游都快哭了,因為他們是靠這個來提成的。
我是個心軟的人,看不得人家流淚,盡管當時對紫砂壺還不是很了解,也說不上喜歡,但還是掏了近三百塊錢買了一把。
選壺時,師傅給我推薦了好幾把,我都沒要,主要是對紫砂壺不熟,心里沒底,把握不準。最后還是女兒提醒了我,實在選不準就選師傅用作介紹的`樣品壺。是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能拿出來作推介的肯定是上品,于是我點名要買師傅手中的樣品壺。師傅開始還有點舍不得,這更堅定了我要的決心。后來,師傅沒辦法,只好把它賣給了我。
現(xiàn)在,這把紫砂壺已經(jīng)在我書桌上靜靜地呆了6年,從部隊到地方,從臺上到臺下,一直默默地陪伴著我,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了傳遞親情的載體。每天晚飯后,我女兒會拿著她給我泡上一壺濃濃的新茶,輕輕地放在我的案頭。
望著女兒善良甜美的笑臉,喝著女兒用紫砂壺泡制的飄香新茶,頓覺世上一切其實都不重要,唯有親情,才是人生的至愛。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2
我的紫砂壺,是于無錫小店中購得。它平淡的周正、簡單的渾圓,一直為我欣賞,也讓我一直懷疑它是機制壺。于今之世,幾乎無物不為流水線上生產,無物不可以假亂真。但我仍是喜歡它的簡單與色重,也是喜歡當初店主的珍惜,這于今,也是種難得了。
此壺于我手中握著大小剛剛好,左手持書,右手把壺,撮嘴飲茶,已成習慣。左手亦或放下書來去把欄桿拍遍,亦或拿個扇子擊和音樂,這右手嗎,卻是斷斷不放壺的。若覺有些燙,便放在桌上,用手心輕輕摩挲那蓋子,品斷水溫,也是須臾不離的。這種飲法是很私人的,而且這壺的水量也剛好夠我一人滋潤,倘若是大了,難以熬到二、三遍茶湯,若是小了,則遇見好茶就可惜了。總是想,穿上我的綢緞大褂,提上我的黃鳥籠子,捧著我的小扁壺,出去找天下有雪賒鴨架子湯去,這廝若見了我這陣仗,立馬兒得收起漫漫的神氣,“這兒位爺久沒見了,這大老遠兒您還親來了,里面上座先請,我給您伺候這黃鳥去!”
這壺底卻當中正書“顧景舟”,我買的時候也看到了,當時也正是因為這點淺薄的虛假而猶豫過:以它的其貌不揚,根本無須如此冒攀的?墒俏疫@人就是不挑剔,再說如今哪里能沒有虛假,于是笑笑,問店主可是有“龔春壺”,沒有啊,就買它了罷。
大概事物靈性,此壺也輝然有光澤,沏茶效果也好。好象是壺因我的鐘愛而愈發(fā)靈性,我也因它的'靈性而愈發(fā)珍愛,就算有一天有人指它是劣品,我也斷是不能信的。名家的壺之所以好,不只是由于質地,還主要是緣由它凝聚創(chuàng)造者的慧心與感情,也在于使用者的感情。我的壺于我為友,感情自是不弱了。天下有雪也號稱喝茶,茶壺上也有光澤,但是聞來好似羊油,直是讓過路英雄扁豆扼腕嘆息:所遇非人也!
承溫柔奉承,也定期地上供些虞山綠茶,茶倒也新鮮。俺可不吃獨食,通報諸位茶友:溫柔還有點好茶,名字俗,叫什么有機茶,但確是佳品。為此,我曾與內人口角,如此好茶當用我的寶壺,于有功夫時,于好心情下,于靜心中,于好環(huán)境下,慢慢地品,品上數(shù)巡,豈能隨便一只杯子草草喝上兩口就明兒個見了呢!那不是成了粗糙騎士了嗎?
不過,溫柔這虞山綠茶,可是從今欠帳多乎哉了。
在上海與Cherry在上海老街覓壺,是記憶中奢侈的享受,除卻泥壺店,那個路邊擺舊書灘的愛書的飽讀書人,也是讓我十分思慕的。前天與有雪在五福飲茶,說是五福,不如改作無福,新上的明前龍井,一遍只品出個新鮮,沒品出龍井茶香,兩遍已是無味。唉,我是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判斷北京的茶葉店的,這次有雪的推薦,曾讓我生出了幾分僥幸,其結果卻是更加堅定了我對北京的惡意來。
縱是有我的品味,有我的寶壺,卻又哪里去找真茶真水?回顧扁壺,在茶之一道上,在諾大北方,只有俺倆作伴安慰了,這世道。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3
父親去世已有幾年了。每當我端起用紫砂壺泡出的香茶,津津有味地品嘗時,也便想起父親在世時,對紫砂壺的那段情結。
記得是上世紀60年代“社教”時,我家小院的草屋里,住了一位縣委的宣傳部長。那位部長嗜好喝茶,有天晚飯后,母親讓父親給部長送水時,部長邀我父親和他一同品茶。部長專門用他的紫砂壺,泡上一壺上好的信陽毛尖。少時,那沁人的茶香便溢散開來,整個草屋被氤氳在茶香里。驚羨的父親,兩眼直盯在鐫刻著“懷詩書自得清逸,遠塵俗當品佳茗”壺銘的紫砂壺上。部長見狀,就簡略地給父親介紹了這個紫砂壺的產地和用其泡茶的優(yōu)點。自此,紫砂壺成了父親心中一個憧憬。
1981年春,父親決意去江蘇常州,看望在部隊服役的我的三弟。返程時,三弟給父親買了常州到鄭州的車票,并給父親50元錢,讓父親買些東西帶回老家。不料父親心中另有打算,車到無錫時,父親便提前下了車。坐公交車到宜興后,那里大小商店出售的紫砂壺,讓父親大開了眼界。父親一向善于交際,在宜興結識了一位當?shù)氐睦蠋煾。在老師傅的指導下,父親花了20多元錢,買了一套鐫刻著“一枝春”壺銘的“蛤蟆梅花壺”。父親在那位師傅的幫助下,找了兩根結實的麻草繩,把紫砂壺捆綁好,便返回了無錫。
到無錫后,父親身上僅剩下20多元錢了。那一天,他只吃了一頓飯,抱著紫砂壺坐在候車室里過了一夜。在車上,人擠得要命,父親抱著壺,連個蹲的地方也難找到。但父親心中有數(shù),不管怎樣擠擠搡搡,懷里的壺是他的寶貝。火車過了南京北上,人漸漸又多起來了。這時父親已經(jīng)累得兩腿發(fā)酸,身子也開始站不穩(wěn)了。父親實在堅持不住,就向一個乘務員求援。乘務員看我父親懷里揣著一個鼓囊囊的東西,產生了懷疑,便把父親帶到工作間詢問。父親一五一十地道出了緣由,不料那位乘務員也愛喝茶,父親的嗜茶嗜壺也感染了他,于是,乘務員便和一位在前方下車的乘客打了招呼,父親這才算有了座位。到鄭州下車時,父親身上僅剩下兩塊多錢了。于是,他在車站買了一塊錢的饅頭,喝了兩碗大碗茶,把紫砂壺又牢牢地抱在懷里,高興地哼著小曲,邁開步子,急匆匆地往家里趕。
我記得那時我和母親在家里已焦急地等待父親兩天了。父親延誤了歸程,我和母親都放心不下。是那天晚上8點鐘的光景,母親又催我去大隊掛長途,我剛出大門,便和趔趄的父親撞了個滿懷。父親喊了一聲,便抱著懷里的壺滾在了地上。待我回過神來,急忙把父親攙回堂屋,父親指著懷里的`紫砂壺,已累得說不出話來。我和母親趕快把父親懷里的紫砂壺解下來。燈光下,只見父親前胸的衣襯已磨破了,兩臂和雙手都讓那磨光的麻草繩給勒出了血道子。父親的雙腳也打了好幾個水泡,下頜也碰破了皮。母親心疼得直落淚。當我在燈光下,剝開一層層夾著稻糠的牛皮紙,把完好無損的紫砂壺穩(wěn)放在桌子上時,父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4
幼時,就發(fā)現(xiàn)外公,只要喝茶,定是要用紫砂壺。讓我總以為,紫砂壺泡出的茶要更好喝,于是便趁外公不注意,跌跌撞撞的爬上椅子,想對著那個神秘的小壺,一探究竟。萬物都逃脫不開稚童的小手,果不其然,壺蓋子被我摔了個大口子。外公跑來看見了,沒有責怪,只是無奈地嘆氣道:“這孩子,真是糟蹋了我養(yǎng)的壺哦!
小時候的我還不知,這一把陪伴了外公好幾年的壺有什么意義,嘻嘻哈哈著也就過去了。如今,長大了,才明白,這把紫砂壺,更是我們宜興人,世世代代的工匠精神。
古今中外,贊譽自殺的文章數(shù)不盡,名言妙語有萬千,但似乎忽略了它本身的樸實無華。最好的紫砂壺應當是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但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各有愛,不能強求。在外公的熏陶下,我對紫砂壺的美也有了自己的認知,古拙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為?紫砂壺作為茶文化的組成部分,追求“淡泊平和,超世脫俗”的意境,而古拙正與這種氛圍最融洽。
任何器物都會應變而變,或越用越舊,亦或是面目全非。紫砂壺不然,它冷暖兩宜,以不變應萬變,變不了的是它的溫潤和真誠。日久歲月,為其增光輝,千載百載,其更添沉穩(wěn)古樸。
泡上一壺茶,靜靜獨賞獨品,沒有喧囂摻雜,體味本質醇香,聆聽壺言茶語。寧神觀壺,哪怕是,執(zhí)手熟玩千萬遍的壺,仍是,毫不厭倦,看肌膚的光潤,透肌里的內涵,細數(shù)每顆不同的`砂粒,接吻久蓄的陳香。
仿若昨日,卻已滄海桑田,風煙已然淡去,卻留下了一把不朽的紫砂壺。一片茶葉落入壺中,人世間留下一段述說不盡的茶話,茶葉是多情的,而紫砂壺卻是忠誠的,為了茶,傾其所有,終其一生護茶周全。在悲歡離合的故事里,茶與紫砂,在庭前靜聽花開花落,仰望云卷云舒。茶與紫砂,注定傳承一段人間佳話,亦是茶話。
江南小城,承載著,紫砂的夢,也纏綿著,半夜茶話。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5
“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shù)十年則值一笏”宜興紫砂壺在詩中被人們評頌,可是,宜興紫砂壺真的像詩中寫得那樣好嗎?百聞不如一見,在我8歲生日時,爸爸送給我一個宜興紫砂壺。
初次見到宜興紫砂壺,我真的很不喜歡它,因為它全身都是棕色,一點兒也不像詩中寫的那樣好,便馬上把它放到了角落里?擅慨斘蚁肫鹱仙皦貢r,總覺得他很好看,我越想越覺得我應該把它撿起,我馬上跑進屋里,把它輕輕地抱起,細細地看。只見它有著流線型的外觀,小小的壺嘴,圓溜溜的小蓋子,半圓形的壺把組成壺身一面是一首短詩,一面是一副十分幽靜的畫面。打開壺蓋,一股芳香傳了出來,我越看越是喜歡,便把它擺在了客廳最顯眼的地方。
在宜興紫砂壺的`“身上”還發(fā)生一件事情呢!記得那是在一個“三九天”我怕冷,便用紫砂壺泡了一壺茶?墒牵矣玫拈_水太熱了,就把紫砂壺放到了陽臺上。當時陽臺差不多零下十多度了,我打算過一小會兒就拿出來,可我卻把這事給忘記了,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想起來,我心想:完了,肯定凍炸了。我飛奔到陽臺,把紫砂壺撿起來,只見它竟然完好無損!原來,他是用優(yōu)質的紫砂做成的。我更加喜歡它了,恨不得每天晚上都看著它入睡。
“貴重如衍璜,彌重比流黃。”宜興紫砂壺它融茶、道、書法、金石為一體的藝術品具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我愛宜興紫砂壺!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6
紫砂壺里泡的鐵觀音。片片茶葉飄浮,縷縷清香幽然。
飄浮的茶葉就如一顆飄浮不定的心,漂泊一生,尋找歸宿。也許人生的軌跡就是一條拋物線,到達頂點后只能返程,無奈人生。
生活就好比評茶,要用好的茶具才能評出茶的清香,只有紫砂才能挖掘茶的美味。只有機會才會給自己一個展現(xiàn)自我價值的舞臺。
喝醉了酒,茶能讓你清醒。迷失了方向,目標能讓你重回道路。我們的路會是怎樣的崎嶇,我們的心會是怎樣的無助,我不曾知道。
夜里,雷雨交加,淅淅瀝瀝,不喜歡下雨的我,又會怎樣面對這陰霾的天氣?天空中再也找不到那彎每天與我邂逅的.月亮,低頭隨手拾起一杯鐵觀音,茶杯中的亮光讓我為之驚訝,猛然一驚抬頭尋找平日與我約會的明月,慌然發(fā)現(xiàn)那亮光不是月光,而是燈光倒映的斑點。而我始終相信,你一直都在我身邊。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7
愉快的寒假開始了!這次寒假,爸爸媽媽帶去了無錫。
無錫,最就早叫“有錫”,它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城市,漫山遍野都是金屬錫,錫是一種非常珍貴金屬。宋朝人們?yōu)榱税l(fā)財,狠命地開采,結果就把山上的錫開采完了,山上就沒有錫。只能留下幾座空山和挖錫后一些散砂,當政府發(fā)覺時,為時已晚。在有關人士建議下,政府為了紀念此事,告誡后人資源是不能無休止開采的,故而改“有錫”為無錫。從此,一代代無錫人開始種花植樹,結果現(xiàn)在的無錫就變的非常美麗。不但如此,那些遺留下來散砂,經(jīng)過能工巧匠手,制造成式樣繁多紫砂壺,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們。
剛下火車,我們隨著導游,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個生產紫砂壺的廠子。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進了大門。仔細一看,有兩個大廳,一個是成品,一個是生產過程的工藝介紹,我們進了那個展示成品的大廳。
剛進門就看見大廳里有一個很大的紫砂壺。導游說,這把大壺名字叫壺圣,壺圣可大了,足有兩百斤重,還有兩把小壺一把叫水上飄,一把叫“知竹常樂”,我對“知竹常樂“很感興趣。
為什么要叫知竹常樂,而不叫知足常樂呢?原來這壺是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根據(jù)知足常樂的諧音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工藝特別精致的紫砂壺。原來老奶奶是用“畫”來當“字”的!老奶奶做的紫砂壺和電視上的神燈基本一樣,壺口是用一節(jié)“竹子”當濾嘴,一對壺,一個是黃的,一個是紫的原來呀,壺柄是仿照竹子的.形狀做成的。而壺蓋更有意思,它上面爬著一只“知了”,意思是“知竹常樂”,而綠色的壺底下還刻著“常樂”真有的意思。聽導游講,制造這種紫砂壺只有20多年經(jīng)驗的老藝人,經(jīng)過好長時間的精心打磨,才能用手工一點點的作出來呢!
同時,我還看見許多外國朋友流連忘返,買了許多這種美麗的紫砂壺呢!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8
昨天風和日麗,氣溫一下子降了下來。由于出來匆忙沒有帶保暖的衣裳,我心情有些沮喪?墒前职终f:“雨中游江南水鄉(xiāng),也別有一番興致!蔽覟橹d奮起來,也想和爸爸體驗一番雨中游水鄉(xiāng)的意境。
早上,我們乘坐旅游巴士從上海出發(fā),巴士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雨打在車窗上,路邊的風景樹在風雨中飄搖。透過罩了一層霧氣的玻璃窗,我真的品味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煙雨迷蒙的味道。
我們沿途游覽了蘇州千年古鎮(zhèn)錦溪,聞名國內外的寒山寺,代表江南園林的'藝術的獅子林,聽導游描述蘇州的美麗景色,講江南才子佳人的故事,雨中漫步在獅子林的綠蔭下,聽寒山寺的鐘聲,所有的煩惱都蕩然無存了,一天很快過去了。下午五時三十分,我們一行人唱唱笑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無錫紫砂館,觀賞紫砂壺。
紫砂壺是用紫砂礦手工制做的,工藝復雜,技術要求很高。紫砂礦是江蘇無錫的特產,世界上只有這么一個礦山,礦種稀缺,十分珍貴。紫砂壺又數(shù)無錫宜興的最為出名。
走進紫砂館陳列室,紫砂壺琳瑯滿目,有紅的、紫的、綠的,其中數(shù)綠紫砂壺最為珍貴。陳列室中的“水上漂”和“知足常樂”兩款紫砂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上漂”的壺身光潔如玉,是名師用綠紫砂手工精制而成。把它放入水中,它能象船一樣在水上漂浮,不會沉下去,就算用力把它壓入水底,它仍能毫不費勁地浮上水面,所以取名“水上漂”。水上漂的壺嘴吐水收水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吐水時順順暢暢,收水時滴水不漏。壺蓋和壺身的間隙在0.3~0.5毫米之間,他們緊緊的貼在一起,不管里面裝多少水,把壺身倒成直角,壺蓋也不會從壺身脫落,永遠是那么親密無間。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9
無錫的紫砂壺非常有名。有一次我們去旅游,我們就去了紫砂壺館,一進大門,我們就看到了幾個非常大的紫砂壺。導游把我們帶到了一間房子里,大家都坐了下來,我不知道要干什么,原來,是一位老師要給我們講紫砂壺的特點。我趕快跑到前面去。老師拿出一個紫砂壺說:“這個紫砂壺有三大特點。什么特點呢?第一,它能在水上漂。第二,我給里面裝上水,把壺豎直,壺蓋都不會掉下來。第三,它還可以換氣。在哪換氣?壺蓋上有個小洞,水在壺里放時間常了也不會壞,等我倒水的時候,我把小洞一按,水就不會流出來,等我放開時,水又流出來了”。老師拿出另外一個壺說:“這個壺有四大特點,前三大特點和剛才的壺一樣,最后一個特點是什么呢?我把壺按在水里,壺蓋上面的小魚就吐泡泡了,壺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年年有余水上飄。
有一次,有位老奶奶到我家來,她把那個壺看了又看,我便走過去問,您看壺蓋上是什么呢?老奶奶說,壺蓋上是一只癩蛤蟆”。老奶奶的話惹得我們哈哈大笑。老師又拿出一個壺說:“它有點像寶蓮燈,它的桿上有個洞,下面是平的,我把杯子放在洞的下面,壺里的水就流到杯子里了”。這是多么神奇的一個壺!真像傳說中的寶蓮燈。老師又拿出一個壺說:“老年人倒茶的時候手會發(fā)抖,有時壺蓋會掉下來,我們專門為老年人設計了這種壺,老年人拿起來,手不會發(fā)抖,但是有一點不好,前面說的壺倒茶的時候不會流“口水”,但這種壺會流“口水”。老師演示了一下,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老師又拿出了一個壺說:“這個壺有一個特點,我倒茶的時候,有兩個孔流水,流的水非常細小,我用手指一摸,它就變成了一條水,而且又粗又壯”?磥磉@些壺還有這么大的本事,老師講完了,我們就開始買紫砂壺,我一眼就看上了那個寶蓮燈壺,但是,太貴了,我想要,可是爸爸不給我買。紫砂壺就是好,明年旅游我也一定要再來看紫砂壺,順便買幾個吧!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 篇10
“紫砂壺”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誰見過世界上“最小的茶壺”、“最薄的茶壺”嗎?那么最薄的到底有多薄呢?最小的到底有多小呢?
想知道嗎?實際上這是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吳寶華的作品。
星期六下午,爸爸帶我走訪了吳先生的家。
吳先生給我看了“最薄的茶壺”,此作品被評為“世界上最薄的茶壺”創(chuàng)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它重54g,薄0.84mm,還沒我的拳頭大,卻能裝半斤水,我看了看“最薄的茶壺”,他的壺蓋沿上有一處缺口,原來,摸它的`人太多,被碰掉的。它很薄,像一張紙。還給我看了“最小的茶壺”,它最大也不過豌豆那樣大小,用放大鏡才能看得清。
除“最薄的茶壺”和“最小的茶壺”之外,吳先生家的櫥窗里還有很多作品;有“綴球壺”、“彷古壺”、“掇子壺”、“黎行水平”……有的像樹木年輪、有的像一根樹干,有的像一節(jié)竹子、有的像筆筒、有的像老人……五花八門,樣樣都有,看得我眼花繚亂。
吳先生做的茶壺很名貴,一個可以賣三到五萬元。
我原來以為紫砂壺宜興很有名,想不到我們長興也那么有名,我為家鄉(xiāng)有吳先生這樣的大師而驕傲。
【我家有把紫砂壺散文】相關文章:
曾經(jīng)的我散文08-21
我承認散文11-30
我很丑我很從容散文12-01
我的母親散文范文12-01
祭我的母親散文12-01
我錯了嗎散文12-01
我與散文(精選29篇)04-24
我與你同在散文12-01
我想見你散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