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你老了怎么辦
《當你老了》這是一首由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于1893年創(chuàng)作的感情詩歌,是一首他特意為女友毛特·岡妮而寫的詩。之所以提到這首詩,是因為每次我在想若我老了該怎樣辦的時候,總是會他對女友動人的愛戀而感動。想想,在你老年的時候,仍舊有一個人握著你布滿皺紋的雙手充滿愛意的陪著你,是不是一件很完美的事情。同樣,在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jīng)》上也有說著“死生契闊,與之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完美感情的向往。可事實上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我們不得不應(yīng)對當我們老了怎樣辦這個急需要思考的事情!
現(xiàn)如今的老人因為碰瓷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公交車不讓座伸手打后生的現(xiàn)象發(fā)生,我不得不給自我打個問號?我們小時候被教育的慈祥的老奶奶老爺爺?shù)侥睦锶チ?是否從來就沒出現(xiàn)過!又或者我們的老人受子女的虐待不得善終的現(xiàn)象也時刻在沖刺著我們的大腦神經(jīng)!人都會老去,而我們又該怎樣體面的老去?
我有個鄰居,她今年六十五歲了,身體還算健康。她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在她撫養(yǎng)孩子到都成家立業(yè)以后,她又忙活著帶她的孫女孫子。而孫子養(yǎng)大了后,她自我卻搬出來了,因為她的價值已經(jīng)被用完了,再呆在一齊,大家就會吵架。她說我也不怨他們,兩代人的觀念不一樣,在一齊肯定會鬧矛盾,她說此刻挺好的,想怎樣過就怎樣過。她此刻靠著她的退休工資過日子。說實在的,她這樣獨立的生活,我并不反對,只是這樣的結(jié)果,讓我想生孩子到底有沒有必要?如果不思考什么“養(yǎng)兒防老”的思維綁架。當然如果你很喜歡小孩,自愿養(yǎng)大到他們獨立成人,不依靠父母過活,這樣的一種生活體驗又有什么不可呢?但是對于那些不愿意要孩子的丁克一族呢?又該怎樣?我個人覺得那是一個人的自由選取,沒有什么不對的。但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生個孩子好像總是那么復(fù)雜,生個孩子不再那么單純,生了你又得付出一生的心血以家長式的態(tài)度按照自我的想法捆綁孩子的言行,然后操心到他們結(jié)婚到有后代小孫子,直到你沒有什么價值了,就該離開了。這樣不是很可悲嗎?人活著難道就只為這么點事情嗎?
還有我一向也是想不通的一件事情就是,父母到底有沒有義務(wù)給你帶孩子?以我個人的意見是不一樣意強迫父母給你帶孩子,他沒有理由也沒有義務(wù),除非他們自愿,即便是自愿子女也該付給他們勞務(wù)費以及自由。但事實上不是這樣。有的子女,以如果不給他們帶孩子便要挾不給二老養(yǎng)老送終,這是一種十分無恥的要挾,可為什么我們的父母卻愿意理解這樣的論調(diào)呢?因為我們一向沒有習(xí)慣獨立的生活。
多數(shù)時候做中國的家長或者子女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成天都活著別人的眼睛里,活在潮流的世俗里。如今有一部電視劇叫《小別離》聽說很火,我看過幾集,實在受不了海清那個母親的主角。我覺得恐怖,實在恐怖。一個活潑的小生命就這么給她蹂躪。就像晚上我去居住附近的湖邊散步的時候,那個母親非得讓她的孩子擺個pose拍照發(fā)朋友圈,動作慢了還被訓(xùn)斥,我真是想不通,孩子是一個玩具嗎?是的,我們作為孩子的時候,通常都是大人的玩具,不信問問自我為什么要一個孩子?是單純的只是要一個小生命,單純覺得是感情的結(jié)晶嗎?不是,我們有一個刻在骨子里的東西,那就是養(yǎng)兒防老和傳宗接代。不管你是有意識的這么想還是無意識的這么想,走的結(jié)果都一樣。
我們作為小孩的時候,便在父母所謂的一切都為你好的家長式管理下被壓迫者逼著做許多不喜歡也不敢違抗的事情,然后朝著父母的期望去做他們期望的事情,他們便覺得心滿意足了。作為小孩,我們不敢有自我喜歡想做的事情,有,也是悄悄的偷偷摸摸的,不然會被罵不務(wù)正業(yè)!所謂的正業(yè)基本就是被定義為找個鐵飯碗娶個美靚女養(yǎng)個胖兒子。而父母的一生都在為孩子能實現(xiàn)這個夢想去奮斗努力,基本沒有他們自我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就是不斷的掙錢養(yǎng)家養(yǎng)孩子然后帶孫子。然后這個循環(huán)會被教條一代一代的繼承下去。所以,你要拿我們的孩子去跟老外比,比什么?考試成績嗎?為什么我們沒有出色的產(chǎn)品出來?為什么購買蘋果手機你還得排隊?因為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還在萌芽的時候就被扼殺了?蛇@是我們家長的問題嗎?顯然不是,是整個社會的思維系統(tǒng)有問題!而其中教育起了幫兇的作用。
有人說,中國的父母大多數(shù)是不及格的,因為他們不明白怎樣教育孩子,而家長又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父母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正確直接也影響到下一代,家長不學(xué)習(xí),又怎樣能解答孩子的問題呢?有的父母自我不能實現(xiàn)他個人的理想?yún)s把這個理想嫁接給了他的孩子,若是有違抗就各種理由批評。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復(fù)制品。家長和孩子也該是平等互尊的。不要以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也許在認識某些事物上你比他深刻,但是他對世界的直接認識上也許并不比你差。僅僅是他的純凈,對于一個沾染了世俗俗氣一身的大人來說,也該自慚形穢了。但是我們那里,家長和孩子永遠都是有一道深溝,要么對孩子溺愛要么對孩子苛刻!少有認真平等的去交流溝通。
由于家長沒有自我生活的這種狀況導(dǎo)致了年老不知所措或者晚景凄涼。因為他一生的愛好和成就都是掙錢養(yǎng)家養(yǎng)孩子,當孩子不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變得不知所措了。歸到底還是沒有自我的建立所致,而這種行為又不斷的被一代一代的復(fù)制,即便出現(xiàn)了許多社會矛盾,大家仍舊按照老樣貌繼續(xù)生活下去,不曾有改變。所以,當我的鄰居作出這樣的選取的時候,我很贊同。當然,條件是她經(jīng)濟和思想能自立,而且身體健康,她沒有綁架她的子女,而是活出了自我的生活。
而我們普通人,以養(yǎng)育子女為目標的家長卻不是,他們永遠奉行的也是養(yǎng)兒防老的方針,老了就得子女撫養(yǎng),因為他們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了子女身上了。養(yǎng)老自然也落在了子女的身上了。但是事實上這樣做是不明智的。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子女。因為我們都中了孝道的毒了。為什么我們要“養(yǎng)兒防老”?又為什么我們的子女要求父母照顧孫子?實質(zhì)上透露了國家的不作為?讓我們家長時刻在為養(yǎng)家糊口奔波路上無暇顧及照顧小孩,讓逐漸老去的老人無人看養(yǎng)。國家為了逃避養(yǎng)育照看的職責(zé),于是開始奉行的以孝治國的原則,用孝來綁架這種倫理關(guān)系的紐帶,這實質(zhì)上是個蠱惑人的東西。我們作為納稅人,每年吃穿住行交了那么多稅,養(yǎng)老卻要靠倫理道德來養(yǎng)老,這不是忽悠人的嗎?為什么西方國家他們不擔(dān)憂養(yǎng)老問題,因為國家會拿出一部分納稅人的錢來安排老年人的晚年,讓他們自由。就像年輕人有了孩子沒有人照顧也同意的道理,他們也會那一部分納稅人的錢來養(yǎng)小孩,為什么他們生孩子不要錢還獎勵,也是這個原因。他們把生命當作生命,不是工具玩物。因為他們對生命的高度重視導(dǎo)致他們國家的發(fā)達,因為他們給在那里的每一個人去除了所有的后顧之憂,盡最大的力量解放了你的能使出來的勞動力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造福國家,也造福每一個公民。
所以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當我們把所有精力都投放到孩子身上后,孩子長大了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便不明白如何是好,要么養(yǎng)成賭博嗜酒等等不良嗜好,真是到了老了老了時光空閑了,反而不明白該怎樣辦。發(fā)達國家著不一樣,他們老了要么讀讀書要么去各地旅游之類生活,十分獨立,子女也不會強迫他們看孩子。因為孩子在長到20歲的時候,他就該完全的獨立出去了,不依靠父母,而父母老了也有自我的生活,也不依靠子女,但是他們依然很注重家庭,并不是各自獨立出去了關(guān)系就疏遠淡薄了,相反他們很注重家庭的聚會。只是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不管是剛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生命還是到了即將離我而去的年邁之人,也都能夠得到很好的照顧。
如果一個人老人能有這樣的照顧,那我想,在我老了,即便沒有乖巧懂事的孩子的看視,沒有那么深情的愛人拉著我的手度過余生,我想我也不會害怕自我的靈魂沒有地方安放的。
【當你老了怎么辦】相關(guān)文章:
當你老了作文03-17
當你老了美文10-05
【精】當你老了作文11-21
當你老了歌曲的歌詞06-22
當你老了作文(14篇)05-24
當你老了作文8篇05-21
當你老了,木子先生散文10-05
當你老了作文9篇03-17
當你老了作文14篇05-24
當你老了作文15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