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二期課改背景下課例的撰寫”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期課改背景下課例的撰寫”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撰寫課例,我們在以前的教學(xué)過程中也寫過,并且還寫后進行過交流和參加選評。但說實話,到底怎樣寫對于我來說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寫的時候就憑自己的經(jīng)驗,其他老師的指導(dǎo)和參考。以前我寫的教學(xué)案例,教學(xué)反思等,大多是先寫教學(xué)背景,然后是教案,再總結(jié)課后反思。至于這其中的區(qū)別,就沒有那么細分了。
今天聽了鄭金洲教授的講座后,最起碼使自己知道了這個當中的區(qū)別,其實課例也包括了實錄型課例,敘事型課例等很多方面。而且在撰寫的時候也是有規(guī)律有章法可尋的。以敘事型課例為例,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問題發(fā)生的背景;問題的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問題解決后的反思。從鄭教授的講座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敘事型課例的寫法、順序和過程。對照自己寫的一些案例,我可以清楚地對比出差距和不足。
首先是自己在問題的提出這部分,自己對于問題的選擇把握的還不是非常準確,有時問題沒有抓住課的關(guān)鍵;其次在問題解決得過程中自己也描述的不是很詳細,正像教授講的,做課例一定要及時,上完課后要馬上總結(jié),及時地反思,而不是在等到要寫文章時再把問題拿出來考慮,這樣對于問題的把握就沒那么及時準確了,在做反思時也沒有那么深刻了,所以在上課期間如果遇到問題就要及時地解決和反思。這兩點今后在教學(xué)和科研時是要注意的地方。
當然,理論和實際之間還是有差距的,要把理論用在實際的教學(xué)和教科研方面,還是要通過個人的理解和實踐。理論可以用來引路,指導(dǎo)具體實踐;反過來,實踐又可以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和實際意義。可能基于各人的理解能力和實踐方法的不同,每個人實際操作起來也大不相同。今天聽了教授的報告后,我想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對于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他提到的課例撰寫的及時性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于新教師而言,很多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情況是沒有碰到,始料未及的,所以應(yīng)該做到及時解決;總結(jié);反思。這樣自己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對于自己來說才最受用。
【“二期課改背景下課例的撰寫”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二期課改背景下課例的撰寫聽后感05-26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10-12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10-12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12-03
課改心得體會07-05
課改心得體會05-28
課改的心得體會05-13
觀摩優(yōu)秀課例心得體會07-06
課改心得體會及收獲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