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課堂互動的課改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04 20:37:37 心得體會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課堂互動的課改心得體會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仍是基本途徑。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能動作用統(tǒng)一起來,實現課堂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課堂互動的課改心得體會

      傳統(tǒng)的教學過份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常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很難主動地學習、思考,久而久之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壓抑,進而影響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如一些教師在例題教學中,將審題分析與例題解答等一一“包辦”,如此的教學使學生接受的信息過于繁雜,且學生往往以聽為主,參與教學活動的感官單一,易于疲勞,致使學生很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題美術教學,應突出關鍵,作為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事物,描述特征、體驗生活的方法和群體合作、積極參與的能力,要使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手、腦、耳、眼、口交替使用。這樣,有利于消除學生上課疲勞,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

      下面談談個人在教學中對”互動”教學的幾點認識與體會。

      一、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選擇互動方式

      從學校開展的“互助互動”過程中,不同年級的學生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實施“互助互動”必須根據不同年級的實際進行。

      ⒈低年級—引導互動

      低年級的功課是基礎教學之基礎,教學生畫畫、寫字都得從一筆一畫開始,學生表達一句比較完整的話都有困難。不可能讓學生對一幅畫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此,低年級的美術課選擇一些活潑的方式啟發(fā)學生,以提高學習興趣。再說學生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差生”、“好生”,讓“好”幫“差”進行互助互動,這樣會形成定勢,會讓一個智力開發(fā)晚或不善言詞的孩子承擔“差生”的“壓力”。因此,我覺得低年級實施的“互助互動”在選擇的方式上要慎重,教師正確的指導思想非常重要。首先不能分出“好生”和“差生”;其次在選擇的內容上要適合低年級學生。我在組織低年級學生互助互動時,小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每位學生在小組中都有一定的角色,讓每位學生覺得自己在小組中是不可缺少的,小組的組長也要輪流替換。在內容上一般選擇容易讓學生展開討論、發(fā)表見解,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并列式內容。如小組集體創(chuàng)作《走進大自然》,“你看到過哪些美麗的花,它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比一比哪一小組看到的多,畫得多。”這些問題學生基本能回答。但由于學生年齡小,他們對形、色、名,并不能完全統(tǒng)一,組織互助互動,小組成員可以把一種花的不同形、色說完整。而且有的會說不會畫,有的會畫不會說,通過互助合作,學生可以把問題解決得更好,從而讓學生共同進步。

     、仓心昙墶獑l(fā)互動

      中年級的學生對事物具有一定的評判能力,但比低年級學生好動;回答問題思路雖廣,但不善于抓住重點,容易走題。低年級學生的自控力主要來自外界(教師),一般能圍繞教師提出的總是去思考,而中年級學生由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獨立性增強,受外界控制力減小,什么問題都問,哪條思路都有。因此中年級美術課要善于利用學生這一個性特點,有目的地抓住教學重點展開討論,從而在合作的過程中學得更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扶”非常重要。如:中年級《你會設計郵票嗎》一課,什么是郵票?它的由來及組成部分。在中年級學生中展開互助互動的問題討論,教師一定要把關鍵詞、句“扶”正,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討論,得到滿意的答案。

     、掣吣昙墶攀只

      高年級的學生,無論是口頭表達能力、小組組織能力、質疑、解疑能力方面都比較強。因此,在“互助互動”中可以大膽放手,讓小組通過自學課文,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如《綜合紙版畫》一課,學習目標是了解綜合紙版畫的一般知識,熟悉綜合紙版畫的表現手法,并能夠運用綜合紙版畫的方法,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這一課可以開門見山地組織小組討論,進行集體自學、集體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只需在人物造型、形象的設計等方面略做點撥即可。

      二、根據課型“互助互動”

      實施“互助互動”要根據一定的課型進行。如上《畫人物》課,由教師授課和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較好,因為描繪人物是否形象必須通過自身的多次練習才可以體驗成功的喜悅。而手工課課型《包的世界》制作比較困難,就應該讓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小組制作。制作包時每個小組選擇一種方法,然后小組集體討論,集體制作,最后每一小組將自己小組學會的制作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這樣不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而且還能促進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

      三、師生互動,深化學習

     、苯處煂,激發(fā)興趣

      教師導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激勵、喚醒、鼓舞等形式,吸引學生投人教學各項活動中。要達到導動的目的,教師必須做好教學前瞻、鋪墊、引導等工作。如“新年賀卡的色彩肌理制作”,讓學生了解幾種不同的肌理構成,如刮色、涂蠟、撒鹽、吹色、彈噴、壓印等方法。學生能在變化莫測的游戲中興奮起來,由此引入賀卡的制作。這樣把美術技能轉化為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局限于單一形式或生硬的術語,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連接,有利于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只強調課程內容,不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就只能去翻書,不能去觀察和開動腦筋,作畫時抄襲課本或同桌的畫,無法啟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堂互動的課改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生本導學課堂課改反思08-04

    課改心得體會05-28

    2021課改心得體會10-07

    課改工作心得體會05-11

    課改總結05-21

    課改心得體會(精選13篇)08-27

    數學課改心得體會10-06

    數學課改心得體會12-28

    課改心得體會15篇12-30

    課改活動心得體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