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低頭努力,剩下的交給時光心情隨筆
大學時一直都是很開心、很幸福的,除了兩個有兩個節(jié)點最難熬,一個是每學期的第三個月,每到這時都會發(fā)現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開學時的計劃的每天上自習、每天鍛煉、學習新技能,成績要提升……這些當時費時間整理的完美計劃又要面臨擱淺。還有一個節(jié)點是大四的時候,不管是周圍朋友、還是空間的朋友圈,到處看到的都是誰誰誰簽了個大公司、誰誰誰考上了研究生、誰誰誰辦下了簽證,而自己所有的都是滿腔的焦慮。不知從何時起,我總是覺得比別人遲了一步,在別人找實習單位的時候我在考研,遺憾的是沒有考上,在別人找工作的時候我又在學駕照,到現在別人都在談論跳槽升值的時候我還在家里,別人都走好遠了,我還沒開始,一步一步的落后就步步落后。直到今天去面試,我發(fā)現我曾經引以為傲的專業(yè)技能也沒有了,突然發(fā)現自己快要被淘汰出圈子。2014年,我一直是很努力很努力,為什么情況卻越來越糟糕,我不禁思考到底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是因為方向還是因為自身,又或許兩者都有。
“看了很多大道理,并不一定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我想我就是這樣的,至少現在我還沒有過好我自己的生活。這半年的閑暇生活是這樣度過的:點開空間看看朋友的八卦事,打開微信從朋友圈的頂端刷到底然后再返回空間看看有沒有什么新動態(tài)……無聊的時候我總是靠這些社交網絡推送的消息來滿足自己,然后看一些大道理,再講給朋友聽,結果發(fā)現僅僅知道的多這并不能改善生活,反而是越來越焦慮、空虛。大抵是因為僅僅知道的多,并沒有腳踏實地的去踐行。
很喜歡知乎上的一個問答“怎么走過人生的低谷期?”得贊最多的答案是“多走幾步”。還有一個問題“對于未來的生活沒有方向感,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歡什么,怎么辦?我最喜歡的答案是”先做還自己能做的,然后在這個過程中你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在人生的低谷期,在方向感還不是那么明確時,向前邁出一些步伐比在原地躊躇糾結要好的多,走走路就出來了。
翻開手機的便簽,我看到了去年三四月時的每天計劃,那段時間,為避免很多事情一疏忽就忘了,我每天睡前都寫好第二天要做的事,遇到待解決的問題就立即寫上去,那是考研失敗后的低谷期,但那段時間我過得很充實很有計劃性。今天的面試就讓我嘗到了拖延以及無計劃的苦果,執(zhí)行力是個很重要的能力。我想,要在方向感不那么明確時,要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就要培養(yǎng)勇氣,培養(yǎng)愛好,培養(yǎng)習慣。
勇氣是個和肌肉一樣需要鍛煉的,當你第一次鼓起勇氣做了自己曾經不敢做的事之后,不管這件事是成功或失敗你都會很有成就感,因為最重要的是戰(zhàn)勝了自己的懦弱和膽怯。記住這種成就感,在每次需要表現勇氣的場合帶著它,它會帶領你一次一次的越來越有勇氣。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很有可能是因為涉獵區(qū)域太窄,放下手機,放下網絡,培養(yǎng)一項社交網絡之外的愛好來使我們獲得充實感。對于我的2015,最需要克服的是我急躁、焦慮的性格。所以我想學瑜伽,這是我一直都想一直都沒有勇氣實施的。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愛好并不容易,可一旦找到了,他將是我們一生抵抗無聊和空虛的伴侶。
習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計劃性是習慣中的重中之重,尤其對于愛糾結的人,他節(jié)約了你糾結是該先看完書還是先寫完博客的內耗時間,同樣你要打敗N多個偷懶的借口才去做一件事情,而計劃你可以什么都不想的去執(zhí)行。固定時間內做固定的事,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減少內耗,節(jié)約意志力,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更難的事情上?傊,若每天每天都有很多事,又哪來的時間精力去關注負面情緒呢。
【低頭努力,剩下的交給時光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剩下的盛夏作文10-06
雪的時光心情隨筆(精選31篇)11-24
剩下的盛夏短篇散文10-07
該低頭時就低頭_550字08-09
假如地球交給了我作文10-07
點一根煙看時光漫延的心情隨筆10-06
學會低頭的美文10-07
學會低頭作文05-12
低頭族的作文08-18
還剩下些什么_700字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