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半字人生境界高情感美文
晨起讀書,有一句“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讀來頗有意趣,品來很有禪意,思來蘊含哲理,讓我心潮起伏,感慨良多。
國學(xué)大師季羨林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nèi)海外,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薄恫烁T》中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奔毱分懈杏谛,這說的是一個度的問題。半開之花,正是美麗綻放的過程中,會讓人想到一日比之一日的鮮艷。而面對開到極致的花朵,我們難免會想到盛極而衰,想到落紅如雨。有時人亦如此,不看碌碌無為時,不看飛黃騰達時,只看他在路上的跋涉,就是一生中最美的片段。此時,希望正好,信心正濃,已走過了黯然落寞、彷徨無助的凄涼,還未被驕傲侵蝕,未被光環(huán)掩映,正是最值得注目的時刻。人生事多是如此,莫要做到極致,就會回味悠長。如酒飲微醉一般,嘗到了酒香,在微醺中陶然有真意。若是一醉酩酊,則境界全變。如此就想到了吃飯,一些聰明的人只吃到半飽便停箸不食,這大合養(yǎng)生之道。常有人吃飯時,不吃到撐絕不罷休,此時一想美味則憎惡盈胸,更有欲嘔欲吐之感,全無美好回味之趣。不說養(yǎng)生方面,單就面對美食的那份自制力,就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面對誘惑時的心態(tài)。
“半”是一種完美的人生境界。世間之事多存缺憾,我們常強迫自己去追求完美,卻總是落得滿心傷懷。故此,人生當(dāng)求半而不貪全,當(dāng)我們貪戀追求一種完滿,有時實如水中逐月,更可悲的是,我們還覺得自己是在積極地求取進步。求半即知足,知足當(dāng)可常樂,這并非是消極,而是一種睿智。明末清初的李密庵,有一首為人稱道的《半半歌》:“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半郭半鄉(xiāng)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jīng)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童仆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背珜(dǎo)一種豁達從容、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生活狀態(tài)。而知足并知不足,則是更高的境界。
“半”是一種安逸平和的理想生活。人們常常羨慕書中那些別樣的人,如半官半隱的王維,或古代那些半耕半讀之人,我們欽羨他們的安逸平和,而我們的煩惱來源于在世事奔忙勞碌中,心被填得滿滿,連夢里都不得清閑。究其根本,是我們不能把心騰出一半來,去容納一些喜歡的東西。一直覺得全力以赴,全心予之才能成功,實則那是一種羈絆,若在心里融入自己所欣喜的種種,你會發(fā)現(xiàn),腳步更從容,生活并沒有那么疲累。晚清名臣曾國藩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闕齋”,意在持滿戒溢,知足自省,“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dāng)念下場時”“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是他常誦的格言。中和謙恭,虛懷若谷,順其自然,日積月累,才能兼收并蓄,為之大成。
“半”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先賢給我們留下很多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經(jīng)典話語:“滿招損,謙受益”,“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說話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把握一個“度”,“中立而不倚”“味讓三分,路留一步”,不顧此失彼,不劍走偏鋒。杭州靈隱寺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聯(lián)是“萬事但求半稱心”,這副對聯(lián)道出了處世的真諦。其意是奉勸世人心態(tài)要寬松、從容、大度、豁達,眼界放寬,心平氣和地追求“半稱心”的生活。古人說:“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假如事事盡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輝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遺憾才顯出生活本色。人生幾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都有,故稱“百味人生”。人生追求完美,但總會留下無盡的遺憾。西方有句諺語:“當(dāng)你選擇面對陽光,黑暗永遠在你的背后!彼,生活里有陽光就會有黑暗,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在五光十色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的誘惑面前,特別是在激烈競爭,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只有“萬事只求半稱心”,才能坦然地面對人生,淡泊地看待榮辱得失。
一個簡單的“半”字,里面卻蘊含深意,仔細悟來,讓我們受益無窮!鞍搿敝杏姓嬉,是人生的本真所在,亦是塵世勞繁中的我們回首時那讓人心動的心靈家園。
【半字人生境界高情感美文】相關(guān)文章:
人生的境界的美文10-06
人生三境界美文10-06
隱忍,人生的至高境界美文10-06
人生有味三境界美文10-06
人生的四種境界美文10-06
寬容的境界美文10-06
慢的境界經(jīng)典美文10-07
小境界的美文10-07
做事的境界的美文10-06
《生活的境界》經(jīng)典美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