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年味美文

    時間:2022-10-06 02:21:21 美文欣賞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年味美文

      臨近臘月,年關(guān)就算到了。

    年味美文

      秋收完備的莊戶人這時該趕年集了,賣點農(nóng)產(chǎn)品順帶著往回捎些年貨。每逢這個時候,集市上的人特別多,仿佛一年集聚在一起的東西趕在這檔口一塊兒買賣,大人孩子齊上陣,著實熱鬧。孩子最關(guān)心的是吃和玩,幾顆糖,一塊花布,一串鞭炮,足以讓孩子樂呵一個年季。

      記憶中,臘八過后,年味也慢慢地隨著日子,飄進了農(nóng)家。

      過去老家流行一句俗語:八個月忙種田,三個月忙賭錢,一個月忙過年。

      過了臘八,男人們忙活一年最輕松的就是年關(guān)這陣,他們可以悠閑的打牌,閑逛,女人們卻要為過年準備,為家人準備,為辛苦了一年后的好心情準備。

      農(nóng)家過年最要緊的是首先準備好足夠的大米白面,米面準備齊妥,巧手的女主人可以把白面變成孩子喜歡的面點、餃子、饅頭,哪怕雪雨撲門,男人們只管去打發(fā)悠閑,主婦們也不用擔心過年難為無米之炊。

      從糧倉里一瓢一瓢的舀出囤積的糧食,淘洗晾干,細心撿去殘留的砂粒,這個活,從清早起床就開始忙活,晚了晾不干,一直得忙到天將黑雖累得腰酸腿乏,可心里美美的,過年了,想著一年的年景還不錯,寄好景于下一年,自是喜上眉梢,再忙再累也不覺得。第二天趕集的時候一塊兒推著平板車去集市上的機面坊加工。年前這段時間磨坊的生意是一年里最好的,排著長長的隊,常常是大清早來,天黑了還不見得排的上,工作人員輪班倒,通宵達旦。小時候,我們只要聽到磨坊的機器白天黑夜不停機便知道要過年了,呵呵,年味原來也是有聲響的呢。

      說起有聲音的年味,還有一樣值得一提的是炸花子。臨近年關(guān)的時候,炸花的老頭推著小推車走村串戶,每到一個村莊必得三兩天方得離開。孩子用搪瓷缸盛著玉米、大米排隊,捂著耳朵等那炸花老人腳輕輕一踩,“嘭”的一聲巨響過后,把沖進袋子里的花子倒進塑料袋興高采烈的拿回家去。余留下的白花花的花子從黑乎乎的爆鍋里淌出來,一些孩子根本不理會是否燙手和炸花老人的提醒,哄著搶著去抓地墊上的花子往嘴里塞,那種場面,就是孩子口中初嘗的年味。

      再過幾日,就是幾家合伙漏粉絲了。

      每家出十斤八斤的紅薯淀粉,一個人工,幾捆柴火,幾只大缸,支一口大灶,熱火朝天的漏粉絲開始了。一家子漏,淀粉太少,不夠占鍋,多了漏不起,人手也不夠。不知是誰的建議,也不知從何時起,沒有誰通知,每年到這個時候,家家就都拿著粉面,帶著工具柴火,湊到一起。老遠就能聽見“哐、哐、哐..…”此起彼伏的砸瓢漏粉絲的聲音。漏粉絲是技術(shù)活,沒有人傳授,全憑經(jīng)驗,漏出的粉絲卻勁道,入鍋不黏糊。而我記憶最深的,卻是那碗娃娃魚。漏粉絲臨近尾聲,所剩淀粉不多,占不著鍋,干脆做成指甲大小的粉頭,撈出放上蔥姜等佐料,入口爽滑。為了那心悅已久的滋味,不惜鍋前鍋后等到深夜。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燙傷了舌頭,逗得大人哄笑的娃娃魚,每年必是過年的一道風(fēng)景,也是童年記憶頗深的年味。

      殺豬,也是農(nóng)家過年的重頭戲,早不得晚不得。早了,等不到過年肉吃完了,晚了,趕不上年集旺勢,豬肉不好賣的,誰家舍得一口豬都留著自家吃。一些送親友,一些留著自己過年,大部分拿到集市上賣個好價錢。殺豬那天中午的燉骨頭是我記憶里又一種難忘的輕盼的年味。

      說說講講,年越來越近,眼看著就該蒸過年的饅(就是包子,不知我們老家為何管它叫饅)了。

      老家過年蒸饅,也算是件頭等大事。不像現(xiàn)在,平日里很少有人家有條件蒸饅的,酸菜粉絲餡,豆沙餡,山芋紅糖餡,每家都蒸很多,可以吃到二月二也不會壞。所以,過年的饅是最持久的年味。

      俗話說,蒸七蒸八,越蒸越發(fā),整完了饅也就過了臘月二十八了。女人和孩子忙著準備吃的,男人們預(yù)備著春聯(lián),門吊和鞭炮。臘月二十九,開始貼春聯(lián)和門吊,貼上充滿喜慶的中國紅春聯(lián),年味越發(fā)濃厚了。

      年味最濃的當數(shù)年三十那天,到處門楣火紅,鞭炮不絕于耳,家家戶戶魚肉飄香,孩子們里外奔跑相互交流分享今天的喜悅和興奮。母親一聲呼喚飛也似的奔回家中,大口咀嚼著夢寐以求的年味,一家人說著笑著,一定還會留一條魚,叫年年有余。此時的年味在臉上,在口中,更在心里。

      吃罷豐盛的年三十中午的大餐,又該包餃子了。老家的習(xí)俗除夕年夜飯是吃餃子,連大年初一的餃子一塊兒包好,等到年初一再吃就算是吃隔年陳糧,寓意是生活富余,家有余糧。吃完除夕夜的餃子,照例守歲。說是守歲,就是等著盼著母親在鍋屋里做的各色糕點,和炒熟的花生瓜子,這在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這樣的歲誰不愛守呀!一年沒吃上的好東西,在除夕夜可以敞開了肚子吃,那個年味可真叫香。不過有一樣,吃完了再晚也得清掃干凈,預(yù)示著一年到頭都干干凈凈的,大年初一是不能掃地的,否則會掃掉一年的好運的。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大年初一無論老少不許賴床都得早起,表示一年到頭都勤快,吃完了餃子便出門去拜年。每家都拿出除夕晚準備的糕點和花生瓜子,拜完年就得到一捧香噴噴的祝福,裝進衣服口袋,拜完一圈已經(jīng)福氣滿滿年味足足了。

      過了大年初二,清早還沒起床便可以聽見鑼鼓家伙的聲音,這是各村的文藝宣傳隊串村演年會來了。場場人山人海,演的多是宣傳國策或者鄰里糾紛,婆媳關(guān)系,總之都是正能量的節(jié)目。那時沒有電視看,鄉(xiāng)下更沒什么文化生活,年會就是新年里又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味了。

      年會一直持續(xù)演到正月十五,隨著年會的結(jié)束,人們漸漸地從年的氛圍里回到了平常心,新年漸漸遠去,對于孩子們來說,離新的一年卻越來越近,年味在回憶里一直延伸。延伸著延伸著,許多孩子長大了,而兒時的年味卻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好轉(zhuǎn)越來越淡了,許多人都說年越來越?jīng)]味。

      我也深有同感,如今年的味道究竟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去品評,望著年越來越近的身影,不知是人們遠離了這古老的文明,還是這古老的文明停滯在了哪個年末歲首,等待著現(xiàn)代文明的回應(yīng)喚醒。

      我想,撇開喧囂,回歸平淡,無論到哪里,無論走多遠,其實年味就在心上。

      年味是游子遠方的輕嘆,年味是家鄉(xiāng)母親望眼的期盼,年味是千里萬里歸來的團圓,年味是母親忙里忙外的那桌年夜飯,年味是湯里起伏翻滾的餃子,年味是新年微信的聲聲祝愿……

      年味有形,有色,有香,有聲,有情,有韻……

    【年味美文】相關(guān)文章:

    年味10-07

    年味02-21

    年味的作文05-25

    家鄉(xiāng)年味10-07

    家鄉(xiāng)的年味03-03

    我家的年味10-22

    尋找年味10-10

    年味的作文09-26

    【必備】年味的作文09-26

    [薦]年味的作文10-10